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11.63 MB
68 页
0 下载
1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报告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 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 developed in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宋婧,苗红,郭禹琛,温芷晴,叶晓枫,潘思涵 作者介绍 致谢 引用建议 宋婧,苗红,郭禹琛,温芷晴,叶晓枫,潘思涵. 2024.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报告. 北 京:世界资源研究所. https://doi.org/10.46830/wrirpt.22.00050. 版本 1 November 2024 | 2024年11月 宋婧 |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 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能源项目研究员。 邮件:jing.song@wri.org 苗红 |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 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主任。 邮件:hong.miao@wri.org 郭禹琛 |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 代表处,数据中心研究员。 邮件:yuchen.guo@wri.org 温芷晴 |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 代表处,实习生(原) 叶晓枫 |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 代表处,实习生(原) 潘思涵 |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 代表处,实习生(原) 校对 谢亮 hippie@163.com 版面设计 张烨 harryzy5204@gmail.com 感谢在报告评审过程中提供了宝贵专业建议与意见的内外部评审专家,他们是(排名 不分先后): 都志杰 内蒙古工业大学多能互补微电网项目 祁 欣 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园区发展研究中心 熊华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盛国飞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顾理旻 远景能源 Shahana Chattaraj 世界资源研究所 Xixi Chen 世界资源研究所 徐生年 世界资源研究所 鹿 璐 世界资源研究所 薛露露 世界资源研究所 我们同时感谢世界资源研究所方莉博士,刘哲博士对本报告提供的专业意见和指导。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许多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包括:中国能源研究会,生态环境 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在此一并表示诚挚谢意。 感谢谢亮为报告的文字编辑,张烨为报告的设计做出的贡献。 ii | WRI.ORG.CN WRI.ORG.CN 目录 3 执行摘要 9 Executive Summary 15 第一章.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投资助力全球 气候目标实现 19 第二章. 通过空间遥感技术模型识别用地类型并 评估风光潜力 20 识别中国海外园区的数量和类型 21 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评估光伏项目开发技术 潜力 23 基于风机布排组合评估风电项目开发技术潜力 27 第三章.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国海外园区 31 第四章. 中国海外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33 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 34 农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 37 第五章. 中国海外园区风电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43 第六章. 结论 47 第七章. 讨论 50 附件1:本研究涉及的159个海外园区基本情况 56 附件2: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 57 附件3:园区的屋顶面积数据采集方法 57 Tier1园区的屋顶面积数据采集方法 57 MBF屋顶选取工具开发方法与应用步骤 59 附件4:太阳辐射量评估简述 60 附件5:风能资源潜力评估简述 62 名词解释 62 缩略语表 63 注释 63 参考文献 65 关于WRI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 1 执行摘要 推动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化发展,既承载着中国海 外绿色投资的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为全球应对气 候变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到2050年,如果潜在建 成情景下海外园区的光伏与风电潜力得到全面开发, 将为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 贡献约2%的份额。如果将这一全面开发进程提前到 2030年之前完成,该贡献率将大幅提升至近5%。在 中国海外园区开发与应用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而 要使这些潜力得以充分挖掘,各利益相关方需要加 强以科学评估为基础的协调合作。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 3 亮点 ▪ 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开发了中国海外 园区(以下或简称“园区”)数据库,并科学评估在 园区内部署不同可再生能源用能方案的市场规模 及技术潜力。这不仅有助于政策制定与商业决策, 还能有效量化中国海外绿色投资的潜在规模,彰显 其对所在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意义。 ▪ 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收录了中国159个海外园区, 其中近一半分布在亚洲,另外一半分布在非洲 和欧洲。在全部类型的海外园区中,多元综合型 园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 ▪ 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具备技术潜力与投 资潜力。在潜在建成情景下,光伏发电(以下简称“ 光伏”)装机容量最大可达419.66吉瓦,风力发电 (以下简称“风电”)装机容量最大可达116.48吉 瓦。在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相应的投 资规模可达约20.64亿元人民币(如无特殊说明, 本文涉及币种均为人民币),相当于2022年中国 在埃及直接投资额的1.24倍。 ▪ 不同类型的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潜力有 所差异,从地域来看,亚洲与非洲的中国海外园区开 发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潜力最为突出。 ▪ 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减排效果可观,能够彰 显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努力与巨 大贡献。到2050年,如果潜在建成情景下海外园区 的光伏与风电潜力得到全面开发,将为全球实现净 零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贡献约2%的份 额。如果将这一全面开发进程提前到2030年之前完 成,该贡献率将大幅提升至近5%。 ▪ 在海外园区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全过程中, 从潜力识别到项目落地,都需要政策制定者、商业投 资者、园区运营者及金融机构多方协作。 关于本报告 中国海外园区不仅是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还 是中国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的关键手段,更是中外经济交流合 作的桥梁与窗口。推动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化发展,既彰显 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为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近年来,中国出台了 《“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与《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 作指引》等重要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进一步释放了推动海 外园区低碳化发展的政策信号。 以《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评估——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的 开发与应用》等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世界资源研究所组 织团队聚焦“海外园区的低碳发展潜力”,以期为政策制定 者、商业投资者、园区运营者及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呈现 一幅科学展示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全貌的未来 图景,并细化到不同国家与园区类型,为未来的政策制定与 投资决策提供初步参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国,在开发可再 生能源项目方面具备雄厚的产业实力、先进的技术水平、丰 富的开发经验和充足的人才储备,这些优势为在海外园区开 发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中国海 外园区大多位于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充沛的地区,资源优势明 显。因此,在中国海外园区开发与应用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 而要使这些潜力得以充分挖掘,各利益相关方需要加强以科 学评估为基础的协调合作。 本报告的研究围绕“从技术角度分析中国海外园区的低 碳发展潜力与规模”这一问题展开。一方面,中国海外园区投 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经验,整体上 对该市场领域的认知不足,进而限制了可再生能源投资者等 众多行业主体对海外园区这一规模化、集中式应用市场的关 注和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制定者对海外园区整体规模、 发展现状的了解有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海外绿色投资政策 具有不小的挑战。因此,很有必要从数据角度,向政策制定 者、商业投资者、园区运营者及金融机构展示这一市场的重 要潜力,并为未来具体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基本参考。 本研究全面梳理了1992—2022年间建立,且截至2022 年底仍处于运营状态的全部中国海外园区的现状,并以此 为基础,建立了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除通篇都涉及的文献 综述法、案例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研究方法外,本研 究还采用了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涵盖三个具体方 面。第一,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的开发方法。在整理校验了 既有的中国海外园区数据集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基于网络 与媒体的数据爬取方法,全面收集整合了中国海外园区的名 称词条及词条项下的各类园区信息,并辅以交叉人工复核。 第二,本研究通过发电量和装机容量两个维度,基于Global Solar Atlas和Global Wind Atlas光伏与风能系统在线平台, 分析了海外园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同时分别就海 外园区的光伏开发技术潜力和风能开发技术潜力进行了评 估分析。评估光伏开发技术潜力主要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的方法,该方法可对海外园区(主要分为工业/商业园区和农 业园区)进行分别评估,并采用情景分析法对评估结果进行 分类、判断和分析。第三,风电开发技术潜力的评估方法主 要包括基于风能参数的直接计算法和全球估值法,这两种方 法分别对风电发电量与风电装机容量进行估算。同时,在评 估风电发电量时,本研究还分类讨论了不同的风机布局情景 下的发电量范围。 中国海外园区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信息来自公开渠道,主 要包括商务部、各园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 工商业联合会官方网站以及相关媒体。海外园区的太阳辐射 量数据来自Global Solar Atlas光伏系统在线平台,风能相关 参数来自Global Wind Atlas风能系统在线平台。 结论与建议 这些海外园区分布在全球六个大洲的54个国家,总面积 约6772平方千米,总投资额达6523亿元。 ▪ 按照性质不同,这些园区分为通过商务部、财政部确认 考核的园区、通过各省份考核的园区以及其他园区。 ▪ 按照类型不同,这些园区分为加工制造型园区、 资源利用型园区、农业开发型园区(或称农业园区)、 商贸物流 型园区、技 术研发 型园区以 及 多元 综 合型园区。 为更好地区分不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不同类型园区的 应用特征与开发潜力,本研究将海外园区按照用地类型分为 两大类:一大类为工业/商业园区,包括拥有大量工商业厂 房的加工制造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 技术研发型园区以及多元综合型园区,另一大类为拥有大量 种植土地的农业园区。 研究主要结论包括: ▪ 接近一半的中国海外园区分布在亚洲,另一半分 布在非洲与欧洲。本研究建立了中国海外园区数 据库,涵盖159个中国海外园区。其中,位于亚洲 的有71个,占比接近一半(45%),位于非洲的有44 个(28%),位于欧洲的有39个(25%)。超过90% 的中国海外园区位于发展中国家。 ▪ 在全部类型的中国海外园区中,多元综合型园 区和农业开发型园区数量最多。在这159个中国 海外园区中,共有多元综合型园区59个(占比 37%),农业开发型园区44个(占比28%), 加 工 制 造 型 园 区 2 2 个 ( 占 比 1 4 % ) , 资 源 利用型园区15个(占比9%)。 ▪ 在海外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具备技术潜力 与投 资 潜力。其光 伏装机容量 最大可达419. 6 6 吉瓦(潜在建成情景),相当于欧盟2023年新增 光伏装机容量的7.51倍,风电装机容量最大可达 116.48吉瓦,相当于欧 盟 2 023年新增风电装机 容量的7.19倍。