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报告西北专题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 源高比例发展 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 2025年8月 电力圆桌项目 电力圆桌(全称电力可持续发展高级圆桌会议)项目于 2015 年 9 月启动,旨在紧扣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 的国家战略,邀请业内专家和各利益方参与,共同探讨中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路径和策略。通过建立一个广泛听 取各方意见的平台机制,电力圆桌将各方关心的、有争议的、目前决策困难的关键问题提交到平台讨论,选出核心 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于 2021 年 8 月成立,是中国能源研究会分支机构,定位为“双碳”产业领域的 合作交流服务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的领导下,分会始终以推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为宗旨,以促进双碳产业广泛深度合作为己任,本着共创市场、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理念,与有关政府机构、企 事业单位、学术团体、国际组织广泛联系、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合作、政策研究、路径探讨、 标 主要通过开展政策研究,介绍和展示最佳实践,以及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促进中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 发展。NRDC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封面图片 @Freepik 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 高比例发展 2025 年 8 月 | i |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目 录 摘要 ....20 积分 | 28 页 | 1.16 MB | 13 天前3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国家能源局能源法》指出“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 中的调节作用”。国家能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推动新型储能技术 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双碳”战略实施。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中 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研究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形势,全面 梳理 2024 年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情况,并展望 2025 026 2025 年中国新型储能发展展望 027 (一)科学合理谋划新型储能发展 028 (二)健全新型储能参与市场机制 028 (三)加大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力度 029 三 (四)促进新型储能多重作用发挥 029 (五)巩固新型储能产业优势地位 030 结束语 031 2021—2024 年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大事记 033 (一)政策规范篇 033 (二)技术创新篇 候变化协定签署以来,全球能源转型进入快车道,可再生能源规模迅 速增长,由此带来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应 用的“双高”问题凸显。在此情景下,新型储能成为保障电力系统安 全稳定运行,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世界各国积极 出台政策措施,通过技术研发激励、市场规则创新、试点项目应用等 措施推动新型储能发展。 (一)全球加大新型储能战略投入 2024 年,全球能源转型和区域能源供需紧张等因素推动新型储20 积分 | 54 页 | 1.38 MB | 13 天前3
全国数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IX 增长、数智企业梯度发展、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可信流通渐 成趋势、数智应用工具丰富、数据安全得到重视,面向人工 智能的产业链已经形成。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等 世界各国,在促进数智产业发展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 三、我国数智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我国数智产业已取得七项成绩,包括:产业政策持续完 善、产业规模快速壮大、资源规模迅速增长、关键技术取得 突破、企业梯度正在形成、数据与人工智能形成飞轮效应、 能 创新应用形成相互促进的飞轮效应,数据安全基础进一步夯 实,“五位一体”数字中国建设稳步推进,已初步探索出一 条解决数据资源“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保安全”问题 的有效途径,我国已正式进入数据要素化和人工智能深化应 用的数智化发展新阶段。 2024 年 12 月 2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教 育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促进 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5 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5 年 5 月,国务院印 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我国数智 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摸清国内外数智产业发展家 底,促进全国数智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 院、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 XII 国家治理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 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邮电大学数据要20 积分 | 236 页 | 8.61 MB | 13 天前3
