2025中国智慧中医行业发展报告................... 6 2. 经济发展环境 ....................................................... 8 (1)中医诊疗服务稳定增长 ............................................ 8 (2)中药产业利润增长 ............................... 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医服务方面,《规划》提出 “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 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中医医院建设”的整体目标。在中医智能设备 和中医药产业方面,《规划》分别提出“鼓励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信息系统研发应用”和“加快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 艺、流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方合理配伍、药物有效成分、中药材科学种植、质量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用现代 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 中医药监管场景指的是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远程技术对中医诊疗、中药 合理用药等进行监管,例如中药材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审方平台等,保障患者医 疗和用药安全。 3 中医院外管理场景是指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后,利用互联网、AI 技术在院 外进一步接受随访、患教、复诊提醒等服务。10 积分 | 44 页 | 1.81 MB | 1 天前3
“AI+医药健康”系列报告(一)- 院内场景丰富,全流程 AI 赋能医药健康领域是 AI 应用的核心领域之一,根据终端客户不同,我们将应用分 为 To 医院、To 药企和 To 个人三大方向。本篇报告重点聚焦 AI 在医院端的 场景,全面介绍 AI 在院内诊疗全过程以及 AI 基建的应用,并梳理相关公司。 ❑ 2023 年新出版的《超越想象的 GPT 医疗》开篇描绘了一个虚构场景:面对 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医学住院实习生克里斯腾·陈通过和 GPT-4 影像软件认可度提升,相关公司:鹰瞳科 技、万东医疗、数坤科技(拟港股 IPO)、推想医疗(拟港股 IPO)等。 ❑ 诊中治疗:医疗器械与 AI 的软硬件结合带动院内诊疗向精准化、智能化方 向发展。1)AI+诊疗器械:核心价值在于提升诊疗精准度,为医疗资源分布 不均提供解决方案,如 AI+超声、AI+放射治疗等,相关公司:迈瑞医疗 (“三瑞”AI 生态系统)、联影医疗(40+医疗 AI 产品,5 张 息化建设逐步向 智能化、一体化发展。1)AI+智慧药房:AI 技术提高院内发药效率和准确 率,帮助实现降本增效,相关公司:健麾信息、艾隆科技等;2)AI+电子病 历:智慧病案利用 AI 技术,实现诊疗过程全流程质控和核查,辅助临床决 策,相关公司:嘉和美康、科大讯飞等;3)AI+医院管理/医保支付:在传 统 HIS 和 CIS 系统基础上,以 AI 技术赋能,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并促 进医保资10 积分 | 31 页 | 3.14 MB | 5 月前3
ChatGPT在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中的应用 挑战及对策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 广东 广州 510220) 摘 要: 以 ChatGPT 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中医医院智慧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文章探讨了 ChatGPT 在助力中医经验传承发展、 辅助青年中医提高诊疗质量、 提升中医医院运营管理效率、 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 理几个方面的应用场景, 指出其应用面临着医患双方的传统观念、 中医医院信息化基础薄弱、 生成式人工智能 技术缺陷、 管理制度与监管体系尚不健全等挑战。 2 个方面, 首先, ChatGPT 可以推动中医知识库的研究, 推进中医经验传承。 我 国一直致力于中医知识库的研究, 上世纪 80 年代就 开发了中医专家系统, 但是由于系统分析结果与专家 实际诊疗结果不一致等弊端, 导致中医专家系统未推 广应用。 知识库是数据库与人工智能两项计算机技术 的有机结合, 既能实现对大数据的高效管理, 又可以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知识进行演绎推理 [5]。 目前尚无 便是中医学流派的外部对立, ChatGPT 可通过知识库 学习各流派的理论思想, 挖掘隐性知识, 结合其自身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特点, 或将创造出新的理论观点, 促进中医文化的创新发展。 1. 2 辅助青年中医提高诊疗质量 中医医师的能力提升需要经验积累, 而青年中医 往往经验相对不足, 患者又倾向于选择经验丰富的 “老中医”, ChatGPT 是基于自然语言生成的人工智能 模型, 可通过大量文本数据训练10 积分 | 4 页 | 972.27 KB | 1 天前3
德勤:2025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长,较2014年提高了15%,而二级及以下医院的承载量 则不断下滑,从2014的45.1%下跌至2023年的34.5%1, 凸显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大众对诊疗质 量、效率和体验也有了更高要求,追求更加个性化和主 动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带动了 健康关注点从“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转移,大众 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也逐渐崛起。 最后,人口结构的转变也催生了许多新的需求,如老龄 里健康、熙牛医疗共同打造的“未来医院”信息系统在浙大一 院上线。至此,浙大一院旗下四个临床院区核心信息系统全部搬迁上“云”,各院区信息壁垒逐一打破,实 现患者档案的统一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在提升医生诊疗效率的同时,不同院区医疗资源也能够灵活调配。 2022年8月,江苏省卫健委宣布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智慧医疗,与国家医疗保障局大数据中心合作建 设省级影像平台。2022年“影像云”平台建立,实现 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在医疗 服务领域推动智能就医、智能诊疗、智能健康管理、智能公共卫生管理以及医用机器人等落地应用,加快打 造人工智能示范医院。2025年3月,由迈瑞医疗和腾讯联合开发的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在北京大学深圳 医院落地,医生借助AI能在5秒内完成诊疗全情的回溯、整合,1分钟完成病历书写,并拥有一本即问即答的 重症知识“百科全书”。 智慧医疗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数据管理和合20 积分 | 28 页 | 2.12 MB | 4 月前3
