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溯源逐光:光伏上中游企业可持续披露观察与建议报告减少单纯产能扩张,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工信部还印 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本)》及管理办法 2。这些 政策的实施,为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随 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上中游环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 凸显。硅料、硅片和光伏电池片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愈加受到关注。随着 国际市场对进口产品绿色属性的要求趋严,光伏产品碳足迹限值 。 鉴于此,继上期《光照未来:光伏组件企业可持续披露观察与建 议》 4报告发布之后,绿色江南继续追溯光伏产业链上中游环节, 对硅料、硅片和光伏电池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观察,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期观察聚焦于光伏产业链上中游的核心环节——硅料、硅 片和光伏电池片业务主要企业,通过分析企业披露的可持续相关 举措成效信息,为企业未来的绿色转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支持, 物)管理措施以及环境投入等关键指标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对 以上指标的披露数据及信息进行针对性观察与深入分析,不仅 本期可持续信息披露观察聚焦于光伏上中游产业链的三大核 心环节:硅料生产、硅片制造以及光伏电池片生产,涵盖了总计 54 家上中游企业。这些企业的名单基于中国光伏产业协会公示的 信息、近三年的产能与市场数据、行业专家建议及其他公开资料 综合编制而成的光伏行业图谱(见图 2 )。10 积分 | 37 页 | 8.33 MB | 5 月前3
智慧养老设备:智能化、个性化引领养老设备产业新风向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以满足养老机构 日常运营管理需求,不过绝大多数头部企业尚未有养老项目落地。 4 中国智慧养老设备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与技术供应商,主要作用是提供硬件基础与技术支撑;中游涵盖智 能穿戴设备、健康监测仪器、护理机器人等各类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商,主要作用是将上游技术与零部件整合生产为终端产品;下游是居 家、社区、机构等应用场景及用户,主要作用是消化终端产品并反馈需求以推动产业优化。 中国智慧养老产业链正在逐步成型,但整体产业生态仍有待进一步优化。从上游看,中国在处理器芯片、高精度传感器、控制器等关键核心软硬 件上还存在不足,部分高端、前沿元器件和产品的研发仍处于实验阶段,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累积。从中游看,还需要推动建立智慧养老产品的全 国统一市场,部分产品普及率不高,存在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需进一步提升产品检测精度、产品续航、运行稳定性等。下游应用场景中, 主要围绕养老机构的信息化管理,产品以 随着本土企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国产渗 透率正在逐步提升,当前上海“养老芯片专项基金”已孵化7家本土企业,目标是到2025年将自给率提升至60%。 中 产业链中游环节分析 智慧养老设备中游环节 6 品牌端 制造环节 中游厂商 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 积分 | 17 页 | 5.47 MB | 23 小时前3
2025年具身智能产业链分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商业化探索仅价值量较高,且与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 仿生化和高自由度等发展方向紧密相连; ◆ 自动驾驶载具传感器方面,智能驾驶系统、 智能座舱系统、智能动力系统所需的传感 器数量,随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而增加。 02 具身智能产业链中游: ◆ 具身智能的载体不一定是人形机器人,可 以是任意形态的机器人,也可以是自动驾 驶载具,其均具备具身和智能两种属性; ◆ 机器人根据功能和应用场景可分为工业机 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人形机 研究目标 • 了解具身智能的产业链构成 • 重点了解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人形 机器人的产业链情况 ◼ 本报告的关键问题 • 具身智能的产业链构成 • 具身智能上游基础支撑层情况 • 具身智能中游主机厂分类及特征 行业研究 | 2025/06 www.leadleo.com 400-072-5588 3 ◆ 具身智能产业链分析 --------------------------- ---- 10 • 上游具身智能大模型 --------------------------- 11 • 中游载体-机器人 --------------------------- 12 • 中游人形机器人主机厂 --------------------------- 13 • 中游载体-自动驾驶载具 --------------------------- 14 ◆ 头豹业务合作介绍 --20 积分 | 16 页 | 5.39 MB | 23 小时前3
