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绿证的昨天与未来——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双碳目标20 积分 | 46 页 | 4.38 MB | 4 月前3
从英伟达GTC看AI工厂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 电子 从英伟达 GTC 看 AI 工厂的投资机会 华泰研究 电子 增持 (维持) 研究员 黄乐平,PhD SAC No. S0570521050001 SFC No. AUZ066 leping.huang@htsc.com 9R9PpNpPmOtQkPoOpMiNsQoNbRmNnQNZnNtNvPtPqQ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3 电子 从 GTC2023 看英伟达 AI 算力基础设施 英伟达 GTC2023 中,为了满足 AI 市场的需求,英伟达不仅发布了 L4 Tensor Core GPU、 L40 GPU、H100 NVL GPU 和 Grace0 积分 | 16 页 | 1.37 MB | 5 月前3
备份 思博伦2025年度5G报告:看5G商用进程过半 2025看5G商用 进程过半 进展、关键点 与未来展望 思博伦报告 2025 众所周知,在复杂的全球市场中,5G技术在站稳脚跟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考验。现在我们正站在5G发 展时期的中点,而6G预期将在2030年问世⸺这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场阶段。 5G已向人们证明,它可以带来真正的变革。随着5G独立组网(SA)部署的不断成长,以及5G-Ad- vanced的横空出世,电信行业已经为满足行业需求而交付真正的5G能力做好了准备。10 积分 | 25 页 | 10.53 MB | 5 月前3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 18 (四) 提高新能源和生产消纳能力,带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 18 (五) 完善分布式光伏、风电项目参与绿电、绿证交易和碳市场相关规 则,激发用户侧需求 .................................................................... 19 ◎ 参考文献 图 1.1:2018-2023 年陕西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结构图 1 陕西省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之六》 2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 从发电量看,2023 年陕西省火力、水力、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2556.5 亿 千瓦时、107.6 亿千瓦时、170.8 亿千瓦时、110.89 亿千瓦时,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 了 168.9 亿千瓦时、增长了 2。陕西 省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风电、光伏发电规模成效显现。近 五年可再生能源装机以风电、火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风电及太阳能发电装机均有明显 增长。 6 从发电量看,2023 年陕西省火力、水力、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2556.5 亿千瓦时、107.6 亿千瓦时、170.8 亿千瓦时、110.89 亿千瓦时,与上年相比分别: 增长了 168.9 亿千瓦时、增长了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分布式光伏超预期发展,投资主体需密切关注电网接入与上网价格政策变化 41 09 独立储能探索电力市场参与模式,电能量市场收益将愈发重要 � � � � � � � � � � 44 10 绿电与绿证市场持续扩容,短期内供需关系较为宽松 � � � � � � � � � � � � � � � � � � 47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图表29 2021-2023年全国绿电绿证交易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图表30 广东省2022-2024年度交易均价对比 发,2023年10月15日起执行。 • 2023.12 山西、广东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 • 2023.8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绿色电力交易实施细 则(修订稿)》发布,交易价格中分别明确电能量 价格和绿电环境价值,2023年8月9日起执行。 • 2023.5 《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 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印发,线损费用以综合线损 率形式单列,2023年6月1日起执行。 • 2023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transport.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 2025 全球能源回顾》 GResearch 1 LOG2025 中 国 低 碳 供 应 链 & 物 流 创 新 发 展 报 告 / 从能源类型看:天然气和煤推动了排放量的增加,天然气成为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2024 年,天然气排放量增加了约 2.5%(1.8 亿吨 COze), 成为全球碳排放量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屡管在全球航空客运需求创纪录 .3% 01× 严峻的减碳压力 Change in CO₂emissions from combustion by fuel and region,2023-2024 罗戈研究 从经济体视角看:新兴经济体主导增长,中印路径分化 2024 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及国际航空船舶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超过了发达经济体的减排量。其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能源 相 关碳排放同比增加 1 资料来源:国际能源署《 2025 全球能源回 顾》 CO₂emissions per capita tCOzper capita 罗戈研究 01, CO₂emissions 受 文 看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已经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 (UNEP) 的统计数据显示, 2023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为 571 亿吨 CO2e 。其中,能源部门 ( 即电力生产20 积分 | 113 页 | 22.39 MB | 4 月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可或缺的战略选择。 二:向“产消一体化”转型,是用能企业能源消费的必然趋势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电源结构的不断演变,新能源渗透率将不断提高,在当前可再生能源通过 集中式发、输方式无法满足广大用能企业对绿电需求的情况下,用能企业将从传统能源消费向能 源产消一体化的综合能源转型:即用能企业从原来单一的用电/能源的消费者,变成自己可以生 产、同时消纳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互动的产消一体者。