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改革全景图:寻找系统成本最优解
2.27 MB
41 页
0 下载
2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电力市场化改革全景图 ----寻找系统成本最优解 吴 杰(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 SAC S0850515120001 傅逸帆(公用事业高级分析师) SAC S0850519100001 阎 石(公用事业联系人) 胡鸿程(公用事业联系人) 2024年7月10日 证券研究报告 (优于大市,维持)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本篇报告中,我们将着力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从能源保供过渡到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下的成本最优,140万亿的碳中和投资 怎么投 (2)现货市场为什么重要:电力现货市场如何运行,现货对不同省份、不同电源 的影响几何,现货如何指导电力投资 (3)改革对火水核风光的影响及投资建议 章节目录 1. 电力产业链全景图 2. 电改核心政策和当前使命 3. 信号灯----价格机制的形成 4. 市场的三维展开:容量市场、辅助服务、碳市场 5. 电源价值的立体体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目录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一、电力产业链全景图 3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准许收益) 1. 电力产业链及价格构成 4 上网电价 输配电价 系统运行费用 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税费 终端电价 抽水蓄能容量电费 辅助服务费用 煤电容量电费 + + + + = + (政府) (市场化形成) (抽蓄电站收入) (煤电厂收入) (电网代收上交财政) (按峰谷电价规则浮动) 上网电价 输配电价 - (发电厂收入) (电网收入) 线损费用 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线损费用 + 税费 (政府) 终端电价 = (用户电费) (电网代收上交财政) 1.2 终端电价前后对比:顺价完善,减少阻塞环节 - - 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 售电 火电、水电、核 电等 主干高压及特高 压网 城市配网、农村 配网 独立发电商 电网公司 一次 能源 企业 居民 售电业务逐步市场化 各地 供电公司 独立售 电公司 1.1 电力产业链构成 代理购电电价在: 0.44-0.52元/度之 间,占比61-73% 上网环节线损电价: 0.01-0.02元/度,占比 2%-3% 系统运行费折价: 0.02-0.06元/度之 间,占比3%-9% 输配电价:0.13- 0.20元/度之间, 占比18%-26% 政府基金及附加: 0.03元/度左右,占 比4% 非分时度电合计: 0.688元/度 注:各环节电价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 2024年3月两部制大工业1-10千伏电价为例,各省略有不同 资料来源:发改委,新能源定参公众号,中国政府网,海通证券研究所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二、电改核心政策和当前使命 5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6 表:电力市场化改革重点政策整理 时间 相关机构 政策/报告内容 2021年7月 发改委 优化峰谷电价,建立尖峰电价,健全季节性电价机制和丰枯电价,明确分时电价机 制执行范围;加强与电力市场衔接,未健全电价地区按峰谷时段及浮动比例执行。 2021年10月 国常会 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 20%,高耗能行业不受上浮20%的限制;有序推动燃煤发电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2021年10月 发改委 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全面推进电力 市场建设,避免不合理行政干预。 2022年1月 发改委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有利于新能 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 系基本建成,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联合运行,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 易,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臵。 2023年7月 发改委 明确绿证适用范围;规定能源局负责绿证核发和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实 现绿证核发全覆盖;表明绿证依托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规定相关交易规则 和收益归属;推进绿证应用、鼓励绿电消费。 2023年9月 发改委 能源局 明确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路径,包括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和正式运行的各个阶段。 规范电力现货市场机制设计,如市场准入、交易品种、交易时序等。 2023年11月 发改委 能源局 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容量电价按照回收煤电机组 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确定,用于计算容量电价的煤电机组固定成本实行全国统 一标准,为每年每千瓦330元。 2024年2月 发改委 能源局 按照“谁服务、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的总体原则,不断完善辅助服务价格形 成机制,充分调动灵活调节资源主动参与系统调节积极性。按照新能源项目消纳成 本不高于发电价值的原则,合理确定调峰服务价格上限。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新华社,海通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1 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电价机制促进新能源发展: 发改委、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电力中长期、 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一体化设计、联合运营,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臵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提高, 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 建成,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发改委在政策解读中提出:(1)为充分消纳清洁能源发电量,必须依托大电网、构建大市场,统筹利 用全网调节资源、深度挖掘消纳空间。