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从多邻国的成功经验,探析中国本土教育企业“AI+”战略的路径异同“高质量、大规模、个性化”不可能三角有望在 AI 技术下被打破,AI 正成 为优化教育供给的核心驱动因素。近期高性能、低成本、开源的 DeepseekR1 问世,在技术层面继续助推 AI 教育发展,包括有道、好未来等在内教育企 业陆续接入,叠加政策顶层规划,国内 AI 教育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 千亿多邻国成长启示录:AI 赋能打造 C 端寓教于乐场景。多邻国是目前全球 最受欢迎的在线教育平台,上市以来单季收入增速同比维持 端寓教于乐场景成功经验,同时考虑中国用户 消费偏好有别于美国(硬件付费意愿相对高于软件付费),我们看好 K12 教 育率先跑出可验证的产品及商业模式。从产品投产进度和市场验证来看,首 先建议关注有道、好未来、豆神教育、盛通股份、天立国际控股等公司;此 外,其他教育公司都积极拥抱 AI 技术,我们密切关注后来居上的潜在机会。 风险提示:技术伦理监管趋严、硬件同质化竞争加剧、教育数据安全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PE 代码 名称 评级 (元) (百万元) 2024E 2025E 2024E 2025E DAO.N 有道 无评级 74.8 8939.5 0.7 1.2 106.9 63.4 TAL.N 好未来 无评级 104.6 63181.4 3.9 7.1 79.6 44.0 300010.SZ 豆神教育 无评级 8.3 17483.5 0.1 0.1 139.0 83.4 002599.SZ 盛通股份10 积分 | 36 页 | 2.48 MB | 5 月前3
2022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基于信创体系的智慧教育.................................. 84 1 一、教育信创的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未来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未来的人才结构;反之,未来 的人才结构也决定了未来的产业结构。教育需要面向未来,为适应未来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教育之根本目的。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和供应链安全正在 被重塑。如何建立 技术底座和技术体系,并基于 这样的技术底座和技术体系实现教育信息系统“升级替代”和教育数字化转型, 最终目的是推动教育机构建立基于信创体系的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校园与 智慧管理,并培养符合未来产业需要的信创人才。教育信创应服务于教育机构数 字化战略目标,支持教育机构实现“自主可控”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创新 高效、安全稳定“的数字化技术平台,支撑学校业务应用场景的创新,提升学校 业务运营效率与师生服务能力。 上的架构开发与分析。 7 图 3.2 智慧教育架构框架之架构开发方法(SEAF-ADM) 对于自上而下的架构开发与分析,我们首先将信创的愿景和需求等放到战略 意图里,然后分析这一战略意图对未来整个战略架构产生什么影响?这里可以是 与信创相关的战略主线与目标。在新的战略主线和目标下,业务架构会发生什么 样的变化?如业务模式或业务流程会不会有什么变化?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如果采用“0 积分 | 89 页 | 5.83 MB | 5 月前3
艾瑞咨询:2024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场与用户洞察报告式可进一步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作为机构级渠 道的公立学校进校流程复杂,政企共同青睐区域集采模式。 • 从模式力来看,传统商业模式中,仍以软硬功能、内容资源等一次售卖为主,增值服务模式尚未发力 但未来可期。AI智习室作为创新模式,通过线上录播自学+线下伴学服务,变革了传统模式,满足了 供需多重需求。 • 从生态力来看,产品生态促进数据协同并提高产品性能,用户生态推动消费决策与用户价值拓展。 www.iresearch.com.cn 校外消费级—便携类 通过拓科、拓场景强调高端化与性价比,未来产品功能可能重新走向收敛 便携式单功能产品通常以较低的价格,较好的体验,在某个细分场景下占领用户心智,进而成为其他品类或品牌的引流产品。由于 该品类标准化程度高、进入门槛低等特性,市场竞争很快走向 com.cn 校内机构级—教育交互大屏 国内增长见顶,竞争格局稳定,海外市场探索和AIGC赋能教师为新方向 教育交互大屏在中国基础教育校内的渗透率接近饱和,近年来销量呈现连续下降的态势,且换机潮尚未来临,业务更多依赖设备的 更新与维修,需求不稳定。同时,当前国内市场集中度高,竞争格局基本稳定,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成本结构清晰,利润空间也较 低。从增长机会点来看,当前海外市场的渗透率低,且各国政策在10 积分 | 107 页 | 3.91 MB | 5 月前3
DeepSeek系列报告之AI+医疗观全球,以佩洛西等为代表的优质资金大量流向“AI+医疗”的方向,科技的飞 速发展正在不断改变我们对健康管理的思维模式与理念,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化发 展已是大势所趋,国内外多个大型科技企业高度重视并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投入, 未来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潜力。AI 医疗也将更好地服务患者,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创 新升级,建议关注创业慧康、卫宁健康、东软集团、医渡科技、安必平、久远银 海、医脉通等 AI 医疗领域龙头。 ➢ 风险 的真正价值,在于将医生从繁琐、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例 如,病历书写、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等,让医生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 更具价值的临床判断和人文关怀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医生的专业价值,提升医疗服 务的质量和温度。未来,医生与 AI 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必将推动医疗服务朝 着“精准化”、“人性化”的方向加速迈进,构建起“精准医疗”与“人文医疗” 并驾齐驱的新型医疗范式。正如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所精辟指出的那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飞快的速度融入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而佩洛西与 Cathie Wood 的投资选择再次验证了这一趋势的潜力。佩洛西与 Cathie Wood 在收购 AI 企业方面的举动,主要可以归结为对科技行业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趋势的看好。 行业深度研究/计算机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3 AI 技术正在改变多个行业的运作方式,尤其是在医疗、金融和制造等领域,对于10 积分 | 39 页 | 4.05 MB | 5 月前3
