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碳目标制定指导手册重要政策文件陆续发布,国内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正在加快形成。同时,国内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相关政策的制 定和推进,如国资委办公厅向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下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和《央企控股上 市公司 ESG 专项报告参考模板》;香港交易所正式发布了《有关优化环境、社会及管治框架下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的咨询 总结》,根据 IFRS S2 加强 ESG 报告准则中气候相关披露规定,并为配合新 间尽量减少碳排放和 其他负面外部因素。 《气候转型融资手 册》 2 国际资本 市场协会 (ICMA) 2020.12 企业的气候转型计划应 参考具有科学依据的目 标和路径。 尽力与《巴黎协定》 目标保持一致。 • 定量可测量 • 参考科学的减碳轨迹 • 通过公认的框架公开 披露 • 独立验证 《转型金融报告》 3 欧盟委员 会技术专 家组 2021.3 • 日本经济 产业省和 环境部 2021.5 • 包含与《巴黎协定》 目标一致的长期目标、 实现长期目标的中期目 标,以及战略规划 • 计划应与中长期经营 战略和业务计划挂钩, 并参考与气候变化相关 的情景 • 应建立组织结构,由 董事会和 / 或同等职位 监督应对气候变化活 动,由管理层评估管理 • 制定 2050 年的长 期目标、短期至中期 目标,并基于长期一0 积分 | 13 页 | 1.80 MB | 5 月前3
2024电力市场化改革与电价体系洞察:面向市场参与者的十大趋势cn/insights/2024powermarketreviewandoutlook/ RMI 重视合作,旨在通过分享知识和见解来加速能源转型。因此,我们允许感兴趣的各方通过知识共享 CC BY-SA 4.0 许可参考、分享和引用我们的工作。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除特别注明,本报告中所有图片均来自iStock。 作者与鸣谢 rmi.org � � � 44 10 绿电与绿证市场持续扩容,短期内供需关系较为宽松 � � � � � � � � � � � � � � � � � � 47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望了未来1-3年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同时,在以往按市场组成分章节讨论的基础上,今年我们还增加了针对特定 市场主体和特定交易类型的章节(图表2)。对于2015年-2022年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价格体系的背景内容,有需要 的读者可以参考2023年报告中的相应内容。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大背景下, 我们希望本报告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当前和未来的电力价格体系,洞悉市场发展趋势,并提升参与电力 市场交易的能力。10 积分 | 54 页 | 1.78 MB | 5 月前3
2025年迈向零排放货运:新能源重卡应用初探-行业调研分析与建议报告心驱动力、当前面临的主要瓶颈、实际应用情 况和运营痛点,以及促进行业低碳转型的可行 路径。基于此,本次调研聚焦上述关键议题展 开初步探索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 依据,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实践参考,以期凝聚 共识、深化探索,共同推进中国物流行业的绿 色低碳变革。 中文507.indd 3-4 中文507.indd 3-4 2025/5/7 10:37 2025/5/7 10:37 济性、运力匹配、基础设施、减碳效益评估、政 策落地等),并评估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4. 明确企业对政策支持的需求 调研企业的政策期待(财税激励、补能基础设施、 绿色金融、行业标准等),为政府优化支持措施 提供参考。 问卷在设计阶段对企业类型进行了分类,主要分成了三类——货主企业、 物流运输商和其他相关方(包括从事运输设备制造、能源配套、平台服务 的企业),并根据不同企业类型设置了差异化的问题模块,以精准捕捉其 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展现出部署新能源重卡的意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多 方面的现实制约。本节首先分析货主企业与物流运输商在项目落地和运营过程中的主 要挑战,进而探讨其对政策支持的诉求,为推动更具针对性的公共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20 新能源重卡应用挑战与政策诉求 调研结果显示,货主企业(88%)与物流运输商(79%) 将“基础设施不足”视为新能源重卡落地过程中的最大 挑战。基础设施不足主要体现为业务线路上充、换电站30 积分 | 15 页 | 36.74 MB | 5 月前3
2023电力市场化改革洞察: 面向市场参与者的20大趋势.............................................................................................. 42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末由发用电双方通过 双边协商或集中交易的方式交易次年/月的电量,部分地区少量开展了多日、周等尺度的电力交易。中长期交易继 承了电力计划体制时期部分特点,例如以年度尺度交易/计划作为电力运行的核心参考、价格水平长期稳定等,这 也使电力中长期交易成为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的桥梁。年度和月度为代表的中长期交易为发用电双方提供 具有相对确定性的电量和价格预期,实现对冲短时电力价格波动的作用。 b 电力现货市场指发用电双方在日前和日内尺度的电能量交易,通常以每15分钟一个单元,每日96个单元组织交 易。建立电力现货市场是发现实时电力电能量价值的基础,理论上电力现货市场价格及波动是电力中长期交易价 格的参考。