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清华大学&NRDC:2023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VIP文档

2.85 MB 42 页 0 下载 2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路径研究报告 2023 年 9 月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 ( 煤控研究项目 ) 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 坏。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减少空气污染,国际环保 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RDC) 作为课题协调单位,与政府智 库、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 20 多家有影响力的单位合作,于 2013 年 10 月共同启动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 究”项目(即“煤控研究项目”),为设定全国煤炭消费总量 控制目标、实施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提供政策建议和可操作措施, 助力中国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与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多重目标。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成立于 1970 年。NRDC 拥有 700 多名员工,以科学、法律、政策方面 的专家为主力。NRDC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起在中国开展环 保工作,中国项目现有成员 40 多名。NRDC 主要通过开展政策 研究,介绍和展示最佳实践,以及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促进 中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NRDC 在北京市公安 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请访问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http://www.nrdc.cn/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洁生产与生态工业研究中心是清华大学环 境学院从事生态文明重大战略咨询、区域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和绿色园区规划建设、园区循环化改 造实施方案编制,企业清洁生产研究,环境风险管理与控制研 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区域和园区绿色发展报告编制的科 研教育与技术咨询服务机构。 研究报告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研究报告》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内蒙古电力低碳发展研究》 《山东省中小燃煤电厂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执行摘要 《双碳背景下发电侧储能综合价值评估及政策研究》简版 《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煤电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 《碳中和目标下山西省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和定位研究》 《汾渭平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煤炭总量控制研究报告》 《面向碳中和的氢冶金发展战略研究》执行摘要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绩效评价报告 2022》简版 《山东省“十四五”重点耗煤行业减煤路径研究》 《双碳目标下的五大发电集团发电业务低碳转型研究》 《“双碳”与空气质量改善双目标下的安阳市中长期控煤路径 研究》 《“双碳”背景下河南省电力行业中长期控煤路径研究报告》 《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山东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路径研》执行 摘要 《内蒙古煤炭生产和消费绿色转型研究》摘要报告 《霍林郭勒产业园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简本) 《内蒙古典型城市煤炭消费与大气质量的关联分析及政策 建议》 《内蒙古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 《“十四五”山西省非煤经济发展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山西煤电行业转型发展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山西焦化行业转型发展研究》 《中国典型省份煤电转型优化潜力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重点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 《中国典型省份煤电转型优化潜力研究执行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重点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执行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水泥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钢铁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煤化工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 图研究》 《山西省“十四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研究》 《“十四五”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控制政策研究》 《新冠疫情后的中国电力战略路径抉择:煤电还是电力新基建》 《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 2020》 …… 请访问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http://www.nrdc.cn/ 封面图片:Photo by Adrian Sulyok on Unsplash 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路径研究报告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洁生产与生态工业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 2023 年 9 月 ii 目录 摘要 v 1. 研究背景 1 2. 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园区识别 3 2.1 江苏省工业煤炭消费与碳排放整体情况 2.2 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地市和行业识别 2.3 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园区识别 3.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现状 10 3.1 总体发展情况 3.2 样本园区分析 3.3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 3.4 绿色低碳发展挑战 4.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20 4.1 江苏省工业行业减煤降碳潜力分析 4.2 样本园区研究 4.3 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分析 iii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5. 5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建议 31 参考文献 33 表目录 表 2-1:江苏省各地级市减煤控碳重点产业 7 表 2-2:江苏省国家级工业园区减煤控碳重点产业 8 表 3-1:碳排放总量前10园区碳排放主要行业 13 表 3-2:碳排放量前10园区煤耗情况 15 表 4-1:典型园区对比分析 25 iv 图目录 图 2-1:耗能耗煤排碳重点园区识别路径 4 图 2-2:江苏省2016-2020年工业煤炭消耗情况 5 图 2-3:江苏省2016-2020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5 图 2-4: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行业 6 图 3-1:样本园区主导产业分布频次 12 图 3-2:样本园区单位GDP碳排放水平 13 图 3-3:碳排放总量前10园区碳排放强度水平 14 图 4-1:江苏省各地级市2025年二氧化碳减排预测结果 22 图 4-2:江苏省各地级市碳排放减排潜力及路径 22 图 4-3:样本园区达峰年统计 24 图 4-4:样本园区达峰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情况 25 图 4-5: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27 v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摘要 工业园区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 区,同时也是全省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战场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要素, 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全省工业园区能否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对江 苏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影响巨大。 