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2024年中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41页- 36Kr 2024-9 VIP文档

1.99 MB 41 页 0 下载 26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36KR RESEARCH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 36氪研究院 2024.09 万亿级新赛道卡位竞争激烈,低空经济未来已来 2 36Kr-2024年中国AI+制 造产业研究报告 (2024.07) 36Kr-2024年“AI+出行” 行业研究报告 (2024.06) 36Kr-2024年AI智能终端 行业研究报告 (2024.04) 36Kr-2023年中国智能网 联汽车行业洞察报告 (2023.06) 36Kr-2023年中国汽车半 导体行业洞察报告 (2023.06) 36Kr-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 报告摘要 相关研究报告 1 •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成为中国经济新 增长点 • 2021年2月,“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 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在各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在政策、需求、资本 等因素驱动下,低空经济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远期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已成为我国建立现代化产 业体系、抢占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布局。 • 低空经济TOP20城市:北京和深圳强势领跑,长三角、 珠三角、西三角核心城市发展各具特色 • 36氪研究院从发展环境、资金投入、创新能力、基础 支撑和发展成效五大维度出发,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 13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数评价体 系,对全国涉及低空经济产业的重点城市进行评价, 得出2024年中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排名。北京以 总指数91.26居全国榜首,深圳、上海、广州和南京位 列二至五名,得分分别为84.53、76.09、76.02和 73.22。重点城市方面,北京资金投入和创新能力优势 明显,深圳基础支撑能力优良,苏州低空经济产业基 金规模全国领先,成都和西安为西三角城市群发展低 空经济提供引领示范作用。 • 政策监管、产业生态建设、区域融合错位等多维发力, 卡位低空经济赛道 • 低空经济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各地竞相抢滩“低 空蓝海”。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南京、成 都、西安等城市在产业链重点环节已形成一定竞争优 势。于后发城市而言,需要找准自身比较优势,完善 政策监管、产业生态建设、区域融合错位,最终实现 在激烈竞逐中的逆袭。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低空经济行业发展概况 l 定义及分类 l 发展驱动力 l 行业规模 01 低空经济行业生态 l 产业链图谱 l 产业链分析 l 重点细分赛道 02 低空经济行业发展展望及发展建议 04 l 指标体系构建 l 评价结果分析 l 重点城市分析 低空经济发展指数评价 03 l 发展展望 l 发展建议 l 定义及分类 l 发展驱动力 l 行业规模 低空经济行业发展概况 01 5 1.1 定义及分类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主要飞行 载体为无人机、eVTOL和直升机 •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依托低空空域,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 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 •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国发〔2010〕25号)提出,各 类低空空域垂直范围原则为真高1000米以下,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 要,具体划设低空空域高度范围,报批后严格掌握执行。《关于促进通用航空 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提出,及时总结推广低空空 域管理改革试点经验,实现真高3000米以下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无缝衔接。 