国家于2017年推出了第一批8个省级电力现货市场试点,2021年推出第二批6个试点,目前省级电力现 货市场建设工作已在各省普遍展开(图表4)。 图表4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程 来源:落基山研究所0 积分 | 46 页 | 5.30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对未来碳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工具创新方向及风险管理体 系构建开展前瞻性研判。 本报告通过提供兼具战略视野与实践价值的参考框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 供决策依据,为研究者搭建起交流的桥梁,为市场参与者找准自身定位、厘清奋 斗方向、挖掘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一定参考。期望各方以此为基础,共同探索碳 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路径,在实现 “双碳” 目标的征程中,充分发挥碳金 融市场的关键作用,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的现实意义。本报告深度梳理我国碳金融的演进脉络,深入分析我国碳市场和碳 金融建设进展与发展趋势,从政策、市场、创新等多个维度系统展望碳金融的未 来发展方向,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及其他市场参与者提供具有前瞻性和 实操性的决策参考,助力我国碳金融在全球绿色金融浪潮中破浪前行,推动经济 社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 2 一、我国碳市场和碳金融发展现状 (一)碳市场与碳金融的关系 碳市场,是以二氧 中国的碳掉期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控排企业在当期卖出碳配额,换取远期交付 的等量 CCER 和现金二是由项目业主在当期出售 CCER,换取远期交付的不等量 碳配额。 碳指数交易产品:碳指数可参考金融市场基于指数开发的交易产品,目前我 国有中碳指数,为碳市场投资者和研究机构分析、判断碳市场动态及大势走向提 供基础信息,未来也可以依托此类碳指数,作为标的物开发相应的碳指数交易产 品。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智能化煤矿应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思路,采用一套标 准体系、构建一张全面感知网络、建设一条高速数据传输通道、 形成一个大数据应用中心,面向不同业务部门实现按需服务。井 工煤矿、露天煤矿开展智能化建设可参考图 1 所示技术架构。 4 图 1 智能化建设参考技术架构 (一)井工煤矿智能化总体设计 1.总体技术要求 井工煤矿应建设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围绕监测实时化、控 制自动化、安全本质化、管理信息化、业务协同化、知识模型化、 (3)投产后,逐步建设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充分挖掘数据 潜在价值,实现过程参数优化、生产流程优化、数字仿真优化、 设备故障智能诊断、经营决策优化等。 (三)选煤厂智能化总体设计 1.总体技术要求 智能化选煤厂可参考图 2 所示技术架构,划分为设备层、控制 层、执行层、决策层四层。设备层主要包括机电设备及检测仪表、 保护装置等;控制层主要包括生产集中控制系统、设备状态监测 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调度通讯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执行层 ;执行层 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机电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节能与环 保管理、安全与职业健康管理等;决策层主要包括:智能控制、 智能管理、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 8 图 2 选煤厂智能化建设参考技术架构 2.选煤厂智能化建设技术路径 第一阶段:重点开展智能化选煤厂标准建设、关键技术攻关、 基础装备完善工作,适时进行成熟技术推广,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第二阶段:强化大数据技术与选煤专业知识的深度结合与应0 积分 | 50 页 | 176.51 K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省级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现状与展望报告策建议与企业建议,为未来市场建设提供参考。 主要发现 ● 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与应对机制:以 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 模部署和入市,需要考虑包括电力电量失衡、超 短期灵活性需求提升、多重市场营收风险、环境 价值体现在内的关键问题,相应配套市场机制可 依据实际需求,进行本土化设计。 ● 中国省级市场特色实践梳理:本报告参考资源 基础、市场建设进度和新能源渗透率等因素,选 的 情况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不能简单的照搬海外 经验。本章期望通过对海外情况的介绍分析,帮助 理解相关问题的症结及解决方案的适用性,为中国 可再生能源市场机制建设提供对照,以及原则性的 参考和借鉴。 注:�为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下市场 机制设计,本章节中探讨的部分海外实例涵盖了更广 的市场范畴,不仅限于可再生能源参与,并与第三章绿 色电力市场建设相关机制形成衔接。 发电商将从政府获得差额;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执行价 格,发电商向政府退还差额 62。CfD的结算基准是参 考价格,一般采用多个市场的现货价格组合 63。在此 机制下,可再生能源发电商为获得CfD收益,在市场 竞价中会尽量以接近参考电价 64。 2014年,英国开始实行CfD机制 65。