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新经济企业top500发展报告李 茂 杨 帆 周小钰 侯跃峰 赵 威 郭录佳 蒋云峰 鲍明文 执 笔 ( 新经济企业 TOP500 研究组 ) 蒋云峰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1。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2。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根本上在于能够催生新产业、新业态、 新商业模式(即“新经济”)的科技创新。习近平 字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等特征:现代农林牧渔业 企业借力人工智能,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 ; 先进制造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加速; 新型能源活动多能互补协调优化,人工智能赋能新能源;节能环保活动企业有效利用再生能源,智 慧节能成为主流;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提升服务个性化 和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韧性和辐射带动效果;现代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服务企业以“AI+ AI+ 共性技 术服务平台”,加速科技创新;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企业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供应链管理与客户服 务,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消费带来新的增 长点,消费电子也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现代综合管理活动企业用人工智能促进管理 流程优化,深度植入企业资源规划 (ERP)、智能决策系统、智慧城市系统,有效提升决策效率。 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10 积分 | 123 页 | 42.92 MB | 6 月前3
清华:AI驱动政务热线发展研究报告(2025)术的快速发展,政务热线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正在经历一场智能化 变革。作为数字政府的“门脸”,政务热线进一步建设发展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 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智能技术与政务场景深度融合,打造出智慧、高效、便捷的 现代城市治理“总客服”。 (一)政务热线的发展历程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巴尔的摩市就开通了 311 非紧急救助热线,成为 全球第一个专门开通市民热线的城市1。此后,巴尔的摩的市民热线不断升级, Theory & Behavior, 2009, 12(2):218-236. 4 集中反映群众生活的身边事。换言之,这一阶段政务热线主要作为倾听民众声音、 处理居民难事的渠道,用以强化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但热线数据背后的治理 价值较少被挖掘3。 二是数字化发展阶段。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物理世 界存在的人、物、服务等被链接起来,政府也可以运用数字技术更广泛地触达不 的突破性发展,技术赋能 呈现出智能化与场景化深度融合的特征,为政务热线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提供 了核心驱动力。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大模型通过重构政务热线的底层技术逻辑, 正在成为推动数字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首先,大模型驱动资源整合,强化数字政府协同联动能力。 政务热线数智化注重资源整合,借助大模型的强大能力,能进一步提升数字 政府协同联动能力。数智化秉持整体性思维,贯穿从接诉到反馈的整个流程。一0 积分 | 58 页 | 1.68 MB | 5 月前3
备份 清华:AI驱动政务热线发展研究报告(2025)术的快速发展,政务热线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渠道,正在经历一场智能化 变革。作为数字政府的“门脸”,政务热线进一步建设发展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 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智能技术与政务场景深度融合,打造出智慧、高效、便捷的 现代城市治理“总客服”。 (一)政务热线的发展历程 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巴尔的摩市就开通了 311 非紧急救助热线,成为 全球第一个专门开通市民热线的城市1。此后,巴尔的摩的市民热线不断升级, Theory & Behavior, 2009, 12(2):218-236. 4 集中反映群众生活的身边事。换言之,这一阶段政务热线主要作为倾听民众声音、 处理居民难事的渠道,用以强化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但热线数据背后的治理 价值较少被挖掘3。 二是数字化发展阶段。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物理世 界存在的人、物、服务等被链接起来,政府也可以运用数字技术更广泛地触达不 的突破性发展,技术赋能 呈现出智能化与场景化深度融合的特征,为政务热线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提供 了核心驱动力。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大模型通过重构政务热线的底层技术逻辑, 正在成为推动数字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首先,大模型驱动资源整合,强化数字政府协同联动能力。 政务热线数智化注重资源整合,借助大模型的强大能力,能进一步提升数字 政府协同联动能力。数智化秉持整体性思维,贯穿从接诉到反馈的整个流程。一0 积分 | 58 页 | 1.70 MB | 5 月前3