综合上述文件内容,低空空域范围可归纳为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 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 • 低空经济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飞 机等,广泛应用于农业、物流、交通、应急救援、文旅等领域,对构建现代产 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4 图示:低空经济相关产品情况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36氪研究院整理 高度 飞行器类型 飞行器参数 续航 载重 飞行速度 1000-3000米 载人飞 行器 直升机 600km 3000kg 70m/s 300-1000米 eVTOL 30km 200kg 30-40m/s 120-300米 无人机 快递物流用 15km 10-20kg 10-15m/s 120米以下 即时配送、城市 管理等行业用 10km <10kg 10-15m/s 消费级 15-30km N/A 15-20m/s 6 1.2.1 行业发展驱动力——政策 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支持政策密集出 台,助推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 2021年2月,“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12月,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中将“低空经济”进一步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3月全国 两会,“低空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 经济已成为我国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布局。具体来看,国务院、工信部、科技部、中国民航局等部门从加大低空空 域开放力度、完善空管制度体系、鼓励低空经济技术创新及商业应用等方面, 为低空经济发展构筑良好政策环境。地方层面,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27个 省(市、自治区)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发展。 5 图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资料来源:36氪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7 1.2.2 行业发展驱动力——需求 低空经济有望在缓解交通压力、助力降本增效、 提升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 图示:低空经济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 作业类 安全类 出行类 高效交通:缓解一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为 部分特殊城市补充现有较单一出行方式。根据测算, 对于一段驾车需74分钟的40公里的通勤,空中飞行时 间仅为10分钟,其平均速度相比地面交通快5倍。 安全保障:应急救援场景下,无人机可提供应急照 明和通讯支持。在高空灭火、喷洒农药等场景下,无 人机可替代人工完成高危、高难度和有损健康的作业。 无人机在国防场景下的使用也将可减少作战人员伤亡。 降本增效:在工业巡检、测绘地理、物流运输等场 景下,低空经济可为传统作业模式进行赋能。无人机 等的运用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扩大作业覆盖面,在 交通不便区域打通运输最后一公里。 出行体验:有效减少通勤时间,提升人民生活便利。 另外,低空旅游的推广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新奇体验。 主要应用场景 • 在政策支持及技术进步助推下,低空经济正广泛应用于出行类、作业类、安全 类场景中,有望在缓解交通压力、助力降本增效、提升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日 益重要的作用。出行类场景方面,一是有利于满足高效交通出行需求,缓解一 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同时,对于未建机场以及存在跨山跨海等特殊场景的城 市,能够有效补充现有较单一出行方式;二是提供出行新思路,给消费者带来 更多新奇体验。作业类场景方面,在工业巡检、测绘地理、物流运输等场景下, 使用低空飞行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安全类场景方面,无人机可替代人工 完成高难、高危、有损健康的工作,例如电力巡航、农药喷洒、高空灭火等; 低空飞行器已广泛应用于军用领域,并凭借着自身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在国防和 实战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有效减少人员伤亡。 8 1.2.3 行业发展驱动力——资本 无人机和eVTOL为低空经济领域主要投资赛道, eVTOL早期项目备受资本关注 7 •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领域投融资活跃,无人机和eVTOL为主要投资赛道。 • 无人机单笔项目“吸金”能力持续走强。截至2024年7月,我国无人机领域共 有524起投融资事件,总投资金额达455.2亿元,涵盖无人机整机、系统及零 部件制造等各个环节。2019年以来,我国无人机领域年度投融资事件稳定在 40起左右,数量较2016-2018年有所减少,但投资金额呈波动上升趋势, 2023年我国无人机领域平均单笔投资金额高达1.6亿元,约为 2016年的 5.1倍, 亿元及以上融资项目包括木牛科技、因诺科技、国数科技、极目机器人等。 • eVTOL领域投资升温明显,投资事件及投资金额均集中在早期项目。截至 2024年7月,我国eVTOL领域共有34起投融资事件,总投资金额约65.1亿元。 其中,得益于近年来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31起投资事件集中在2021年及以 后。从投资轮次来看,我国eVTOL领域股权投资以早期项目为主,种子轮至A 轮的早期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占比分别为64.7%和78.7%。大额投资方面, eVTOL领域投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有16起,包括小鹏汇天、峰飞航空、 沃飞长空、时的科技、沃兰特航空等。 3 7 6 9 9 3.41 40.27 4.85 7.83 8.72 2020年及以前 2022年 2024年1-7月 投融资数量(起) 投融资金额(亿元) 易 80 66 63 40 36 41 41 39 28 24.92 36.17 37.65 36.38 72.16 40.88 85.68 62.33 22.94 2016 2018 2020 2022 2024.1-7 投融资数量(起) 投融资金额(亿元) 易 图示:2016-2024H1中国无人机行业投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IT桔子,36氪研究院整理 图示:截至2024年7月中国eVTOL领域投融资情况* 9 2,911.8 3,780.7 5,059.5 6,702.5 8,591.7 10,644.6 9.3% 29.8% 33.8% 32.5% 28.2% 23.9%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000 1,000 3,000 5,000 7,000 9,000 11,000 13,000 15,000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E 2025E 2026E 市场规模(亿元) 增速 易 • 低空经济远期规模有望超万亿元。低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相关基础设施 建设,以及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保障及综合服务等相关产业链发展,同时能 够为交通、物流、农业、工业、文旅等行业创新注入强大动力,进而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 同比高增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2021-2026年CAGR约 29.6%。 • 低空经济细分产品以无人机和eVTOL为核心。无人机方面,其根据用途可划分 为军用和民用无人机,其中民用无人机已经成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力机型, 2023年产业规模达到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eVTOL方面,受政策驱动 及头部公司适航取证进程提速影响,eVTOL行业将迎来商业化爆发周期,预计 2026年规模将增至95.0亿元。2024-2026年CAGR约72.3%。 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 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 1.3 市场规模 8 CAGR 2021-2026E 29.6% 图示:2021-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和增速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36氪研究院整理 3.2 5.5 9.8 32.0 57.5 95.0 50.0% 74.6% 77.3% 228.2% 57.5% 65.2% 2021 2022 2023 2024E 2025E 2026E 产业规模(亿元) 同比增速 图示:2021-2026年中国eVTOL行业规模 及增速 l 产业链图谱 l 产业链分析 l 重点细分赛道 • eVTOL • 无人机 • 直升机 • 空管系统 低空经济行业生态 02 11 产业链结构:以飞行器制造为核心,基础设施 及保障服务保驾护航 2.1 产业链图谱 13 上游-基础设施及保障服务 低空网络设施 起降枢纽 充换电设施 加氢站 低空数据设施 通信设施 导航设施 监视设施 低空监管设施 数据中心 数据平台 数据采集 低空配套物理设施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运行调度系统 地面保障服务 飞前定检 飞行器检修 设施维护 适航认证 适航审定 检验检测服务 中游-低空飞行器制造 基础材料 金属合金 碳纤维 发动机材料 元器件 航空继电器 发动机点火器 航空连接器 关键系统 动力系统 发动机 三电系统 混合动力系统 机载系统 感知系统 通信系统 无人机 下游-运营应用 动力电池材料 燃料电池材料 飞控系统 自动飞控 无人驾驶飞控 核心零部件 主控芯片 传感器 智能座舱 导航系统 eVTOL 民用直升机 氢能源飞机 低空运输 低空物流 短途运输 行业应用 低空巡检 低空农业 应急救援 森林灭火 抗洪救灾 城市应用 国土测绘 气象探测 低空文旅 低空军用 城市空中交通(UAM) 城市安全 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 保障服务 基础材料及元器件 整机研发制造 停机服务 起降场 城市消防 医疗救助 载人场景 载物场景 10 12 整机研发制造 • 无人机:低空飞行主 要载体,技术相对成 熟 • eVTOL:安全、环 保、效率高,未来低 空经济的重要载体 • 其他:民用直升机、 氢能源飞机、轻小型 固定翼飞机等 关键系统 • 动力系统:以电动化为 主攻方向,兼顾混合动 力、氢动力等技术路线 • 飞控系统:确保飞行稳 定性和安全性,飞行器 的“大脑” • 机载系统:包括感知系 统、导航系统、通信系 统、智能座舱等 材料及元器件 • 基础材料:发动 机、电池、机体 等用材 • 元器件:包括继 电器、连接器等 • 零部件:以传感 器、主控芯片等 为核心 载人场景 重点依托eVTOL等,应用于文旅、 UAM、军事等方面,其中旅游观 光有望率先落地。 