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蓝凌研究院:2025年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VIP文档

6.94 MB 46 页 0 下载 4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2025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目录 01 中国智慧医院发展现状 02 中国智慧医院发展趋势 03 医院数智化实践案例 04 智慧医院数智化管理方案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智慧医院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根据标准《智慧医院建设指南》DB34/T 4011-2021给出的规范定义,智慧医院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 术,通过建立互联、物联、感知、智能的医疗服务环境,整合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效率,辅助临床决策和 医院管理决策,实现患者就医便利化,医疗服务智慧化,医院管理精细化的一种创新型医院。 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医 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 医疗数据的全面采集、存 储、传输和共享。从患者 的挂号、就诊、检查、检 验、治疗到住院、出院等 全过程,都通过信息系统 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医 疗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为医疗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高度信息化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 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医疗资 源的智能化管理。例如,通 过智能排班系统合理安排医 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 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利 用智能库存管理系统实时监 控药品、耗材的库存情况, 实现自动补货和预警,避免 药品积压和缺货现象。 智能化管理 人性化服务 科学化决策 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 的医疗服务。患者可以通过手 机 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 现预约挂号、在线问诊、查询 检查检验结果、缴纳费用等功 能,提高就医效率。同时,智 慧医院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 健康管理方案和康复指导。 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 对医院的运营数据、医疗质量 数据、患者满意度数据等进行 深入挖掘和分析,为医院的管 理者提供科学化的决策支持。 例如,通过分析患者的就医行 为和疾病谱,优化医院的科室 布局和服务流程;通过评估医 疗质量指标,发现医疗过程中 的问题和风险,及时改进。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智慧医院构成的3大要素 智慧医院主要由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三大要素构成,这三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建了智慧医院的核心体系。 涵盖医院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通过建立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对医院资源的优 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例如,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全流程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 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通过财务管理系统实现财务预算、核算、成本控制等功能,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运用物资管理系统对药品、耗材等 物资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和自动补货,降低物资管理成本。 智慧管理 01 以患者为中心,旨在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优化就医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智慧服务包括预 约挂号、智能导诊、移动支付、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患者可以通过手机 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随时随地进行预约挂号,选 择合适的就诊时间和医生;智能导诊系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求,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导诊服务,引导患者快速找到就诊科室;移动支付功能支持患者通 过多种支付方式进行费用结算,方便快捷;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服务让患者在家中就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 智慧服务 02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医疗设备,实现医疗过程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智慧医疗主要包括电子病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疗物联网、人工智能辅助 诊断等。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了患者病历的数字化管理,医生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快速获取患者的病史、检查检验结果等信息,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医生提供诊断建议、治疗方案推荐等辅助决策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科学合理的临床决策;医疗物联 网通过将医疗设备、药品、患者等连接成一个网络,实现对医疗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可以对医学影 像、检验数据等进行分析,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智慧医疗 03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智慧医院划分与建设范围 当前,在我国医疗领域圈定的智慧医院范围主要包括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与智慧医疗三大领域。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中国智慧医院发展历程 2011年电子病历评级开启了智慧医院的启幕之年,加快院内互联互通建设; 自2015年始,区域平台建设脚步加快,强调医院“孤岛”上的信息互联互通,庞大的院内信息再利用价值将被释放,同时互联网医院新业态诞 生,慢病线上复诊、续方获得许可,医疗服务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出台; 2019年之后,中国智慧医院的需求和落地有了丰富土壤,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升级为智慧医院,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中国智慧医院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智慧医院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智慧医院市场规模仅14.88亿元,2024年突 破百亿元,预计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70亿元。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自2019年卫健委首次提出智慧医院定义以来,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年份 发布部门 政策 内容 2024.12 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中医医院信息与数字化建设规范(2024 版)》 文件强调基础设施需“选用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先进技术”,并明确从硬 件到软件的国产化路径,为中医医院建立健全信息与数字化、信创化工作的 规范化管理体系提供了全新指导框架。 2024.7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国 家数据局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 》 推动中医医疗数据融合创新,赋能中医医疗智慧化管理高质量发展。推动中 医医疗机构以及相关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内部数据共享复用,实现中医临床 诊疗、中医临床科研、中医临床教学、个人健康管理档案等数据资源合规高 效利用,探索建立中医医疗质量智能化监测体系,拓展智慧医疗、智慧服务、 智慧教育、智慧管理等数据应用新模式新业务,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智慧 中医医院、中医数字医共体和临床教学基地。 2023.6 国家卫生健 康委、国家 中医药局 《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 年)》 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撑。医疗机构通过智慧医院、智慧病房、电子病历信息化 的建设,加强护理信息化发展,充分应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 息技术,改进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临床一线护士工 作负荷。积极创新护理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将院内护理延伸至 院外。 2023.2 财政部办公厅、 卫生健康委办公 厅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 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 着力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 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化标准建设,支持建立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通 共享信息化规范。 中国智慧医院行业主要政策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年份 发布部门 政策 内容 2022.8 国家卫健委、中 医药局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 行)》 将“智慧医院建设成效”这一定量指标纳入文件中,持续强化公立医院运营 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速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发展。 2022.7 科技部等六部门 《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 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要以更智能的城市、更贴心的社会为导向,在医疗健康等领域持续挖掘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积极探索医疗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诊疗辅助决 策支持、医用机器人、互联网医院、智能医疗设备管理、智慧医院、智能公 共卫生服务等场景,进一步提升智慧医院建设的战略地位。 2022.3 国务院 《关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再次强调要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中医医 院建设,明确要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构建 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让患者享有更 加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2021.3 国家卫健委 《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进一步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框架及功能设计要求。 2020.5 国家卫健委 《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 建设的通知》 2020年5月,提出建立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系统,这 是国家首次从智慧医院顶层设计角度提供建设思路。 中国智慧医院行业主要政策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2024届顶级医院HIC标杆医院 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发布了《医院蓝皮书:中国智慧医院发展报告(2024)》,其中包含智慧医院HIC的排行榜。智慧医院 HIC标杆医院指各类医院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优秀的医院,含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社会办医医院等,不含部队医院。 以医院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和管理效果为主要评价维度。 