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G-A绿色万兆全光园区白皮书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 F5G-A 绿色万兆全光 园区白皮书 编写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张 军 张锐利 刚轶金 朱岁松 王小安 黎 胤 熊 江 朱立彤 高洪福 向正权 文潇江 赵泽宇 周 岩 朱 魏中钘 何 伟 粟卫权 李尊强 管清宝 王志翔 李东青 张 薇 罗龙涛 郝祥勇 刘 岳 邱 晔 吴闻婧 查贵庭 刘 祺 朱大强 吴文竞 冯 义 张 翔 朱华伟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 编写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ON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复旦大学 中南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深圳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遵义市中医院 贵州省人民医院 武汉市中心医院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 绿色全光网络专业委员会 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10 积分 | 78 页 | 9.16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报告--苏州中咨工程咨询贡献: 戴彦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段洁仪 北京北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李晓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姜克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胥小龙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熊华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禹 湘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 何东全 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 宋雨燕 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刘 莹 温雨鑫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刘志波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 周树山 清华海峡研究院 江海燕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 陆振波 东南大学智能交通中心 沈其钢 苏州尚若节能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引言 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 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决策部署,积极践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一个产城融合的城市有机体,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将进一步驱动能源消费。然而,苏州工业园区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不 足,工业进一步减排空间日趋瓶颈,节能降碳步入深水区。 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了“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旨在为苏州工业园 区建设“近零碳园区”提供指导,形成近零碳发展的园区路径。“近零碳”是实现碳中和 的必经之路,0 积分 | 36 页 | 3.08 MB | 5 月前3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2023年度进展报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案中;四川金堂工业园区试点建设纳入淮州新城绿色低碳高质 量发展规划;四川什邡经济开发区、四川青神经济开发区、西 昌钒钛产业园区制定园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四川安居经开区修 订园区节能减排工作细则,将能源消费、节能减排设备和技术 改造纳入重点管理内容。 加强试点工作统筹,多方发力推动试点建设。省级层面构 建定期调度及帮扶机制,明确要求 11 个市(州)组织试点园 区定期报送试点建设工作进展总结;组织相关专家下沉 余家、整合 300 亩土地,着力推进数字通信、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等新经济产业集群化发展;成都经开区龙泉汽车产 业园区推动传统燃油汽车整车制造向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转型; 四川金堂工业园区优化提升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等传统产业, 推动纺织、印染、制鞋等传统制造业落后企业退出,加快土地 资源整合,实施土地资源再评估、再规划、再开发,清理盘活 低效工业用地 261.48 亩,为晶硅光伏、锂电等绿色低碳优势产 家企业签订绿电交易协议。 实施节能低碳改造。成都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园完成沃尔 沃汽车涂装车间油漆烘炉、锅炉电能替代,实现年节约标准煤 105 吨,并完成 2 家汽车零部件公司 22 台油压机节能改造(累 06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 2023 年度进展报告 计节能 120 吨标准煤);四川阆中经济开发区实施既有企业节 能改造,对浩森玻璃、鼎盛建材等重点企业开展节能监察,完 成工业窑炉改造,年节约用电20 积分 | 42 页 | 21.22 MB | 5 月前3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ODCC错误!未定义书签。 VIII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 ODCC-2023-02006 (四) 对综合能源技术的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 对节能技术的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 评级机构、各交易市场、政府监管平台的标准化与规范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 能碳系统技术与实施 ..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一)零碳数据中心 零碳数据中心是指对其在生命周期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 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植树造林、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交易等方式进行抵消,实现总碳排放 为零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应采用绿色先进节能技术及节能管理手 2 零碳数据中心园区能碳管理系统白皮书 ODCC-2023-02006 段不断降低碳排放,对以碳交易方式进行碳排放抵消的,其比例宜 升级 的重要抓手。中国已有 2000 多个国家级及省级工业园区,贡献了全 国工业产值的 50%以上,工业园区也同时贡献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 量的 31%。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也有达到系统性节能减排 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通过能源、交通、建筑、产业、生活、智慧 等综合调整的战略规划,推动达成生态、零碳、智慧的新产业模式。 数据中心。 针对工业园区的减排,国家也密集出台了系列政策。20210 积分 | 64 页 | 1.60 MB | 5 月前3
西门子中国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年)............................... 11 能源使用:节能设备与工艺和管理优化 .................................................................................. 12 • 园区典型场景的痛点和节能降碳的切入点总结.................................. 其它间接排放 因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所有其它排放,如员 工通勤、上下游产品生产排放。 表 2 碳排放的相关定义 零碳智慧园区,是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系统性地结合“碳中和”理念,综合利用节能、减 排、碳汇,碳捕集利用、碳交易等技术或方法,通过产业、设施和资源的低碳化、循环化利 用,在园区内部实现碳净排放量接近或达到零,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各类园区,5 我 们将其大致分为工业 能源使用:节能设备与工艺和管理优化 - 切入点: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技术经济条件,增加高能效设备的使用比例;通过优化 工艺和管理流程减少能源消耗,通过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通过使用循 环工艺实现各类能源和材料回收再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管理水平,在提效的同时 实现降碳。 - 挑战:节能设备性价比,工艺和管理优化的周期长、难度高,以及循环利用系统建 设。 ▪ 节能设备性0 积分 | 24 页 | 3.32 MB | 5 月前3