各省市低空政策汇编人机支线物流、无人机末端配送等应用场景; 支持衡水市、保定市围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私人飞 行和公 务航空等航空消费,大力推广轻型运动飞机、特效飞行器;支持雄安新区围绕城市无人机末端配送、 城际无 人机运输、白洋淀水域空中游览等应用场景,打造低空经济增长新极点。依托现有发展基础及未来发 展方向, 遴选典型应用场景试点城市, 打造低空场景应用试点示范先行区。 2 河北省 雄安新区 文件名称:关于支持低空经 内蒙古(自治 区、 阿拉善 盟) 8 空旅游产品, 建立低空飞行营地, 打造“森林飞” 、“草原飞” 、“大漠飞” 、“黄河飞” 、“长城飞”等低空文旅航 线 品牌 。鼓励生态型旅游景区开展空中游览 、航空运动 、飞行体验等低空飞行旅游和飞行表演活动 。支 持兴安 盟开展空地联动的红色文化旅游 、乌兰布统航空旅游嘉年华等活动。 9. 城市交通:在呼包鄂低空经济发展圈先行先试,着力培育商 无人机应用, 节约集约利用无人机资源。 2 、拓展市场消费应用场景 。充分发挥我县文旅康养示范县, 文旅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 依托盂县航空飞行 营 地, 开展热气球和滑翔伞飞行体验 、直升机空中游览 、航拍航摄 、编队表演 、空中赛事 、航空主题婚 礼等低 空运营活动,构建“低空 + 运动 ”“低空 + 文旅 ”新型商业生态,争取形成场景应用示范项目和网红“打卡 点 ”, 推动低空经济向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0 积分 | 169 页 | 1.24 M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行业概览: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智能重构养老体验◆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行业综述 • 定义与分类 • 核心功能与应用场景 • 发展历程 • 政策环境 • 需求环境 • 市场规模 ◆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图谱 • 上游分析 • 中游分析 • 下游分析 ◆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竞争格局 • 企业分析 • 发展趋势 ◆中国可智能养老机器人行业企业图谱 • 新松机器人 • 艾雨文承 • 作为科技 ❑ 产业链图谱 ❑ 上游分析 ❑ 中游分析 ❑ 下游分析 Chapter 2 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行业 产业链分析 12 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行业 行业概览 | 2025/06 www.leadleo.com 400-072-5588 来源:头豹研究院 第二章【产业链分析】产业链图谱 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产业链以上游供应商提供核心零部件、中游厂 商整合研发生产、下游触达终端用户并实现养老服务功能的三级架 伺服系统供应商 中 游 —— 制 造 商 智能养老机器人行业中游研发生产商 智能养老机器人研发生产商 ◼ 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产业链以上游供应商提供核心零部件、中游厂商整合研发生产、下游触达终端用户 并实现养老服务功能的三级架构协同运作。 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负责提供伺服系统等核心硬件;中游是智能养老机 器人厂商,整合上游技术完成产品研发、系统集成与整机制造;下游涵盖养老机构、社区服务平台、家庭0 积分 | 24 页 | 1.82 MB | 3 月前3
智能物流仓储:智算驱动下的物流革命,仓储系统进入跃迁期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迅速,企业需不断升级维护,确保系统兼容性与创新活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物流需求。 硬件与软件协同发展 上游硬件设备(如堆垛机、AGV、RFID标签)和软件系统(WMS、WCS)的技术创新加速,国产化替代推动成本下降;中游系统集成商 通过整合解决方案满足多行业需求;下游应用覆盖电商、医药、汽车等高要求场景。例如,京东物流第五代智能仓储系统结合3D视觉分拣 与自主移动机器人,顺丰通过“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融合体 发展历程 4 智能物流仓储产业链上游为技术和设备提供商,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类;中游为智能物流仓储系统集成商,多由上游设 备制造商或软件开发商转型而来;下游为终端应用,广泛应用在电商、医药等多个行业。 上游包括感知层、传感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各产品/技术发展成熟,为中游提供稳定的软硬件支持。 智能物流仓储产业链上游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1】感知层,包括定 2023年的215台。 中国仓储行业进入智能化升级阶段,各类技术高度融合,形成智能化整体。 产业链分析 智能物流仓储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智能物流仓储行业产业链主要有以下核心研究观点: 5 中游头部系统集成商多由上游设备/软件提供商转型而来,目前正加速融合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 头部企业如【1】诺力股份,最初以工业车辆(叉车)为核心业务,通过并购宇锋智能,逐步从单一设备供应商转型为智能物流集成商,其典型5 积分 | 15 页 | 5.39 MB | 19 天前3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研究报告(PPT版本)NB/Lora 双模地磁 智能车位锁 / 车位共 享 车牌识别摄像头 汽车 VIN 码识别器 等 无线通信技术 移动终端技术 GPS 定位技术 GIS 技术 代客泊车系统技术 下游 中游 上游 主 要 部 件 主 要 技 术 主要组成结构 圆鼎帷咨询 — 5— 从发展历程看,我国智慧停车发展已经步入 车位引导 反向寻车 其他 Blue Card 蓝卡 DNAKE 狄 耐 克 壶文字政通 E0V△ 捷顺科技 0 道 尔智控 五 图车 WUYANGPANG 中游:智慧停车解决方案 芯片 无线网关 高清摄像头 光学设备 下游:应用服务 智慧停车方案需求者 巡检 PDA 网络中继器 地磁车检器 数据终端 政府 停车 场商 车主 应 用 领 域 , 除 传 统 充 电 服 务 企 业 外 , 互 联 网 公 司 、 头 部 车 企 也 纷 纷 进 入 市 场 , 并 通 过 各 自 特 点 快 速 形 成 竞 争 优 势 中游 充电站建设与运营 上游 设备及零部件制造 充电模块 配电滤波设备 鼎帷咨询 — 46— 国电南瑞 星星充电 特锐德 特来电 云快充 小鹏 充电站 EPC 万马股份20 积分 | 132 页 | 18.80 MB | 5 月前3
