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方案(212页)
45.86 MB
212 页
0 下载
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0 4 守护好一江碧水,共同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坚守生态保护底线,把生态资源作为发展旅游业最大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亲临君山华龙码头湿地考察, 称赞君山是个“精致”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护好一江碧水,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5 u“13533”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全域旅游如何发展? 全域旅游如何落地? 全域旅游如何定位? 全域视角下 生态视角 世界级生态湿地旅游目的地 大美江湖,精致君山 总体定位 品牌形象 围绕 1 个龙头 主打 3 大廊道 落实 5 大工程 完成 33 项任务 君山城区——湿地慢城 产业融合工程、乡村振兴工程、品牌营销工程、公共服务工程、机制创新工程 精美长江岸线生态休闲旅游廊、东洞庭湖生态休闲旅游廊、天井山生态休闲旅游廊 细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任务分工 文化视角 产业视角 社会视角 旅游视角 品牌视角 6 7 第一章 规划总则 1.1 规划范围 1.2 规划期限 1.3 规划性质 1.4 指导思想 1.5 规划原则 1.6 规划依据 1.7 技术路线 1.8 相关规划衔接 8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覆盖君山区全域范围,辖区总面积为718.2平方公里,包括4个镇(钱粮湖镇、 良心堡镇、广兴洲镇、许市镇),1个街道(柳林洲街道)和2个生产场(君山芦苇总场、君 山水产养殖场)。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2035年,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其中 近期:2019-2025年,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期; 中期:2026-2030年,为全域旅游重点建设与深化阶段; 远期:2031-2035年,为全域旅游全面建设与提升阶段。 三、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君山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君山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及全域旅游 开发、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四、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视察君山华龙码头重要讲话和“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 理念,充分发挥我区世界级大江大湖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文历史文化优势、区位交通 优势、物产优势,抢抓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崛 起等国家战略和湖南省全域旅游基地建设等发展机遇,把握好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新征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升级的时代脉搏,按照 “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全域旅游为工作抓手,坚持全资源整合、全景化打造、全领 域互动、全产业融合、全社会参与,把君山区打造成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守 护好一江碧水”理念首创地和世界级生态湿地旅游目的地。 规划总则 一 General planning 9 五、规划原则 (一)坚持旅游产业全域联动 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促进旅游与相关要素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融合,形成 全域化旅游产业和业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共荣共生,形成旅游主导,相关产业全域联 动大格局。 (二)坚持旅游景观全域优化 按照景区标准实施全域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推进全域景区化。重点加强城镇、乡 村等各领域和交通、农林水利等各方面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和美化建设,打造宜居宜游环境。 (三)坚持旅游产品全域构建 坚持旅游产品全域规划布局,打造龙头旅游产品、特色旅游板块、特色旅游线路,培育 互补性强的全时空旅游产品,构建特色鲜明、覆盖全域的旅游产品体系。 (四)坚持旅游品牌全域营销 挖掘提炼文化基因,明确旅游品牌形象,将旅游营销纳入全区大宣传格局,开展旅游便 民惠民宣传,合作开辟互利互惠的跨区域旅游线路。 (五)坚持旅游服务全域配套 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推进旅游要素和服务全域覆盖,整体优 化域内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社会服务软环境建设。 (六)坚持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激发全民主动参与旅游创建的热情,鼓励扶持当地群众通过旅游创业就业,加快城乡一 体化发展,增强城乡旅游互动,促进居民和游客共享旅游成果。 六、规划依据 (一)国家法律与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8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1年1月8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正); 《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办法》(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旅游安全管理办法》(2016年12年1月起施行)。 (二)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 -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2010);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16);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定》( LB/T 065-2019 ); 《绿道旅游设施与服务规范》(LB/T 035-2014);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 054-2016);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LB/T 051-2016); 《国家绿色旅游示范基地》(LB/T 048-2016); 《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LB/T 050-2016);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国家林业局令第32号)。 