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NRDC:2023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2-2:江苏省国家级工业园区减煤控碳重点产业 8 表 3-1:碳排放总量前10园区碳排放主要行业 13 表 3-2:碳排放量前10园区煤耗情况 15 表 4-1:典型园区对比分析 25 iv 图目录 图 2-1:耗能耗煤排碳重点园区识别路径 4 图 2-2:江苏省2016-2020年工业煤炭消耗情况 5 图 2-3:江苏省2016-2020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5 图 2-4: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行业 目标影响巨大。 近年来,全省上下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大力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 发展,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总体绿色低碳水平和国内先 进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上工业能耗比重偏高、能源结构偏煤的问 题始终存在等,亟需探索全省工业园区在“双碳”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本研究瞄准减煤降碳核心目标,基于江苏省工业行业和工业园区能源消耗数据,研 期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对探究江苏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工业园区绿 色低碳发展路径与所需政策支持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工业能耗、煤耗及碳排放情况,结合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主导产业, 识别出耗能耗煤排碳重点园区,结合样本园区开展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分析 江苏省工业行业降耗减煤降碳路径与潜力,另一方面开展重点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 究,最终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经验、主要问题以及路径形成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0 积分 | 42 页 | 2.85 MB | 4 月前3
工业园区碳数据管理体系研究转换与回收利用(205-2)表、环统基101表 规上工业企业按要求填报 省级、部分市级层面按要求统计填报, 园区无能源平衡表 规上工业企业按要求填报 省级、部分市级层面按要求统计填报 地区能源平衡表 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205-5)表 地区能源平衡表 企业大多未落实填报 省级、部分市级层面按要求统计填报 205-5表、JT320表 地区能源平衡表 企业大多未落实填报 省级、部分市级层面按要求统计填报 在园区已有相关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补充数据表,对园区内各实体碳数据展开核算。 对于碳排放因子,应立足园区实情,实测在先,缺省在后。 26 规上工业 对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以及居民生活,其二氧化碳排 放总量等于核算边界内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购入的电力、热力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 量之和,按式2计算。 园区主管机构将各领域碳数据核算汇总后,结合园区规上工业经济指标、用地面积指 tCO2); E 输出电 输出的电力对应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 输出热 输出的热力对应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E 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以及居民生活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tCO2); 2 3.6 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各调查单位应全面加强对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来源、获取时间、记录格式、统计部门及相关责0 积分 | 40 页 | 6.59 MB | 4 月前3
西门子中国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年)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 24.1%,森林蓄积量达到 180 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 2030 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暖通:普及热泵系统,变频水泵,智能调节阀的使用,配合植入机器学习优化 算法的智能楼控平台,使楼宇能根据历史数据做出负荷预测和根据实时负荷变 化快速调整参数,让系统能效始终保持在高水平状态,尽可能地减少耗能,减 少碳排放 19 技术革新:采用多能互补的技术,将用户侧供能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耦合微热网、 微电网和互联网,形成以产能、供能、储能、用能、节能 5 能合一的综合能源解决方 案 ▪ 经济效益: 冷热电耦合使总耗能量预估下降 10%,配电容量节约 31% ▪ 社会效益: 总碳排放强度预估降低 50~55%,引领该项目走向清洁、绿色、低碳、生态且可持续发 展的能源结构 图 6 项目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架构图0 积分 | 24 页 | 3.32 MB | 4 月前3
万亿蓝海 新从旧来——2025年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报告07 ⑦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标准化更新:更新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鼓励智能化提升。 ⑧ 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等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更新。 ⑨ 环卫设施设备更新:更新改造高耗能、技术落后的环卫设备,鼓励新能源车辆装备。 ⑩ 建筑施工设备更新:更新超过使用年限、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设备。 重点领域四:推进医疗设备更新 推进医疗设备更新助力医疗体系高质量发展。医疗设备更新有助于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推进健 根据上述方案,未来几年将持续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 新换代。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加强电动、氢能等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 设。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大力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完善新能源动力船舶配套基 础设施和标准规范,逐步扩大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生物柴油动力、绿色甲醇动力等新能源船舶应用 范围。受益行业包括汽车、新能源、船舶等。 化、高端化以及与智能技术 的深度融合。 在当前全球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电气化成为石油石化行业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方 向。这不仅是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的底层基础,可以促进企业生产组织、物耗能耗管理和碳排放管理工作 的全面优化,还推动了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如大功率电加热炉与电加热裂解炉的研发,这些技术 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污染物排放。