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产业补贴政策汇编》(2024年第一季度合订本)
1.90 MB
215 页
0 下载
2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EESIATEL:010-58460051EMAIL:eesia@eesia.cnWEB:www.eesia.cn 目录 上海市..................................................................................................................................... 3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推动新型储能示范应用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实施 方案............................................................................................................................................... 3 江苏省................................................................................................................................... 14 1.关于公开征求《连云港市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 修 改意见的通知............................................................................................................................. 14 2.关于征集苏州工业园区光伏和储能项目(2023 年度并网项目)的通知........................ 17 浙江省................................................................................................................................... 20 1.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提质提效实施方案 (2024―2026 年)的通知........................................................................................................ 20 2.关于《东阳市支持分布式光伏和新型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32 3. 中共浦江县委科技强县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浦江县支持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办 法(试行)》的通知................................................................................................................. 36 安徽省................................................................................................................................... 40 1.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 40 2. 芜湖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54 3.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 2023 年度支持智能建造转型升级和既 有建筑改造及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奖补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58 江西省................................................................................................................................... 62 1. 关于印发《南昌市应对气候变化试点示范创建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62 山东省................................................................................................................................... 66 1.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 2024 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 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的通知............................................................................................. 66 河南省................................................................................................................................... 82 1.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82 2.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若干政策的通知88 3.马鞍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关于公开征求《全面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实施方案 (修订征求意见稿)》 意见建议的公告............................................................................... 91 广东省................................................................................................................................. 100 1. 东莞滨海湾新区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100 2. 宝安区人民政府印发宝安区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106 3.盐田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向社会公众征集《盐田区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发展专项扶持 办法(征求意见稿)》建议的公告....................................................................................... 112 4.惠州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 惠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惠州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 展资金(支持应用方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126 5.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惠阳区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 干措施(2024 年修订版)》的通知...................................................................................... 130 6. 关于公开征求《东莞市新型储能电池产品出口认证资助工作指引(2024 年修订稿)》 《东莞市新型储能示范应用资助工作指引 (2024 年修订稿)》意见的公告................ 144 7.佛山市南海区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扶持办法(征求意见稿)................................... 154 四川省................................................................................................................................. 161 1. 关于印发《成都市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实施细则(试行)》 的通知....................................................................................................................................... 161 2.郫都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192 宁夏自治区...................................................................................................................204 1. 宁东基地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4 年修订版(意见征求稿)....... 204 2. 关于金融支持碳排放权改革的指导意见......................................................................... 208 上海市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推动新型储能示范应用引领 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强新型储能在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支撑 作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新片区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发 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储能产业创新高地和示范应用基地,抢占绿 色低碳发展新赛道和未来能源发展新方向,结合新片区实际,制定本实 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 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新片区能源结 构优化、新型电力系统和综合智慧能源体系建设。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 引导相结合,坚持场景应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重点扶持与补链延 链相结合,坚持创新探索与安全保障相结合,推动储能创新链、产业链、 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示范应用场景丰富、产业聚集创新、 监管安全高效、政策有力支撑的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 (二)基本原则 统筹布局、有序发展。