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智能物流仓储:智算驱动下的物流革命,仓储系统进入跃迁期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VIP文档

5.39 MB 15 页 0 下载 1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2025年 智能物流仓储行业词条报告 头豹分类/综合及概念/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 统(IWMS) Copyright © 2025 头豹 2 智能物流仓储:智算驱动下的物流革命,仓储系统进入跃迁期 头豹词 条报告系列 付淑芳 · 头豹分析师 2025-07-11 未经平台授权,禁止转载 行业分类: 综合及概念/智能仓储管理系统(IWMS) 智能物流仓储指应用先进信息技术、自动化设备及智能算法优化仓储作业,实现管理自动化与智能化。该行业广泛应用于电商、制造、医药 等领域,通过自动导引车(AGV)、自动分拣系统及机器人拣选等技术提高效率与准确性。其系统建立依赖物联网技术,结合自动控制、智能机器 人、信息管理等技术实现复杂物流场景下的高效运作。应用特点包括使用RFID技术实现动态盘点,增强库存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智能物流仓储可根据智能系统的功能进行分类。 可分为仓储系统、分拣系统和搬运系统及信息管理软件。 包括立体库、穿梭车、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等设备,负责货物的储存及动态管理,提升存储效率及空间利用率。其中,立体库通过高 层货架最大限度利用垂直空间特点,减少地面使用面积,广泛应用于烟草、医药及电商物流行业。 涉及分拣机、机械臂、传送带等设备,完成货物的拣选与分类工作,特点为高准确率和无人化操作,适用于分拣需求量大的电商平台以及 零售企业,随着AI技术与视觉感知功能的发展,分拣设备运作效率和精度有所提高。 采用输送机、自动码垛机等设备,将货物从一个区域运输到另一区域,协同机器人实现物流环节的连通性。该系统应用广泛,适合冷链物 流等对运输效率及温控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 涉及WMS(仓储管理系统)、WCS(物流调度系统)和MES(制造执行系统),提供从订单处理、库存管理到动态调度的全流程数字化 支持,具备集成性好、可视化程度高等优势,是智能化仓储的核心环节,面向多行业实现数据高效管理与运营。 智能物流仓储的行业特征包括技术壁垒高、硬件与软件协同发展、应用场景广泛。 技术壁垒高 摘要 智能物流仓储行业应用先进信息技术、自动化设备及智能算法,实现管理自动化与智能化,广泛应用于电商、制造、医药等领域。行业技术壁垒高,硬件与软件协同发展, 应用场景广泛。电商行业爆发式增长、政策红利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推动市场规模扩大。未来,无人配送与智能仓储深度融合,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布局将进一步扩大市 场空间,重塑物流行业的效率与商业模式。 行业定义 行业分类 基于智能系统功能分类 仓储系统 分拣系统 搬运系统 信息管理软件 行业特征 1 3 智能物流仓储行业的技术壁垒显著,体现在其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视觉识别、5G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形成高度集成化 与智能化的物流系统。系统内物联网传感器与机器视觉技术的集成,实时收集并处理库存数据,实现货物的精准定位与高效分拣,而AI算 法与云计算平台的结合则优化路径规划、预测需求,这不仅要求技术上的深度协同,也是对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的极大考验。技术迭代 迅速,企业需不断升级维护,确保系统兼容性与创新活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物流需求。 硬件与软件协同发展 上游硬件设备(如堆垛机、AGV、RFID标签)和软件系统(WMS、WCS)的技术创新加速,国产化替代推动成本下降;中游系统集成商 通过整合解决方案满足多行业需求;下游应用覆盖电商、医药、汽车等高要求场景。例如,京东物流第五代智能仓储系统结合3D视觉分拣 与自主移动机器人,顺丰通过“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融合体系实现干线车辆厘米级监控,凸显技术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赋能。 应用场景广泛 例如:【1】电商行业: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点,对仓储的分拣、包装、配送效率要求极高,输送带和分拣带需求 量大,AGV、智能分拣系统等应用广泛。【2】新能源行业:零部件体积大、重量大、价值高,人工搬运困难,掉料损失大,自动化立体 库、自动导引车(AGV)、穿梭车、分拣输送系统等应用较多。【3】医药行业:原材料和产品种类众多,批号、有效期管理要求严格,存 货管理复杂,需要采用自动化作业方式,如自动化立体库、智能分拣系统、温湿度监控系统等。 中国物流仓储共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1950-2000年为人工仓储和机械化转型阶段:1970年以前,仓储管理及控制主要依靠人工实现, 1970年后,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等开始生产自动化立体库设备、昆船智能开始引进AGV技术等,行业实现部分流程机械化操作。