近年来,全省上下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大力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 发展,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总体绿色低碳水平和国内先 进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上工业能耗比重偏高、能源结构偏煤的问 题始终存在等,亟需探索全省工业园区在“双碳”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本研究瞄准减煤降碳核心目标,基于江苏省工业行业和工业园区能源消耗数据,研 究分析了江苏省工业行业煤炭消耗和碳排放情况;创新应用了“行业切入,聚焦重点, 案例放大”的研究方法,识别了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目标园区群,基于江苏省工业园区 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围绕样本园区与案例园区开展了路径探索,最 终提出了以构建“地水能碳”统筹、减污降碳协同的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总方略为引领; 以建立清洁高效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智能融合绿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以强化 节能减煤降碳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双碳”目标导向的绿色金融体系为支撑;以完善绿色 低碳导向的政策体系为保障的发展路径。 根据项目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出完善以绿色低碳为战略导向的宏观政策体系、建立 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管理制度、完善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施园区绿色 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开展园区绿色低碳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构建园区二氧化碳统计 核算标准体系等政策建议,助力江苏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1 研究背景 2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工业园区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 区,同时也是工业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聚集区”。以降碳为导向,以减煤为核心, 开展江苏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对全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总体水平进行全面 摸底,对省内典型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是明确江苏省“十四五” 期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对探究江苏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工业园区绿 色低碳发展路径与所需政策支持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工业能耗、煤耗及碳排放情况,结合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主导产业, 识别出耗能耗煤排碳重点园区,结合样本园区开展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分析 江苏省工业行业降耗减煤降碳路径与潜力,另一方面开展重点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 究,最终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经验、主要问题以及路径形成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2 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园 区识别 4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根据江苏省工业行业煤炭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出全省高耗能、 高排放重点行业,再结合江苏省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和主要耗煤排碳产业,初步 识别出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园区;此外,全省工业园区的能源基础设施,特别是以能源 电力为主导产业的园区都是减煤控碳的重点。 江苏省工业行业 江 苏 省 高 耗 能 、 高 碳 排 放 行 业 技术路线—行业切入,聚焦重点,案例放大 03 园区A 产业A1 产业A2 产业A3 产业A4 园区B 产业B1 产业B2 产业B3 产业B4 园区C 产业C1 产业C2 产业C3 产业C4 产业C5 园区D 产业D1 产业D2 产业D3 产业D4 重点园区:A、B、C 重点行业:A4、B3、 B4、C5 案例研究 现状分析 深 入 分 析 反 向 验 证 针对重点园区 开展专项调研分析 反 向 验 证 图 2-1:耗能耗煤排碳重点园区识别路径 2.1 江苏省工业煤炭消费与碳排放 整体情况 1,2 煤炭是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2016-2020 年煤炭消耗排放二氧化碳量 分别为 57505.3 万吨、54549.0 万吨、52699.0 万吨、51243.7 万吨、49854.6 万吨, 占全省二氧化碳排放比例逐年下降,但始终在 50% 以上。工业是煤炭消耗重点部门,江 苏省工业煤炭消耗占比已经连续 3 年超过 90%,但其工业煤炭消耗强度距离国内先进地 区仍有较大差距,2020 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煤炭消耗量为 0.60 吨 / 万元,高于上海市的 0.43 吨 / 万元、广东省的 0.47 吨 / 万元,工业减煤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1 本节碳排放数据计算采用世界资源研究所编制《能源消耗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计算工具 v2.1》,只计算能源活动排放 的二氧化碳;数据来源为江苏省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 本节中碳排放量考虑电力调入调出的影响;原油视为生产原料,不再计入碳排放。 5 57505.26 54549.01 52698.96 51243.72 49854.64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煤炭总消耗量(万吨) 29028.4 27536.1 26602.2 25867.6 25166.4 工业领域领域煤炭消耗量(万吨) 25775.4 24364.8 24066.1 23297.6 22716.9 单位工业增加值煤炭消耗量(吨/万元) 0.85 0.72 0.67 0.63 0.6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单位工业增加值煤炭消耗量(吨/万元) 煤炭消耗量(万吨) 煤炭总消耗量(万吨) 工业领域领域煤炭消耗量(万吨) 单位工业增加值煤炭消耗量(吨/万元) 2 图 2-2:江苏省 2016-2020 年工业煤炭消耗情况 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大规模消费使得工业成为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领域。 2016-2020 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分别为 62684.8 万吨、61142.5 万吨、60080.4 万吨、60927.1 万吨、61039.4 万吨,五年累计下降 2.62%。工业二 氧化碳排放占比同样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但占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始终在 60% 以上。同 时,江苏省工业行业碳排放强度从 2016 年的 2.07 吨 / 万元下降到 2020 年的 1.62 吨 / 万元,年平均下降 5.94%,但“十三五”后期下降幅度趋缓。