2025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工具箱周期,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随着服务进一步推广,Coremail将吸引更多成员国企业及机构采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创造技术支持、 系统运维等新就业岗位。同时,依托安全可靠的邮件通信,促进成员国间贸易、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深化,推动相 关企业实现营收增长,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数字化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社会效益: 该系统实现的社会效益: Coremail邮件系统通过构建安全可 交互安全,降低网络安全风险,提升区域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能力。其多语言适配功能与标准化通信协议,消除语言与 技术壁垒,促进成员国间政务协同、商务合作与文化教育交流,推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 未来,Coremail将持续深化技术应用,强化跨区域通信服务效能,助力上合组织成员国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与数字 化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优化通信网络生态,促进多边合作机制下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与贸易畅通,为构建开放包容、 安全稳定的区域数字 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毕业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更符合公司需求的能力,能够更快、更容易地找到工作。这不仅会增加学生学 习的动力,也会增加企业为实行双轨制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实习和奖学金的兴趣。此外,双轨制教育将促进产业和高 等教育之间更好、更深入的合作,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 执行单位简介 科斯塔奈工程经济大学(哈萨克斯坦)以Myrzhakyp Dulatov (KEnEU)命名,是一所具有法人地位的私立高等教20 积分 | 113 页 | 11.44 MB | 4 月前3
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三、探索智能化,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 ······· 14 四、促进国际化,深化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 16 第三章 实践探索 ················································· 20 一、深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强化人力资源支撑 ···· 20 二、促进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助力教育创新发展 ···· 22 三、健全智慧教育机制建设,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的认知 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能放松的,基本功还 得有。中国教育部坚持守正创新,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 台丰富“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数字教育资源,引导学生 ·8· 树立远大理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育智能时代高素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 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要推进人工 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 质人才。中国教育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扎实 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以来,中国教育部坚持 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发展理念,聚 焦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战略方向,加强教 育数字化统筹谋划,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实施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促进数字教育国际合作交流, 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发展路径。 一、加强统筹谋划,构建智慧教育“四梁八柱” 中国教育部坚持“方法重于技术、组织创新重于 技术创新”的理念,加强理念、制度和机制设计,发挥0 积分 | 44 页 | 510.97 KB | 5 月前3
【蓝皮书】国家能源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61.4%,占售电量比重超过 75%。市场规 模自 2016 年起,8 年增长了近 5 倍,全社会用电量市场化率 提高 40 个百分点。全国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接近 1.2 万 亿千瓦时,市场促进电力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的作用不断 增强。 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市场开放度、活跃度大幅提升。 截至 2023 年底,全国电力市场累计注册经营主体 74.3 万家,同 一、发展现状与问题挑战 品种不断 拓展,初步建立市场引导的辅助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形成以 调峰、调频、备用等交易品种为核心的区域、省级辅助服务市场 体系,实现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系统调节成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 10 部分地区积极推动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辅助服务市 场与现货市场协同运行,引导独立储能、虚拟电厂、负荷侧可调 证市场体系,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 章》(发改能源〔2024〕1123 号)、《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 发和交易规则》(国能发新能规〔2024〕67 号),不断完善交易机 制,促进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24 年上半年全国绿电 交易电量达到 1519.3 亿千瓦时,交易绿证 1.6 亿个。 一、发展现状与问题挑战 11 图 1-11 2023 年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10 积分 | 57 页 | 2.98 MB | 5 月前3
