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25 版) 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3) 2024 年 12 月 目 录 前 言.............................................................................. ........................................................................................... 4 (一)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结构......................................................................................... 国内项目管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现况 .................................................................................. 22 附件 3 全国项目管理标准体系明细表 .......................................................................................20 积分 | 41 页 | 1.07 MB | 13 天前3
全国数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全国数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 2025)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Data & AI Industry of China (2024-2025) 二〇二五年九月 I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由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北京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计算社会科学与国家治理实验 验室、北京化工大学信息化绩效评估中心、北京京数智科 技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拥 有,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 告文字、图表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全国数智产业 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 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II 编写组 主 编 张茜茜 涂 群 成 员 张向宏 刘世峰 ......................................................................................... 207 (一)全国数智产业图谱(2024-2025 年) ............................................................ 207 (二)典型数据企业(TOP10)榜单20 积分 | 236 页 | 8.61 MB | 13 天前3
【蓝皮书】国家能源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 前 言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是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能源领域的重大实践。2014 年,中 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 战略,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遵循。2024 年,党的二十届三中 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决定》,提出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 时,一次能源价格 波动、用电负荷增长、气候变化等多重影响,对我国电力体制改 革顶层设计、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电价机制完善以及科学监管等 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统一电力市 场建设改革任务,在国家能源局的统筹组织下,中国电力企业联 合会牵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 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 限公 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 20 余家单位参与,共同编制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 书》,并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了意见。蓝皮书系统总结我国电力市 场建设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及挑战,研究适合我国 国情和市场建设客观要求的发展规划思路和建设目标,提出下一 步深入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路径和任务。 目 录 前 言 一、发展现状与问题挑战……………………………………10 积分 | 57 页 | 2.98 MB | 5 月前3
2025年度中国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中国主要城市 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 2025年度 研究团队力争通过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大数据跟踪监测与历史分析, 客观呈现全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道路运行状态的变化特征,以支撑 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数据时空 覆盖性、核算边界标准等原因,相关指标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本报告 所载研究结果仅供参考。 由于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水平与道路运行状况的影响因素众多,对城 要城市作为道路运行状态监测的 重点研究对象,三大城市群中的另外24个城市作为辅助。本次道路运行状态基础数据包括各个城市的出租车GPS数据、 部分车载导航数据、众包轨迹数据、两客一危GPS数据等,全国监测城市范围内每分钟可获取400万辆车的3000万条 记录。 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 城市道路运行状态监测:中心城区建成区高峰时间机动车平均速度。即空间范围仅包含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非 自2019年逐步推进的城市体检工作得到中央的高 度重视和支持,城市体检指标中包含了“道路畅通程度”, 体现了城市道路运行状况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性。2023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将在全国地级 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道路运行状态指标 也进一步明确为“城市高峰期机动车平均速度”。 在国家和行业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本研究依托住房 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20 积分 | 31 页 | 5.00 MB | 13 天前3
广东电力市场建设蓝皮书2025年,恰逢“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 十周年,也是广东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一周年之际。从 2006 年广东开展直购电试点至今,十八年来,广东作为全国电力改革的 排头兵、先行地、示范区,一路探索,一路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 广东省情、适应时代要求的电力改革之路,也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 2017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电 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17〕1453 推动独立储能、抽水蓄能、虚拟电厂等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形成了 源网荷储良性互动的多元化市场生态。持续完善一次能源传导、阻 塞分配管理、多月中长期连续交易等市场关键机制,全力推动广东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前 言 03 广东电力市场建设蓝皮书 回望过去,遵循“边运行,边完善”原则,广东电力市场从直 购电试点到集中竞争交易,从价差模式到绝对价格模式,从“中长期” 到“中长期 + 现货 + + 辅助服务”,经历了一次能源量紧价高、电力 供需余缺急转、极端天气等多场景考验,有效验证了市场规则的有 效性及交易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电力市场改 革的积极影响持续显现,为全国电力市场改革提供了“广东经验”。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建 设改革任务,在广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的统筹指导 下,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广东20 积分 | 56 页 | 9.17 MB | 1 天前3
