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ODCC.............................34 (四) 供应链管理 ..............................................35 1. 产品碳足迹 .............................................. 35 2. 绿色等级评价库 .................................... 年基础上翻一番,高达 1,800 亿度,用电量产生的 碳排放值将达到全社会碳排放的 1.5%2。 从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来看,以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的边界定义, 需要分别从三个范畴来分析数据中心的碳足迹——数据中心所有或 可控制的排放源带来的直接温室气体(GHG)排放、以能源使用为主 体的能源间接 GHG 排放、以组织活动引起的其他间接 GHG 排放 (包括使用的资产、设备的生产过程所产生的 ODCC-2023-02006 输服务和绿色包装的供应商,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使用更低温室效 应的空调制冷剂;持续开展行动,降低差旅和出行的碳足迹,包括 鼓励员工采取拼车、乘坐公司大巴等出行方式;逐步落实绿色供应 商管理计划和绿色供应链制度,结合数据中心商业部门,建立数据 中心碳足迹评估机制,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长期推动供应商设定 以科学为基础的减排目标,通过提供低碳、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和激 励机制帮助加速价值链的低碳转型等。0 积分 | 64 页 | 1.60 MB | 4 月前3
工业园区碳数据管理体系研究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 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 易制度。 2022.10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 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 体系的意见》 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 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善重点 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 准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背景 数据库,推进产品碳 标识认证 制度建设。 2024.01 《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 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 统计核算体系,科学实施节能目 标责任评价考核。 2022.12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 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 年)》 利用标识解析体系支撑完善 企业、行业、区域等碳排放数据 计量监测、碳足迹管理、碳交易 体系,逐步提升全流程、全产业 链能源数据与碳排放数据采集 监控、智能分析和精细管理水平, 打造推广“工业互联网+绿色低 碳”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2022.1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积极开发数据在线收集系统、 平台 开发统计、核算工具,提供数 据填报模板 02 企业层面 开展碳数据方法学、数据填报 等程序方面的培训 开展数据监测、收集、统计等 方面的培训 鼓励开展碳足迹核算 提高企业对碳减排、绿证等方 面的认识 鼓励透明和公开 03 利益相关方层面 引入行业层面相关专家智库 进行指导和评估 提供资金,及时为园区和企业 开展碳数据管理方面的培训 针对核证能力,制定培训计0 积分 | 40 页 | 6.59 MB | 4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报告--苏州中咨工程咨询“近零碳园区”建设将探索建立完善制造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机制,摸清碳边境调节机制 覆盖行业的碳排放情况;着力推动受碳边境调节机制影响较大行业的技术革新,提高行业 竞争力;探索建立出口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体系,合理推进全产业链降碳,将有助 于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助力我国在经济发展和气候外交上获得优势。 “近零碳园区”建设将形成“生态典范”,探索打造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新时代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 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中影响力大、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开展绿 色低碳供应链示范企业建设 66 推动重点企业试点开展产品碳排放对标和碳足迹认证,开展重点产品 碳足迹核算,构建重点产品碳足迹数据库 67 试点开展碳关税压力测试 68 全面开展产品碳排放对标和碳足迹认证 69 全面开展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 70 提升各类 载体绿色 水平 鼓励纳米城、人工智0 积分 | 36 页 | 3.08 MB | 4 月前3
西门子中国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年)控能力。 ▪ 综合能源体系的建设:从设计理念出发利用物联网,云数据中台等先进技术,满足 各类内外部能源供给的接入要求的前提下,具备各类系统、设备监视、调控、分析 能力,同时具备能耗统计、碳足迹、碳核查、碳资产管理等能力,有机结合各项能 源“电-热-汽-水”的综合能效,和园区整体零、低碳目标。 能源使用:节能设备与工艺和管理优化 - 切入点: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技术经济条件,增加高能效设备的使用比例;通过优化 建设能根据政策/天气/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灵活调节阶段性的能源供给和采购 策略 能源分配: ▪ 配电设备低碳化(使用绿色气体等方式) ▪ 建设兼具柔性和韧性的数字化配电系统,满足分布式设备接入和源荷碳足迹监控的 灵活需求 ▪ 冷热及空调风管网及设备保温性能满足相关标准 能源使用: ▪ 长期的生产工艺与流程优化,逐步实现精益管理,降低单位产能能耗 ▪ 主要用能设备的自动化和数字 江苏苏州常熟高新区 MOBO 协同创新产业园智慧园区项目,从优化资源配置角度实现对园区人 流物流车流的监控管理,再到利用数字化的能源供配基础设施实现大数据分析记录园区能源消 耗,乃至于整合了碳核查,碳足迹,碳交易等各类接口,全能型数据中台作为园区的中枢大 脑,有效应对数字化基础架构带来的海量数据,并通过其实现数据价值,实现低碳智慧园区的 大目标,并赋能园区企业产业升级,实现智能制造和跨越式发展。0 积分 | 24 页 | 3.32 MB | 4 月前3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2023年度进展报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碳排放可观、可测、可控;攀枝花格里坪园区、乐山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四川青神经济开发区、四川彭山经济开发区、四 川什邡经开区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碳排放管理服务;西昌钒钛 产业园开展园区重点企业碳排放核算以及钢铁产品碳足迹核 算。 