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2025(发布版)研究工作组在对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相关通行产 业链划分标准,对低空经济产业链进行了划分,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 涵盖了从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完整链条(见图 1-1)。上游主要聚 焦核心零部件及支持系统,涉及航空发动机、飞行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涵 盖了 3376 家企事业单位。中游则集中在装备制造与配套服务,涉及无人机系统、 总装制造、地面保障等环节,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核心支撑,参与单位多达 家。下游则围绕低空物流、应急救援、旅游观光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展开,涵盖 116 家企事业单位,推动低空经济的应用落地并拓展市场。整体来看,低空经济 产业链汇聚了 21372 家企事业单位,形成了以中游制造为枢纽、上游技术为基石、 下游应用为延伸的协同发展格局。 4 1.3 低空经济的国家战略价值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在国家规划和政策文件中多次被 提及,在《国家综合立体 20 专项政策及实施细则 0.20 中长期规划及行动方案 0.20 服务保障及管理办法 0.20 支持性配套文件 0.20 产业政策覆盖度 (0.33) 上游环节政策覆盖率 0.33 中游环节政策覆盖率 0.33 下游环节政策覆盖率 0.33 政策工具使用度 (0.41) 财税激励工具使用情况 0.20 要素保障工具使用情况 0.20 行政协调工具使用情况 0.20 市场培育工具使用情况0 积分 | 32 页 | 1.17 MB | 5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大模型赋能,智启工业未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行业分类 按照工业大模型的模型形 态、技术特征的分类方式… 行业特征 工业大模型行业的特征包 括:1、准入门槛高,需要… 发展历程 工业大模型行业 目前已达到 3个阶段 产业链分析 上游分析 中游分析 下游分析 行业规模 工业大模型行业规模 暂无评级报告 SIZE数据 政策梳理 工业大模型行业 相关政策 6篇 竞争格局 数据图表 摘要 工业大模型依托智能制造和工业4.0,通过 7:https://finance.sin… 8:环球网、《工业大模型… 产业链分析[5] 工业大模型产业链上游为算力、数据和算法供应环节,主要作用是为工业大模型的研发与训练提供算力设 备、数据原材料以及算法技术的支持;产业链中游为工业大模型研发环节,主要作用是利用上游的算力、数据和 算法资源对大模型进行研发和优化;产业链下游为应用工业大模型环节,主要作用是为工业大模型在制造、物 流、能源等多个行业垂直领域提供应用渠道。[8] 上游:AI芯片、云服务和通信数据等数字资源的优化加速了工业大模型研发的进步和应用。 中国工业大模型产业链上游主要集中在芯片、服务器、通信网络等硬件领域以及云计算、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 领域,这些企业为中游的工业大模型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算力支持和数据服务。2023年上半年,中国AI芯片的市 场规模超过50万张,中国本土的AI芯片品牌出货超过5万张,占比整个市场10%左右的份额。中国云服务市场总 体增0 积分 | 24 页 | 6.60 MB | 5 月前3
2024低空+旅游重塑出行体验新质生产力打开蓝海市场研发、制造和供应的产业,如芯片、电池等 研发和制造;2)中游:涉及无人机、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汽车等航空器、飞行器的设计和制 造,以及相关配套软硬件产品、基础设施、保障服务等产业;3)下游:涉及低空经济庞大的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第一、 二、三产业的多种场景化服务。 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 上游:航材及核心设备 中游:装备制造及配套服务 下游:应用市场 低空旅游 低空物流 费新动能。 低空经济:预计2030年低空经济行业规模达2万亿元,其中低空旅游达2000亿元 7 ➢ 截至2022年,中国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约为4000亿元,同比增长29%,细分的空中游览和航空运动人数约为 48万人次。根据产业研究部门预测,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同比23年有8.6%的增长。预计到2030年,我 国低空经济行业规模将突破20000亿元,过去8年CAGR达22%。 项目,例如,北京密云机场实现低空旅游业务常态化运营,多架Bell505机型常年执飞潮河之旅、司马台长城之旅等3条观光航线;中通航 翔与黑龙江五大连池、新疆天山大峡谷、内蒙古阿尔山等景区开展直升机空中游览业务等。 低空旅游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民航网,《“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杭州日报,沉浸城市智库,方正证券研究所 低空经济:“低空经济+传统旅游”,载客项目带来二消提升机会10 积分 | 28 页 | 2.24 MB | 5 月前3
共 129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