英国成立了专 门的低碳合约公司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CfD, 并管理和分配相应的专项预算 66。同年,英国开展了 第一轮差价合约分配(Allocation10 积分 | 68 页 | 12.71 MB | 5 月前3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2025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煤矿采掘系统按智能化设计、实现采掘智能化的生产煤矿,按照煤炭 先进产能标准管理,在产能置换、核准核增、产能储备、复工复产等 方面享受差别化政策,并将智能化建设工作进展及成效作为煤矿安全 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重要参考。 四是部署开展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2020 年 12 月,国家能源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关于开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的通 知》,审核确定了内蒙古双欣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村煤矿等 71 设思路,采用一套标准体系、构建一张全面感知网络、建设一条高速 数据传输通道、形成一个大数据应用中心,面向不同业务部门实现按 需服务,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技术路线参考,规范了煤矿智能化 建设遵循的范式。煤矿智能化建设参考技术架构如图 1 所示。 图 1 煤矿智能化建设参考技术架构 2.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持续健全。2023 年 8 月,国家矿山安全监 察局发布《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框架》,将煤矿和非煤矿山智能化标 化需求。目前,已发布了《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包含基 础共性、数据编码、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应用等 6 大专题共 40 项规范,为统一数据标准、汇聚高质量数据集支撑煤矿 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图 2 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框架 2024 年 3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 南》,构建了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结构,包括基础通用、信息基础、 平台与软件、生产系统与技术装备、运维保障与管理0 积分 | 48 页 | 1.27 MB | 5 月前3
2025年新能源矿产的机遇与挑战则制作本研究报告。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 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包含作者对证券价格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在任何情况 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 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 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五矿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10 积分 | 22 页 | 2.63 MB | 5 月前3
2024年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双碳背景下的企业用能转型报告家用能企业的企业一把手、ESG或可持续发展 负责人、节能/降碳管理负责人、生产负责人等进行深度调研和访谈,并融入政策分析和行业实 践经验,最终呈现此本报告。希望为管理层提供一份精炼且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助力企业在能源 转型的浪潮中把握机遇,提升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尹正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 中国及东亚区总裁 2 前言: 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主席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统计年鉴2023 8 拥抱能源产消一体化 1.3 能源消费持续上升,更须用能侧减排对冲 近年来,虽然火电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但是从量上看,火电仍然在不断地上 升(参考图3)。也就是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中相当的一部分,仍然要靠火电来满足。这显 然会给未来的碳中和,带来很大的负担。 图4显示,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这表明,企业需要在需求侧采取更积极的碳减排措 消耗和碳排放;而调整能源结构主要是指安全、经济、合理地提升低碳清洁能源在企业生产经营 中的能源使用占比。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优化能源效率和调整能源结构都可以总结为看清楚、 给办法、能落地、可持续几个关键步骤,而具体的详细做法则可以参考图13和图14: y 看清楚:这一步对于能效优化来说意味着能源审计与调研,即对企业或组织的能源使用 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估,了解关键能源消耗来源,评估潜在的能效改进机会;而对调整能源 结构10 积分 | 46 页 | 8.66 MB | 5 月前3
共 34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