强化资金保障。省级层面组织召开四川省气候投融资服务 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会议,将支持近零碳排放园区建 设纳入金融支持四川省“5+1”现代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专项 行动,组织 (五)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针对园区党政领导班子、职能部门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 等不同特点,定期分类分级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重点 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应对气候变化财税和金融政策、碳排 放统计核算、碳足迹认证和应用等教育培训。围绕碳排放统计 核算、节能减污降碳技术推广等重点内容,对重点企业开展帮 扶,支持企业设置碳排放管理岗位提升碳排放和碳资产管理能 力,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低碳环保管家”。定期组20 积分 | 42 页 | 21.22 MB | 4 月前3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Tier2园区和Tier3园区的屋顶数量较多,采用 与Tier1园区相同的人工标注方法会导致巨大 的工作量,比较耗时。因此,我们最终采用了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批量提取的公开屋顶数据 集,并通过微软建筑足迹(MBF)获取屋顶数 据,具体方法与操作步骤见附件3。 2.2 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评 估光伏项目开发技术潜力 进行光伏项目的开发技术潜力评估时,我们运用基于 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对海外园区(主要分为工业/商业园区 636千峰瓦,每年可产生 890兆瓦时的电力, 并减少超过 812 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新种植 9811 棵树。II-VI Vietnam 公司通过积极行动支持长期可 持续发展,减少全球运营碳足迹,并且希望成为可持 续发展领域的榜样。2021年5月,位于VSIP Binh Duong 园区的Green Cross Vietnam公司的屋顶太阳能系统由 VSSES通过零资本支出模型成功实施。系统规模为578 区 范围内屋顶,然后调用GEE内的面积函数,计算每个屋顶面积, 并汇总得出每个园区的屋顶总面积,具体步骤如附图1所示。 MBF屋顶选取工具开发方法与应用步骤 MBF是一个全球范围内开放的建筑足迹数据集,由微软 根据开放数据共享组织的开放数据库许可证(ODbL)授权。 本研究为了快速获取海外园区内的屋顶面积结果,结合MBF 数据集建立了一个基于GEE的交互式屋顶选取工具,只需知 道园10 积分 | 68 页 | 11.63 MB | 4 月前3
埃森哲 -展望 智能制造采取生态设计及协同工程方法来开发新型产品与流程的能 力,充分利用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反馈闭环。 • 依托数字孪生平台的协作方法 • 通过生态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植入可持续因素(例 如:碳足迹、循环经济) • 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适应客户需求(例如:产品服务升 级、基于OTA的产品功能升级) • 以敏捷方法开发硬件组件(例如:系统、机电一体化、机 械装置) • 在设计中注重韧性(例如:标准化、模块化方法、更广泛 发的不满。企业应在产品开发或服务增强阶段收集客 户反馈,参照这些信息持续推进产品和服务升级。而 数字孪生解决方案也将增强这种能力。 更严格的环境法规意味着企业必须在产品设计 过程中纳入可持续发展因素,例如碳足迹、环境影响 和循环性等。使用“前置”的生态设计方法,企业可 以从开发工作伊始就将可持续原则整合到产品设计 之中,并将它们嵌入整条价值链。 举措4:培养多技能员工队伍以实现敏捷性 韧性企业需要分散化的决策,由贴近运营的一0 积分 | 38 页 | 5.33 MB | 13 天前3
物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5境影响。例如,基于物联网的系统可以跟踪排放和 资源使用情况,帮助制造商满足监管要求和可持续 发展目标。埃森哲指出,物联网可以帮助将能耗降 低20%。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制造商可以减少环境 足迹,同时降低成本。物联网应用可以提供详细的 环境指标,从而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并推动可持续发 展实践。 TELENOR IoT | 物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12 安全的物联网网络0 积分 | 17 页 | 2.17 MB | 5 月前3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架构的低碳数智园区解 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了从云端到边缘端的数智园区基础设施, 实现园区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输及处理,能 够从能耗分析、建设改造、规划运营、光伏光储等层面帮助 园区降低碳足迹,提升节能水平,打造绿色数智园区。 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 特斯联推出了基于特斯联 TacOS 云边一体化产品矩阵的低碳 数智园区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元启楼宇自控系统、智能光 伏系统、城 针对当前 “双碳” 的落地需求,TacOS 3.0 依托统一物联底座、 数字孪生、物联数据 BI 以及数字空间,整合了专业应用和综 合平台产品组合,能够在从能源的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环节提供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监测管理,满足楼、社、园、城等全域场景 的数智化绿色低碳需求。 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提供了以下节能减排能力支撑: • 实现高效、精细化的能耗分析: 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建筑全性0 积分 | 42 页 | 1.71 MB | 4 月前3
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核算技术指南研究报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力排放因子,优先推荐使 用本省的平均电网排放因子。建议相关部门可以按期发布并公开相关排放因子。 3、单独报告消纳绿色电力的零碳排放 工业园区以企业为主,针对一些出口型企业(比如整车厂),产品碳足迹排放量大, 在碳关税面前不利于出口竞争,如果可以将使用绿电部分碳排放记为零,这将会大大减 轻企业的压力,并促进绿色电力的消纳与发展。建议在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时,针对 绿色电力的使用,可将绿电0 积分 | 42 页 | 1.99 MB | 4 月前3
共 11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