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智慧中医行业发展报告
1.81 MB
44 页
0 下载
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1 2 CONTENTS 目 录 一、智慧中医产业概述 .................................................... 1 1. 智慧中医的产业场景 ................................................. 1 2. 中国智慧中医产业发展历程 ........................................... 3 二、智慧中医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6 1. 政策发展环境 ....................................................... 6 2. 经济发展环境 ....................................................... 8 (1)中医诊疗服务稳定增长 ............................................ 8 (2)中药产业利润增长 ................................................ 8 (3)中医投资市场回暖 ................................................ 9 3. 社会环境发展 ...................................................... 10 (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 10 (2)慢病发病率持续提高 ............................................. 11 (3)中医“治未病”优势明显 ......................................... 11 4. 技术发展环境 ...................................................... 12 (1)政策推动专利申请加速 ........................................... 12 (2)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发展 ........................................... 13 三、智慧中医应用场景的实践与创新 ....................................... 15 1. 智慧中医在中医教育领域的应用 ...................................... 15 (1)古籍整理 ....................................................... 15 (2)辅助教学 ....................................................... 15 2. 智慧中医在中医诊断领域的应用 ...................................... 16 (1)四诊辅助诊断 ................................................... 16 (2)智慧体质辨识 ................................................... 17 (3)红外热成像 ..................................................... 18 (4)远程问诊 ....................................................... 18 3 3. 智慧中医在中医治疗领域的应用 ...................................... 19 (1)药物治疗 ....................................................... 19 (2)非药物治疗 ..................................................... 20 四、适用于体检领域典型智慧中医终端设备类型及代表企业 .................... 23 1. 四诊辅助诊断设备 .................................................. 23 (1)舌诊仪 ......................................................... 23 (2)脉诊仪 ......................................................... 24 (3)眼诊仪 ......................................................... 26 (4)多功能综合诊断设备 ............................................. 27 2. 远红外热成像仪 .................................................... 29 五、广州地区智慧中医辅助诊断产品应用 ................................... 32 1. 智慧中医辅助诊断产品在广州医疗机构的应用 .......................... 32 (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32 (2)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 32 (3)番禺区中心医院 ................................................. 33 (4)惠阳区中医院 ................................................... 33 (5)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33 2. 广州美年健康智慧中医辅助诊断产品的应用 ............................ 34 (1)美年健康中医智能体检 ........................................... 34 (2)广州美年健康中医智能体检服务 ................................... 34 六、使用智慧中医辅助诊断产品存在的问题 ................................. 37 1. 智慧中医诊断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提升 ............................ 37 2. 智慧中医设备标准化和适用性问题需完善 .............................. 38 3. 智慧中医受众认可度有待提高 ........................................ 38 七、在体检领域智慧中医辅助诊断产品使用的建议 ........................... 40 1 一、智慧中医产业概述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 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重要内容。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 中医药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医疗服务模式、健康管理形态、行业监管要素 及手段方面都将带来快速的迭代更新。 2022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简称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智慧中医产 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医服务方面,《规划》提出 “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服 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中医医院建设”的整体目标。在中医智能设备 和中医药产业方面,《规划》分别提出“鼓励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 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信息系统研发应用”和“加快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 艺、流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1. 智慧中医的产业场景 从《规划》来看,智慧中医应用可分为智慧医疗服务、智能辅助诊断设备和 智慧中医药产业三个大类,其下又可细分为①中医经验传承、②中医诊断、③中 医非药物治疗、④中医处方及药房、⑤中医药研究、⑥中医药监管场景、⑦中医 院外管理等七个具体场景。 2 图 1. 智慧中医全场景地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医药传承场景指的是将中医古籍、临床医案进行结构化处理,通过知识 图谱等技术进行挖掘,实现对既往患者救治经验的提取。 中医诊断场景指的是将中医诊断依靠的望闻问切、经络诊断、体质辨识等诊 断手段数字化,借助智能终端和 AI 辅助做出更精准全面的诊断。 中医非药物治疗场景是指借助机器人、AI 实现针灸、推拿、刮痧、拔罐、音 乐疗法等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处方及药房场景指的是在诊断后,借助大数据和 AI 辅助药方的开立, 并在智慧中药房中完成处方的审核、调剂、煎煮。 中医药研究场景指的是运用大数据挖掘、AI 图像识别、自动化技术,对组 方合理配伍、药物有效成分、中药材科学种植、质量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用现代 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 中医药监管场景指的是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远程技术对中医诊疗、中药 合理用药等进行监管,例如中药材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审方平台等,保障患者医 疗和用药安全。 3 中医院外管理场景是指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后,利用互联网、AI 技术在院 外进一步接受随访、患教、复诊提醒等服务。 本文重点对现代数字化技术加持下的院内外辅助诊断设备进行研究。 2. 中国智慧中医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在中医智能辨证诊断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研究历程,随着技 术的更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的 基于经验知识推理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领域专家系统的研制;第二个阶段 为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的传统机器学习阶段,研究者们主要尝试单一或多种机 器学习算法进行中医智能辨证诊断研究;第三个阶段为 21 世纪 10 年代以来的 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探索阶段,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计算机算力的提高和深度 学习等算法的发展,尤其是 2016 年深度学习相关技术崛起后,中医智能辨证诊 断研究又进入了新一轮的中医智能诊断研究高峰。 (1)基于知识与经验推理的阶段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一批国内研究人员就在尝试把智能技术应用于中医 辨证诊断领域,以期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如湖南中医药大学朱文锋团队与湖 南省计算所合作,于 1979 年研发成功的覆盖全内科病种中医智能辨证诊断系统 ——“中医数字辨证机”,成为当时中医智能诊断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国医大师 关幼波开发的首个单病种治疗专家系统——“关幼波治疗肝炎电子计算机诊疗程 序”也于这个时期研制成功,其临床有效率达到 80%左右,与实际治疗效果基 本接近。 在 90 年代前,又有包括从内科到外科、妇科、骨科和儿科等 40 多个中医 专家系统经过了鉴定。这类系统多数基于专家诊疗经验,采用经典的推理模式, 比如知识库采用树型结构进行存储,辨证推理树和施治推理树从知识树的节点开 始;推理过程则是利用回溯机制从初始态到目标态,根据节点的可信度进而得到 最优途径;基于产生式规则,通过逆向推理能够获取部分专家知识;多级极大值 搜索法建立启发式联想推理机一般利用数组或矩阵来表示知识。 4 (2)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阶段 进入 90 年代后,研究人员已经突破传统专家系统的概念,采用了机器学习 等相关智能技术改进中医诊断流程。中医诊断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将人体所表现 信息即证候在所有已知证候库中进行匹配,所以可以把中医诊断作为机器学习问 题来对待,并采用如决策树、贝叶斯算法、支持向量机等分类算法来解决此类问 题。如中科院自动化所构造的对中医专家经进行自动知识获取工具,此外还建立 了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中医儿科咳喘诊疗系统等。 然而获取用于构建模型的有标记的数据需要中医专家花费大量精力进行手工 标注,构建成本非常高,不依赖标注的神经网络技术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一个重 要分支也同样受到了大量研究者的重视,模糊计算、粗糙集等一些数学方法也被 应用到中医诊断的研究中。 在早期,研究者一般采用一种或两种技术来解决中医的智能诊断问题,随着 研究的深入和问题复杂度的增加,研究者发现采用多种技术更加有利于诊断问题 的解决,多种智能技术混合开始用于问题解决。 如华南理工将遗传算法、模糊技术和神经网络三种技术交叉,针对类风湿性 关节炎,提出了一种中医分型诊断系统。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利用粗糙集、 神经网络及其软计算技术,构建了关于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多种模型和系统, 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虽然科研工作者利用机器学习对中医智能辨证诊断方法做了许多积极且富有 意义的研究探索,但受到技术手段制约,中医智能诊断系统诊断准确率低、覆盖 病种少以及系统应用率低的问题依然凸显。 (3)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探索阶段 随着大数据产业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神经网络技术的进步, 以深度学习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智能技术浪潮随之而来。2016 年,谷歌公司的 深度学习技术产品阿尔法狗的诞生,拉开了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的序幕。在这一 轮人工智能热潮中,通过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手段,极大地推 动了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大数据挖掘、图像识别等相关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这些新技术还在辅助诊断、新药发现等领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医药领域,深度学习、迁移学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医舌诊、面诊的 5 辅助诊断中应用最为广泛。如北京交通大学胡晓晨团队将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结 合运用在续贯诊疗方案优化中,并在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数据测试中得到了优于传 统深度学习的效果。而以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为基础的各类学习技术 在其它领域已经展示了其强大的能力。通过将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中的一些 技术手段结合各类新型算法,来自动化构建知识模型以及进行自动化的知识发现 也是当前的热点,这些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必将能帮助解决中医智能辨证中面临 的一些重大问题。 6 二、智慧中医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 政策发展环境 政策措施更加积极保障数字技术强力支撑中医振兴 21 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关部门高度 重视中医药及其智能化的发展,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点政策文件中, 均提到以信息战略为导向,积极部署并推动中医药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 化发展。 如在 2016 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中特别提到 “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中医健康服务产品” 和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大力发展中医远程医疗、智慧医疗和移动医疗等 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为我国中医药行业未来十年的数字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 2018 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中要求 “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以中医理 论为指导,开展中医医疗器械及相关辅助用具研发,重点研发系列智能脉诊仪、 舌诊仪等诊断设备,数字化、小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中医治疗设备。” 2019 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则明确提出了以信息化 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为中医药发 展“把脉”“开方”,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中医系统数字化、信息 化,推动中医药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强力倡导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疫情防 控和改善医疗服务,更加重视中医数字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平台构建。通过 打破中医系统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中医医疗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利用,为 中医系统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2023 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则从智慧中 医医院建设、建立中医药古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平台、研发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 装备、研究中药品质智能辨识、饮片智能炮制调剂、中成药制造核心工艺数字化 与智能控制等技术装备等方面全方位提出了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目标。形成涵盖 硬件设备、软件平台、数据服务、终端应用等多个环节的中医药数字化、智能化 产业链。 7 表 1. 近年来智慧中医领域重点政策 年份 机构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23 国务院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实施方案 研发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装备、中医特色 疗法智能化装备、中医治未病现代化装备 2023 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 教育管理办法 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推动中医药师承教育发展 2022 科技部、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 “十四五”中医药科技创 新专项规划 进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集成与智慧诊疗 系统开发” 2022 国务院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 划 加快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 2022 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 发展规划 提出夯实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基础、深化数 字便民惠民服务、加强中医药数据资源治 理、推进中医药数据资源创新应用四大任 务 2021 工信部、国家药 监局 关于组织开展人工智能医 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工作 的通知 专门设置了“中医诊疗”方向 2021 工信部、国家卫 健委等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 发展规划 推动中医临床诊疗和健康服务规范化、远 程化、规模化、数字化发展 2020 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药 防控工作的通知 鼓励中医医院运用互联网技术或依托互联 网医院,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 诊,减少不必要的医院就诊,降低交叉感 染风险 2020 工信部、国家卫 健委 关于组织开展 5G+医疗健 康应用试点项目申报工作 的通知 专门设立“中医诊疗”重点试点方向 2019 中共中央、国务 院 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发展的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4 页, 还有
2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报告 中国能建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