落实本市新型储能发展建设要求,结合新片 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需求,强化顶层设计,合理确定 发展目标,科学布局重点项目,积极有序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 场景引领、示范先行。坚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 用,促进储能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助力新型储能技术革新、 产业升级,有效支撑新型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储能发展新质 生产力。支持从材料器件研发、系统集成、高端制造等维度提升新型储 能技术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聚协同发展。 规范管理、安全发展。强化标准的规范引领和安全保障作用,健全 完善储能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强化对储能全产业链风险管控,规 范项目开发流程和建设标准,确保新型储能示范应用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有效支撑新片区新型电力系统和综合智 慧能源系统发展需求。新片区新型储能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大型骨干企 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一湾一核多点”产业发展格局形成,政策环境 基本健全,管理体系、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力争应用规模达 到 5 万千瓦时,产业规模达到 500 亿元。 到 2030 年,实现新型储能与新片区电力系统各环节及智慧能源系 统深度融合发展。新型储能产业链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 水平大幅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管理体系、市场机制和 商业模式更加健全,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打造具有全球 竞争力的储能产业创新高地和应用创新高地。力争应用规模达到 30 万 千瓦时,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 二、重点任务 (一)推动新型储能多场景应用 结合新片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电网架构和用电负荷情况,积极 推动源侧、网侧新型储能应用,不断丰富用户侧新型储能应用场景。 1.积极发展源侧储能 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储能”,实现储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深 度融合。积极推动南汇、奉贤海域大型海上风电配套新型储能设施落地。 探索试点海上风电与长时储能(氢能)等场景示范应用。按本市相关要 求,落实新建陆上风电项目配储要求。探索结合滩涂光伏项目,根据实 际需求配置新型储能设施。电源侧储能应按照独立储能电站形式建设, 可采用自建、共建、租赁等方式。 2.因地制宜发展网侧储能 结合洋山岛微网建设及后续电力负荷需求,研究探索建设新型储能。 在新片区电网末端及供电能力不足、出现过载情况的区域、输电走廊或 变电站站址资源紧张地区合理布局建设新型储能,降低电网基础设施综 合建设成本,提升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和运行水平。 3.灵活发展用户侧储能 对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 电力负荷高的用户,根据电力容量要求配置新型储能设施,降低用电费 用。对电能质量要求高的用户,试点建设锂离子电池、探索建设氢燃料 电池等新型储能,提升电力保障能力。 积极发展“综合能源站+储能”,在已规划的顶科社区 1.1 能源站、 洋山特综区能源站等项目建设冷、热、电多品种储能设施,促进各类能 源资源优化整合,提升综合运行效率。 探索在公共停车场、重卡换电站及其他有条件的场所建设光储充一 体化项目。布局智能充放电(V2G)示范应用,推动车、桩、网协同发展。 进一步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氢燃料动力电池交通工具在新片区的应用 规模,探索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 (二)促进新型储能产业创新发展 以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产业为核心,前瞻布局钠离子电池、液 流电池等新兴领域,通过示范应用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新型 储能的系统集成和专业化、数字化综合服务能力,构建“2+X”的产业发 展格局。 4.推动锂离子电池储能产业高端发展 重点依托优质企业,扩大储能电池终端产品产业规模。积极布局高 性能电池材料和核心组件生产制造,以及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 和储能变流器开发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吸引国内外电池制造、储能服 务等优质企业在新片区成立区域功能总部,构建新片区“一湾一核多点” 储能产业发展格局。 加快高安全性、低成本、长寿命储能用锂电池技术攻关。重点支持 高性能电极和新型电解质、复合集流体等关键材料及组件研发,提升锂 电池容量密度,降低储能成本。加强固态锂电池等新一代锂基电池关键 技术开发。 提升退役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回收和利用水平,加强电池一致性 管理等关键技术突破,健全电池性能监测与评价体系,确保安全的前提 下,探索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 5.推动氢储能产业安全发展 重点布局电解水制氢装备。发展多种技术路线电解水制氢技术,提 升质子交换膜(PEM)、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等电解水制氢的工艺 技术水平。 加强氢储运关键装备研制。提升 70MPa 高压储氢材料开发水平,攻 关 70MPa IV 型储氢瓶、阀件等设备,发展液态储氢、有机溶液储氢、 固态储氢等复合储氢系统关键技术以及长距离管道输氢材料技术,提高 氢储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持续攻关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部件。重点攻关燃料电池中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提升电堆设计及系统集成的工艺技术水 平,加强电堆长寿命技术攻关。 6.战略布局其他新型储能领域 提前做好战略性、前瞻性新型储能产业布局,积极招引钠离子电池、 液流电池企业,支持其在新片区开展相关科技攻关、产品研发和项目应 用。探索布局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及超导储能等产业。 7.拓展新型储能产业配套服务 提高数字化能源管控水平。结合重要电力负荷用户实际需要,通过 虚拟电厂等手段支持聚合利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用户侧储能等分 散式储能设施,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优化 区域储能设施调度。 面向新型储能系统集成、检测认证、智能运维、安全预警、共性技 术研发、金融服务等需求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第三方服务产业高地。 8.健全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结合新片区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培育一批技术中心和 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研发资源,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设备制造、应用 布局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加速实现技术产品更新迭代。 (三)加强新型储能项目管理 9.规范备案管理 独立储能项目报市发改委备案,用户侧新型储能项目报新片区管委 会备案。新片区管委会发展改革部门建立新型储能项目清单,做好项目 跟踪,督促项目按照备案信息进行建设。 10.做好项目开工建设和验收 项目完成备案后,项目建设运营企业应根据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完 善项目建设方案,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论证出具评审意见, 抓紧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并办理相关建设手续。 新型储能项目投产前,项目建设运营企业应按照国家及本市相关规 定组织竣工、消防验收备案手续,并根据《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暂行规定》相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符合特殊建设工程情形的新型 储能项目,在开工前由项目建设运营企业报建设管理部门办理消防设计 施工图审查;属于其他建设工程的,应申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 11.强化储能项目运行管理 新型储能项目投产后应接入新片区综合能源管控平台,对项目运行 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测。项目建设运营单位应在储能电站投产运行后, 加强在线运行性能监测和评价,确保储能电站的运行时长、电站可用率 等性能满足并网承诺相关技术要求。 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运营企业应按照国家和本市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落实项目安全运行的主体责任,将项目运行维护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日常 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新片区管委会各处室、消防等部门 应按照职责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完善管控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统 筹做好新型储能项目运行安全管理,督促企业落实相关要求。新片区管 委会发展改革部门联合建设管理、应急管理等部门,视情况对新型储能 项目开展抽查,并探索试行储能项目第三方定期评估评价机制。 12.完善相关建设标准 新型储能项目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开展电站设计、建设、 安装、竣工验收。主要设备应通过具有相应资质机构的检测认证,涉网 设备应符合电网安全运行技术要求,杜绝配置储能质量差、利用效率低 等问题。在国家及本市未明确的储能项目建设开发领域,根据新片区实 际,探索制定相关标准规范。 (四)支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和市场化运营 13.鼓励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战略引领和前瞻布局的新型储能产业项目建设。按照项目新增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21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各省市低空政策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