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文档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框架报告(2024) VIP文档

8.69 MB 49 页 0 下载 2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ptx
3
概览
低空经济元年已至,扬帆但信风 低空经济框架报告 D “ 低空”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 1000 米以内的空域 ( 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 3000 米 ) D 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科技引领。 促进低空经济腾飞》提到,到“十四五”末 . 我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 值 将达到 3-5 万亿元。 “填空白、补短板 . 创新发展模式 . 加强运营环境建设。拓展终端应用市场 . 才能激发产业活力、 释放消费潜力。”文章明确,当此之际,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完善地方性法规,聚焦解决空域开放和地 面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推动尽快建立健全低空领域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行业标准体系,切实保障低空 经济健康发展。 低空经济是一个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可以理解为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 . 以载人、载货及其 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 目前在部分领域已经有了广泛应用:风光游览、城市安防、医疗救护、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 风险提示:低空开放政策进度不及预期; 空域开放不及预期;低空航空器技术及配套设施发展缓慢;旅游观光等消费 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摘要 2 什么是“低空经济”——以创新链拉动价值链 如何定义“低空”的概念: 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 1000 米以内的空域 ( 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 伸至 3000 米 ) 。低空经济,就是以这部分空域为依托的经济活动,包括民用有人驾驶、无人驾驶航空器,以及载人、 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和辐射带动的相关领域。 低空经济是一个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既承继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 . 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 务方式,依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可以理解为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以载人、载货及 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 资料来源:人民画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人民画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低空飞行活动示例 图表:低空飞行活动示例 5 低空经济的特点: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 ■ 目前在部分领域已经有了广泛应用:风光游览、城市安防、医疗救护、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 ■ 新领域的拓展:城市空中交通 (UAM) 、 先进空中交通 (AAM) 、 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eVTOL) 等新应用场景。这 体现了“将传统交通网从地面向低空空域延伸,创造全新的低空交通数字空间,形成新型三维立体化交通物流体系”。 ■ 数字低空:根据《数字低空发展建设研究报告》 . 实现低空空域和互联网活动的融合 . 催生出新型互联网应用,开拓 第二互联网经济空间。信息流和交通流的高度融合,产生了新的应用和服务场景。这主要依靠低空飞行器与地面之间、 低空飞行器之间、低空飞行器与管控平台间之间的数字化信息传输通道来实现。 √ 新应用:无人机配送、空中巡检、城市规划 √ 新服务:航空物流、公务航空、航空水域监测、公共管理 图表:低空经济发展史 年份 概况 应用探索阶段 18 世纪末 热气球技术在法国巴黎实验成功,后热气球观光活动在法国迅速传播,可谓是低空经济的开端。 1980 日本公司洋光 (Yoichi Inoue) 在农业领坡使用遥控直升机进行农业作业。 2006 英国石油公司 (BP) 首次使用无人机进行海上油田平台的监测,标志着无人机在工业领域的实际应用。 规范化发展阶段 2016 NASA 与 FAA 合作推进美国 UTM( 无人机交通管理系统 ) 建设。同年 FAA 发布第 107 号法规,规定了商 业用途 的小型无人机的运营规则。 欧洲单一天空空中交通管理研究院 (SESAR) 提出发展 U-Space 的概念。 2018 欧盟修订《第 2018/1139 号法规》 , 将欧盟管理权限扩展至所有的无人机。 美国总统签署了低空飞行安全法,该法案旨在改善和简化无人机在低空飞行的授权过程。 2019 欧洲航空安全局发布了两部无人机通用条例,进一步规范欧洲无人机的标准和运行要求。 2020 FAA 发布了远程标识 (Renote ID) 法规,要求大多数无人机在飞行时能够广播身份和位置信息。 普及应用阶段 2021- 2023 包括英国、美国在内的多国试行空中出租车, 亚马逊于美国部分地区使用 Prime Air 无人机送货。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中泰证券研究所 6 数字低空的整体架构:物理设施、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应用构建 ■ 低空物理设施层的概念:保障各类低空飞行活动的物理实体,包括无人机系统、配套的数据存储系统、地面控制中心 等 设施。 √ 无人机系统:执行各种任务和服务; √ 能源供应系统:保障设备持续运行; √ 数据存储系统:存储从传感器和其他设备采集到的数据; √ 地面控制中心:监控和控制低空飞行器的地面设施; √ 飞控平台:执行任务规划、飞行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 基础设施层的概念:指服务于低空应用的通信、导航、监视网络 (CNS) 以及辅助飞行的气象监测网络等基础设施, 负责低空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等功能,由通信网、导航网、感知网、气象网、算力网五张网组成。 