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25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
2.12 MB
28 页
0 下载
32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 一、智慧医疗行业背景 1.1 政策是推动智慧医疗的核心驱动力 1.2 智慧医疗快速发展下的企业合规要求持续深化 1.3 智慧医疗投融资热度不减,更加青睐具备长期商业化能力的项目 1.4 医疗服务新需求推动智慧医疗快速迭代发展 1.5 新兴技术持续拓展智慧医疗服务边界 二、智慧医疗行业应用场景多元化发展 2.1 创新价值链进一步深化 2.2 区域医疗智慧化加深 2.3 智慧医院建设重视程度将持续提升 2.4 智能家庭保健医疗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智慧医疗行业挑战 3.1 院内、院间互联互通仍然存在阻碍 3.2 医患人员对智慧医疗的适应性仍有待提升 3.3 智慧医疗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3.4 智慧医疗服务面临定价和支付挑战 四、展望 4.1 院内建立统一标准和专项小组,政府领头拉齐院间数据维度 4.2 多渠道患者宣教和匹配个性化需求,加强外部合作来落实数智技术应用 4.3 筑牢数据安全壁垒,明晰法律技术规范 4.4 制定合理且精细化的定价策略,建立多元化支付体系并开发创新支付项目 五、结语 02 03 05 06 08 08 10 15 16 17 18 20 20 21 21 21 22 22 23 24 24 25 目录 01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 02 1 2023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卫健委,2024年8月 随着智能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转型已成为 各行各业当前最热门的投资发展之一。在中国生命科学 与医疗行业中,智慧医疗的发展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作为传统医疗信息化的升级,通过对5G、云计算、大数 据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国生命科学 与医疗行业正在向智能化方向转型。 发展智慧医疗的动力来自多个宏观因素的影响。首先, 智慧医疗预期能帮助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医疗资源分布 不均的问题。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3年我国三级 医院数量仅占全国医院的10%,却承担了全国62%的医 院门诊量。三级医院的门诊量承载量在过去十年持续增 长,较2014年提高了15%,而二级及以下医院的承载量 则不断下滑,从2014的45.1%下跌至2023年的34.5%1, 凸显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大众对诊疗质 量、效率和体验也有了更高要求,追求更加个性化和主 动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带动了 健康关注点从“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转移,大众 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也逐渐崛起。 最后,人口结构的转变也催生了许多新的需求,如老龄 化加速使得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新医疗需求增长。 根据联合国标准,中国在2022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并预期在2035年进入超高龄社会。少子化和老龄化衍生 出许多新的医疗需求,亟须新的疾病管理模式和长照护 理模式,传统单一医疗模式已无法有效应对人口架构转 型带来的医疗健康需求变化。 一、智慧医疗行业背景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 03 27.9% 在此类趋势下,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精准性等特点的智慧医疗得以快速发展,在提高全产业链的效率的同时提供 更具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选择。现阶段,智慧医疗的发展在政策法规、资金支持、新临床需求和新兴技术等方面皆有 所体现。 为了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国家陆续出台了 多个阶段性政策,推动医疗信息化的转型升级。根据政 府各时期发布的政策来看,我们可将智慧医疗发展分为 三个阶段,从院内管理信息化到医疗数据信息化,再到 现在的医疗生态智慧化。 • 院内管理信息化:开展以医院管理系统(HIS)为核心 的系统建设,满足院内业务流程信息化的基础需求。 这一阶段,卫生部发布了《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 范第二版》和《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 2010)》,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标 准和指导。 • 医疗数据信息化:开始医疗机构内部电子病历系统的 应用。《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 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等政策推动整体医疗信 息化发展。互联网医院新业态诞生,医疗服务从线下 向线上延伸。 • 医疗生态智慧化:《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医 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0年版)》 等政策加大医疗信息化建设深度,加速实现医疗信息 在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另外,卫健委在2019年首次提 出智慧医院定义且逐渐明晰标准。 