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但本地消纳能力有限,加之疆电外送面临输电能力有限、网间调节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对储能存在 长期需求;内蒙古特高压外送通道配储需求旺盛,加之“政策+资金”双驱动,推动特高压通道节点附 近储能规模化建设;江苏作为负荷中心,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导致调峰调频需求激增,江苏“715保供项 4 目” 在Q2拉动了大批独立储能装机,大规模工厂配储亦贡献了部分增量;此外,河北新能源装机快速 增长,但此前 钮、手动火灾报 2025 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电网对储能系统安全性、灵活性及综合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为非锂储 能技术创造了独特机遇。2024年,非锂储能技术在规模化应用和技术创新上取得显著进展,压缩空 3.2 非锂储能 警按钮、手自动转换开关、气体释放警报器、火灾声光警报器、气体浓度显示装置等。 每个储能预制舱作为一个防护单元,独立设置1套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负责电池舱和电气舱的火 喷头安装应确保喷水保护范围内不受障碍物的遮挡。 3.2.1光热 光热发电凭借其独特的长时储能能力和灵活调节特性,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 在风电、光伏发电渗透率持续攀升的当下,光热储能的互补价值与政策红利正推动其迈向规模化发展 新阶段。2025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 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科学谋划“十五五”“沙戈荒”新能源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然气等新能源重型货运车辆,逐步降低传统燃 油货车占比,并设定到 2030 年新增新能源、清 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达到 40% 的目标,确 定将新能源重型货运作为未来行业低碳转型的 主要发力方向。 新能源货运行业目前正处于规模化推广与产业 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进程中,政策体系的 精准优化与有效实施必须以对市场现状的深度 洞察为基础——包括企业发展新能源货运的核 心驱动力、当前面临的主要瓶颈、实际应用情 况和运营痛点,以及促进行业低碳转型的可行 站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氢源不够充足,加氢排队情况 较为严重,时间明显长于传统加油站,严重影响运输效 率。补能基础设施滞后直接限制了运营半径和运输效率, 使新能源重卡难以满足大多数干线运输与多班次运行的 需求,制约了其在规模化、标准化场景下的复制与扩张。 基础设施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在前期部署决 策中的风险预期,降低了行业资本与资源投入的信心。 紧随其后的是经济性问题,75% 的货主企业与约 57% 的 和推广。 新能源重卡作为道路运输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已获得市场初步认可。随着政策引导持续增 强、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以及企业绿色竞争力意识提升,新能源重卡将在更多场景中实现从“示 范部署”向“规模化运营”的跨越。 本报告聚焦于新能源重卡,将其视为道路运输领域零排放转型的重要技术与解决方案切入点, “窥斑见豹”,通过调研与访谈,深入了解行业在高效零排放转型进程中面临的关键机遇和 挑战。本次30 积分 | 15 页 | 36.74 MB | 5 月前3
5.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与虚拟电厂融合创新与思考虚拟电厂作为一种可聚合与调控供给侧和需求侧多元资源的技术, 可以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与调节能力,进而有效应对“双随机” 带来的诸多问题。一方面通过引导需求侧资源外部特性匹配供给侧可再 生能源出力曲线,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规模化消纳;另一方面实现对 用户侧分布式发电资源有序管理,提升分布式资源接入电网的友好性。 能源转型的挑战与机遇 虚拟电厂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SPI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真成 13 成效价值 成效价值 模式创新 不断突破 IV. 重点形态突破 III. 大客户开发 I.存量资产/客户升级 II.优质业态打造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 虚拟电厂”向 高质量、规模化迈进 • 实现从项目到模式跨越; • 具备从“1”到“N”复制 条件; • 大幅提升市场与价值空间; • 提供示范引领与支撑作用。 成熟模式 持续拓展 • 分布式光伏 • 清洁供暖(热)20 积分 | 25 页 | 6.67 MB | 5 月前3