2025年AI CITY发展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城市发展范式创新智慧城市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和展示窗口 ...................................................08 1.3 AI + CITY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3 1. 人工智能引领城市算力服务变革 ....................................... 2019年5月1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 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2020年3月3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 三是数据驱动持续强化,全领域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场景 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要强调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始终,以数据驱动城市经济 社会全面转型发展,打造兼顾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智慧城市升级版,为产业集聚、数字经济发展提供 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数字新技术、新产品集成创新和应用搭建实践和推广平台。 2014年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4年20 积分 | 78 页 | 5.45 MB | 4 月前3
2025年五大趋势报告:人智共创未来 点燃创新纪元内就会过时。如果制造商在设计和安装软件时不能做到随着技术的发展轻松更新智能座舱,就会 对客户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 13 组织的信息技术也是如此。为了实现客户、员 工和合作伙伴所期待的创新,组织必须在现代 架构内构建解决方案。这是因为传统系统往往 无法与新一代应用、软件和基础架构有效配合 使用。 生成式 AI 和智能体 AI 尤其如此。企业需要强 大的基础架构来处理 AI 的数据和计算要求,以 在整个企业扩展 AI 所需的数据。 为了在不加重技术债务的情况下扩展 AI 系统并采用智能体 AI ,企业必须激励团队对传统系统 进行现代化改造,并改变新解决方案的开发方式。CIO、CFO 和其他主要领导者可以将长期生 产率提高和绩效指标与每个新解决方案联系起来,以衡量现代化改造的潜在效益,对采取捷径 的成本进行量化。这些领导者的联手合作可以帮助团队决定何时为了速度积累技术债务是合理 的,何种情况 盈利的当下,技术债务也可能会阻碍进展。 领导者可以将长期生产率提高和绩效指标与每个 新解决方案联系起来,以衡量现代化改造的潜在 效益,对采取捷径的成本进行量化。 2025 年五大趋势:人智共创未来 点燃创新纪元 12 行动方案 弥合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确定扩展 AI 取得成功所缺的架构要素。将 AI 商业论证与相关的现代化改造成本联系起 来,避免意外支出。有意识地投资能长期带 来最大业务价值的 AI10 积分 | 28 页 | 2.66 MB | 5 月前3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框架报告(2024)这是美国自 2001 年以来发布的第 8 版无人机 / 无人系统综 合路线 图,对无人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总体战略指南。 美国先后发布了《先进空中交通 (AAM) 协调及领导法案》、《先进空中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 (AAIM) 法案》等十几项 法案政策。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 已经统一并明确了 UAM 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该机构与 美 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 (NASA) 备及智能制造,加快无人机、高速高精 工业机器人等项目建设,促进整机与零部件“双提升”。 2024.1 江西省 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将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产 业升级战略、科教强省战略,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 计划,努力在元宇宙、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领域抢占先机。 2024 民企一起上,支持成都、自贡等做大无人机产业集群,布局发展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2024.1 湖南省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湖南省将用好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成果,发展壮大低空经济。报告还提出,今年要着 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紧扣航空装备、北斗产业、 商业航天、通用航空、海洋装备等发展,积极配合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专项, 打造世界一流的空天海洋产业集群。20 积分 | 49 页 | 8.69 MB | 4 月前3
智慧的城市在中国文明”阶段。随着城市的数量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 和技术的权力,从而使城市发展在世界中心舞台起到主导作用。对于中国来说,城市的发展 更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经济成长大局,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意义格外 重大。为此,IBM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 开放和投资,劳工立法和产品市场的立法。 • 运输:城市的运输系统包括城市路网的各个方面,公共交通网络,海运和空运。 • 通信:城市的通信系统包括电子通讯的基础架构,比如电话,宽带和无线网络。这种接触和 传达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经济的关键,也是一个智能城市的关键。 • 水:城市的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包括整个的水循环,水供应和水清洁。 • 能源:城市的能源系统,正如它的水系统一样重要,包括能源的产生,能源运输的体系以及 依靠新的科学技术,使城市系统更智能化, 从而优化使用有限的资源。全世界很多城市已经开始抓住这样的机会。 智慧的城市 在中国突破 智慧助力 中国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是世界文明进程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之一。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改革开放,再到迈入新千年可持续发展路线的确立,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数量显著 增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持续扩张,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经济蒸蒸日上,城市0 积分 | 89 页 | 5.09 MB | 5 月前3
