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 -展望 智能制造度,从而在供应和制造全价值链上构建更强大的韧 性,已经成为制造企业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 围绕韧性部署关键能力 高韧性企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为了充分考察 企业如何应对并管控工程、供应、生产和运营等领域所 受的冲击,埃森哲面向全球11个行业的1200多位高管开 展了调研,并创建了一套涵盖31项关键能力的韧性评估 框架,评估他们在这些能力上的投资和成熟度。我们发 现,高韧性企业在11项能力上的表现尤其突出,我们把 • 建立客户趋势控制塔来收集数据洞见(市场、互联产品、客户 旅程、情感分析),据此设计新产品并为其定价 端到端智能控制塔 运用可视化解决方案,贯穿整条价值链更迅速地预测和识别风险、 管理冲击,并分析原因。 • 具备“what-if”(如果……将会怎样)的情境模拟能力、动态化 数据驱动型的计划 • 预测性地识别运营问题(质量缺陷、故障、维护需求、不合格) • 可支持端到端运营实时可视的数字驾驶舱 前25%平均值 智能制造 | 09 特刊 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强化制造和供应能力的 韧性更显紧迫且任重道远。大部分中国受访企业还 处于韧性建设的过程中,与更早和在更大范围承受供 应链冲击、并早一步据此做出调整的全球企业相比, 中国企业在韧性各个维度的能力建设都存在一定差 距(参见图三)。 尽管企业纷纷开始转型,但并非所有组织都认识 到了转型和新能力的益处,因为这些企业还在运用0 积分 | 38 页 | 5.33 MB | 13 天前3
中国制造业国际化:趋势、风险及应对蝴蝶效应: 俄乌、 中东等地军事冲 突与风险的持续外溢 • 军事冲突对东道国的直接影响最为明显 , 出口 和 投资全面缩减 • 地缘冲突影响海上通道通行 , 全球航运市场备 受 冲击 • 俄乌冲突推升全球国际化进入大合规时代 , 我 国 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 ID10 积分 | 10 页 | 1.22 MB | 5 月前3
中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理研究报告-绿色和平从整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过程来看,污水处理厂作为运营单 位缺乏参与接入水质监控、管网配套等重要环节的机制。污 水处理厂如果能够实时了解企业预处理数据,就可以在进水 超标的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处理,避免进水冲击导致整个系统 瘫痪。同时,可以根据园区企业实际排污情况设计管网,并 且综合考虑园区污水成分和排污量等,优化污水处理流程, 提高整个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效率,节约成本。其次,污水 处理厂责任延伸至预处理和管网输送后,将成为园区污水处 可能存在地下水污染问题的园区,应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 加强工业园区污水管网的排查和定期的检测,关注已有的管 网正常运行问题。 二、建立重点企业涉水台账报备制度。排放量大、污染因子 复杂、对污水处理设施冲击大的重点企业应建立规范的环境 管理台账制度,并将台账内容纳入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 2018 年 3 月生态环境部出台了《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 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规定日常的台10 积分 | 28 页 | 17.18 MB | 4 月前3
物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5质量控制问题:在不同生产线上保持产品质量一致 颇具挑战性。物联网系统支持实时质量监控和分析, 从而确保统一的质量水准。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 缺陷,制造商可以减少浪费并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 回流和供应链韧性:疫情冲击下的供应链中断突显 了庞大而复杂的供应链的脆弱性。有鉴于此,企业 正在重新考虑回流的可行性,即让制造业务更贴近 消费市场。物联网通过提供实时追踪和监控来增强 供应链的可见性和韧性,确保更平稳地运营以及更0 积分 | 17 页 | 2.17 MB | 5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结合建筑空间(如屋顶、垂直 空间)进一步营造多样丰富的生境,带动生物多样性净增长。 韧性园区建设 综合考虑和评价园区气候变化、资源约束、基础设施脆弱性等长期慢性压力,以及极端天 气灾害等急性冲击,制定全生命周期的准备、缓解和响应恢复策略,包括高韧性的建成环 境与设施规划设计、生态韧性措施以及管理和服务层面的韧性提升行动计划,为园区的韧 性发展提供驱动力。 绿色交通 规划设计可迭代园 ,这些商铺的出 租率达��%,其中��%为新进驻樟宜机场的品牌。����年 ��月,试营业六个月后,星耀樟宜已接待了����万名游 客,超过了全年最初目标。尽管开业不到一年即遇到新冠 疫情的冲击,在疫情缓和后,该项目商业经营亦快速复苏, 截至����年�月��日的财政年度,星耀樟宜的客流量与前 一年相比增长了��%,整体零售额也增长了��%。 星耀樟宜建成外部图 ©Safdie 等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4 月前3
中国制造业出海人才白皮书(2025)经销商和服务商,制造业企业出海能够带来更多的产品选择和服务机会,促进整个产业链 的协同发展。当前,中国制造业出海正呈现出如下趋势特征。 近年来随着美国“再工业化”“去风险”政策的实施和全球疫情冲击影响,部分外资企 业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实施“中国plus one”战略,在中国以外另选一地设置供应链,从而 降低可能的地缘政治风险。与之相对应,部分中国企业为规避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技术 封 减少了管理成本和潜在的劳动纠纷。然而,灵活用工模式也并非毫无挑战。灵活用工的忠诚 度和工作投入度可能相对较低,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且,灵活用工模式可能会对企业的 团队凝聚力和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的冲击。 海外灵活用工的雇佣成本一般包括员工基本薪资、福利补贴以及工作设备租赁等费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工资差异显著,例如,美国、欧洲国家(如瑞士、德国和荷兰)的薪 资普遍较高,而东南亚国家(如10 积分 | 62 页 | 17.14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3% 13.3% 产业链上下游需求推动 跨系统数据孤岛导致决 策延迟 行业头部企业数字化成 果示范效应 客户响应/客户满意度 有待提升 政策/补贴等驱动 新进入者数字化商业模 式冲击 开辟数字原生业务需求 新技术热,如果不跟进 害怕落后 其他 运营成本优化程度 端到端流程自动化程度/ 环节打通程度 数据驱动决策的程度 供应链可视化程度 订单交付周期缩短程度10 积分 | 55 页 | 3.47 MB | 5 月前3
共 7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