通过结合差分定位、视觉定位等多种技术,形成多传感器融合导航定位网络,为低空飞行器提供三维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 数 字化空间层:指通过对低空空域自然环境、飞行活动、基础设施等进行数字化重构,构建数字低空的数字孪生系统 或数 字低空元宇宙,实现对空域的模拟仿真、规划管理、运营调度和应用支撑等。 √ 建立一套体系性的计算模型方法, 生成基于人工智能模型或规则模型的低空运行方案: 达成目标:实现低空空域及交通路线的动态规划、空域与交通管制的协同管理效能优化、低空态势感知和异常警告等功能,全面 提 高空中交通等空域管理实时性及响应能力。 ■ 低空应用层:通过创新应用部分提供任务规划应用、监测与勘测应用、交通管理应用、无人机配送等应用服务,满足 特 定 领 域 的 数 字 低 空 应 用 。 备注:资料未源:《数字低空发展建设研究报告》 , 广东省通信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 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泰证券研究所 9 数字低空相关的技术:物理设施、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应用构建 ■ 低空物理设施的关键技术:飞行控制技术、动力供应技术、飞行器智能化技术、运维保障技术。 ■ 基础设施层的关键技术: 低空通信关键技术、低空导航定位关键技术、低空感知探测关键技术、低空气象监测关键技 术、低空算力网络关键技术。 √ 低空通信关键技术: 5 G 低空专网、网络切片及边缘计算技术、端到端 SLA 保障技术; √ 低空导航定位关键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惯性导航技术、视觉导航定位技术、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 √ 低空感知探测关键技术: 低空雷达探测技术、光电探测技术、 5 G-Advanced/6G 通感一体化技术、多传感设备融合探测技术; 低空气象监测关键技术:低空气象监测和实时感知技术、面向低空通航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城市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精 细 化数值模拟技术; √ 低空算力网络关键技术:弹性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安全及隐私保护技术。 ■ 低空空间数字化关键技术: 低空空域的总体思路“可视化建模、可度量分析、可计算决策”。包括空域数字化关键技 术、 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关键技术、数字低空规划及管理与运营关键技术。 √ 空域数字化关键技术:空间剖分技术、空间编码技术; √ 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关键技术: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数字低空规划、管理与运营关键技术:数字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智能交通决策技术。 ■ 低空应用关键技术: 分布式计算、微服务架构计算、容器化技术。 6d ■ 理可力放字 0 物理对象续射力 8 w r 资 料 来 源 : 《 数 字 低 空 发 展 建 设 研 究 报 告 》 , 广 东 省 通 信 学 会 , 中 国 信 息 通 信 研 究 院 , 中 国 联 合 网 络 通 信 有 限 公 司 广 东 省 分 公 司 , 华 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中 山 大 学 ,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 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 中 兴 通 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 资料来源:《数字低空发展建设研 究报告》 , 广 东省通信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 网 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 公司,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 大 学 , 中 兴 通 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 1 0 图 表 : 低 空 无 线 分 层 覆 盖 图表:空域数字化建模技术 翼酒国位事美非西 相 置 关 联 编 蹲 聘 楼 ■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 17 个省 ( 直辖市、自治区 ) 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是北京、 广 东、安徽、四川、湖南、江西、江苏、陕西、重庆、云南、海南、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辽宁、福建。 ■ 此 外 , 上 海 、 天 津 、 河 北 、 贵 州 、 黑 龙 江 、 吉 林 、 甘 肃 、 青 海 、 西 藏 、 新 疆 等 1 0 个 个 省 ( 直 辖 市 、 自 治 区 ) 的 政 府 工 作报告也有涉及低空经济的内容。 ■ 深圳、广州、成都、苏州、珠海、赣州等城市也将低空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 深圳的优势: 明确的目标,完备的规划。 √ 预计到 2025 年,深圳低空经济产值规模突破 1000 亿元; √ 无人机市场,深圳拥有极强的产业基础: · 材料领域:碳纤维是无人机的主要材料之一,深圳早期航模业和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已经积攒了极大优势。在动力供给方面,坐拥比亚迪的深圳锂 电池产业发展快速;整机生产方面,深圳成熟的芯片、电子行业也可提供强力支撑。 √ 深圳拥有大疆、丰翼科技等一系列低空经济链上企业超过 1500 家。 · 2022 年无人机产值高达 750 亿元,占全国 70%; 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工业无人机分别占到全球 70% 、 50% 的市场份额。大疆无人机在全 球无人 机产业规模中占比超过 40%, 位居世界第一。 √ 深圳在服务运营、创新应用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 · 物流配送方面: 2021 年,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完成了首个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配送任务;截至 2022 年底,美团无人机在深圳 5 个商圈落地, 11 条航 线覆盖 18 个社区和写字楼,累计完成用户订单超 12 万单,平均配送时长约 12 分钟。 √ 空中交通的优势:深圳东部通航是全国首个拥有民航机场和直升机运行基地的企业,也是中国低空改革试点单位。 · 目前,东部通航业务已经覆盖城际飞行、跨境飞行、空中摆渡、商务出行、空中通勤、城市空游、航空救援等多种场景, 一小时内可到达大湾区 任 一城市。 低空经济,哪些省市在关注 11 2 低空经济相关政策 D 美国国防部发布《 2017-2042 年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 , 这是美国自 2001 年以来发布的第 8 版无人机 / 无人系统综 合路线 图,对无人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总体战略指南。 