规划总则 一 General planning 10 规 划 设 计 战略定位 发展理念 总体定位 发展目标 发展模式 发展战略 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乡村振兴工程规划 全域旅游核心吸引力规划 全域休闲旅游服务提升 全域旅游交通系统规划 “旅游 + ” 产业融合规划 全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全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全域旅游保障体系规划 创建行动 投资估算 建设分期 近期创建行动方案 七、技术路线 分 析 研 判 背景分析 资源分析与评价 旅游市场研究 宏观背景分析 君山区城市解读 君山区产业基础分析 把握发展大势 明确城市特色 把脉旅游发展基础 全域旅游资源梳理 优势旅游资源分析 全域旅游资源评价 摸清旅游开发家底 找准比较优势 明确开发战略导向 旅游市场现状 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周边市场竞合分析 明确旅游市场概况 紧跟市场需求导向 寻找差异化方向 目标市场分析 找准目标市场 全域旅游创建 指标评价 验收标准解读 君山区全域旅游评分 明确失分点及提升措施 全面对接标准要求 (三)相关规划及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 [2015]62号); 《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 号); 《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农办加[2017]15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2日);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细则》(2018年); 《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11月15日);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2019年);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 (2019年); 《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2016年); 《国务院关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批复》(国函[ 2014] 46号);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印发[ 2017] 55号); 《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5-2014)》;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5); 《湖南省“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0); 《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湘政发[ 2012] 39号); 《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2017年修订版)》 ; 《岳阳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2016-2030); 《岳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016年修订版) 》; 《君山区城乡一体化规划(2009-2030)》; 《君山区“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君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版) 》; 《君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30)》; 君山区各镇、村落、景区相关规划; 其他相关规划及文件。 规划总则 一 General planning 11 八、相关规划衔接 (一)《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要求: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生态功能分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和水功 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强化水质跨界断面考核,推动协同治理,严格保护一江清水,努力建成 上中下游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生态廊道。 空间布局: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 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加强湖泊、湿地和耕地保护,提升城市群综 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点是连接东西部,岳阳、武汉、九江三大门 户,分别代表全省参与对外开放竞争。岳阳成为湖南省的开放门户,是区域中心城市。 指导意义:1、君山区全域旅游要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 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君山 区生态优势。2、君山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在产业和交通系统中,融入区域发展。 (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战略定位: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突出长江流域和湖泊生态特色,加快构 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与和谐人水新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生态良好、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之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基地;“两型”引领的“四 化”同步发展先行区;水陆联运的现代物流集散区。 空间布局:“一圈、四带、四组团” 东洞庭湖旅游组团,以岳阳楼君山岛为龙头,以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为依托,重点建 设岳阳楼—洞庭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洞庭湖旅游度假区。洞庭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洞庭 湖旅游度假区。岳阳重点构建以沿湖风光带、南湖、君山为主体的城市绿地生态体系。 指导意义:对于君山区全域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在于,首先守住洞庭湖国家生态保护区 红线,同时君山旅游要区别周边县市旅游类型,立足君山区自身资源特色,建设具有地方特 色的旅游产业,为洞庭湖旅游发展提供支撑。 规划总则 一 General planning 12 规划总则 General planning 一 (三)《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5-2014)》 规划要求:为了加强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改善自然生态系统, 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 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应当遵循生态优先、科学规划、绿色 发展、公共参与的原则。 (1)保护区范围 《环境保护部关于批准湖南东洞庭湖等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的请求》(环生 态【2018】13号),经国务院批准,保护区位于岳阳县、君山区、华容县、汨罗市、岳阳楼 区和南湖新区境内,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规划衔接 保护区总体规划应当与国家、省、市有关国土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洞 庭湖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等相互衔接。经批准的保护区总体规划是保护区的综合性规划,市、 县(市、区)人民政府编制的涉及保护区的专项规划都不得与其相冲突。 (3)保护区要求 核心区和缓冲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核心区从事与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无关的活动; 禁止在核心区、缓冲区开展旅游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建设任何生产经营设施;核心区、 缓冲区禁止引进、放生外来物种;缓冲区可以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实验区。