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应急系统平台解决方案(92页 WORD)由于反恐工作需要多部门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 各单位的优势和力量,加强相互之间的密切协作,调动各方面资 源和社会力量,形成反恐怖工作的整体作战合力。反恐基础信息 摸排系统建设需要集成目前公安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重点 人员、情报线索、警综、大情报等多个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各个 系统的工作流程,形成统一协调的反恐基础信息摸排系统。当前 第 2 页 各个系统各有侧重,为反恐基础信息摸排系统提供不同数据来源, , 重点人员管控,列管列控,确定涉恐可疑人员作用等级等;省 级公安机关研判工作:跨地市级活动频繁的人员,审查地市级 研判确定的涉恐重点人员,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人员流动变化情 况。 4、 动态管控,派出所工作:具体负责落实涉恐重点人员管控措 施;县级公安机关动态管控工作:具体组织涉恐重点人管控工 作;地(市)级公安机关管控工作:组织相关警种落实对涉恐 重点人的管控 重点人的管控措施;省级公安机关管控工作:统筹掌握本省(区、 市)列控涉恐重点人的日常管控情况。 5 、 积分预警,根据《新疆少数民族人员涉恐可疑活动积分预警 参考依据》规定的积分项目:基础信息、涉恐可疑迹象信息、 涉恐可疑行为信息、重点加分信息。按积分规则进行积分预警 设计,并根据积分标准提示相关民警。 6、 业务模式需要 根据《公安部关于在内地公安机关全面执行反恐基础排摸工作0 积分 | 103 页 | 1.04 MB | 19 天前3
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24 (七)标准规范体系 ..................................................28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 .................................30 一、前瞻布局数字基础设施.......................................30 (一)城市通信网络 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经过充分调研, 并借鉴优秀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先进经验 , 编制完成《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 全面阐述了无锡 市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背景、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 — 1— 重点工程等内容,《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将作为新型智 慧城市建设运营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文件。 —2— 第一部分 建设背景 一、发展趋势 (一)新时代赋予智慧城市丰富内涵 党中央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指示。 新型智慧城市进入了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 同创新的发展阶段, 更加关注数据治理、统筹建设、综合运营。 一方面, 城市累积的政务数据、互联网数据、时空数据等数据 资产日益成为城市的重要资产, 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需重点关 注数据治理, 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另一方面, 为避免系统孤 岛、重复建设等问题的出现,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统筹规划, 综合协调各方建设力量, 吸引各种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10 积分 | 122 页 | 1.35 MB | 6 月前3
社区智慧消防建设方案(海康威视)构建基于大数据、依托‘智慧城市’、综治 网络社会化消防安全管理平台”,“借助公安视频监控充分利用公安视频图像等资源,开展城 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示范建设,并推动纳入综治平台同步建设”。对城市里的重点单位 与企业内部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工作状况的监测程度需求也越来越高,除了 各单位实现自身的消防管理管理,还需要消防管理部门提高对整个城市的消防可视化安全管 理预警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火灾 进行处理,因此,任一时刻的系统故障都有可能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要求系统 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5)安全保密性 安全保密性对平台显得尤其重要,系统的总体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 (6)经济性 性能价格比是我们在本方案中重点考虑的因素。而投资保护的思想正是我们推荐开放式技术 和产品的初衷。 1.3 建设目标 社区智慧消消防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的规划目标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图形学技术、通信 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库技 GA/T605-2006《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息系统数据结构》 1.5 建设范围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浙江省消防条例》《GB25201-2010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等消防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机关、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对我社区涉及到的 200 余户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企业进行联网预警监测。 本项目涉及到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有: (1)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20 积分 | 80 页 | 7.30 MB | 4 月前3
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构建智能体提效方案人工干预率 85% ≤30% 规则引擎+多模态文档理解 服务响应速度 3 分钟 ≤15 秒 智能优先路由+语义匹配优化 知识更新延迟 72 小时 4 ≤ 小时 政策变更实时抓取+自动标引 实施过程中需重点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在技术层面,确保智 能体与现有政务云平台的无缝对接,特别是与统一身份认证、电子 证照库等核心系统的数据互通;在业务层面,需要梳理出占业务总 量 80%的 200 项高频事项作为首批改造对象;在安全层面,必须 政策落地空窗期产生约 15%的合规性风险。某市社保系统改革期间, 因人工未及时更新计算参数,导致 2700 余笔养老金核算错误。 协同成本高昂 跨部门协作事项中,仅文件传递环节就消耗总工时的 38%。某重点 项目审批案例显示,6 个关联部门间的纸质材料流转产生: - 12 天 无效等待时间 - 5 次重复录入错误 - 3.2 万元/月的快递成本 这些结构性缺陷倒逼智能化改造,需通过 DeepSeek 分钟以内 2. 服务连续性 实现 7×24 小时智能应答,准确率需达 92%以上(基于 NLP 基准测 试) 3. 决策辅助 构建政策知识图谱,支持 200+政策条款的实时关联匹配 场景设计 重点部署三类典型场景,形成闭环服务链: 场景类型 业务痛点 智能体功能实现 效能指标 智能预审 材料漏缺/格式错 误率高 多模态文档识别+规则引擎校验 退件率下降 65% 政策咨询 基层工作人员解读10 积分 | 273 页 | 1.96 MB | 5 月前3
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 27 第三章 智慧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30 一、加快建设智慧林业立体感知体系. 生物多样性等发挥关 键作用。同时,森林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 大能源,森林以占陆地生物物种 50%以上和生物质总量 70%以上的优势成为各国新能源开 发的重点。林业不仅提供美丽的森林、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同时还是健全生态制度 的关键环节,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在引导人们的生态行为和促进民生事业 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入,需要林业积极发挥战略作用,并 基本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强化服务,面向应用;整合资源, 促进共享;注重实用,适度超前;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整合资源,共享协同;融合创新, 标准引领;统筹协调,管理提升; 服务为本,推动转型;循序渐进, 重点突破。 主要作用对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等林业资源进行虚拟化监管;推进“无纸化”办 公和初级网上审批,建立面向不同群体和区域的网络化林业对外服务窗口;构建不同层级的 安全可靠的数据库和专用0 积分 | 48 页 | 1.19 MB | 5 月前3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雪亮工程雪亮大脑建设方案非常注重“打防结合”,积极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组织开展“打黑 恶、反盗抢、防诈骗、扫毒害、追逃犯”系列安民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行为;狠抓公共安全管理,加大隐患路段、重点车辆、重点人员摸排管控力度 与此同时,创新推进综治“雪亮工程”,积极推进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联网为纽 带,以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核心,与专业化公安“金盾工程”联动互补的群众性综 治“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实战效能。 