政策是推动智慧医疗的核心驱动力 1.1 图表1: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注释:[1] 1956年联合国的划分标准 来源:《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国家统计局,德勤研究 老龄化社会 老龄人口 占比 2000 120 10.3% 13.3% 18.1% 21.4% 29.9% 35.8% 179 254 300 417 487 88 7.0% 8.9% 12.6% 15.0% 22.3% 118 176 210 310 2019 2035E 2050E 2010 2025E 老龄人口 数量 (百万) 超高老龄化社会 深度老龄化社会 60岁以上 65岁以上 380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 此外,国家对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问 题的重视也在提高,近几年陆续出台了多项指导性政策。 例如,2024年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出发传 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30年,建成 完善传染病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利用人工智 能、大数据、云服务、智能设备等技术,提升针对异常 健康事件监测、实时分析和集中研判能力,提升对公共 卫生突发事件预警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在国家顶层战略规划的推动下,各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地方创新性政策和试点 项目。地方智慧医疗发展整体呈现梯度发展态势:沿海 城市和一线城市因拥有较多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和生命科 学与医疗企业,整体发展较为活跃;中西部地区的地方 政府对智慧医疗发展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但受数智技 术普及应用率较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结构性问题的 影响,整体发展速度慢于沿海一线城市。 目前各省市的智慧医疗发展模式以“政府主导,多方合 作”为主,即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框架,企业、医院及科 研院所借助各自优势相互合作推进智慧医疗建设。纵观 各地的智慧医疗发展进程,长三角地区的智慧医疗发展 较快,主要侧重于全链条数字转型和智能信息化升级, 北京和深圳则是较关注“AI+医疗场景”的开发。 图表2:中国医疗体系逐渐向智慧医疗发展 来源:案头研究,德勤研究 • 医院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以财 务、运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 HIS系统。 • 院内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如临 床管理信息化系统(CIS)、影 像信息管理系统(PACS)。 1.0阶段 院内信息化 2.0阶段 医疗信息化 3.0阶段 医疗智慧化 • 明确电子病历整体框架和建设方 案,推动医疗机构内部电子病历 系统应用。 • 发展互联网医院,推广在线问诊 等在线服务。 • 夯实电子病历建设,实现医疗信 息在医疗机构之间、在区域内的 共享和交换。 • 明晰智慧医院定义和标准,加速 智慧医院的建设。 04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 05 2021年6月,上海市卫健委发布《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推动市级医疗机构数字 化转型工作。2022年,上海仁济医院率先运用腾讯医疗大模型,拓宽互联网医院智能客服的服务范围,实现 挂号、就诊、缴费、报销、报告、药品物流查询的全流程客服引导,进一步优化患者就诊流程与体验。 2021年6月,浙江省发改委发布《浙江省医疗服务体系暨医疗机构设置“十四五”规划》,建设智慧互联的 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2021年,由阿里健康、熙牛医疗共同打造的“未来医院”信息系统在浙大一 院上线。至此,浙大一院旗下四个临床院区核心信息系统全部搬迁上“云”,各院区信息壁垒逐一打破,实 现患者档案的统一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在提升医生诊疗效率的同时,不同院区医疗资源也能够灵活调配。 2022年8月,江苏省卫健委宣布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智慧医疗,与国家医疗保障局大数据中心合作建 设省级影像平台。2022年“影像云”平台建立,实现省内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医生和患者可以随时调阅。目 前,江苏“影像云”平台已接入1966家公立医疗机构。2024年,江苏上线“临床检验云”平台,互认项目涵 盖178项。2025年9月底前,包括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全省近2000家公立医疗机构将全部接入。 2024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 支持医疗大模型的开发与落地应用。2025年,北京儿童医院、百川智能、小儿方健康科技联合打造“AI儿科 医生”,整合300多位知名儿科专家临床经验和数十年的病历数据,赋能多学科会诊。北京协和医院与中国 科学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发“协和·太初”罕见病大模型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是国际首个符合中国人群特 点的罕见病大模型。 2025年3月,深圳市工信部发布《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在医疗 服务领域推动智能就医、智能诊疗、智能健康管理、智能公共卫生管理以及医用机器人等落地应用,加快打 造人工智能示范医院。2025年3月,由迈瑞医疗和腾讯联合开发的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在北京大学深圳 医院落地,医生借助AI能在5秒内完成诊疗全情的回溯、整合,1分钟完成病历书写,并拥有一本即问即答的 重症知识“百科全书”。 