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0 积分 | 6 页 | 1.75 MB | 5 月前3
中国能建:关于136号文对于新能源投资的影响解读10 积分 | 10 页 | 1.95 MB | 5 月前3
2025年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报告发展。NRDC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封面图片 @Freepik 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 高比例发展 2025 年 8 月 | i |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目 录 摘要 ............................................................. .......................... 21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 1 | 摘要 作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西北地区新能源资源富集,但面临本地消纳不足、外送 通道受限、省间市场壁垒等突出问题。提升区域内五省间电力互济能力和区域间送受端协 同能力,是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优化全国能源资源配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路径。 本研究围绕提升西北地区 制体制、促进输电通道健康发展等方面 的建议,旨在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强化送受端协同,推动西北成为全国新能源的“调节池” 与“供应池”。 研究发现,首先,西北地区已建成多条特高压外送通道,但实际输送能力未达预期, 部分受端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导致通道利用率偏低;其次,西北地区送端省份新能源发电 波动性与省内调节能力不足并存,跨省交易面临价格机制不完善、输电成本分摊争议等问 题;再次,中20 积分 | 28 页 | 1.16 MB | 13 天前3
新能源发电对配电系统稳定性影响及其稳性提升策略20 积分 | 41 页 | 3.17 MB | 13 天前3
【政策解读】清华大学:新能源全面入市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136号文政策解读10 积分 | 13 页 | 1.29 MB | 5 月前3
【蓝皮书】国家能源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 步形成,电力商品的多元价值属性进一步显现,电力市场监管体系 更加健全,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 “双碳”目标下,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风、光 等新能源已成为新增装机主体,发电量占比逐年提高,电力系统 的物理形态和运行特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一次能源价格 波动、用电负荷增长、气候变化等多重影响,对我国电力体制改 革顶层设计、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电价机制完善以及科学监管等 司、中 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 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 交易中心、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规划设 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 20 余家单位参与,共同编制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 断 拓展,初步建立市场引导的辅助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形成以 调峰、调频、备用等交易品种为核心的区域、省级辅助服务市场 体系,实现了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 运行、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系统调节成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 10 部分地区积极推动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创新,积极探索辅助服务市 场与现货市场协同运行,引导独立储能、虚拟电厂、负荷侧可调10 积分 | 57 页 | 2.98 MB | 5 月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三季度合订本).............................................................................. 5 2.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 知........................................................................... ......................................................................164 1.关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关于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 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 206 6.佛山市南海区支持“高耗能”企业氨氢融合技术应用扶持方案(征求意见稿)....... 218 7.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圳市龙华区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 措施》的通知..................................................................................10 积分 | 359 页 | 4.49 MB | 5 月前3
电力市场化改革全景图:寻找系统成本最优解03元/度左右,占 比4% 非分时度电合计: 0.688元/度 注:各环节电价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 2024年3月两部制大工业1-10千伏电价为例,各省略有不同 资料来源:发改委,新能源定参公众号,中国政府网,海通证券研究所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二、电改核心政策和当前使命 5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有利于新能 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 系基本建成,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联合运行,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 易,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臵。 2023年7月 发改委 明确绿证适用范围;规定能源局负责绿证核发和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实 现绿证核发全覆盖;表明绿证依 成机制,充分调动灵活调节资源主动参与系统调节积极性。按照新能源项目消纳成 本不高于发电价值的原则,合理确定调峰服务价格上限。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新华社,海通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1 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电价机制促进新能源发展: 发改委、能源局《关10 积分 | 41 页 | 2.27 MB | 5 月前3
广东电力市场建设蓝皮书2025·2019年,现货结算试运行。 市 场 体 系 市 场 规 模 交 易 品 种 零 售 市 场 ·2024年,交易电量6176亿千 瓦时,发电企业399家、电力用 户9.9万家,售电公司423家; ·新增集中式新能源、独立储能、 分布式光伏、抽蓄、10kV以下低 压工商业用户等市场主体。 ·2021年底,电网代理购电+绝对 价格中长期交易+现货结算连 续试运行; ·2023年12月28日,现货结算转 正式运行。 场发展完善,广东陆续推动核电、新能源、新型储能、抽水蓄能参与现 货市场交易,2024 年起,220 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新能源机组已全部参 与现货市场。同时,广东积极推动全体工商业用户参与市场交易,在全 国率先开展 10 千伏以下低压工商业用户试点直接参与市场。 14 广东电力市场建设发展情况 2016-2020 煤电、气电 2021 全体工商业用户 低压用户 核电 2022 新能源试点 2023 2023 新型储能 2024 220kV及以上新能源 抽水蓄能 分布式光伏 图 2-3 市场经营主体类型不断丰富 售电公司背景多元,竞争充分。2016 年 3 月,广东在全国率先引入 售电公司参与市场化交易,为零售市场形成“多买多卖”格局迈出坚实一步。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售电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不断丰富,促进售 电行业多元竞争格局。2024 年,广东电力市场参与交易的售电公司 25720 积分 | 56 页 | 9.17 MB | 1 天前3
《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东莞滨海湾新区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100 2. 宝安区人民政府印发宝安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106 3.盐田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向社会公众征集《盐田区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扶持 办法(征求意见稿)》建议的公告............. 调峰调频、容量租赁等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 16.探索储能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在工业负荷集中区域,利用用户周边土地配置储能设施,探索试点 分布式能源在同一配电区域内的电力用户就近交易。 在新片区非化工用地,结合新能源项目及升压站场址探索建设电解 水制氢示范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本市能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强化部门协作和上下联动,发挥新 型储能发展工作专班作用,协调推进新片区储能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中 电话:0518-85803411;邮箱:lygjnc@163.com) 连云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 年 2 月 4 日 连云港市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 新型储能产业是加快制造强市建设、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 础环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为了抢抓新一轮产 业发展机遇,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市新型储能产 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培育壮大产业规模10 积分 | 215 页 | 1.90 MB | 5 月前3
共 30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