全球工程前沿报告2024-中国工程院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包括:在军用 / 民用电子设备中对关键电子元器件进行被动式热防护和热管理; 在建筑、地外建造等领域能够维持或降低室内温度波动,以及通过蓄冷 / 蓄热实现建筑节能;在电力与 工业领域,规模化的相变储能能够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以及工业领域的高温余热回收等,助力实现“双碳” 目标。 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相变材料、循环稳定性、储换热系统等。具体的发展趋势包括: 调节储能材料 :① 新型纤维素气凝胶的研究及改性;② 面向应用 场景的器件结构设计与优化;③ 基于纤维素气凝胶的多功能器件集成;④ 基于纤维素气凝胶的可植入式 摩擦纳米发电器件及系统;⑤ 纤维素基纳米发电机规模化制备工艺及装备。 2.1.2 Top 3 工程研究前沿重点解读 2.1.2.1 船舶数字孪生系统 迈入 21 世纪,船舶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逐渐成为全球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云计算、 技术突破 及产业应用 船舶关键子系统数字 孪生系统技术验证与 应用 关键技术突破:船舶全要素感知、多 领域模型构建、船岸通信与交互、可 靠数据传输与同步等 船舶数字孪生系统可随船交付,实现 规模化产业应用 船舶数字孪生系统集成、 技术验证与应用 需求 提升船舶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实现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更环保的 智能船舶 建立船舶数字化研发体系,提升船舶设计、验证、制造、交付能力10 积分 | 293 页 | 4.25 MB | 5 月前3
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研发与制造的公司。2023年底启动了硫化物固态电解 质中试线建设,并在2024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实现超 10吨级年生产能力标志着马车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率 先开启全固态电池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的规模化生产。 公众号粉21网 中国粉体网丨邮粉体大数据研究 上海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硫化物 恩力动力成立于2012年7月,自2017年起,恩力动力 便致力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全固态电解质 专有的固体电解质材料,称为 “Factoria电解质系 统技术” (FEsT) 。2024年12月,Factorial Energy 宣布,首批40Ah的SolsticeTM全固态电池已成功实现 规模化生产,该电池采用了FEST系统 acupowdercom.cn 公众号粉56网 中国粉体网丨邮粉体大数据研究 德国 宝马集团:硫化物 宝马集团与美国SolidPower合作,共同研发基于硫10 积分 | 62 页 | 5.38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制与应用,重点研制针对井工矿透水、火灾、瓦斯、顶板冒落等事故 的高效救援机器人,以及针对露天矿滑坡、坍塌类事故的监测预警机 器人等。2024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12 部门联合发布了《5G 规模化 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要求推进 5G+智能矿山建设,加快 5G 远程掘进、远程综采、无人矿卡等场景规模推广,推动 5G 与矿山行 3 业系统融合,构建一体化数智矿山解决方案,建设一批 实时智能监测与报警闭环 管控,通过部署高清矿用摄像机、智能分析终端等 AI 算力设备,有 效解决了井下复杂环境下的低延时分析与高精度决策需求,煤矿 AI 18 视频技术正加速在煤炭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推动煤矿由“人防”向 “技防”的转型。例如,陕煤集团在 32 对矿井建成“千眼”视频系 统,首创 AI+NOSA 智能风险管控系统,严格落实“无视频不作业”要 求,推动安全管理由人工向智能监管转变。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 巡检机器人;面向井下巷道场景,研发多种搬运类、清理类和施工类 辅助作业机器人。构建覆盖全矿井的智能机器人矩阵,推动井下作业 从“人工+单机”向“全自主智能群体”转型。开展机器人化替代示范 工程,在井工矿检查、巷道作业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4.加速产业生态链协同提升。