从DEEPSEEK的崛起看AI医疗发展方向及投资机会中文语料优化的特性,为医疗场景提 供了精准、低成本且本土化的解决方案。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推动了算法与行业工作流的深度结合,更吸引了恒瑞医药、医渡科技、东软集团 、鹰瞳科技等头部企业加速布局,覆盖从辅助诊疗到药物研发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政策端亦为AI医疗注入强劲动能:2024年11月,《卫 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发布,明确84类应用方向,涵盖医学影像分析、智能药物研发等核心领域,为技术落地提供了顶层 投资和创新,促进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 2) 技术创新与应用: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深入并扩展到多个方面,包括医疗影像、辅助诊疗、药物研发等。例如,在医疗影像领 域,AI技术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优化了影像分析过程。在辅助诊疗方面,AI通过分析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和基因组数据,提 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辅助医生进行精准手术操作。在药物研发方面,AI技术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成功率。 料”。DeepSeek通过中文语法优化和多模态数据处理能 力,深度挖掘电子病历、中医典籍等非结构化数据价值。 例如,大经中医结合DeepSeek技术构建中医智能产品矩 阵,降低中医诊疗推理成本40%。 诊疗流程智能化 AI在临床路径优化、病历质控等领域显著提升效率。湖南省 胸科医院利用DeepSeek开发“医学科研小助手”,优化无 管化手术临床路径,减少人工复核时间30%;同时,其结10 积分 | 62 页 | 6.64 MB | 5 月前3
智能医学与智慧医疗城市的推动下,人的健康管理与医疗信息化、医疗智 能化交相融合的高级阶段 [3]。智慧医疗融合物联网、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能够 实现智能远程疾病预防与护理的平台,强调在医疗 领域实现信息的整合和诊疗的便捷、准确。智慧医 疗旨在建设医疗信息完整、跨服务部门、以病人为中 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信息互联、 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贯穿诊断、治疗、 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在实际发展中,智 月,我国落地运营的互联 网医院有近 160 家。互联网医院正在逐步形成覆盖 医、药、保的业务形态,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咨询和诊 疗,包括诊疗问诊、用药指导、线上开药等。2018 年, 国家对于互联医院建设、诊疗等行业核心内容进行 规范,先后发布了《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和《远程医疗服务 管理规范(试行)》。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医疗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 的地位,不但为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提供便利,而且正 出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 ;二是建 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探索智能医院建设 ; 三是开发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研 发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生理监测系统,研发人机 协同临床智能诊疗方案,实现智能影像识别、病理分 智能医学与智慧医疗 房梦雅 1,张 愉 2,顾晓松 3*,蒋 葵 1* (1 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学系 , 江苏 22600110 积分 | 4 页 | 956.08 KB | 1 天前3
“AI+医药健康”系列报告(二):ToC端应用普惠大众,有望蓬勃发展限性、单一化、质量层次)、变现难(C 端服务付费意愿弱但医生成本高) 的问题。随着 GPT-4 和“文心一言”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商业化渗透,互联网 医疗有望迎来新机遇。 ❑ AI+问诊咨询:线上问诊咨询是对线下诊疗的重要补充,分为健康咨询和线上 问诊。①AI+健康咨询不仅能提高专业度和精准度、也能加强互动性甚至给予 人文关怀,提高“轻问诊”体验。②AI+线上问诊带来“效率”与“效果”的 双重提升,通过诊前 AI ........................................................................... 8 图 6 AI 赋能诊前、诊中、诊后多个诊疗环节 ..................................................... 8 图 7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传统就诊与 AI 辅助就诊流程对比 ........ 在健康咨询、辅助就诊及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5 行业深度报告 二、AI+线上问诊咨询:提升服务“质”与“效” 线上问诊咨询是对线下诊疗的重要补充,借力疫情发展迅速。一方面,国务院、 卫健委、医保局、发改委、银保监等多部门曾印发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发 展相关鼓励政策,加快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 用。另10 积分 | 17 页 | 2.26 MB | 5 月前3
