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物联网解决方案(28页 PPT)v3.0温室大棚物联网解决方案 项目背景 难达到预期 传统温室大棚弊端 人工管理 测控精度低 劳动强度大 成本资源浪费 项目背景 通过“智慧温室”系统可以精确 的检测并控制大棚内空气温度、空 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 照、 CO2 浓度等参数。 为蔬菜和水果创造最优良的环 境,同时还能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 舒适的工作环境,最终提高生产效 率增加农业产量,获得最大的经济 •市场前景广阔 为促进由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迅速转向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方式 环境感知——智慧温室 实现光照、温 湿度、二氧化碳、 土壤等监测以及自 动控制,从而引领 现代农业的发展, 是物联网技术与农 业领域的一次结合, 是现代农业的一个 重要标志。 智慧温室 智慧温室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 可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环境 参数和视频图像; 可远程或自动控制湿帘风机、喷 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 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 补光、二氧化碳气肥机等设备; 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最适宜作物 生长,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 态、安全创造条件; 还可以根据作物长势或病虫草害 情况,由农业专家给予远程农技指导。 智慧温室系统结构 系统的总体架构分为现场数据采集、网络传输、数据平台和终端展现四部分 智慧温室系统组成 采集设备 小型气象站 控制装置 视频监控系统 户外10 积分 | 28 页 | 10.58 MB | 19 天前3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研究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 研究报告 2023 年 9 月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 ( 煤控研究项目 ) 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 坏。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和减少空气污染,国际环保 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RDC) 作为课题协调单位,与政府智 库、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 20 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 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 技术与咨询需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事业发挥 了重要作用。 研究报告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研究报告》 《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内蒙古电力低碳发展研究》 《山东省中小燃煤电厂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执行摘要 《双碳背景下发电侧储能综合价值评估及政策研究》简版 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研究报告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 研究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 2023 年 9 月 ii 目录 摘要 iii 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2.1 国内外温室气体核算方法 2.2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方法研究 3.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关键问题分析 80 积分 | 42 页 | 1.99 MB | 4 月前3
减碳目标制定指导手册施的公司治理,包括风 险管理系统和尽 职调查 流程 • 透明、可信、可比 和有时限的气候目 标,例如气候适应力 和 / 或温室气体减排 目标(如碳强度、能 源效率),并符合《巴 黎协定》 • 定期报告目标进展 情况 • 符合《巴黎协定》 目标的温室气体排放 路径 • 动态反映科学、市 场、技术、政策的发 展趋势、减排成本曲 线以及优先事项 • 考虑有序、公正和 而制定,并确保在实施过程中避免或减轻可能的负面影响。少数指南要求企业依据公认的披露框架进行披露, 并设定定量可衡量的绩效指标进行内部监督和外部审核。近年来,指南对转型路径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 求企业的转型路径对齐《巴黎协定》目标的温室气体排放路径,并建议企业根据科学、市场、技术、政策的 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发展规划动态调整转型策略 9 8 减碳目标制定指导手册 HSBC 尽管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转型金融指导标准,但就目前国际转型金融指南发展趋势来看,工业企业需 一般而言,企业减碳目标的内容分为两类:绝对减碳目标,强度减碳目标。绝对减碳目标指企业使用温室气体绝对排放 量的下降值 / 下降率描述目标内容,如“在 2020 年排放的基准上,2040 年集团范围 1 和范围 2 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 90%”。强度减碳目标指企业使用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下降值 / 下降率描述目标内容,如“相比于 2015 年,2030 年公司 上游产业链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 40%”。 在目标的具体表述中,应至少包含以下信息0 积分 | 13 页 | 1.80 MB | 5 月前3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过去、现状和展望报告(2025年版)-EDF以强度控制为目标的配额分配方法和配额管理制度 28 4. 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展望 31 5. 附录 32 5.1. 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主要政策文件(2020年至今) 32 5.2.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情况介绍 34 6. 参考文献 35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过去、现状和展望 摘要 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全社 会低碳转 探索碳排放 权交易体系,并在2021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经过4年运 行,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覆盖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四个行 业约3600家企业。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80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 气体排放最多的碳市场。作为新兴经济体中最早开始探索碳排放权交易 体系的国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重要 的示范作用。 本报告全面梳理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历史沿革、现行政策、市场 简称NDCs)4和2024年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第一次双 年透明度报告5进行了重申。 作为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工具,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被全球各国政府视为实现其 NDCs目标的关键政策。截至2025年4月,全球已有 38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在运行,另有20个正在 建设或考虑建设中。这些运行中的碳排放权交易市 场管控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3%,所在辖区 约占全球约1/3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20 积分 | 40 页 | 5.94 MB | 22 小时前3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进一步明确了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相关任务要求,加快推进碳足迹工作。 全方位融入“1+N”政策体系任务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制定重点行业和 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以及完善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制度相关要求。《2030 年 一、中国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 3 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 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中,均对加强碳足 迹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 4 经过持续推进建设,碳足迹管理体系“两大基石”和“三项制度”初步建立。 《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和《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 指南》(GB/T 24067-2024)国家标准发布,为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提 供指引和方向,截至 2024 年底,发布和研制中的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 达 70 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品碳足迹规则交流互认,并积极参 与国际规则制定,体现了国内国际工作的“共促进”。 (二)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规则标准体系 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2024 年 8 月发布的《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 化要求和指南》(GB/T 24067-2024)国家标准规定了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范围、 原则和量化方法等,填补了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通用标准的空白,为各方研究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20 积分 | 27 页 | 2.11 MB | 4 月前3
