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算力增长促进绿电消纳的法律法 规情况 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动态 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 ,算 力增长促进绿电消纳 核心观点 近期,以开源、低成本、高性能为特征的 DeepSeek 系列大模 型火 爆出圈, 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落地有望加速。从整体耗 电量 角度 来看,AI 应用范围的拓展将带动算力需求的提升,进而 年 9 月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 2025 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 据中心绿电占比超 80% 。按此推算,2025 年算力对绿电消纳边际 贡献约 102 亿千瓦时。现阶段,公网配电 + 绿电、绿证交易 + 部 分自建新能源储能应急,是提升绿电占比的重要方式,因 此 绿电 绿证消纳需求有望增长。 行业动态信息 行情回顾:1 月 31 日-2 月 7 日电力板块(882528.WI)下跌 0.68%,沪深 80%,且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 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 60%以上。假设国家枢纽节点占比为 60%且绿电使用为 80%,根据上文计算结果,则 2025 年算力对绿电消纳的边际贡献约为 102 亿千瓦时。在具体的绿电消纳方式方面,《计划》鼓励数据中心通 过参与绿电绿证交易等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同时,部分数据中心采用自建新能源配储的方式提升绿电 使用率。从运营成本及可行性来看,可再生10 积分 | 14 页 | 1.56 MB | 1 天前3
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时序生产模拟平台TEAPP 四、应用案例 一、研究背景 2 3 时序生产模拟是全球目前最重要的电力系统规划分析方法之一。时序生产模拟通过全年8760小时 进行逐时刻仿真,为电力电量平衡分析、调节能力测算、新能源消纳计算等提供量化支持。核心 算法常用的有运筹算法、线性迭代法等。 国际 国内 TIMES NEOS(国网) Plexos PSD-PEBL(国网) EnergyPLAN TEAP(华科) WILMAR 关键问题四:电力市场、碳排放市场、输配 电价等多种电力机制引入,影响系统运行方 式,传统电力系统规划方法难以考量,需要 进行精准量化模拟分析。 电力市场以价格成本为引 导指定机组工作位置 碳排放价格影响机组启停及 出力,从而影响风光消纳 输配电价影响跨省跨区电力 流规划必要性 关键问题三:大规模储能、抽蓄与新能源、 传统机组深度耦合,工作位置相互影响,优 先次序排序方法难以精确模拟跨季、跨月、 跨周调度特性,需要研发新的规划算法内核。 关键问题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需要考虑源 网协同,电网输电通道限额、输电断面限额、 安全稳定极限、跨省跨区直流运行方式约束 等对电源外送、新能源消纳有较大影响。 网架约束 关键断面限额 机组、线路检修 X轴:电力平衡 Y轴:电量平衡 Z轴:调峰平衡 P轴:消纳能力 Q轴:规划投资 S轴:电力市场 … 多维空间: 最优规划方案 7 (二)时序模拟需要面临的新场景 关键问题七:针对大区多子系统算例,需要20 积分 | 38 页 | 5.69 MB | 13 天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性地突破了12亿千瓦。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的出口总额超过了1万亿,成为 中国出口的新三样。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了诸多的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新能源装 机容量的飞速增长,与电网消纳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去年年底,在河南、山东这样 的光伏大省,光电上网难的报道,时常见诸媒体。 我们认为,用能侧的转型,在未来的一段日子,会成为中国低碳转型的主力军之一。首先, 用能企 储的数字化综合能源改造,能直接降低 化石能源的直接和间接消费;其次,用能企业的能源数字化运营能力,能够使其以需求侧响应的 方式介入电力市场、参与虚拟电厂的建设,这会直接提升电网的灵活性和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实现用能侧的转型,需要政策制定者、用能企业、学术界和电力电子企业的共同努力。很高 兴我们和施耐德电气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达成这项合作,进行用能企业能源转型的调研,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ESG研究院执行院长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3 核心发现与洞察 一:破解碳中和难题,用能企业的能源系统转型是关键 双碳目标下,面对碳减排任务的紧迫性、供给侧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遇到的消纳瓶颈、能源消 费的持续上涨、以及碳价持续上涨导致的未来企业用碳成本愈发高昂的这四个挑战,我们需要从 用能侧,审视企业的低碳转型,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商务手段来助力用能企业有效节能降碳。 这不仅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陕西省微电网发展研究探索微电网隔墙售电,创新新能源消纳模式 ........................... 17 (二) 提高峰谷电价差,增强微电网项目经济性 .............................. 17 (三) 微电网与多领域项目协同发展 .............................................. 18 (四) 提高新能源和生产消纳能力,带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 源的区 域电网。截止到 2023 年 12 月 31 日,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 2.1 亿千瓦,占比超 过 50%。