(2)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向低边际成本、高系统成本发展,电 能量属性难以全面反映其真实价值,需要设计体现安全稳定价值、容量价值、环境价值等不同属性的 交易品种,通过辅助服务市场、容量成本回收机制等补偿灵活调节资源收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电力行业定位的转变: 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电力系统功能定位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向保障经济社会发 展和引领产业升级转变。 需求侧发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 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 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 2.1 核心政策梳理 7 资料来源:发改委,能源局,中国政府网,海通证券研究所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要素 第二监管周期 (2020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三监管周期 (2023年6月1日起执行) 核心变化 用电分类 用户用电价格可分为居民生活、 农业生产、大工业、一般工商业 用电四类 用户用电价格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 农业生产及工商业用电三类 简化用户分类,推动工商业同价, 不再区分大工业用电和一般工商业 用电 价格形式 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户执行单一 制电价,大工业用户实行两部制 电价 原则上按用电容量不同确定执行单一 制电价或两部制电价 不同电压等级电价更好反映了供电 成本差异,缩窄交叉补贴;促进电 网形态向“大小网”兼容互补发展 价格组成 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用户用电 价格包括市场交易上网电价、输 配电价、辅助服务费用和政府性 基金及附加。 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由上网电价、上 网环节线损费用、输配电价、系统运 行费用(包括辅助服务费用、抽水蓄 能容量电费等)、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组成。 网损、系统运行费用单列,清晰反 映各环节真实成本,为系统运行费 用疏导创造空间,进一步强化电网 准许收入监管 输配电价 核定 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和输配电价 并存的“双轨制”时期,输配电 价通过对标电网购销价差确定涨 (降)价金额后调整现行输配电 价表核定 在2021年国家全面取消工商业目录销 售电价背景下,第三监管周期真正按 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核定 输配电价 按照“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 核定输配电价,从“管电价”迈向 “管准许收入” 新增 选择执行需量电价计费方式的两部制 用户,每月每千伏安用电量达到260 千瓦时及以上的,当月需量电价按核 定标准90%执行。 对负荷率较高的两部制用户的需量 电价实施打折优惠,有利于引导用 户合理报装容量,提升系统效率 2.2 输配电价新规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表:输配电价政策变化对比 资料来源:湖南发改委,郴州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中国政府网,海通证券研究所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核心目的及驱动 能源保供 (压力缓和但挑战仍大)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当下重点任务) 系统成本优化 (重要性逐步提升,与新 型电力系统发展配套) 2.3 使命与动力 9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海通证券研究所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新能源快速发展,矛盾不断产生。2023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约216GW,风电新增装机约 76GW,风光装机快速扩张,消纳压力不断加大。 截至2023年,火电装机(含煤电+气电)对风光的保障比为1.3:1,我们预计2024年风光 总装机将超过火电,火电对风光的保障比下降至1.1:1,2025或进一步降至0.9:1。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火电和风光装机量变化(万千瓦)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19055 124517 129803 133647 138987 143571 147833 41473 53496 63504 75805 105083 132083 161083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E 2025E 火电 风电+光伏 2.4 新能源快速发展:机遇也是挑战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根据CPIA预测, 2024年保守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390GW,与23年持 平,乐观情况下能够达到430GW,YOY+10.3%;2024年保守情况下我国光伏新 增装机约190GW,YOY-12.4%,乐观情况下能够达到220GW,YOY+1.4%。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公众号,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GW) 1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 (GW) 2.4 新能源快速发展:机遇也是挑战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根据CPIA预计,到2025年光伏项目造价将降至3元/瓦。 资料来源:wind,CPIA《2023-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海通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我国光伏成本变化预测(元/W) 图:我国光伏月度新增装机(GW)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2 2.4 新能源快速发展:机遇也是挑战 0 10 20 30 40 50 60 2021-02 2021-04 2021-06 2021-08 2021-10 2021-12 2022-02 2022-04 2022-06 2022-08 2022-10 2022-12 2023-02 2023-04 2023-06 2023-08 2023-10 2023-12 2024-02 2024-04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风电项目收益率可观,但资源存在稀缺性。根据金风科技季度演示材料,23Q3 风机全市场投标均价约1608元/千瓦,YOY-12%,QoQ-3%,降幅明显;23年9 月风机全市场投标均价继续下探至1553元/千瓦。