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特色栽培技术示范温室 园区科研中心 项 目 总 体 方 案 二、实施效果 二、实施效果 二、实施效果 本次项目在现代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及下属10个基地实施,本次项目科技 园安装24套温室设施环境综合调控系统,基地安装3套温室设施环境综合调控 系统,合计27套。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内部的环境及土壤墒情信息,通 过光纤信号将温室的所有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室,控制室系统软件通过分析 过光纤信号将温室的所有信息传送到中央控制室,控制室系统软件通过分析 判断,来远程自动调控温室硬件设备,从而保证温室内环境最适宜作物生长, 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造条件。 光照强度 空 气 温 湿 度 土壤湿度 土 壤 温 度 土 壤 电 导 率 环境及土壤墒情传感器 二、实施效果 二、实施效果 土 壤 温 度 土壤含水量 土壤电 导率 空 气 温 湿 度 二 氧 化 碳 空 气 温 湿 度 二、实施效果 视频语音对讲系统的应用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跟踪作物的生长 情况,对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进行追踪,及时发现并记录作物的 各种不良反应,为环境信息采集控制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补充。 也可对园区、温室的防盗起到相应的作用。 高清网络球机 高保真拾音器 室外音柱 二、实施效果 二、实施效果 二、实施效果 生态林 十字路口 销售部 职工食堂 生态林及大门 生态林 二、实施效果 董家村玉财养殖场10 积分 | 26 页 | 5.38 MB | 6 月前3
2025年碳管理实务指南:实现香港与内地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30 4.3 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 ................................................................................. 32 4.4 收集量化排放所需的数据 建议略读本章以理 解战略思路。 阅读全部内容,以 了解如何使技术提 案与管理层的决策 过程保持一致。 第四章:机构层面的碳监测、 报告和核查: 基于 ISO 14064-1,为建立机 构温室气体清单提供分步指 引。 建议略读本章以 了解其流程。 生产、供应链和信 息技术团队应阅读 本章,因为他们是 关键的数据提供者 和执行者。 阅读全部内容。这 是您的核心技术指 中小企在开启其可持续发展征程时,常常对碳管理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迷思感到 困惑。 2.1 甚么是「碳」或「碳足迹」? 「碳」的定义: 在碳和温室气体 (GHG) 管理的语境中,「碳」通常指二氧化碳 (CO₂) 排放,以 及其他温室气体,如甲烷 (CH₄)、一氧化二氮 (N₂O) 和氟化气体,包括直接排 放和间接排放: • 直接排放是指由提交报告的机构直接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所产生的排放,10 积分 | 102 页 | 2.27 MB | 21 小时前3
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4 4.1 园区温室气体量化原则.............................................................................................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33760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通用要求 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878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GB/T 51350 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 GB/T 51366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T/CECA-G 0171 零碳工厂评价规范 ISO 14064-1 温室气体-第 1 部分: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性 部分: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性 规范 ISO 14064-2 温室气体-第 2 部分:项目层面温室气体减排的量化、监测和报告指南性 规范 ISO 14068-1 气候变化管理 向净零过渡-第 1 部分 3 术语和定义 ISO14064-1、GB/T 32150、T/CECA-G 0171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 件。 3.1 园区 park 根据综合规划开发并分为若干地块的一片土地,提供道路、交通和公用事业服务,有0 积分 | 23 页 | 1.56 MB | 3 月前3
智慧大棚解决方案(29页 PPT)需求分析 落后的农业生产过程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 促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异常多变和蔬菜供应需求 的快速增长,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设 施农业也由简易的温室大棚,发展到具有人工智能控 制,甚至手机终端控制的智能化、精细化的生态农业 模式。 YOUR TEXT HERE PH 值 水果类作物,对土壤要求不 同,碱性 / 酸性 氮磷钾 土壤养份, 光照度 瓜果成熟期,光照强度与持 续时间影响甜度 CO2 浓度 不见光作物,浓度过高影响 生长 02 产品简介 我们自主研发了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智能管理系统。系统结合传感器设备、无线传输网络、大数据分析平台、视 频监控等,构建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管理,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及处理分析、决策支持、设备(灌溉设备、通风 设备、光照设备等)远程控制和手机终端控制。 网关 • 一体化物联网大棚网关。 一体化物联网大棚网关。 • 采用 LTE 方式与平台相连。 • 网关支持 485 总线接口,可以扩展多种传 感器 • 网关集成光照传感器,监测温室光照强 度 • 网关集成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 大棚空气温湿度 • 网关内置大容量锂电池,在缺少太阳能 供电的情况下,可以持续工作 3-5 天,保 证续航能力 • 控制棚区内的生产设施,如 CO25 积分 | 29 页 | 5.85 MB | 19 天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per capita tCOzper capita 罗戈研究 01, CO₂emissions 受 文 看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已经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 (UNEP) 的统计数据显示, 2023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为 571 亿吨 CO2e 。其中,能源部门 ( 即电力生产 ) 仍是全球最大的排 放源, 达到了 151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 其次是交通运输 其他 2% 农业 10% 研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罗 罗 ■2023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源情 况 交通运输 11 % 航空 2% 公路 11%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 化和林业 26% 11% 15 % 工业生产过 程 6% 罗 戈 研 究 研 % % ·2030 年的年碳排放量需要减少 18 亿吨 COze ·2035 年的年碳排放量需要减少 29 亿吨 COze 为实现巴黎协定的 2℃ 和 1.5℃ 温控目 标, 2035 年 全 球温室气体排放需较 2019 年水平分别减少 37% 和 57% 。 2030 年和 2035 年碳排放与巴黎协定目 标差距仍然 存在,全球减碳面临严峻 压力 资料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24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共 17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