治“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实战效能。 然而,当前很多省市还存在城际、县际、乡镇、村覆盖点不足,而且未能 形成网格化监控布点的问题,同时当前系统图像应用程度相对较低。前期项目 的建设重点主要是加大监控系统的覆盖面,较少涉及智能识别方面的应用。一 旦发生案情,需要从海量的视频资源中查找、费时费力,当前亟需一套实战性 强、业务功能丰富的图像综合研判应用系统。 2.1.1 联网共享基础与机制相对薄弱 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为解决和应对上述矛盾与 挑战,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基层治安综合治理在治安防控、人口 服务、信息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 2.2.1 治安防控管理 完善重点地区、部位、场所的安全防范机制,强化动态巡防。对车站、广 场、公交、幼儿园、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大力推广智能 WIFI 监控、视 频监控联网应用、大客流量快速安检、高清人脸识别、易燃挥发物监测报警装40 积分 | 401 页 | 38.91 MB | 4 月前3
xxx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方案....................................................................................... 47 5.1.4. 重点切入,推广深化............................................................................................ 商业型项目企业主导建设运营,政府扶持................................................................................50 6.1.2. “智慧 xxx”重点工程建设与运营模式的规划...............................................................................51 6.2. ........................................................................................53 1) 明确培育重点,补足专业短板............................................................................................60 积分 | 189 页 | 4.56 MB | 6 月前3
某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规划方案(172页 WORD)场景应用....................................................................................72 1. 智慧 XX 重点项目选择原则...........................................................................72 2. 数字基础设施..... .....................................................................................107 六. 智慧 XX 重点项目规划...........................................................................109 1. 城市大脑二级节点.... 据驱动、特色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XX 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强省战略部署和数字变革创新工作总要求,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XX 市抢抓新型智慧城市全域试点机 遇, 重点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民生领域,做好“服务”的文章,努力实现新 型智慧 城市建设与民生保障、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打造人民满意的新型智慧城 市。 XX 县,隶属于 XX 省 XX 市,地处 XX 省**建设的前沿阵地。30 积分 | 258 页 | 3.83 MB | 1 天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生产条件复杂多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现状,坚持分类建设和 分级达标相结合,建立健全智能化煤矿建设、评价、验收与奖惩 机制,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因矿施策,培育典型。创新智能化煤矿建设与管理模式 重点突破适用于不同条件的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培育建设一批智 能化示范煤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和经验,发挥智 1 能化示范煤矿的带动作用。 ——系统规划,全面推进。加强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科学 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三阶段目标,重点突破智能化煤矿 综合管控平台、智能综采(放)、智能快速掘进、智能主辅运输、 智能安全监控、智能选煤厂、智能机器人等系列关键技术与装备, 形成智能化煤矿设计、建设、评价、验收等系列技术规范与标准 体系,建成一批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提升煤矿安 全水平。 1.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 对于晋陕蒙等大型煤炭基地的生产煤矿,应全面进行智能化 升级改造,重点提高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水平、掘进工作面减人提 岗位全部实现无人值守作业,形成基于综合管控平台的智能一体 化管控;对于中东部矿区等建设基础较薄弱的生产煤矿,重点进 行基础信息系统、机械化+智能化的采掘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智 能预警系统、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等建设,实现减人、增安、提效; 对于云贵基地的煤矿,应尽快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进行危险、 繁重岗位机器人替代,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新建煤矿应先行 开展煤矿智能化顶层设计,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全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智慧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规划方案(134页 Word)3经济效益分析 85 10.3.1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 86 10.3.2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 86 附表 87 总投资概算表 87 工程实施概算表 87 重点企业接入费用 95 指挥中心建设费用 96 第一章规划总说明 1.1项目名称(项目修改)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修改) 建设单位:XXX 项目负责人:XXX 1.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项目修改) 设方案》,加强沟通衔接,确保数据采集、系统对接整合、信息交换共享接口等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保持一致, 实现安全生产数据通过网络上报和交换。未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单位,要积极协调当地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把安 全生产信息化项目列入重点建设工程,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尽早启动急需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确保与国 家安全监管总局信息平台衔接。 (2)加强业务系统的整合及应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机关及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 安全生产基础信息采集平台,避免信息数据重复、多头采集。 (3)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明确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责任部门和职责,制定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规划和 建设方案,建立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管理制度,强化应用考核。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信息化知 识和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1.4.2政策法规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20 积分 | 69 页 | 7.59 MB | 13 天前3
共 246 条
- 1
- 2
- 3
- 4
- 5
- 6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