序号 医院名称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4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7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1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 南京鼓楼医院 1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4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序号 医院名称 16 河南省人民医院 17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8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9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21 烟台毓璜顶医院 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3 深圳市人民医院 24 江苏省人民医院 25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6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7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8 北京协和医院 29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0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序号 医院名称 3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32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33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34 浙江省人民医院 35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36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7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8 广东省人民医院 39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 福建省立医院 4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4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3 武汉市中心医院 44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45 四川省人民医院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2024届顶级医院HIC标杆医院 序号 医院名称 4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47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48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49 中日友好医院 5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51 上海市东方医院 52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53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54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55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56 北京医院 57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58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59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6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62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63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序号 医院名称 6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65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6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67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68 陕西省人民医院 69 北京朝阳医院 70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72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73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74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75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76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77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8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79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80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8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序号 医院名称 82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83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8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85 湖南省人民医院 86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87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88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89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9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9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9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93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二院 9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95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96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97 北京积水潭医院 98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99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100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录 01 中国智慧医院发展现状 02 中国智慧医院发展趋势 03 中国智慧医院数智实践 04 智慧医院数智化管理方案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正在更为主动地关注自身的健康风险和疾病预防,医疗健康服务的工作重心也正在从 “以治疗为中心”逐渐转向“以预防为中心”,逐步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转变。 被动治疗→主动预防 01 线上线下协同的一体化医疗体系,连接线上线下医疗资源,可以实现医疗服务在线化,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根据区域需要对医 疗资源进行有效分配,线上医疗服务可以覆盖包括预约挂号、会诊、购药、查验检查等诊前、中、后全流程。便捷高效的线上线下一体 化诊疗服务模式,丰富了患者就诊的渠道,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效率和患者的就诊满意度。 线下为主 → 线上线下协同 02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数据分析和模拟来提供决策建议,减少人为的不确定性,可以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率和效率。通过深度学习 模型,人工智能可以分析大量的医学数据,包括病历记录、医学影像、生理参数等,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 经验判断 → 大数据 +AI 分析 03 智慧医疗发展趋势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是要把人看做一个整体,提倡以人为中心的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健康看护,这是未来新医疗的一个趋势。 • 全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不同生命阶段,健康管 理的侧重点不同,应根据每个生命阶段的健康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健康管理 方式。 • 不断提升的健康理念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使得消费者需求从“医疗”向 “健康”延伸,包括健康管理、健康生活、疾病预防和康复护理等全周期服 务。医疗服务模式由疾病治疗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变延伸。 智慧服务发展趋势:诊疗服务为主→全生命周期服务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 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下,管理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医院的信息 化发展受到限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管理 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数字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 要发展方向。 • 2020 年 12 月 25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 的指导意见》,明确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重点任务,并表示公立医院亟需加 快补齐内部运营管理短板和弱项,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 2020 年,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公立医 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中提出:“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实现医 院内部运营管理平台系统与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共用。加强数据管 理、分析应用,强化数据资源整合,定期开展数据综合分析研究,为决策提 供科学参考。” • 多项政策文件的出台,推动了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基于运 营数据中心建立起来的医院数字化运营平台,能够实现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 整合,业务管理和运营管理的融合,实现医院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 的科学配置和精益管理要求,帮助公立医院在高质量发展时代实现价值和效 率的双提升。 智慧管理发展趋势:劳动密集型管理 → 全数字化高效运营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数字技术应用于智慧医院的发展趋势 21 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研究迅猛发展,并与机械、光学、材料、电 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突破性创新结合在一起,以应对当今医学、健 康和生命领域的重大挑战。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 生等为代表的前沿工程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医学技术的 进步。 2021 年 12 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 展规划》中,提出支持前沿交叉学科体系建设,鼓励生命科学与医 学、物理、工程、信息、化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生命科学复合 型人才。 1. 多学科交叉融合 精准医疗 (Precision Medicine) 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 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 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 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 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 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 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 预防效率。 全球精准医疗更多地集中在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 癌症的诊治有望成为下一阶段表现最为突出的领域。 2. 技术驱动向精准医疗发展 2025中国智慧医院白皮书 China Smart Hospital White Paper 数字技术应用于智慧医院的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经历了对单点技术的聚焦后,客户逐渐发现自身的复杂需 求难以得到快速响应,转向寻求获取人工智能综合解决方案,在技 术层面表现为由计算机视觉等单点感知向视觉 + 语音等多模态感知, 从人工智能在单个环节的应用向感知+认识+决策等多个环节融合, 以及通过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实现对全业务链条赋能等方向发展,以 形成行业价值闭环。 当前快速发展的多模态大模型就是一种多能力融合的人工智能。医 疗多模态大模型是指将多种医疗数据类型(如医学图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6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