但因风电优质资源稀缺的特 性,目前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少于光伏。 资料来源:wind,金风科技季度演示材料,海通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风机月度公开投标均价(元/千瓦) 图:我国风电月度新增装机(GW) 1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2015/9 2016/2 2016/7 2016/12 2017/5 2017/10 2018/3 2018/8 2019/1 2019/6 2019/11 2020/4 2020/9 2021/2 2021/7 2021/12 2022/5 2022/10 2023/3 2023/8 2.0MW 2.5MW 3S 4S 平均 2.4 新能源快速发展:机遇也是挑战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储能造价随碳酸锂价格下行。截至24年7月4日,储能电芯价格降至0.36元/Wh,同比下降 45%。但受电价端影响,储能收益率仍不高,根据2023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报告,2023 年储能参与现货日前市场平均充放电价差155厘/千瓦时,参与现货实时市场平均充放电价 差177厘/千瓦时。 资料来源:Wind,SMM储能公众号,海通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储能造价随碳酸锂价格下行 1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2023年1月储能电芯成本构成 图:2024年1月储能电芯成本构成 2.4 新能源快速发展:机遇也是挑战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2023-01-03 2023-02-03 2023-03-03 2023-04-03 2023-05-03 2023-06-03 2023-07-03 2023-08-03 2023-09-03 2023-10-03 2023-11-03 2023-12-03 2024-01-03 2024-02-03 2024-03-03 2024-04-03 2024-05-03 2024-06-03 2024-07-03 中国:平均价:碳酸锂(电池级,99.5%,国产,万元/吨) 中国:价格:方形电芯:磷酸铁锂(国产,元/Wh)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资料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海通证券研究所 根据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 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中国2030 年前碳达峰研究》,预计2028年我国全社会碳排放达峰(2028/2030年我国全社会 碳排放将分别为109/102亿吨)。 根据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所发布《电力部门碳排放达峰路径与政策》,我国电力行 业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超40%。双碳目标下,能源生产的清洁化以及能源使用的 电气化将是碳达峰的主要路径。 表: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及构成 2028E 2030E 2035E 能源活动碳排放(亿吨) 102.3 96.7 77.1 煤炭(亿吨) 76.3 69.8 51 石油(亿吨) 17.2 17.4 16 天然气(亿方) 8.8 9.5 10.1 工业过程(亿吨) 13 11.7 11 土地和林业(亿吨) -5.9 -5.9 -5.9 废弃物处理(亿吨) 0.2 0.2 0.2 碳移除(CCS和BECCS)(亿吨) -0.6 -0.7 -1 全社会净排放(亿吨) 109 102 81 15 2.5 碳中和的投资测算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5 碳中和的投资测算 发布时间 机构 报告/论坛 碳中和投资规模预测 2020/10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院 《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 实现1.5℃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需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 2020/11 中国投资协会和落基山研究 所 《零碳中国•绿色投资:以实现碳中和为目 标的投资机遇》 在碳中和愿景下,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能效、零碳技术和储能技术等七个领域可撬动 投资70万亿元。 2021/4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 “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 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 (根据此计算,到2060年合计需要140.7万亿元)。 2021/4 红杉中国 《迈向零碳——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 2021-2060年,我国绿色投资年均缺口约3.84万亿元。其中,2021-2030年均缺口约 2.7万亿元,2031-2060年均缺口约4.1万亿元(合计约150亿元)。 2021/4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院院长马骏 《碳中和背景下的投资机遇和金融风险》 未来30年内,“碳中和”带来投资需求达500万亿元以上。 2021/5 渣打全球研究团队 《充满挑战的脱碳之路》 为达成碳中和目标,2060年前中国在脱碳进程中需进行高达人民币127-192万亿元的 投资,相当于平均每年投资人民币3.2-4.8万亿元。 2021/6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 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 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预计在150-300万亿元之间,相当于年均投资3.75- 7.5万亿元。 2021/12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 委员会 《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 按报告口径计算,未来三十年内我国在《绿色产业目录》确定的211个领域内将产生 487万亿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 2022/4 能源基金会 《聚焦稳增长:绿色投资支撑绿色复苏》 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达140万亿元。 2022/5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 / 为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39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建智慧停车大脑,解城市停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