智慧健康医疗体系概述智慧健康医疗体系概述 1 7 峻环境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良好运转,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 蓬勃兴起。例如,互联网健康医疗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委属、委管医院互联网诊疗人次比上年同 期增长了 17 倍,在线问诊的各类 App 日活跃用户涨幅超过 30%。 让数字科技成为了战胜疫情的强大支撑,为促进疫情防控、人员有 序流动、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的发 智 能 通过计算机或由计算机控制的终 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 能够感知环境、获取并使用知识 来获得最优结果的技术 人工智能与健康医疗的结合已初步应用在 卫生健康产业发展、临床辅助诊疗、医院 智能管理、医学科研与教育、公共卫生智 能服务等方向 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对脑、肺、眼、骨、心脑血管、皮 肤等患病部位的多模态影像标注、融合,经过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病灶分析后,实现对新检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以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为特点, 能够实现人、机、物的快速互联 5G 技术在健康医疗领域应用场景广阔, 如健康管理、远程诊断、急诊救治、中医 诊疗、医院管理、远程重症监护(ICU)、 远程治疗以及智能疾控等 5G+ 急救场景中,在急救人员、救护车、应急指挥中心、 医院之间形成 5G 应急救援网络,救护车接到患者后, 其体征、病情等相关数据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院内医20 积分 | 20 页 | 3.62 MB | 13 天前3
转变模式,创新发展 ——构建超大城市现代化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据,涵盖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测结果等多个方面,为明确传染病流行特征、病原谱及其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规律、支 撑疾病早期防控和临床诊疗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本专栏系统介绍上海市相关监测体系及配套信息系统的构建,为推进各类传染病 的早期监测预警、支撑医防融合的诊疗和防控、完善各地疾控体系建设和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转变模式,创新发展 ——构建超大城市现代化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 陈昕 1,2,吴寰宇 的综合监测思路,初步总结了综合监测在关口前移、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灵敏度和提升体系能力等方面的成效。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 和上海市在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要求,在进一步拓展综合监测内涵,不断强化公共卫生监测与临床诊疗、实验室能力发展、信息化建 设的融合等方面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传染病;综合监测;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28/j.cnki.sjpm “发热伴皮疹、出 血和神经系统症状监测”3大类系统,改良设置了覆盖 全市、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在上海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 实现数据采集、信息交换的信息化和平台化。综合监 测模式打破了部门壁垒,将监测预警、临床诊疗、病原 检测的核心功能融为一体,整合多个单病种监测体系 的资源,实现“一份样本,多重检测,多种目的”,大幅提 高监测工作效率。通过 3类综合监测,可准确反映疾 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实时掌握症候群病原谱20 积分 | 7 页 | 1.49 MB | 13 天前3
蓝凌研究院:2025年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根据标准《智慧医院建设指南》DB34/T 4011-2021给出的规范定义,智慧医院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 术,通过建立互联、物联、感知、智能的医疗服务环境,整合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效率,辅助临床决策和 医院管理决策,实现患者就医便利化,医疗服务智慧化,医院管理精细化的一种创新型医院。 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医 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 医疗数据的全面采集、存 储、传输和共享。从患者 准化。智慧医疗主要包括电子病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疗物联网、人工智能辅助 诊断等。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了患者病历的数字化管理,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快速获取患者的病史、检查检验结果等信息,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医生提供诊断建议、治疗方案推荐等辅助决策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科学合理的临床决策;医疗物联 网通过将医疗设备、药品、患者等连接成一个网络 管理局、国 家数据局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 》 推动中医医疗数据融合创新,赋能中医医疗智慧化管理高质量发展。推动中 医医疗机构以及相关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内部数据共享复用,实现中医临床 诊疗、中医临床科研、中医临床教学、个人健康管理档案等数据资源合规高 效利用,探索建立中医医疗质量智能化监测体系,拓展智慧医疗、智慧服务、 智慧教育、智慧管理等数据应用新模式新业务,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智慧20 积分 | 46 页 | 6.94 MB | 4 月前3
共 65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