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AI+医药健康”系列报告(二):ToC端应用普惠大众,有望蓬勃发展 VIP文档

2.26 MB 17 页 0 下载 2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2024 年 11 月 18 日 推荐(首次) To C 端应用普惠大众,有望蓬勃发展 消费品/生物医药 医药健康领域是 AI 应用的核心领域之一,根据终端客户不同,我们将应用分 为 To 医院、To 药企和 To 个人三大方向。我们在系列报告(一)《院内场 景丰富,全流程 AI 赋能》中介绍了 AI 在医院端应用的场景,本篇报告则从 C 端需求出发、探讨 AI 将对人们日常健康管理和就诊行为带来的体验与效率双提 升。 ❑ 问诊咨询、辅助就诊、健康管理三大领域尚存大量未被满足需求:有限且分 布不均的医疗资源与持续升级的多层次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持续升级,互联 网医疗应势而生,并在疫情期间快速积累了流量(截至 2022 年 12 月国内互 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 3.63 亿、同比增长 21.7%),但也暴露出服务体验弱(局 限性、单一化、质量层次)、变现难(C 端服务付费意愿弱但医生成本高) 的问题。随着 GPT-4 和“文心一言”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商业化渗透,互联网 医疗有望迎来新机遇。 ❑ AI+问诊咨询:线上问诊咨询是对线下诊疗的重要补充,分为健康咨询和线上 问诊。①AI+健康咨询不仅能提高专业度和精准度、也能加强互动性甚至给予 人文关怀,提高“轻问诊”体验。②AI+线上问诊带来“效率”与“效果”的 双重提升,通过诊前 AI 交流及历史健康档案数据提取高效生成精炼准确的主 诉、并通过相似案例比对精准推荐医生,在诊中诊后作为线上助理陪伴始终, 更好的服务体验有望加强 C 端付费意愿、医生时间节约有利于成本控制。 ❑ AI+健康管理:国内“互联网+健康管理”经历了物种爆发→流量竞争加剧→ 淘汰整合的变革,我们认为发展瓶颈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平台及相关数据信赖 度较低以及服务的碎片化和过于标准化。AI 的引入有望提高数据准确度和数 据连续性(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连续化数据采集,结合患者医院就医数据记 录),提供专业个性化健康服务(AI 医生/护士),并创造更多可能性(脑机 接口提供辅助运动与神经康复帮助,提高残疾病人生活质量等)。 ❑ AI+线下辅助就诊:①AI 辅助门诊能提高患者就诊体验,缩短就医时间(通过 AI 辅助门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患者平均等待时间从约 2 小时减少到 0.38 小时),也减少医生信息录入时间使其能专注于诊断处方。②AI 辅助随访(动 语音电话批量呼叫患者→语音信息实时转换为文本表格→生成报告自动上传 至云端)提高医患沟通深度和有效性。③虚拟护理通过室内传感器、人工智 能和自动文档捕获来支持虚拟入院、虚拟查房和虚拟出院工作流程。④一站 式陪诊帮助患者通过手机完成从预约、导航、排号、就诊、宣教、检查、取 药再到院后随访、复诊提醒整个流程,实现就诊一站式服务。 ❑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 AI 赋能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各个环节,对人们日常健康 管理和就诊行为带来颠覆性改变。受限于数据获取,当下应用于患者端的“AI+ 医疗”更多是基于文本生成、信息收集等方式提供服务,尚处早期发展阶段。 随着文心一言和 GPT-4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龙头企业有望优先受益。建议关 注已具备一定流量及数据基础、积极引入 AI 模型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例如京 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智云健康、百度灵医智惠、微医、春雨医 生、好大夫在线、微脉等。 ❑ 风险提示:个人客户支付意愿不强导致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迭代,生 成信息错误,数据安全,市场竞争,变现能力较弱,政策监管等风险。 行业规模 占比% 股票家数(只) 448 8.8 总市值(十亿元) 5769.0 6.8 流通市值(十亿元) 5106.1 6.6 行业指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3.1 -2.8 -9.7 相对表现 0.2 -12.3 -19.7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招商证券 相关报告 1、《全基医药重仓占比环比小幅提 升,关注创新、国采及刚需主线— 2024 年三季度医药基金持仓跟踪》 2024-10-27 2、《【招商医药】保持韧性,持续 向上—原料药行业 24 年中报总结》 2024-09-23 3、《海外创新产业链 2024Q2 总结: Biotech 需求恢复迹象愈发明确,美 联 储 降 息 落 地 强 化 复 苏 预 期 》 2024-09-23 梁广楷 S1090524010001 liangguangkai@cmschina.com.cn 许菲菲 S1090520040003 xufeifei@cmschina.com.cn 方秋实 S1090523040003 fangqiushi@cmschina.com.cn 侯彪 研究助理 houbiao@cmschina.com.cn -40 -30 -20 -10 0 10 20 30 Nov/23 Mar/24 Jul/24 Oct/24 (%) 生物医药 沪深300 “AI+医药健康”系列报告(二)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2 行业深度报告 正文目录 一、C 端视角下的 AI 医疗:解决“久治不愈之症” ............................................... 3 二、AI+线上问诊咨询:提升服务“质”与“效” ....................................................... 5 2.1 AI+健康咨询:加强专业性及互动性 ............................................................. 6 2.2 AI+线上问诊:“效率”与“效果”的双重提升 ..................................................... 7 三、AI+线下辅助就诊:优化就诊效率、提供全程陪伴 ...................................... 8 四、AI+健康管理:提高数据准确度,提供个性化连续性服务 ......................... 11 五、投资建议 .................................................................................................... 12 六、风险提示 .................................................................................................... 16 图表目录 图 1 普通人视角下尚未被满足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盘点 ................................... 3 图 2 在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健康管理等领域已有众多互联网医疗企业进行布局4 图 3 AI 在健康咨询、辅助就诊及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 ....................................... 