然而,受本地消纳能力有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风电、光伏等电源装机容量 年平均增速整体大于用电量增速等因素影响,西北地区面临严峻的消纳压力。 地处西北地区的陕西省是煤炭大省,具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新能源装机占比也在不断上升,2023 年陕西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 1 1825.7 466.4 251.6 伴随陕西省新能源装机的逐渐扩大以及新能源发电量的日益增多,新能源的消纳压 力也将逐渐增加。陕西省 2023 年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 634.5 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总 量消纳责任权重完成 25.9%,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 2.9 个百分点;消纳非水电可再生 能源电量 494.9 亿千瓦时,完成权重 20.2%,超额完成 1.7 个百分点。根据相关机构预0 积分 | 26 页 | 3.19 MB | 5 月前3
2025年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报告21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 1 | 摘要 作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西北地区新能源资源富集,但面临本地消纳不足、外送 通道受限、省间市场壁垒等突出问题。提升区域内五省间电力互济能力和区域间送受端协 同能力,是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 本研究围绕提升西北地区跨区域互济能力,通过举行多次研讨会并汇总梳理公开信息, 部分受端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导致通道利用率偏低;其次,西北地区送端省份新能源发电 波动性与省内调节能力不足并存,跨省交易面临价格机制不完善、输电成本分摊争议等问 题;再次,中东部地区对绿电需求增长,但消纳责任权重分配、跨省绿电环境价值认定等 机制尚未健全,制约了绿电交易规模的增长。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报告从建设特高压直流通道、完善跨区电力市场机制体制、价 格政策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一、明确 大部分区域为“低 负荷、高新能源”的“电源基地”。上述特性导致西北地区新能源大发时(如光伏午间、 风电夜间),本地无法充分消纳,造成“弃风弃光”;与此同时,当中东部负荷中心电 力短缺时,西北地区却因输送通道能力不足或机制限制难以大规模外送。 区域互济是支撑新能源消纳与电力保供的重要手段。目前西北地区开展的区域互济 包括省间互济以及跨区域互济。省间互济方面,西北地区已经开展“能量换容量”、“新20 积分 | 28 页 | 1.16 MB | 13 天前3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践与展望(32页 PPT)二是推动低碳转型面临挑战。新能源总装机已达 9.4 亿千瓦, 2016 年以来装机占 比从 14% 大幅提升至 40% 。新能源新增装机中光伏占比超六成,光伏新增装机中分布式光 伏占 比超五成,消纳同质化矛盾突出。系统调节能力不足,新能源“量率统筹”面临挑战。 ● 近年来深挖系统调节能力,新能源利用率总体保持合理水平,但逐步呈现饱和转下降趋势。 ● 春节午间光伏最大出力 3.3 亿千瓦,占负荷比例近 路、变电站等相 关工程投资及运维成本。 可再生能源消纳成本构成情况 合理反映系统运行调节成本 公平疏导系统运行成本 6 调峰 电力市场 用户 火电、核电 新能源 电源侧 成本 电网侧 成本 无功 调频 惯量 备用 可再生能源 消纳成本 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展 ( 二 ) 现货市场建设总体历程 现货市场建设总体历程 针对上述挑战,需要充分发挥现货市场作用,助力“保供应、促消纳、稳价格”。 中 发 9 号文以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改革实现电网公平开放,三轮输配电 价 改革降低市场化交易成本,燃煤电价改革、电网代理购电进一步提升发用两侧市场化 交易水平,相关改革成果为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五大发电集团 各类责木发电 五大发电集国20 积分 | 32 页 | 12.09 MB | 13 天前3
顺为咨询:2025年新能源电力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风光装机新高 消纳压力加剧 上网电量攀升 绿电入市收益承压 —— 2025 年新能源电力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 顺为咨询 l 北京 2025 年 8 月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成果属于北京顺为人和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为咨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 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发布,需注明出处为顺为咨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 ,导致线路容量、变压器容量不足。若光伏接入过多 ,可能引发电压越限 、线路过载甚至跳闸 ,迫使多地限制光伏并网。如广东 2025Q2 有 8 地市 253 个镇 ( 街 ) 因低压配电网预警等级为“受限”,成为分布式光伏消纳困难区域 • 特高压与外送通道建设缓慢: 2018-2024 年,电网投资在电力总投资中的占比由 66% 降至 34% ,特高压 5-8 年的建设周期难以匹配新能源快速发展节奏。 2025 年特 因外送通道不足被迫弃电 ,形成“富集区消不了、负荷区拿不到”的僵局 外因二:区域供需的结构性失衡 • 新能源富集区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 本地用电负荷低 ,而新能源装机持续 扩张 ,远超本地消纳上限。负荷中心 虽用电需求大,但本地新能源资源有 限 • 我国西北地区集中全国 35% 的新能源 装机容量,但仅承载 8% 的用电负荷。 2024 年西藏弃风率、弃光率高达10 积分 | 49 页 | 2.67 MB | 1 天前3