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二氧化碳排放量 87784.9 89164.8 90199.9 93069.2 91144.4 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 62684.8 61142.5 60080.4 60927.1 61039.4 煤炭二氧化碳排放量 57505.3 54549.0 52699.0 51243.7 49854.6 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省比例 71.40% 68.60% 66.60% 65.50% 67.00% 量占全省总排放量比例 65.5% 61.2% 58.4% 55.1% 54.7% a 0% 20% 40% 60% 80% 10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省比例 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吨) 二氧化碳排放量 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 煤炭二氧化碳排放量 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省比例 煤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省总排放量比例 1 图 2-3:江苏省 2016-2020 年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6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2.2 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地市和 行业识别 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中,苏州、南京、无锡、徐州 4 个地级市煤炭消耗量和碳排放量 明显高于其他,四市 2020 年煤炭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 55.3% 和 55.8%,可见江苏省煤耗和碳排放集中度较强,头部城市减煤控碳对于全省工业低碳转 型意义重大。 在满足分行业碳排放数据分析的 9 个地级市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均为减煤 控碳核心产业。其余减煤控碳重点行业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 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 维制造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工业行业中。 0 10000 20000 30000 电力 、热 力生 产和 供应 业 黑色 金属 冶炼 及压 延加 工业 化学 原料 及化 学制 品制 造业 计算 机、 通信 和其 他电 子设 备制 造业 造纸 及纸 制品 业 化学 纤维 制造 业 纺织业 非金 属矿 物制 品业 有色 金属 冶炼 及压 延加 工业 石油 加工 、炼 焦及 核燃 料加 工业 金属 制品 业 印刷 和记 录媒 介复 制业 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计/煤炭消耗量合计 (万吨) 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计 2020年煤炭消耗量合计 6 图 2-4: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行业 7 除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外,各地级市其他减煤减碳重点产业见表 2-1。 表 2-1:江苏省各地级市减煤控碳重点产业 地级市 减煤降碳重点产业 苏州市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 纤维制造业 南京市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 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无锡市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 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南通市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 镇江市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 及压延加工业 盐城市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 延加工业 扬州市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 及纸制品业 连云港市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 属矿物制品业, 宿迁市 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 织业 2.3 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园区 识别 在筛选出江苏省各地级市重点行业后,结合省内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初步 识别出江苏省减煤控碳重点园区(其中徐州、泰州、淮安重点园区识别主要基于工业行 业数据分析);此外,全省工业园区的能源基础设施,特别是以能源电力为主导产业的 园区都是减煤控碳的重点。 8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表 2-2:江苏省国家级工业园区减煤控碳重点产业 序号 开发区名称 所在市 减煤控碳重点产业 1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市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南京市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 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无锡市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无锡市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 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无锡市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 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徐州市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7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苏州市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8 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苏州市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9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苏州市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 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市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1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市 纺织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 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市 纺织业 13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市 造纸和纸制品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4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市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5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市 造纸和纸制品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6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市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7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通市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18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南通市 纺织业 19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通市 纺织业 20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连云港市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1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淮安市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9 序号 开发区名称 所在市 减煤控碳重点产业 22 盐城经济技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2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