【2】 2000-2015年自动化升级阶段:国家开始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仓储系统、分拣系统等开始在各行业得到应用,且2010年后,电商快速发 展也推动仓储管理智能化决策和实时监控。【3】2015年至今智能化升级阶段:《“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出台推动物流仓储数 字化转型,各企业加速布局智能化仓储网络,各类技术得到有效融合,形成智能化整体。 2 3 发展历程 4 智能物流仓储产业链上游为技术和设备提供商,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类;中游为智能物流仓储系统集成商,多由上游设 备制造商或软件开发商转型而来;下游为终端应用,广泛应用在电商、医药等多个行业。 上游包括感知层、传感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各产品/技术发展成熟,为中游提供稳定的软硬件支持。 智能物流仓储产业链上游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1】感知层,包括定位技术、RFID技术、电子价签、传感技术等。目前,各 感知层技术正快速发展。例如:定位技术可实现高精度导航,5G通信支撑海量设备协同;RFID技术显著提升仓储效率,错误率可降至0.1%以 下;【2】传感层,包括WiFi、5G、光通信等。目前,传统产品以有限连接或WiFi为主,AGV/AMR会根据具体细分场景的需求做通讯技术的应 用,以5G、WiFi、光通信等为主要通信方式。【3】平台层,包括WMS/WCS、ERP/云仓等。目前,ERP系统仍广泛应用于中小型企业的基础仓 储管理,但其硬件集成度低、拓展性不足的短板逐渐显现;而WMS与WCS则成为行业主流。【4】应用层,包括AGV/AMR、分拣/输送装置、立 体库、末端无人配送等。目前,厂商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开始基于客户不同场景需求挖掘细分赛道进行差异化竞争。例如:箱式机器人、无人叉 车等发展迅速。 萌芽期 1950-01-01~2000-01-01 【1】1970年以前,物资的输送、存储、管理和控制主要依靠人工实现。【2】1972-1973年,原一机部和四机部联合立项,围绕汽车 制造提出十大技术创新课题,自动化立体库技术作为其中之一,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负责研究设计。1980年,北京起重运输机 械研究所在北京低压开关厂生产两台自动化立体库设备。【3】1997年,昆船智能开始引进AGV技术,AGV技术最早应用于烟草制造 领域;同年,南京音飞、江苏六维、南京华德等一批影响中国立体货架市场的企业相继诞生。 【1】1990年以前,依赖人力和简单机械设备(如输送机、叉车等)完成货物搬运、存储和管理,效率较低,管理粗放。【2】1990 年后,引入自动化设备,如自动立体仓库(AS/RS)、自动分拣系统、AGV(自动导引车)等,实现部分流程的机械化操作。 启动期 2000-01-01~2015-01-01 【1】2000年后,随着国家开始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采用自动化技术提升效率,现代仓储系统、分拣系统和自动化立体 库技术在中国各行业开始得到应用。【2】2010年后,随着电商快速发展,WMS仓储需求猛增,其融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 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仓储管理的智能化决策与实时监控。2014年,京东首座“亚洲一号”在上海开始运营,其中的无人仓是世界第 一个全流程无人仓库,实现从采购原料入库、仓储、打包、分拣直至出货全程的自动化无人化。 行业进入自动化升级阶段,相关技术在中国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高速发展期 2015-01-01~至今 【1】《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等 政策相继出台,推动物流仓储数字化转型。【2】2016年,海康威视位于浙江桐庐的安防产业基地正式启动,其智能仓储及厂内物流 解决方案均由旗下的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并实施,基地目前在线使用的AGV共计800多台,实现了AGV的大规模使用。此 后,京东、顺丰、菜鸟等企业加速布局智能仓储网络,AGV机器人密度从2020年的每万平方米85台提升至2023年的215台。 中国仓储行业进入智能化升级阶段,各类技术高度融合,形成智能化整体。 产业链分析 智能物流仓储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智能物流仓储行业产业链主要有以下核心研究观点: 5 中游头部系统集成商多由上游设备/软件提供商转型而来,目前正加速融合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 头部企业如【1】诺力股份,最初以工业车辆(叉车)为核心业务,通过并购宇锋智能,逐步从单一设备供应商转型为智能物流集成商,其典型 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柔性仓储解决方案——通过AI算法优化路径规划,结合AGV、堆垛机等设备,实现库容利用率提升40%,并支持订单 拆零拣选效率的倍增。