2025年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报告济能力和区域间送受端协 同能力,是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 本研究围绕提升西北地区跨区域互济能力,通过举行多次研讨会并汇总梳理公开信息, 提出旨在完善区域互济政策顶层设计、健全市场机制体制、促进输电通道健康发展等方面 的建议,旨在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送受端协同,推动西北成为全国新能源的“调节池” 与“供应池”。 研究发现,首先, 矛盾,建议严格落实跨省跨区特高压直流规划电力曲线;三、为解决送受端省份关于配套 调节电源容量电价分摊矛盾问题,建议建立跨省跨区调节资源交易市场;四、加快完善中 东部受端省份用户侧响应机制,逐步推动受端用户参与电力跨区交易;五、在全国统一电 | 2 |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力大市场下,建立并完善三层级市场协同体系;六、为保障双方利益,提升政府间协商效 率,建议送受端省份建立“保障小时数固定电价 + 160 亿千瓦 [1],其中风电占全 国三分之一,太阳能达到全国近六成 [2]。“十四五”规划的全国九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中, 四个在西北地区。近几年,西北地区还通过大规模开发“沙戈荒”基地项目推动新能源 资源的开发利用。截至2024年底,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达3.05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27 亿千瓦,光伏装机 1.78 亿千瓦),占全国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的 21.63%,占西北发电总装 机的20 积分 | 28 页 | 1.16 MB | 13 天前3
2025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实践指南1.0、杨景雯、潘隆、 张广运、王志明、李娜、郝叶飞 前 言 《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指出,到 2025 年,全 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更加完备,政务数据管理更加高效,政务数 据资源全部纳入目录管理。《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 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完善省、市两级政务数据平台, 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2025 年 5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 审议通过《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草案)》,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 政务数据共享内容,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提供基本遵循。 截止 2023 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枢纽累计发布数据 资源 2.06 万类,支撑各地区各部门共享调用 5300 余亿次,我国已有 226 个省级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线数据开放平台,开放的有效数据集 达 34 万个,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已初 步形成。 然而,各地区 构建数据应用服务.......................................................................................... 18 图 7 全国一体化共享交换体系全局视图.............................................................. 20 图 8 技术演进路线示意.......10 积分 | 54 页 | 2.39 MB | 5 月前3
2025芯片设计行业白皮书后计算月度薪酬的同比 变化率,最后计算各统计周期下的变化率均值,即为涨薪率 10.4% 2021年涨薪率 9.4% 2022年涨薪率 3.1% 2023年涨薪率 2% 2024年涨薪率 城市 全国 大连 嘉兴 贵阳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10.4% 9.4% 3.1% 2% 4.8% 6.4% 0.6% 8.9% 3.7% 3.5% 9.5% 4.5% 5% 11.7% -0.7% -2.8% -4.4% 8 涨薪率 - 按城市 人力指标 芯片设计 人力资源核心指标 芯片设计 薪智 解读: 2021年,「贵阳」涨薪率最高 2022年,「全国」涨薪率最高 2023年,「嘉兴」涨薪率最高 2024年,「大连」涨薪率最高 9 涨薪率 - 按行业 人力指标 芯片设计 人力资源核心指标 芯片设计 薪智 19% 2019全 行业离职 率 普通院校 重点院校 全国 6,445 9,172 8,277 10,962 12,184 11,149 14,023 30,147 28,705 35,103 14 应届生起薪 - 按城市 2024届 人力指标 人力资源核心指标 芯片设计 薪智 解读: 「大专」学历,「全国」起薪最高 「本科」学历,「全国」起薪最高 「硕士」学历,「全国」起薪最高 「博士」学历,「全国」起薪最高 1510 积分 | 52 页 | 10.46 MB | 5 月前3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国家能源局,强化规划 引领作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健全电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储 能多元价值。与此同时,持续推动试点应用、健全标准体系、完善管 理机制,引导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已建成投 运新型储能 7376 万千瓦 /1.68 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 超过 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 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项目在高海拔地区落地。 2024 年,全国各地通过容量租赁、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 容量补偿等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市场模式和成本疏导机制,促进新型 储能可持续发展。多个省份明确容量租赁指导价格。山西、广东、山 东、甘肃、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和国网省间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湖 北、浙江、福建、陕西、安徽、辽宁、河北南网等 7 个电力现货市场 连续结算试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作为全国首个区域电力市场完 成整月结算试运行,13 (二)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增加 1.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连年翻番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011 2024 年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情况 7376 万千瓦 /1.68 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 20 倍,较 2023 年 底增长超过 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 4237 万千瓦 /1.01 亿千瓦 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 2.3 小时,较 2023 年底增加约 0.220 积分 | 54 页 | 1.38 MB | 13 天前3
电力市场化改革全景图:寻找系统成本最优解市场建设,避免不合理行政干预。 2022年1月 发改委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有利于新能 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 系基本建成,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联合运行,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 易,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臵。 2023年7月 发改委 明确绿证适用范围;规 易时序等。 2023年11月 发改委 能源局 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容量电价按照回收煤电机组 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确定,用于计算容量电价的煤电机组固定成本实行全国统 一标准,为每年每千瓦330元。 2024年2月 发改委 能源局 按照“谁服务、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总体原则,不断完善辅助服务价格形 成机制,充分调动灵活调节资源主动参与系统调节积极性。按照新能源项目消纳成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电价机制促进新能源发展: 发改委、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电力中长期、 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一体化设计、联合运营,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臵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提高, 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 建成,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发改委在政策解读中提出:(110 积分 | 41 页 | 2.27 MB | 5 月前3
共 55 条
- 1
- 2
- 3
- 4
- 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