电气化有助于提高石油石化企业的运行安全性和效率,通过智能10 积分 | 44 页 | 6.29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报告--苏州中咨工程咨询放,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率先形成低 碳、零碳能源消费模式。开展用能预算管理,继续实施工业能效“领跑者”制度,通过树 立标杆、政策激励、提高标准,形成推动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促进 节能减排。定期发布单位产品能耗最低的高耗能产品生产企业名单以及能效指标,树立能 效标杆。对能效领跑者给予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追逐能效“领跑者”。 编制工业企业节能减碳改造技术清单 从行业能耗比 依法依规淘汰不符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 置 55 加强节能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全流程系统化提升能效水平 56 编制工业企业节能减碳改造技术清单 57 定期发布单位产品能耗最低的高耗能产品生产企业名单以及能效指标 58 推广企业碳效码,建设重点企业碳账户,形成重点企业碳排放数据库 59 进一步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探索开展碳效“领跑者”创建,编 制重点用能单位/碳排放单位白皮书0 积分 | 36 页 | 3.08 MB | 4 月前3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非数据驱动层面。例如,在能源管理方面,受限于物联网 传感器等设备的覆盖不足、缺乏边缘管控能力、网络带宽 不足等问题,园区的管理中枢难以获取更细粒度的即时数 据(如路灯的耗能数据,会议室的空调、照明等设备的即 时耗能等),并做到设备级的精细管控。 • 数据挖掘支撑园区增值服务仍需探索 数智园区服务由园区管理委员会等主体提供。在现阶段理想 的数智园区运行体系下,数智园区服务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层 云专网/网随人动 云安全/拟态安全 系统服务运行底座 智慧设备 身份识别空调预热 空气质量自动优化 空间管理 空间可视化 空间多维度统计分析 房产管理 智慧低碳 高耗能设备有效节能 人走灯灭 太阳能智能座椅 照明自动开关 太阳能光伏板 智慧通行 识别身份智能派梯 一键呼梯 人脸便捷通行 智慧交通 无人接驳车 违章停车监测0 积分 | 42 页 | 1.71 MB | 4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展最 领先、最集中的热土。 10 苏州工业园区 倍 倍 序章·新程 站在苏州工业园区三十周年新起点 1 GDP增速相较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研发投入强度 相较全国水平 单位能耗能耗 相较全国水平 进出口总额 占全国比重 占全国企业R&D 经 费 支 出 比 重 国土面积 国土面积 国 家 级 经 开 区 国家级高新区 实际利用 外资占比 3.3 2.8 2/3 中国产业 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数据来源: 1. 国家商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 2. 和君咨询 3. 刘佳骏《中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历程与政策建议》 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推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成为园区的“烫手山芋”。但动能转换 并未一蹴而就, “腾笼”后如何换来“新鸟”是园区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同时,原本受污染 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往往也意味着大规模的投入,诸多园区并未做好打造绿色环境吸引 政策保障多方面: 产业园区典型的碳排放场景 18 中新天津生态城 洞见·演进 未来产业园区的四大面向 2 推动产业结构低碳化是实现产业园区减碳的首要环节。包括改造升级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加 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支持和引导低碳、高效能、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探索 引入低碳技术和服务产业,打造绿色产业的创新平台,帮助传统产业节能改造,形成合作共生的 绿色低碳园区。 实现“双碳”目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4 月前3
GIS-BIM-FM智慧建筑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修改和调整,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准确性,实现房屋 动态管理。 5.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即时资产管理 借助物联网,以前需要很多人工来完成的服务项目,逐渐都可 以由智能设备来完成,例如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社区内耗能设备 (比如中央空调、换气扇、电梯、大型电机、供配电设备等)的运 行,一方面通过智能能源管理降低它们的能源消耗,提高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设备运行出现异常可以及时检修维护,而不用等到设备 出 将仪表类(水、电和煤气表)的设备进行详细登记,记录表与设 备设施的关联性,仪表读数所涉及运行的管理范围. 读取系统中仪表读数记录,作为能耗统计的基础数据,可查看 仪表详情能够浏览仪表所管辖区域的耗能设备以及仪表周期性读数 记录,作为能耗分析的依据. 对非智能表部分,以派发工单的方式定期计划抄表读数的任务, 通过手机 APP 记录、反馈数据至设施管理系统完成工单的维护。 8.5. 能效统计分析30 积分 | 130 页 | 29.36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白皮书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 传统产业。 绿色低 碳化 2020年 7月 《国务院关于促进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的若干意见》 支持国家高新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 园区,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 企业入驻。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在国家高新 区投资建设信息化等基础设施,推进安 全、绿色、智慧科技园区建设 2021年 10月 《关于在产业园区 规划环评中开展碳 排放评价试点的通 行的调配、控制、能耗告警、能耗预测、事件处置等,帮助园区提升能源利用率,降 低用能成本。 • 实时汇集数据:能够基于数字化技术帮助园区实时获取各类能源及环保设备 读数,无需人工逐一抄表,并且能够将各个点位的耗能碳排情况、环保数据统一汇 39 聚,全面展示园区实时能耗碳排及环保等情况,节约相关人力成本支出的同时提升能 源及环保管理效率,辅助园区管理者精准决策。 • 智能分析:能够帮助园区基于能源及环保数据做多维度智能分析与诊断,指10 积分 | 76 页 | 10.26 MB | 4 月前3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研究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试点园区范围内,各类建筑、工 业设施、交通运输等能源活动产 生的碳排放,工业生产过程的碳 排放。 试点园区项目范围内的各类 建筑、工业设施、交通运输 等能源活动产生的碳排放, 以及工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 耗能设施、企业、交通、 废弃物处理 碳吸收 碳吸收 森林固碳系数 3.8096tC/hm2、草 原固碳系数 0.9482tC/hm2。 计算的为碳储量,而非年度碳储 计算的为碳储量,而非年度碳储0 积分 | 42 页 | 1.99 MB | 4 月前3
共 14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