智慧医疗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数据管理和合 规事务的挑战。国家近年来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提高对药械企业的合规要求。药械企业合规体现在多个 维度,如对药品及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健康 医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 医药及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监管压力。2019 年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环 节提出全链条合规要求。新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强 化了药品研制、上市后及供应保障阶段的管理,企业的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药品经营质量 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标准执行情况会直接与药品、医疗机械生产许可和经营 许可挂钩。 不仅如此,该法规还对网络销售处方药提出要求,包括 医药电商要确保处方来源真实,保证患者安全。近期, 《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药企业防 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 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 法规陆续出台,意味着国家将继续升级药品和医疗器械 监管制度,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保证日常工作的合规质 量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搭建或完善全面且 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已刻不容缓。目前,越来越多技术生 态商积极为医药企业提供数字化合规解决方案。例如,德 勤推出D-GSP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平台,助力 中国大陆地区药械企业客户解决面临的GSP法规迎检、 医药经营管理等问题。该解决方案可帮助客户实现全面 的GSP过程管理、质量监控、质量记录和风险预警,全 面提升企业合规管控能力,为其数字智能转型保驾护航。 1.2 智慧医疗快速发展下的企业合规要求持续深化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 06 鉴于国家对智慧医疗发展的大力支持,投资者的关注度 也相应提升。自2019年起,智慧医疗行业资本市场快速 增长。2019年,我国智慧医疗行业共发生13起投融资事 件,融资总额达约7亿元;2021年,智慧医疗投融资事 件数量增长至121起,投资金额超百亿元,三年间实现 倍数增长。 然而,受行业整体宏观因素影响,如进入估值调整期、 医疗反腐行动深化等因素,智慧医疗行业投融资的增长 节奏自2022年起有所放缓,在2023年更为明显。2023 年共发生了95起智慧医疗投融资事件,融资规模达76亿 元。从投资偏好来看,投资者们变得更关注项目的合规 程度和长期价值,更倾向于投资成熟企业或已验证的商 业模式,如AI医学影像等已有成功案例的赛道。因此, 增速放缓并不代表行业发展的停滞,而是智慧医疗行业 进入到更加注重项目质量和商业可行性的阶段,投资者 将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项目,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度日益提升。 智慧医疗投融资热度不减,更加青睐具备长期商业化能力的项目 1.3 图表3:2019年至2023年智慧医疗投融资情况 来源:InnoHere,德勤研究 融资事件数量(起) 融资金额规模(亿元) 2019 140 100 120 80 60 40 20 0 450 350 250 150 50 400 300 200 100 00 2020 2021 2022 2023 13 7.0 168.4 150.1 76.2 381.0 121 121 95 109 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数据管控,医药商品经营流程 的可追踪性和质量控制性最高提升80%,进而确保了药 品、医疗器械在储存、运输等环节严格遵守规定的质量 标准。在保障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的情况下,业务连续 性和稳定性同步提升平均约40%。平台的引入使得每个 环节的质量、安全都得到显著提升,合规风险事件发生 率最高降低90%。 医疗领域智慧化迅速发展推动数据隐私保护重视程度不 断提升。创新技术推动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患者 信息、检验报告、用药记录等健康医疗数据流通使用范 围逐步扩大。因此,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让医 疗行业各主体有据可依,进一步助推行业规范化发展。 2021年,国家针对健康医疗行业特点,发布并正式实施 《信息安全技术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该指南明确 界定了健康医疗数据(仅限于电子数据),并从数据本 身、数据使用和披露安全角度、以及业务角度三方面做 出了规定。监管机构将依据指南内容加强监督管理和评 估工作。这推动实践中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护迈向更高 层次,医院、医疗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主体需要确保 数据安全风险可控。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 07 从智慧医疗投融资项目的类别来看,AI医疗在智慧医疗 投融资项目类型中最受资本关注。数据显示,2017年至 2023年,AI医疗融资活跃度波动较大,年融资事件数从 2017年的58起上升至2021年的93起,再回落到2023年 的29起2。与先前分析的智慧医疗投资偏好变化相同,投 资者趋于理性,更加关注智能技术在医疗场景的实际应 用和规模化推广。 从AI医疗行业投融资业务情况来看,AI药物研发、AI医疗 诊断、AI医疗设备和AI医疗方案是近两年最主要和热门 的业务。目前投资者仍倾向于投资初创、新兴企业,同 时投资轮次更为均匀。 