【2】兰剑智能,早期以机械自动化设备起家,后推出“蜘蛛侠”悬挂式料箱机器人系统,专为中小型仓储空间设计,通过低 层货架悬挂运行,解决传统仓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在汽车制造领域(如青山工业的四层穿梭车立体库项目)实现存储货位达3.8万个,结 合高速提升机和货到人拣选系统,将作业效率提升10倍。 生产制造端 上游技术和设备提供商 上游厂商 蓝色创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云里物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全迹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星纵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涂鸦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巨龙(北京)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昆仑海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博纬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音飞储存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扬州捷利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深圳市优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 上海富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易仓科技有限公司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蝶云科技有限公司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 产业链上游环节分析 上游分析 感知层和传输层相关技术快速发展推动智能物流仓储向高效、精准、智能化转型。 智能物流仓储产业链上游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1】感知层,包括定位技术、RFID技术、电子价签、传感技术等。 目前,各感知层技术正快速发展。例如:定位技术融合多技术(如二维码+激光SLAM)实现高精度导航,5G通信支撑海量设备协同, 2024年H1,中国各类北斗终端设备(不含消费类电子)应用数量已超2,700万台(套),较2023年H1同比增长17.4%,北斗综合应用 渗透率超50%;RFID技术的应用集中在集包袋中的RFID标签(2023年快递物流行业RFID标签出货量约为3亿),该技术通过非接触识 别和自动化分拣,显著提升仓储效率,错误率降至0.1%以下;电子价签在零售场景普及,可减少80%以上人工换标成本,目前为满足 日渐多元化的线下应用场景,电子价签的设计将更加轻薄、集约,产品尺寸将愈发丰富;传感设备(物流仓储领域主要使用温度传感 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其中温湿度传感器应用占比约为55%,气体传感器应用占比约为18%)全面应用于货物监控、分拣和环 境管理,保障作业安全与品质稳定,共同驱动仓储管理向高效、精准、智能化转型。【2】传输层,包括LoRaWAN(远距离广域网, 一种长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物流仓储领域正逐渐被关注,尤其适用于大型园区或分布较为分散的仓储设施)、WiFi(现代 仓库中的智能设备多有WiFi连接功能,如AGV、手持终端、智能货架系统等)、蓝牙(主要适用于短距离、低功耗的数据传输场 景)、4G/5G(部分先进物流仓储中心开始试点或部分应用5G技术,特别是在对数据传输速率、低延迟要求高的场景)、光通信(多 用于对数据安全要求高的仓储区域,如存放高价值货物或敏感信息的仓库)等。目前,传统产品以有线连接或WiFi为主,AGV/AMR会 根据具体细分场景的需求做通讯技术的应用,以5G、WiFi、光通信等为主要通信方式。 6 品牌端 中游系统集成商 中游厂商 京东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 深圳市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音飞储存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德力智仓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台层和应用层发展成熟,为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提供稳定的软硬件服务。 【1】平台层,包括WMS/WCS、ERP/云仓。目前,中国物流仓储行业软件应用已从传统ERP向智能化WMS/WCS系统深度转型。 ERP系统仍广泛应用于中小型企业的基础仓储管理(如库存台账、出入库记录),但其硬件集成度低、拓展性不足的短板逐渐显现; 而WMS(仓储管理系统)与WCS(仓储控制系统)则成为行业主流。以京东“亚洲一号”为例,其WMS系统集成AI算法优化拣选路径, 结合AGV/AMR设备,实现日均处理百万级订单;同时,WMS与物联网设备深度融合,通过RFID、传感器等实时采集货物位置与环境 数据,库存准确率提升至99.99%。【2】应用层,包括AGV/AMR、分拣/输送装置、立体库、末端无人配送等。目前,应用层各技术已 相对成熟。例如(1)AGV:截至2023年,中国AGV市场规模超200亿元,销量攀升至12.5万台,保有量超40万台,预计2026年市场规 模将超400亿元。