具体而言,潜在建成情景下工业/ 商业园区的光伏年发电量潜力约为22.27万吉瓦 时,光伏装机容量潜力约为147.7吉瓦;农业园区 的光伏年发电量潜力约为37.18万吉瓦时,光伏装 机容量潜力约为271.96吉瓦。中国海外园区的年 风能发电量潜力约为4.63万~11.2万吉瓦时,风 电装机容量潜力约为22.74~116.48吉瓦。在海外 园区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市场规模可达 2 0.6 4 亿元。潜在建 成情 景下,工业 / 商业园区光 伏项 目的市场规模约5.52亿元,农业园区地面光伏项 目的市场规模约11. 29亿元,中国海外园区风电 项目的市场规模约3.83亿元。 ▪ 在 不 同 类 型 海 外 园 区 开 发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技 术 潜 力 / 路 径 有 所 差 异,从 地 域 来 看,亚 洲 与 非 洲 的 中 国 海 外 园 区 开 发 可 再 生 能 源 的 技 术 潜 力 最 为 突 出 。多 元 综 合 型 园 区 的 光 伏 开 发 潜 力 最 大 ,而 农 业 开 发 型 园 区 的 风 电 开 发 潜 力 最 大 。位 于 东 南 亚 地 区 的 中 国 海 外 园 区 光 伏 开 发 潜 力 最 大 。位 于 北 欧 亚 地 区 的 中 国 海 外 园 区 风 电 开 发 潜 力 最 大 ,其 次 为 位 于 东 南亚和非洲地区的中国海外园区。 ▪ 中 国 海 外 园 区 与 所 在 国 家 共 建 可 再 生 能 源 项 目,除了能 解 决 园 区本 身 的电 力 供 应 问 题,还 增加了所在国 的 清 洁电 力供 应 量,彰显了中国 在全 球应 对 气候 变化方面的积极 贡献 。在中国 海外园区布局可再生能源项目,避免化石能源对 当地经济发展的锁定效应,同时也提升了所在国 的电力供应水平,这既有助于所在国早日实现应 对气候变化目标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别目标, 也有助于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到2050年,如 果潜在建 成情 景下海外园区的光 伏发电与风电 潜力如果得到全面开发,将为全球实现净零排放 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贡献约2%的份额, 如果将这一全面开发进程提前到2 030年之前完 成, 该贡献率将大幅提升至近5%。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 5 研究主要建议包括: 对于政策制定者,建议出台更为明确的建设绿色海外 园区的指引细则,以搭建海外园区低碳发展标准化委员会 等平台为抓手,结合本研究结论,推动重点地域低碳园区 建设。同时,建议建立与完善海外园区低碳发展的创新考 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并通过建设试点园区,鼓励头部海外 园区的低碳化实践先试先行。还可以积极尝试整合现有双 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开展海外园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对接 与实施。 对于商业投资者和园区运营者:建议以光伏或风电项目 为考量,制定包括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在内的园区供电计划 与能源系统协同规划,并适时制定低碳专项规划,该规划应 充分利用园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不断结合市场因素与自 身可再生能源潜力条件,探索融合海外园区建园企业、入园 企业与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企业等各方的可持续性商业合 作与盈利模式,并为后续海外园区的绿色投资与选址提供参 考。对于低碳实践基础较好的园区,可尝试探索利用国际与 区域性的碳市场机制实现减排收益的可能性,并有效回收可 再生能源项目开发与投资的初期成本。对于海外可再生能源 项目的投资商,可依托重点区域的中国海外园区,布局可再生 能源国际产能投资合作与绿色产业项目。 对于金融机构,可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遴选位于重点区 域的园区,建设低碳示范试点(如小规模的园区屋顶光伏项 目)并为其提供投融资支持,同时,可尝试建立中国海外园区 低碳投融资项目库,以便进行项目储备。 6 | WRI.ORG.CN 在中国海外园区布局可再生能源项目,不 仅提升所在国的电力供应水平,还有助于 全球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避免化石能源 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锁定效应。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 7 8 | WRI.ORG.CN Executive summary Promoting the decarbonization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not only demonstrates China’s commitment to green overseas investments but also highlights its active contribution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efforts. By 2050, fully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 for solar and wind power in these parks could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2% of the global renewable energy installed capacity necessary to achieve net- zero emissions. Accelerating this development by 2030 could increase the contribution to nearly 5%. To fully unlock this potential will require strengthened, science-based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all stakeholders.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 9 HIGHLIGHTS ▪ This report establishes a database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OIPs”) based 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ology and scientifically evaluates the market size and technical potential of applying different renewable energy solutions within these parks. This research supports the formulation of policy and business decisions and helps quantify the scale of China’s overseas green investmen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the host countries’ energy transitions. ▪ The database o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68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华为-智慧园区数字平台技术方案
金融贷款评估引入DeepSeek应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