一些互联网巨头也在加大对具备技术突破潜力的新兴企 业的投资,加速对数智医疗市场战略布局。例如,2024 年10月,腾讯向香港早期癌症检测公司Insighta投资了 3,000万美元(约2.1亿元人民币),以支持Insighta加速 临床试验和商业化进程。Insighta的早期癌症检测平台运 用了其专有的FRAGMA技术,能够实现非侵入性且高精 度的多种癌症早期检测。该技术已在中国大陆开展针对 肝癌的临床试验,并计划很快扩展至肺癌检测。除了资 金支持,腾讯还凭借自身在AI领域的技术专长,进一步 提高FRAGMA技术在早期癌症检测中的准确性,降低检 测成本,提高FRAGMA技术在多种癌症的早期筛查中的 广泛应用。 同时,多家智慧医疗新兴企业也在近几年成功上市,覆 盖互联网医疗、AI医疗、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 • 数字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健康之路(HealthWay)在港上 市,募资总额为2.0亿港元。健康之路在健康医疗服务 领域已形成健康支持、诊症与治疗、康复追踪的线上 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 AI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讯飞医疗在港上市,成为香港市 场医疗大模型第一股,募资金额约5.8亿港元。讯飞医 疗作为人工智能赋能的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支持健 康风险预警、早筛、辅助诊断及治疗以及治疗效果评 估、诊后管理与慢病管理的多种医疗服务。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微医控股(微医)向港交所 递交招股说明书,预计筹资4至5亿美元(约31.2亿至 39.0亿港元)。微医自主研发行业领先的医疗垂直大 模型,通过对智能技术的应用来推动健共体的发展, 提供高性价比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2 启示2024:中国AI医疗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前瞻研究院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白皮书 08 受人口结构转变、自主健康意识提升等影响,民众对医 疗服务需求发生转变,更加追求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 进一步加速推动智慧医疗服务发展。 一方面,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截至2023年末, 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 21.1%,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居家养 老等医养新模式逐渐兴起,围绕日常健康监测、医疗咨 询、健康教育相关的医疗服务需求增长迅速,更多智能 化设备和数字平台在家庭、社区等养老场景中普及,包 括智能医疗护理服务机器人、即时医患沟通平台、智能 监护类智能终端等。 另一方面,国家从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的大力推广,使 得居民对个人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更为重视。尤其是在 后疫情时代,民众变得更加愿意主动学习医疗健康知识 和进行健康管理,此转变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数中明 显体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数即中国居民获取健康信 息、理解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水平变化。根据国家卫健委 发布数据显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4年的低于10% 提升至2023年的30%,十年间的倍数增长与智慧医疗深 度渗透密切相关,智能技术打破医疗时代健康“孤岛”状 态,实现更加高效的医疗知识普及。 数字化时代,短视频平台已然成为民众获取各类信息的 主要渠道,包含医疗健康相关知识信息。在智慧医疗的 快速发展下,许多医疗工作者正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和临床经验,制作出“接地气”的短视频“医疗知识科 普”作品,将晦涩难懂的医学专业知识翻译成容易理解 和接受的健康知识要点。这些短视频的内容主题涵盖丰 富,包含用药指导、医护故事、日常科普等,其中日常 科普、用药指导类的短视频关注最高。 在中国,用户通过短视频获取健康知识已成为常态。海 量的医学科普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医生与患者间 的信息不对称,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地 区的患者,让他们对疾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以抖音为例,凭借其广泛的用户基础、高效的传播速度 和丰富的内容形式,抖音短视频逐渐成为培养医学知识 科普学习的新阵地。抖音健康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 8月到2024年8月,抖音平台新增1.3万名医疗专业科普 创作者,新增科普视频370万条,涵盖常见疾病预防、 治疗知识、健康生活方式、急救技能等方面。各类医疗 视频共收获了13.1亿次收藏和30亿点赞,转发次数达 19.3亿次,单条视频最高收看次数超5.8亿次。这些数 据说明了大众对医疗科普短视频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持续 提高。 在美国,美版抖音TikTok也正在成为用户查找和传播健 康相关内容的载体。一项调查发现,TikTok上发布了多 个疾病科普和医疗知识的短视频,内容涵盖宫颈癌筛 查、慢性肺阻塞性疾病、糖尿病、心理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26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医疗健康行业-AI应用白皮书(40页 WORD)
德勤供应链咨询:构建高效协同的销售与采购供应链战略丨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