而在向综合能源转型过程中,用能 气候变化的决心。2020年,中国提出要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 标。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 和的战略方向。 从国际的横向比较看,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挑战更大。美国和欧 盟虽然都承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但是它们的碳排放都已经达峰,峰值远远低于中国在2030 年的预期峰值;而且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图2:2010-2023全国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统计年鉴2023 8 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 1.3 能源消费持续上升,更须用能侧减排对冲 近年来,虽然火电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但是从量上看,火电仍然在不断地上 升(参考图3)。也就是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中相当的一部分,仍然要靠火电来满足。这显 然会给未来的碳中和,带来很大的负担。 图4显示,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这表明,企业需要在需求侧采取更积极的碳减排措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2025年溯源逐光:光伏上中游企业可持续披露观察与建议报告gh/art/2024/art_8997116730504e5b85f97f9e63c2da3a.html 2 根据《2024 光伏上市公司企业气候行动指数(CATI)报告》 3, 尽管隆基绿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十家光伏企业在绿色低碳转 型方面表现突出,但整个光伏行业的气候行动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鉴于此,继上期《光照未来:光伏组件企业可持续披露观察与建 议》 4报告发布之后,绿色江南继续追溯光伏产业链上中游环节, (万元) 环保节能投入 强度 1 宝丰能源 226,051.68 2,913,600.00 7.7585% 2 新特能源 104,607.27 3,075,200.00 3.4016% 3 弘元绿能 28,967.72 1,185,900.00 2.4427% 4 和邦生物 19,896.96 882,400.00 2.2549% 5 大全能源 27,577.26 1,633,000.00 00 0.6054% 12 横店东磁 11,261.65 1,972,100.00 0.5710% 13 TCL 中环 33,383.55 5,914,600.00 0.5644% 14 隆基绿能 55,832.62 12,949,800.00 0.4311% 15 亿晶光电 2,624.26 810,200.00 0.3239% 16 赛福天 368.93 160,500.00 0.2299%10 积分 | 37 页 | 8.33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报告应对多重市场营收风险的保障机制 18 典型挑战 18 市场机制、配套政策与典型实践 18 中国可再生能源保障机制建设情况 及海外经验带来的启示 19 2.4 支持可再生能源环境价值体现的 绿证制度 21 典型挑战 21 市场机制、配套政策与典型实践 21 中国绿色证书机制建设情况及 海外经验带来的启示 22 2.5 小结 24 第三章 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进展 2.8 北京 41 3.3 典型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共性问题 与趋势 42 3.3.1 供需关系与市场价格 42 3.3.2 市场建设与交易模式 43 3.3.3 促进绿电消费的机制与政策 46 3.4 小结 47 第四章 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问题、 挑战与建议 48 4.1 问题与挑战 49 4.2 思考与建议 50 注释 市场的经营主体提供确定性。如何设计市场机制与 规则,充分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和自调节能力,促进可 再生能源更好地消纳,保障可再生能源合理收益,成 为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关切。 鉴于此,绿 色 和平与清华四川能 源 互联网研 究院开展深入研究合作,旨在重点梳理中国典型省 (市、地区)电力市场建设的共性趋势与关键差异, 以期促进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激发绿 电消费活力。同时,报告也尝试分析可再生能源快速10 积分 | 68 页 | 12.71 MB | 5 月前3
清华大学&NRDC:2023江苏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报告开展江苏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对全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总体水平进行全面 摸底,对省内典型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是明确江苏省“十四五” 期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必由之路,对探究江苏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工业园区绿 色低碳发展路径与所需政策支持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工业能耗、煤耗及碳排放情况,结合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主导产业, 识别出耗能耗煤排碳重点园区,结合样本园区开展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分析 产业C5 园区D 产业D1 产业D2 产业D3 产业D4 重点园区:A、B、C 重点行业:A4、B3、 B4、C5 案例研究 现状分析 深 入 分 析 反 向 验 证 针对重点园区 开展专项调研分析 反 向 验 证 图 2-1:耗能耗煤排碳重点园区识别路径 2.1 江苏省工业煤炭消费与碳排放 整体情况 1,2 煤炭是江苏省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2016-2020 年煤炭消耗排放二氧化碳量 能源结构调整是江苏省工业园区普遍采用的绿色低碳发展手段,也是减污降碳协 同成效较明显的领域,包括大力压减非电用煤,推进工业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 油”,布局太阳能、风能、浅层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供电供热,布局水源热泵,购买使 用绿电等。 样本园区“十三五”时期减煤退煤工作成效显著,33 家样本园区中,共有 12 家实 现或基本实现无煤化,园区边界范围内已无煤炭使用;13 家园区煤炭消耗量有所削减, 其中 5 家园区 5 年累计削减率超过0 积分 | 42 页 | 2.85 MB | 5 月前3
共 290 条
- 1
- 2
- 3
- 4
- 5
- 6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