全面版-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与思考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 信息资产。目前,大数据企业达到了 8900 多家,大数据产业规模总 量超过 1100 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中商产业研究院 农业大数据是指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种活动中形成的, 具有潜在价值的、海量的、活的数据。一切与农业相关的数据,涉及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农业领域的诸多问题,如 土壤治理、病虫害预测与防治、农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农副产品 和 技术,首次展示 5G 应用场景体验,首次发布《中国数 谷》《块数据 4.0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发布 全球“十大黑科技”等。 二、农业进入大数据时代 1. 农业发展形态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智慧农业 人工管理,缺乏有效的 技术手段采集农作物生 长环境参数:采用手工 控制实现对灌溉、水帘、 遮阳网、抽风机等的控 制,耗费人力、耗费时 间、出错率比较高。 传感数据相对单一;对 获取的数据还需进行手 大数据技术与农业领域的深入耦合,将对我国的 农业市场监测预警、智慧农业生产管理、和农业国家 宏观管理决策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农业监测预警是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之一 产量 形成 产销 流通 产品 消费 信息流揭示 过程模拟 预警与调控 物 联 网 现代 农业 大 数 据 1.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 --- 发现市场风险 《中国农业云大数据》、《中国网络菜市场》两大项目的云数据电10 积分 | 43 页 | 14.10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敬意。 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和新加坡 两国政府间的首个合作项目,按下开发建设 “启动键”。三十年来,园区乘风破浪,勇 立时代潮头,在一代代人的奋勇担当、务实 拼搏中,实现了从阡陌水乡到现代化新城的 蝶变跃升。 苏州工业园区一直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坚 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统筹布局生产、 生活、生态空间,着力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2023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6亿 元 , 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对标国际先 进水平,推动可持续投资环境建设,发展环 境、社会、治理(ESG)相关产业,力争成 为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表率,在服 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关于本报告 报告和范围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是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的第一份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它 概述了园区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深厚积淀 2017年,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 2019年,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苏州片区位于苏州工业园区 新发展阶段( 2023年— ) - 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园区新实践 02 发展历程 1994-2023年园区GDP(亿元) 厚积薄发 07 03 获得荣誉 • 中国首个中外合作开发区项目 • 中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 中国首批国家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地10 积分 | 33 页 | 11.25 MB | 4 月前3
2025年迈向共建共享的零碳能源未来-全球农村能源合作社的经验与探索报告. .. .. .. .. .. .. .. .. .. .. .59 rmi.org / 6 迈向共建共享的零碳能源未来——全球农村能源合作社的经验与探索 前言 能源是现代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能源也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约 70% 的温 室气体排放来自能源部门。在全球不断扩建基础设施、减少无电人口、提升能源可及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同时, 1,其中 80% 生活在农村地区 2 。因此,对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7—— 确保人人获得清洁且可负担的现代能源,全球农村地区能源转型将是关键。 我国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农村能源发展稳步推进,农村用能质量显著提升,城乡能源协同发展机制逐步健全,以 清洁低碳、多能融合为特征的现代农村能源体系加速构建。从上世纪末开始,全国大力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 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解决了我国无 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培育农村能源 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合作社在我国拥 有较长的历史和庞大的基础,长期以来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2025 年中央 1 号文件明确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包括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 密联合与合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从全球视角来看,202510 积分 | 64 页 | 10.44 MB | 5 月前3
共 197 条
- 1
- 2
- 3
- 4
- 5
- 6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