在实验区可以进行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 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符合保护区保护方向与总体规划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经批准的基础设施和 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在实验区内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由保护区管理机构编制方案,方案应 当符合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目标以及保护区旅游开发规划。严禁开设与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 的参观、旅游项目。 指导意义:1、君山区全域旅游要严格落实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 做好相关规划斜街。2、君山区全域旅游重点项目要结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验区,开展相关 旅游项目,并且与保护区保护方向一致。 13 (四)《岳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5-2030年)》 发展目标:发展成为世界级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长江旅游带中心城市、湖南省旅游发 展核心城市,构建“一心、双核、四廊、四区”的岳阳旅游发展空间结构,成为湖南省第四 大板块-环洞庭湖生态旅游板块的核心发展区,形成湖南北部特色凸显、功能结构完善、区域 优势互补、资源高效利用的旅游发展格局。 指导意义:规划中对君山区旅游发展思路是建设好以洞庭湖博览园为主的城市湿地文化 体验区,以君山野生荷花世界和东洞庭湖湿地为主的生态湿地旅游区,以天井山森林公园为 主的山林休闲旅游区,以柳林洲镇、西城街道办事处为主的乡村生活体验区,以湘鄂西革命 根据地遗址、周逸群烈士墓为主的红色旅游区。立足生态农业优势,以塑造国内知名乡村休 闲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大力推动君山区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成为全国乡村生态旅游产 业发展示范旅游区。 (五)《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2017年修订)》 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 和通江达海门户,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湖城市。 指导意义:岳阳城市总规修改中对君山区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君山区是洞庭湖生态建设 发展标杆、江湖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和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根据总规修改成果, 君山将主要在承担城市职能、扩大都市圈腹地彰显城特色和建立旅游新格局等四个方面发挥 作用。君山是岳阳市交通物流门户职能、都市区和都市圈服务职能、生态城市职能和全域旅 游职能的组成部分,所承担的职能和功能具有鲜明的生态化指向,是一个立足生态文化休闲、 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建设发展服务的绿色型组团。 (六)《君山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5)》 发展目标:将君山区建成为湖南省乃至华中地区的重要生态休闲旅游区,打造具有区域 影响乃至全国知名的“传统爱情文化名岛,洞庭生态休闲胜地,中国野生荷花之乡,世界湿 地观鸟之都”。 空间布局:“3大生态休闲区和7个游览区”。江湖生态休闲区包含江湖主题公园游览区、 “都市周末”休闲游览区;花鸟生态休闲区包含“君山岛”游览区、团湖荷花游览区和湿地 观鸟游览区;山水生态休闲区包含天井山森林生态游览区、千叉湖水乡生态游览区。 指导意义:对君山区旅游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蓝图设想:构建君山区三大生态休闲区旅 游空间布局,将君山区建设为湖南旅游线路重要节点,岳阳市后花园。对于君山区全域旅游 规划而言,其具有十分重要参考借鉴意义,为君山区全域旅游规划提供具体思路。 规划总则 一 General planning 14 (七)《君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修订版)》 战略目标: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 实施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湖南省委省政府把岳阳打造成湖南省通江达 海新增长极的要求,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基于岳阳市市区 城市功能、产业功能定位,以把主城区建设成为宜居高地、宜业高地、宜游目的地,将中心 城区建设成为“一极三宜”江湖名城为总体目标,以节约与集约用地为核心,以优化结构、 整合空间、分区引导为手段,优先保障城市发展用地,构建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 新模式,打造湖南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提供用地保障。 指导意义:对于君山区全域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在于,首先严格落实土地利用保护措施, 再结合自然资源局空间规划“三调”工作,把统筹君山区城乡土地利用,严格保护耕地和基 本农田,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域旅游土地利用重点。 (八)《君山城区发展建设规划》 战略目标:基于君山城区独特的江湖生态环境、特殊的门户节点地位、特色的水乡田园 空间,规划致力于将君山城区打造成为洞庭湖生态宜居公园之城。 空间战略:集聚中心强化服务职能,实现城市建设集中在中部地区;重点向南部地区拓 展空间, 主动开发休闲旅游、康养度假等功能,促进中部城市区与南部旅游区的一体化;控 制城市向对外交通走廊以北发展,为未来可能的新增对外交通设施建设预留空间。整体上保 护北部田园空间环境,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统筹东西两翼的功能发展和空间利用, 合理引导两翼对内对外的协调发展。 指导意义:对于君山区全域旅游规划的指导意义在于,明确了君山城区的空间发展布局 和城区重要项目引导,包括公园体系、交通体系、产业布局、分期建设重点等方面为城区旅 游发展提供支撑。 规划总则 一 General planning 15 第二章 基础背景分析 2.1 宏观背景分析 2.2 区位交通解读 2.3 全域资源梳理 2.4 旅游市场分析 2.5 案例分析 16 基础背景分析 Basic background analysis 二 一、宏观背景分析 (一)国家战略方向 1.全域旅游——旅游发展新高度 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旅游带动促使全域崛起成为主流。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 议进一步提出以旅游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推动旅游业从高速旅游 增长转向高水平高质量优质旅游发展转变,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中国旅 游业正在走向优质旅游时代,成为各地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需求。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推动全域旅游发 展做出部署。全域旅游的发展已经从战略方向层层递进为市州乃至区县级示范区的创建,全域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212 页, 还有
4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麦肯锡:全域旅游综合整体解决方案(71页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