打造集研发、制造、检测于一体的 行业级生产基地,建设国家级煤矿机器人中试平台,覆盖 40 余类机 器人测试需求。完善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及认证体系,推动算力芯片、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实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针对共性工艺环节探索建立高标准绿色工厂、零碳工厂, 系统性提升集群绿色发展水平;集群可以根据产业链上下游生产过程用能特点, 9 建设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能源综合供应系统,实现集群规模化应用绿 电、绿氢、绿色甲醇等,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降低产品碳足迹。 新能源富集区促进新型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一方面,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加 快新建生产基地,带动本地相关产业链布局、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和零碳产业聚集 年我国退役光伏系统将释放可循环材料超 300 万吨,其中含 145 万 吨碳钢、110 万吨光伏玻璃、26 万吨铝、17 万吨铜及 550 吨稀有金属银,资源 价值总量突破 400 亿元。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加速向规模化跃迁。2024 年全球锂电回收市场规模达 283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950 亿元)(据 Circular Energy Storage《2024 全 球锂电池回收年报》实际交易数据),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工信部统计显 年石化行业节能技术市场 规模超 800 亿元,磁悬浮压缩机等高效装备普及率达 40%,支撑全行业单位产值 能耗同比下降 6.2%,产业能效提升进入快车道。 负碳技术与数智化协同。CCUS 规模化应用与数智化管控正形成“末端治理+ 系统优化”的深度减碳合力。2024 年全国 CCUS 项目累计封存 CO2达 1500 万吨, 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项目升级后年封存能力增至 200 万吨,CO2驱油效率10 积分 | 66 页 | 1.49 MB | 6 月前3
本末电碳:2025虚拟电厂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成熟做法会被编⼊指导⼿册向全国推⼴,从⽽整体提升⾏业⽔平。可以预 期,在政策激励和规范双管⻬下下,虚拟电⼚的社会认知度和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都会显著提⾼。 4. 总的来看,未来的虚拟电⼚将朝着规模化、智能化、市场化⽅向发展:规模上,从当前的百⼗兆⽡级试点⾛向全国多省市联动的吉⽡级资源池;智能上,从⼈⼯经验调度⾛向AI算法驱动的⾃主优化;市 场上,从主要依靠补贴⾛向主要依靠市场收益并辅以⾦融⼯ 洁能源。这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双碳"⽬标意 义重⼤。可以预⻅,虚拟电⼚的⽣存与发展不仅关乎企业商业成败,更关乎能源体系的现代化升级和可持续未来。 综上所述,我国虚拟电⼚正处于从⽰范⾛向规模化的关键阶段。只要政策、技术、市场合⼒推动,国内各类主体共同努⼒,虚拟电⼚完全可以在中国这⽚沃⼟上茁壮成⻓,成为助⼒能源⾰命和电⼒体制 改⾰的新兴中坚⼒量,为我们构建安全⾼效、绿⾊低碳的未来电⼒系统提供强⼤⽀撑。10 积分 | 16 页 | 15.51 MB | 5 月前3
2024年欧洲低碳政策新趋势:企业转型策略与实践报告再利用,减少危险物质的使用 净零工业法案(Net-Zero Industry Act) 扩大清洁技术的制造能力, 支持欧盟向气候中和转型 简化清洁技术的监管框架,吸引投资;支持关 键净零技术的快速规模化;设立“净零欧洲平 台”以促进国际合作和融资 关键原材料法案(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 确保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安全, 支持净零技术的发展 促进原材料的可持续开采和回收;推动供应链0 积分 | 15 页 | 2.48 MB | 5 月前3
罗戈研究:2025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 海运快船 ✓ 开拓欧洲-中国的TBT 多模式组合运输:卡 车+内河+卡车 • 业务转型 • 延展国内长途干线电铁路运输 (70%) • 普及电动重卡集装箱整柜运输 (15%) • 规模化同城小货量电车和氢车运输 • 跨境公路国内长干线电动重卡 (2000+km) • 运输节点的施耐德园区增设电动重 卡充电桩,延申电卡的运输半径 • 运输网络模型优化 (80%) • 同城循环配送20 积分 | 113 页 | 22.17 MB | 4 月前3
共 24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