AGV在物流仓储领域应用广泛,且行业玩家逐渐增多,厂商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开始基于客户不同场景需求挖掘细分 赛道进行差异化竞争,如混合导航系统(激光+视觉+UWB)实现动态避障能力;数字孪生技术使得AGV集群效率提升40%;箱式机器 人、无人叉车等发展增速迅速。(2)分拣输送装置在仓储物流领域已实现高度智能化与场景化应用。例如,鸿鹭信息研发的智慧分拣 系统通过摄像头与红外扫描器自动识别包裹尺寸,结合电机驱动模块精准分拣至不同输送带,日均处理量达数万件;杰和科技的工业级 整机方案(如AF208)则通过多接口设计兼容扫码枪、称重器等设备,实现分拣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误差率低于0.01%。 中 产业链中游环节分析 中游分析 知名智能物流仓储系统集成商多由上游物流仓储设备商或软件开发商转型而来,其核心特征在于通过技术整合与场景化定制,满足 不同行业客户的复杂需求。 【1】诺力股份:最初以工业车辆(叉车)为核心业务,但通过并购宇锋智能,逐步从单一设备供应商转型为智能物流集成商,其典型 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柔性仓储解决方案——通过AI算法优化路径规划,结合AGV、堆垛机等设备,实现库容利用率提升40%, 并支持订单拆零拣选效率的倍增。【2】兰剑智能:早期以机械自动化设备起家,后推出“蜘蛛侠”悬挂式料箱机器人系统,专为中小型 仓储空间设计,通过低层货架悬挂运行,解决传统仓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在汽车制造领域(如青山工业的四层穿梭车立体库项 目)实现存储货位达3.8万个,结合高速提升机和货到人拣选系统,将作业效率提升10倍。【3】凯乐士科技:作为传统物流设备商, 凭借自主研发的四向穿梭车技术,为BFL迪拜智慧物流中心提供高温适应性方案(可在5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通过模块化设计将 货架、穿梭车和提升机无缝集成,使存储能力超123,000个,出货效率提升2倍以上,体现了对海外特殊场景的定制化适配。【3】德力 智仓:公司从化工行业需求出发,为金属粉末企业提供防爆设计的托盘四向穿梭立体库,通过双重密封包装、防爆电控柜和金属线路防 护等技术,确保高危环境下安全运行,同时实现2,180个有效货位的实时库存管理。上述企业均表明,智能物流仓储集成商需突破传统 设备销售模式,以“软硬一体化+场景化解决方案”为核心竞争力,例如极智嘉通过WMS系统与AI算法结合,为电商企业提供日均处理百 万级订单的无人仓方案,库存准确率达99.99%;马士基则通过数字化转型从航运巨头升级为全球物流集成商,构建覆盖多式联运、供 应链金融的综合平台。未来,随着制造业柔性化、电商碎片化需求的加剧,集成商需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协同能力,如佳怡供应链在汽车 7 渠道端及终端客户 下游行业应用 渠道端 中国烟草总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2023年,智能物流仓储行业市场规模由1,033.49亿人民币元增长至1,862.38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5.86%。预计2024年 —2028年,智能物流仓储行业市场规模由2,079.95亿人民币元增长至3,326.80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2.46%。 生产物流中,根据供应商分布特点设计循环取货、集拼发货等模式,通过时间窗管理和飞翼运输车辆定制,实现库存成本、运输费用下 降10%以上。总体来看,智能物流仓储集成商的竞争已从设备性能比拼转向“技术+场景+服务”的全链条能力比拼,定制化需求驱动下, 企业必须深度融合客户业务流程,通过数据驱动和模块化设计,构建可扩展、可复用的智能物流生态体系。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政策倒逼参与者兼顾能效优化。 智能物流仓储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头部企业加速融合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而中小企业则依赖条码、RFID等基础信息化工具 逐步转型。例如:头部企业诺力股份(通过并购宇锋智能布局AGV与柔性仓储)、极智嘉(极智嘉已向全球约40个国家和地区交付约 46,000台AMR)和凯乐士科技(青山工业四层穿梭车立体库项目存储货位达3.8万个)均以“软硬一体化+场景化解决方案”为核心竞争 力,通过AI算法优化路径规划、WMS系统集成、AMR/AGV设备部署等技术,实现库容利用率提升40%、分拣效率倍增等突破;斑马技 术为大型企业提供AI深度自动化方案。此外,中国“双碳”目标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意味着集成商需兼顾能效优化(如德马科技节能设备 降低能耗30%)。 下 产业链下游环节分析 下游分析 电商、汽车、医药、烟草等行业对智能物流仓储需求度较高。 【1】电商领域:互联网的普及带动消费习惯发生颠覆性改变,电商平台订单数量迅速增长,对物流的快速性、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1,750.8亿件,同比增长21.5%)。面对这一挑战,传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4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