基础设施 • 物理设施:为低空飞行提供必要场地和设备 • 网络设施:满足低空感知及通信的需求 • 数据设施:实现航空器和地面设备间的数据交 换 • 监管设施:数字化管服系统,满足监管安全要 求和飞行要求 2.2 产业链结构分析 产业链结构:以飞行器制造为核心,基础设施 及保障服务保驾护航 11 载物场景 重点依托无人机等,应用于地理测 绘、农林植保、快递物流、巡逻巡 检等。 上游: 基础 设施 及保 障服 务 中游: 飞行 器制 造 下游: 运营 应用 保障服务 • 地面保障服务:包括 飞前定检、飞行器检 修、基础设施维护等 • 适航认证:服务型号 合格审定、生产审定 和单机适航审定 13 • 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全称为电动垂直起降飞 行器,是指以电力作为飞行动力来源且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飞行器。 • 相比其他类型飞行器,eVTOL可实现垂直起降,摆脱了对传统机场的依赖,采 用的分布式推进动力系统和电动技术也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水平和环保性。此 外,eVTOL还具有智能操作、低成本、低噪音、易维护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 UAM市场的主流方案。 eVTOL优势凸显,被认为是未来UAM市场主 流方案 2.3.1 重点细分赛道——eVTOL 12 图示:eVTOL六大优势特点 资料来源:36氪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eVTOL采用分布式动力系统,拥有自动避障、敏捷机动、应急恢复等技术, 提升了飞行安全性。 飞行安全性 eVTOL主要采取新能源动力系统,通过创新设计推进机身集成,优化机体设 计与布局,可提高推进效率、减少飞行器阻力、提高升力,同时减轻整机重 量,提高载客人数或载货重量。 运行可靠性 eVTOL绿色环保性能主要体现为采用新能源应用的DEP系统与降噪技术,可 以减少城市内的交通拥堵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且噪音小。 绿色环保性 相比直升机,eVTOL 拥有更少部件,更易于维护、安全性更高且操作成本更 低,从设计、生产、维护、运营都降低了成本。 运营经济性 eVTOL智能驾驶技术主要包括感知、决策和控制三部分,可以实现对低空气 象环境的感知、决策与控制,以及在遇到不确定情况或错误时,能够快速实 现应急恢复与安全降落。 智能自主性 相比传统飞机,乘坐eVTOL可实现数字化出行、城内及城际空中交通“门到 门”,无缝中转,行程时间更短,通勤效率更高,干扰噪音小,沉浸式空中观 光更佳,且环保可持续。 体验舒适性 14 eVTOL机型丰富,矢量推进型性能好、应用航 程长 2.3.1 重点细分赛道——eVTOL 13 图示:eVTOL分类 资料来源:36氪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机型 结构特点 机型优点 机型缺点 飞行速度 潜在应用 多旋 翼型 通过多个固定螺旋桨 实现起降和巡航动作 技术难度较低,适航 认证难度相对较低; 占地空间较小,具有 出色的垂直起降和定 点悬停能力;灵活性 和稳定性较高;结构 简单,制造成本和维 护成本较低 噪音水平在 eVTOL领域相对 较高;能效低,载 重能力有限,仅适 用于短途运输 70~120k m/h 城市内(航 程短) 矢量 推进 型 飞行器有机翼,有任 一矢量推进器既提供 升力 也帮助巡航,包 括倾转旋翼、倾转机 翼、倾转涵道三种 重量较轻,推力较大, 具有高速和长航程优 势;灵活性高,能够 在狭小空间起降,适 合长距离飞行 开发技术难度大, 研发风险和成本高; 倾转和推力矢量调 整的复杂性可能增 加安全风险 150~300 km/h 城市内/城 际(航程长) 升力 与巡 航复 合型 采用两套动力系统, 升力和巡航使用独立 的推进器,巡航时依 靠机翼提供升力 研发和制造成本较低; 能效较高,具有高速 和长航程的能力,适 合中长途运输 有效载荷低;灵活 性较差,升力和巡 航使用独立系统, 增加额外重量 150~200 km/h 城市内/城 际(航程适 中) • eVTOL机型丰富,矢量推进型性能较好,包括倾转旋翼、复合型、多旋翼等技 术路线,目前,国内龙头研发方向以复合翼为主;倾旋翼方向更先进、技术难 度更大,国际龙头Joby、Archer、Lilium和Vertical等公司已推出相应产品。 • 目前,eVTOL航空器仍处于概念设计阶段,我国尚未制定针对eVTOL的专项监 管法规。有关eVTOL的适航取证,涉及无人驾驶部分依据无人机监管相关法规, 而有人驾驶eVTOL作为特殊类别航空器以“一事一议”模式进行审定。eVTOL 航空器的适航审定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和适航 合格审定。只有拿到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 (AC)的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39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