“AI+医药健康”系列报告(二):ToC端应用普惠大众,有望蓬勃发展在健康咨询、辅助就诊及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 ....................................... 4 图 4 未来在线健康咨询场景畅想........................................................................ 7 图 5 未来在线问诊场景畅想 ............................................ 平台与患者双向多模态的交 互,例如,当前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等线上咨询平台已经能够在同一次咨 询中实现前后关联。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7 行业深度报告 图 4 未来在线健康咨询场景畅想 资料来源: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招商证券 2.2 AI+线上问诊:“效率”与“效果”的双重提升 不同于在线健康咨询,线上问诊往往采取收费形式,但高额成本和较低支付意愿 在问诊过程中,虚拟医生在前,真实医生在后,相比于简单的文字交流,视 频交流更能提升患者的服务体验。患者对于线上问诊平台的信任度、依赖度 有望随着 AI 的加持逐渐改善,进而提升问诊的付费意愿。 图 5 未来在线问诊场景畅想 资料来源:iamxk、招商证券 提“效率”→降低单患者问诊成本:AI 模型的引入可以减少医生时间浪费、提 高就诊效率,从而在有限的时间能够接诊更多患者,一定程度上摊薄成本。10 积分 | 17 页 | 2.26 MB | 5 月前3
“AI+医药健康”系列报告(一)- 院内场景丰富,全流程 AI 赋能......................................................................... 30 图表目录 图 1:GPT 医疗未来或可做到的医院端应用场景 ............................................... 5 图 2:国内外医疗 AI 发展历史 ................ 对话,完成了对患者的救 治、得到了心理安慰、并为患者向保险公司申请了授权,后续在查房中,还为 肿瘤复发患者寻找合适的临床试验。生动的描述,让人切实感受到了 AI 为医疗 行业带来的想象空间。 图 1:GPT 医疗未来或可做到的医院端应用场景 资料来源:《超越想象的 GPT 医疗》、医药魔方、艾瑞咨询、招商证券 ChatGPT 为核心的生成式 AI 爆火,再次引发全球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我们 认为 AI 中国市场起步较晚,处于高速增长期。根据 IQVIA 数据,2021 年中国 AI 医疗 市场规模不足 40 亿元,主要以智慧病案、信息系统和 CDSS 等应用为主,而 在国外较成熟的医学影像和 AI 制药占比较低。未来 10 年,预计中国医疗 AI 市 场空间将以超 30%的复合增速增长,AI 医学影像(CT、X 光、病理、超声等) 和 AI 制药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10 积分 | 31 页 | 3.14 MB | 5 月前3
蓝凌研究院:2025年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大学校长 专家观点:人工智能推动高等教育的理念更新 大学必须适应和拥抱人工智能变革浪潮,以人工智能为牵引,创新学科范式和组织体系,推动 学科之间突破边界壁垒、实现知识融通,超前布局面向未来的战略性、引领性学科方向或新学 科生长点,以学科会聚催生创新高地和学科尖峰。 人工智能推动学科开环开放和交叉融合 01 大学人才培养必须更加凸显学生本位、能力本位,把创新能力培养摆在核心位置,兼顾教育教 2025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报告 2025 Digital Research Report on Higher Education 张立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专家观点: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未来将实现三大转变 AI时代,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行为和日志数据的智能分析,根据其基础、能力、兴趣和需求,AI 学习工具能够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内容、建议以及多样化的学习资源。AI辅助备课工 具 、内容和节奏,每一位学 习者都将拥有一位永不休息的智能导师/学伴。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 01 AI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获取的便利性,特别是未来的智能化 数字教材,可以多主体共建、实时生成、拓展推荐,运用AI技术构建的跨学科知识图谱可以更 容易地揭示学科间的潜在联系,帮助学习者快速找到关键知识,甚至为其推荐学科交叉的可能 路径,人们获20 积分 | 49 页 | 5.28 MB | 5 月前3
“AI+医药健康”系列报告(三):AI制药蓝海,人工智能助力新药开发全流程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7 行业深度报告 分析师承诺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 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评级说明 报告中所涉及的投资评级采用相对评级体系,基于报告发布日后 6-12 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当地 市场基准指数的市场表现预期。其中,A10 积分 | 17 页 | 2.22 MB | 5 月前3
共 8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