顺为咨询:2025年新能源电力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 2025年新能源电力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报告 顺为咨询 l 北京 2025年8月 风光装机新高 消纳压力加剧 上网电量攀升 绿电入市收益承压 2 ©2025。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北京顺为人和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 本研究成果属于北京顺为人和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为咨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 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发布,需注明出处为顺为咨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 主要五大集团新能源装机目标及完成情况 13 ©2025。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北京顺为人和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新能源消纳困局:受间歇性发电、源荷错配及电网建设滞后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新能源消 纳压力持续加大,2024年利用率目标由95%放宽至90% 资料来源:信达证券,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绿创碳和,顺为分析 15% 17% 12% 7.0% 4.0% 3.5% 3.1% 3.2% 弃风率 弃光率 我国新能源消纳情况: • 新能源发展初期:电量由电网全额保障消纳 • “十三五”调整:引入“保障性利用小时数”,将电量分为保障 性收购和市场交易两部分,但仍存在高弃风弃光率,后提出“利 用率高于95%”的硬性要求 • “十四五”挑战: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消纳压力增大。2024 年新规放松消纳约束为“原则上不低于90%”,以平衡新能源发 展与电网消纳能力。 外因一:新能源的间歇波动性带来10 积分 | 49 页 | 4.05 MB | 1 天前3
虚拟电厂平台建设方案10GW 累计促进新能源消纳: 72 亿 KWh 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720 万吨 2023 聚合规模: 4GW 累计促进新能源消纳: 21 亿 KWh 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1 万吨 2022 聚合规模: 2GW 累计促进新能源消纳: 9 亿 KWh 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90 万吨 2024 聚合规模: 7GW 累计促进新能源消纳: 42 亿 KWh 万千瓦,占火电装机比例为 73%, 增加约 2 个百分 点;京津 唐电网供热机组装机 5137 万千瓦,占火电装机比例为 77%, 增加约 2 个百分点供热机组比 例的增加降低了 机组调峰能力,压缩了新能源消纳空间。 2019 年 11 月 11 日,华北能监局发布《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试点方案 ( 征求意 见稿 ) 》 , 方案中提出了虚拟电厂可以参与到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 资源参与华北等地辅助服务市场,按照《集团虚 拟电厂运营工作方案》等多项生产运行管理规程, 开展 7*24 小时值班运营,有效保障了运营效果。 其中市场收入约 3.2 万元 / 天,促进新能源消纳 约 29.7 万千瓦时 / 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297 吨 / 天。同时服务主业,积极引导用户科学 有序用电, 在用电大负荷日最大削减用电负荷 3.6 万 kW, 保 障民生需求同时确保了电力供需20 积分 | 19 页 | 1.78 MB | 4 月前3
未来网络发展大会:2025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 当前算电协同发展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在资源匹配方面,算力 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东部负荷中心,依赖化石能源供电,而西部新 能源富集区却面临算力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绿电的消纳。在系 统协同层面,算力调度以性能优化为导向,电力系统则以稳频调峰 为目标,二者缺乏统一的优化框架,造成新能源利用率损失 3%- 5%。技术层面,算力系统的异构性与电力系统的波动性难以通过传 三、算电协同典型应用场景 ............................................................................ 26 3.1 算随电调,助力电力新能源消纳 .................................................... 26 3.2 电随算用,满足算力新负荷需求 ..................... 模型训练耗电达 128.7 万千瓦时,相当于 430 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而 GPT-4 的能耗预计是 前者的 3-5 倍。 与此同时,我国电力系统正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装机占比已突 破 50%,但消纳问题日益突出。2024 年一季度,西藏光伏利用率仅 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白皮书 算电协同技术白皮书 2 为 68.6%,青海、甘肃等新能源大省也面临类似困境。在此背景下, 算力10 积分 | 66 页 | 1.70 MB | 1 天前3
共 141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