美国先后发布了《先进空中交通 (AAM) 协调及领导法案》、《先进空中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 (AAIM) 法案》等十几项 法案政策。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已经统一并明确了 UAM 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该机构与 美 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 (NASA) 紧密合作,研发迭代出包括 LANNC 系统和国际空域系统等在内的多项子系统,这些 子系统 共同提供了智能、高效和融合的服务。 三旗智库、中泰证券研究所 2018 年 8 月 2022 年 资料来源:美国联邦航空局 (FAA) D 美国空军发布了《 2009-2047 年美国空军无人机系统飞行计划》 , 旨在对未来无人机系统发展提出设想和提供指导, 成为 美空军未来 38 年无人飞行系统发展的路线图。 D 美国陆军发布《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路线图 (2010-2035) 》 , 首次对未来无人机系统进行规划。 2013 年 12 月,美 国国防 部发布《 2013 年至 2038 年无人系统一体化路线图》 , 规划了美军未来 25 年内的无人机发展方向。 D 美空军公布名为《遥控驾驶飞机指导:愿景与赋能概念 2013—2038 》的无人机系统路线图,并宣布今后将每两年审 查和 更新一次。该路线图取代了 2009 年版路线图,成为美空军最新的无人机系统顶层战略规划文件。 2.1 美国顶层规划早,基础建设初有成效 D 美空军公布了《 2016-2036 年小型无人机系统飞行规划》 , 提出了多种蜂群作战构想,规划在 2035 年形成蜂群作战能 力。 2014 年 4 月 2009 年 7 月 2016 年 5 月 2010 年 4 月 13 2.1 美国提出“复制者”计划,加速部署无人设备创新式运用 2023 年 9 月,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复制者”计划成为美军无人机领域发展的最大亮点。这一计划的推出标志着美军开 始运用政策行政手段推动低成本、可消耗且智能化的无人平台大规模部署应用。通过这样的举措,美军期望在未来 与 势均力敌的对手进行军事冲突时能够占据优势。 图表:“复制者”项目的体系价值主张 Reduced cost ·Operational cost savings from reduced training,platform usage ·Procurement costs(sometimes) from reduced size or life support requirements Enables operational risk-taking Standoff missiles are uncrewed vehicles that enable one-way missions Can afford risk of loss · · Uniqu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Satelites are uncrewed vehicles that enable long-endurance exo-atmospheric ops Size,packaging ·Endurance,speed Can afford probes and feints 资料来源:美国国防部官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14 机构 注册 运行 种类 D 成立非盈利型公司接管 空中管制职责,以提高 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并 减少延误成本。《 21 世 纪航空创新、改革和再 授权法案 (AIRR) 》明 确取消联邦政府的空中 交通管制职责,将美国 空管职能从 FAA 剥离并 私有化,成立联邦特许 的非营利性公司 (ATC 公司 ), 负责对无人机 或者各种飞行器的检测、 指挥以保障空中航行的 安全,提高空中交通的 管理效率。 D 针对无人机终端以及驾 驶员实施注册制管理。 所有重量超过 0.25 千克 的商业无人机都必须在 FAA 进行登记,而用于 休闲目的的无人机则可 以豁免。在驾驶员资质 方面,商业无人机驾驶 员需要获得相应的飞行 执照,而消费级无人机 的驾驶员则无需获得此 类执照。 D 针对无人机的运行行为 进行管控。根据无人机 运行的区域、高度、速 度、时间等,做出不同 的管控要求,以确保无 人机的使用不会对国家 空域使用者、公众或者 国家安全造成任何威胁。 如以速度 160 千米每小 时和高度 120 米为上限 且禁止在视野昏暗的夜 间和晨昏和限制区域内 或人群上方运行。 D 针对无人机的种类进行 管 制 。无人机的种类主 要依据其重量和用途进 行划分,对于非商业用 途的小型无人机,特别 是重量低于 0.25 千克的, 规定相对宽松,无需进 行无人机或驾驶员的注 册和认证,因为这类无 人机的能力不足以对公 共安全构成威胁。而商 业用途的无人机驾驶员 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才 能获得飞行资格,对于 重量超过 25 千克的无人 机,则需要申请特殊适 航证书。 2.1 美国打造“机构、注册、运行、种类”的四维监管框架 资料来源:天翼智库,中泰证券研究所 15 我国政府对低空飞行器的发展高度重视,包括无人产业发展及 eVTOL 的试点及商用规划等。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 的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中指出国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新空域供给和使用机制,完善无人驾 驶 航空器飞行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按照分类管理的思路,加强对于无人机设计、生产、维修、组装等环节的适航与质量管控; · 建立产 品识别码和所有者实名登记制度,明确使用单位和操控人员资质要求; · 明确监督管理体制,监管责任细分至各级地方政府; · 严格飞行活动管理,划设无人机飞行管制空域和适飞空域,建立飞行活动申请制度,明确飞行活动规范; · 强化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健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落实应急处置责任,完善应急处置措施等。 D 我国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及时填补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法规空白,依法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及相关活动的安 全监管,有效化解和防范风险,促进了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2 中国: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 16 D2023 年 10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绿色航空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9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