广西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范化应用不断 深入,数字资产应用加速拓展。根据相关行业统计,截至 2025 年 4 月底,我国区块链企业数量已达 33.45 万家,今年新增企业数量 达到 1.4 万家,增长速度保持平稳,成为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和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和合作高地,依托 独特的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推动区块链和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 融合,加快广西区块链产业与应用发展。近年来,广西区块链应 ····················· 19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研究院) IV (三)优化区块链监管机制,规范行业管理 ·················· 20 (四)强化人才资源支撑,促进合作交流 ····················· 21 附表:广西区块链应用案例汇总表 ···································· 22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研究院) 2024 年 12 月 国 家 发 展 改 革委等 6 部门 《关于促进数据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 见》 强化数据标注、数据合成等 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可信数 据空间、区块链、隐私计算 等可信流通技术研发和应用 推广。 2025 年 1 月 国 家 发 展 改 革委等 6 部门 《关于完善数据流通 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 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 化的实施方案》 探索建立数据流通安全审计 和溯源机制,融合应用数字10 积分 | 35 页 | 594.04 KB | 1 天前3
广东电力市场建设蓝皮书2025售电公司背景多元,竞争充分。2016 年 3 月,广东在全国率先引入 售电公司参与市场化交易,为零售市场形成“多买多卖”格局迈出坚实一步。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售电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不断丰富,促进售 电行业多元竞争格局。2024 年,广东电力市场参与交易的售电公司 257 家, 代理零售用户 62756 个,代理电量占市场购电用户总用电量的 99.96%。 其中,具有发电背景、电网背景和独立售电公司分别为 参与绿电交易。2024 年参与绿电交易的分布式光伏 46 家,居民用户(自然人)4 家,成交电 量分别为 1.2 亿千瓦时和 2 万千瓦时。广东绿电市场有力服务了省内绿色 制造和对外贸易需求,促进了绿色电力消费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6 广东电力市场建设发展情况 陆上风电,8家 海上风电,2家 集中式光伏,74家 分布式光伏,46家 工商业用户,429家 居民用户(自然人),4家 牌等丰富多样的交易形式,构建了场内场外互补、标准化与自定义曲线 兼容的中长期交易体系,发挥压舱石作用。现货市场通过全电量统一出 清,实时反映短期能源价格变化和供求关系,形成连续精准的价格信号, 促进市场主体调整生产经营行为。通过“三部制”结算,实现中长期与 现货市场的良好衔接,解决偏差结算难题。2021 年底现货市场连续结算 试运行至今,广东经历了一次能源量缺价高、电力供需余缺急转、极端20 积分 | 56 页 | 9.17 MB | 1 天前3
医疗健康大模型伦理与安全白皮书(93页 WORD)在 全 面 剖 析 医 疗 健 康 大 模 型 应 用 的 各 方 面 情 况 , 包 括 技 术 分 析 、 伦理法律评测、模型评测及提升措施等, 为其安全、有效、合规应用提供指导, 促进医疗行业智能化发展, 保障患者权益与医疗质量 。《 医疗健康大模型应用 伦理与安全白皮书 》 围绕医疗健康大模型展开多方面探 讨, 对推动其在医疗 领域的合理应用意义重大。 本白皮书主要内容主要包含 仅可以用于经典的 NLP 任务,还在多 轮对话、文案生成、编程辅助、多模态交互等新兴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越来越多的领域 如医疗、媒体、艺术、金融等[4],都在积极采用大语言模型,以提升效率、促进创新和优化决 策。 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医疗行业尤其展现了大语言模型的巨大潜力和重要性。截至 2023 年 12 月,我 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已达 3.94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33.8%,研究报告指出预计未来几年内 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为 12.86%。 同时据预测,未来 5 年健康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7]。 这一背景下, 医疗行业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促进医疗资源的 优化配置。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远程医疗和在线健康咨询能够有效缓解医院的就诊压力, 将优质 医疗资源覆盖到偏远地区, 使更多患者受益, 大模型的出现让这 一 医疗健康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迈得20 积分 | 93 页 | 12.19 MB | 13 天前3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园区发展白皮书(2025)此外,智慧园区还为园区的智慧化升级改造提供了新的支撑,助力城市迈向智慧化发展的新阶段。 2023 年 9 月,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智慧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新质生产力促进 了智慧园区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而智慧园区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 促进。智慧园区的建设经历了从 1.0 时代到 5.0 时代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 技术、数字孪生等创新技术要素和智慧园区的深度融 区的建设目标、建设框架以及建设现状,并通过评价指标模型探讨了运营管理服务商的最新发展格局, 深入梳理了不同类型智慧园区的发展诉求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进行了详尽分析,为智慧园区运营 者及行业参与者提供智慧化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有利于促进我国智慧园区标准、全面、健康、可持续发 展。 客观 中性 建设性 -7- 智慧园区白皮书 第 1 章:中国智慧园区发展现状 1.1 智慧园区概述 1.1.1 、事件全程可视、生产自动适应、设备全 时利用、社群价值关联的内涵特征。 智慧产业园区类似一个“城市”,是一个包括产业发展、技术开发和学术研究在内的综合体。各组 成部分协调运转、良性循环、相互促进,最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产业市场潜力。同时智慧园区也是智 慧城市未来建设中的“产业大脑”和指挥中心,是顶尖科技成果与“产-学-研”完整链条相结合基地, 也是向各地政府和大型企业展示和示范的基地。20 积分 | 72 页 | 5.64 MB | 1 天前3
共 53 条
- 1
- 2
- 3
- 4
- 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