4 图 4 未来在线健康咨询场景畅想........................................................................ 7 图 5 未来在线问诊场景畅想 ................................................................................ 8 图 6 AI 赋能诊前、诊中、诊后多个诊疗环节 ..................................................... 8 图 7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传统就诊与 AI 辅助就诊流程对比 ................................. 9 图 8 AI 辅助随访系统框图 ................................................................................. 10 图 9 care.ai 公司的虚拟护理平台 ..................................................................... 10 图 10 讯飞医疗虚拟护士具有的功能 ................................................................ 11 图 11 健康管理需求、手段与目的 ................................................................... 11 图 12 互联网+健康管理发展历程 ..................................................................... 12 图 13 平安好医生发展复盘 .............................................................................. 14 图 14 智云问诊服务能力展示 ........................................................................... 14 图 15 百度灵医智惠全方位赋能医疗场景......................................................... 15 表 1 “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政策梳理 ................................................................ 5 表 2 健康咨询与线上问诊比较 ........................................................................... 6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3 行业深度报告 一、C 端视角下的 AI 医疗:解决“久治不愈之症” C 端视角下尚未被满足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盘点: ◼ 问诊咨询需求:随着医保体系的逐步健全及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在出现“不 舒服”的时候有更多人不再选择“扛着”、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方案。 在有限的医院资源和不断提升的健康咨询需求矛盾下、不少人选择通过互联 网这一更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但网络上纷杂的碎片化信息很难让人们快速 锁定最佳答案、反而可能加重焦虑。所以不舒服时“有没有必要去医院?” 、 “去什么级别的医院?”的困扰持续存在。 ◼ 辅助就诊需求:虽然医院就诊流程已不断优化提效,但如何选择科室、如何 全面清晰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症状、老人独自就医如何寻找陪诊、手术前后 一肚子问题和焦虑无处解决等问题仍然存在。 ◼ 健康管理需求:就诊结束后康复阶段如何管理?慢病管理?孕妇等特殊群体 日常健康关怀及检测?普通人日常健康管理等? 图 1 普通人视角下尚未被满足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盘点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针对问诊咨询、辅助就诊和健康管理三大需求,许多互联网医疗企业应势而生、 并在疫情期间快速积累了流量。但由于传统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局限性、人们“为 线上服务付费”的意愿较低,大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除了药品销售外缺少确定性 的变现路径。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4 行业深度报告 图 2 在医疗服务、医药流通、健康管理等领域已有众多互联网医疗企业进行布局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AI 的引入是否能突破传统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局限性,改变消费者日常健康管理 活动和就诊行为?后文将分问诊咨询、辅助就诊和健康管理三大部分进行探讨。 图 3 AI 在健康咨询、辅助就诊及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5 行业深度报告 二、AI+线上问诊咨询:提升服务“质”与“效” 线上问诊咨询是对线下诊疗的重要补充,借力疫情发展迅速。一方面,国务院、 卫健委、医保局、发改委、银保监等多部门曾印发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发 展相关鼓励政策,加快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 用。另一方面,患者端希望获得更加灵活的医疗服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 布的《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国 内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 3.63 亿,同比增长 21.7%,成为 2022 年用户规模增 长最快的应用。线上问诊咨询已发展二十余年来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监 管不到位;服务缺乏连续性;医生回复不及时;误诊率高;平台服务费用高昂但 患者付费意愿薄弱等。 表 1 “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政策梳理 政策名称 颁布部门 颁布时间 主要内容 《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 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2018 年 4 月 鼓励医疗联合体内上级医疗机构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面向基层提 供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促进医疗联合体内 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 《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 的通知》 卫健委、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 2018 年 7 月 明确要求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为患 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 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复诊服务。 《关于完善“互联网+”医 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 策的指导意见》 医保局 2019 年 8 月 以深化“放管服”、分类管理、鼓励创新、线上线下协调发展为原则, 主动适应“互联网+”新业态发展,支持“互联网+”发挥积极作用,在价 格管理和项目定价方面出台明确规定。 《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 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 医保局、卫健委 2020 年 2 月 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互联网医院,或经批准开展互联网诊疗 活动的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互 联网+”复诊服务可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关于“十四五”全民医 疗保障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2021 年 9 月 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医保服务定点协议管理,健全“互联网+”医 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将医保管理服务延伸到“互联网+医疗健 康”医疗行为,形成比较完善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医保政策体系、 服务体系和评价体系。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 息化规划》 卫健委 2022 年 11 月 提出“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妇幼健康”“互联网+医 养服务”“互联网+托育服务”“互联网+营养健康”“互联网+护理服 务”“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互联网+药学服务”等新模式,构建覆 盖全人群、服务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流程管理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体系。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 厅、国务院办公 厅 2023 年 3 月 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面向医疗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 快推进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医疗 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 《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 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 见》 科技部等六部 门 2023 年 7 月 提出“医疗领域积极探索医疗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诊疗辅助决策支 持、医用机器人、互联网医院、智能医疗设备管理、智慧医院、只能公 共卫生服务等场景”。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 防治行动实施方案 (2024-2030 年)》 十三部门 2023 年 10 月 提出“持续推进多学科诊疗模式,提升癌症相关临床专科能力,探索以 癌症病种为单元的专病中心建设,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 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探索建立规范化诊治辅助系统,提高基层诊疗能力”。 《健康中国行动——糖尿 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 (2024-2030 年)》 十四部门 2024 年 7 月 提出“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远程会诊、临床辅助决 策等服务,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和效率。推进糖尿病智慧健康管理,充分 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丰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推广物联网应用、 可穿戴设备。试点开展人工智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持续葡萄糖监 测等糖尿病健康管理新技术,提升健康管理效率和效果。” 《健康中国行动——慢性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 施方案(2024-2030 年)》 十三部门 2024 年 7 月 提出“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规范化基层治 疗辅助系统。” 资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医保局、卫健委、招商证券等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6 行业深度报告 我们将问诊咨询领域拆分为健康咨询和线上问诊两个环节:健康咨询没有明确诊 断和治疗,仅提供疾病咨询类建议,是患者与平台的交互过程;而线上问诊是医 生对疾病下诊断结论并提出治疗方案的过程,患者和医生是核心交互对象,平台 提供媒介的功能。 表 2 健康咨询与线上问诊比较 比较维度 健康咨询 线上问诊 交互的对象 患者 vs 平台 患者 vs 医生 vs 平台 是否为互联网诊疗 否 是,但不能用于首诊 是否有明确诊断和治疗 否 仅提供健康咨询,例如 调整生活作息、以及就 医建议等 是 对疾病下诊断结论并提出治疗方案, 例如吃某种药、到医院做某项治疗 资料来源:卫健委、招商证券 2.1 AI+健康咨询:加强专业性及互动性 传统线上健康咨询会出现答案千篇一律、互动性和专业性较差的问题,而 AI 的 引入不仅能提高专业度和精准度、也能加强互动性甚至给予人文关怀。 ◼ 传统线上咨询包括机器人和真人互动。机器人咨询往往基于患者的描述内容 完成信息搜索并进行反馈,整个交互过程是单向的,很多时候患者不能对反 馈内容或症状情况进行追问,困扰难以解决。而真人互动场景因为成本高、 变现难,往往会和后续购药行为进行绑定,容易让大众质疑其客观性和专业 性。 ◼ AI 的优势在于可以整合平台过往的咨询及问诊数据并进行机器学习、深度 学习,进而模拟人与人交互的过程,改善患者服务体验。于患者而言,AI 平台就像是一位既有充足医疗健康知识储备、又足够关心了解其历史健康数 据的老朋友,可以进行连续且相关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6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