万亿蓝海 新从旧来——2025年中国设备更新战略与实践报告更为新一轮设备更新周期的启动注入 了新动能。 特别是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的设备更新路径,高端化政策旨在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社会生产 力;数智化通过设备更新促进生产数字化和现代化;绿色化则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方式。这三个 路径共同推动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在市场层面,随着各省市具体行动方案的出台和实施,预计到2027年,中国在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 的设备投资规模 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同时,这也将为促进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加速产业转型提供强大动力。 在行业层面,中国设备更新行动涵盖了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能源、教育和医疗等多个领域。 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重点方向和目标,如建筑领域的节能改造、交通领域的新能源转型、工业领域的 数字化转型等,都将在设备更新的大潮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领域的更新改造不仅能够提升相关行 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将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50亿元。 1.1 设备升级的核心路径:高端化、数智化、 绿色化 高端化:设备更新政策重点在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提升社会生产力。《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 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重要方向,聚焦 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 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10 积分 | 44 页 | 6.29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建立重点用能企业“一企一档”,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组织开展节能诊断, 发布《苏州工业园区节能减碳实践与技术汇编》,设立节能降碳专项引导资金,助力企业挖掘 节能潜力。 打造“SIP-E企学堂”: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化绿色低碳服务,线下组织专题培训、对接、 分享活动,线上开设“工业节能云课堂”和 “益企能”专栏,全力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工业节能 严格落实《苏州工业园区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实现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 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75%节能标准。截至2023年底,园区已获得各级绿色建筑标识215项, 建筑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 开展全社会节能宣传,号召机关单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强化节电管理;号召工业企业科学 用电,开展节能技改;号召商业建筑优化空调控制策略,提升节约用电管理水平;号召广大 居民节约用电,倡导购买、使用节能家电。2023年节能宣传周期间,园区举办了“节能降碳 园区与你同行”主题活动 园区与你同行”主题活动,企业代表、社区代表共同签署“节能我承诺”;在居民社区举办 家电能效标识识别、“限塑令”宣传、节电活动宣传、空盘行动号召等活动。 建筑节能 全民节能 绿色园区 启迪设计大厦 13 图:SIP-E企学堂 2023年,启迪设计大厦项目通过江苏省住建厅高品 质绿色建筑实践项目验收。 图:全民节能活动 图:绿色工厂授牌仪式 03 资源利用与循环经济 园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节约资源10 积分 | 33 页 | 11.25 MB | 5 月前3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23 4.1 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为园区节能减排提供智慧化助力 .............................24 4.2 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以智能守护园区安全 ......................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趋势下,通过建设低碳建筑、加速清 洁能源替代、实现园区低碳运营等方式,推进园区的节能减 排,已经成为园区建设与运营的重要需求。但与此同时,园 区节能减排广泛面临着能耗数据难以统计与分析、清洁能源 难以生产储备、能耗运维管控能力不足等挑战。为了解决上 述挑战,园区普遍加大了在人工智能 (AI)、大数据、物联网 等技术方面的投资,为园区节能减排提供智慧化助力。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斯联)通过借 够从能耗分析、建设改造、规划运营、光伏光储等层面帮助 园区降低碳足迹,提升节能水平,打造绿色数智园区。 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 特斯联推出了基于特斯联 TacOS 云边一体化产品矩阵的低碳 数智园区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元启楼宇自控系统、智能光 伏系统、城市碳管理平台、电力交易平台等双碳应用,并通 过在智能终端部署节能、储能、光伏、充电解决方案,从专 业应用到综合平台,实现园区碳管理的多场景全面覆盖。在0 积分 | 42 页 | 1.71 MB | 5 月前3
AI大模型智慧工厂MDC项目设计方案能源监控系统....................................................................................112 8.2 节能措施设计....................................................................................114 8.3 成本效益分析 (IoT)技术,将各类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能够显著提高设备的 使用效率。数据采集后,利用 AI 算法进行分析,发现设备在运行 中的能耗异常,从而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在设备采购时,选择高 效能设备和节能型材料,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其次,优化生产流程和布局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采用数字化 仿真技术,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建模与优化,能够有效识别流程 中的能耗高峰环节,进而调整生产线布局,减少设备间的运输时间 IoT 应用 15% 生产流程优化 10% HVAC 系统优化 20% 能耗监测与管理 5% 最后,通过员工培训与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能效意识和节能 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开展定期的节能培训和宣传活动,促进全员 参与能耗降低,形成一个节能高效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AI 大模型智慧工厂 MDC 项目将在设备智能化、生 产流程优化、HVAC 系统管理、能耗监测和全员参与等多方面着 力0 积分 | 175 页 | 506.55 K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白皮书(1)政策层面的功能要求:数据平台化、管理智慧化、低碳节能化 21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智慧园区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各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先后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战略部署,优化发展环境,支持园区智慧化升级改造。对智 慧园区的建设运营升级方向引导,主要聚焦在通过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化升级实现园区 数据平台化、服务管理智慧化、产业低碳节能化改造等方面。 图表19:政策层面对智慧园区建设运营的功能要求 二氧化碳、固体废物、废水、主要大气污 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显著提升园区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2022年 6月 《工业能效提升行 动计划》 强化工业园区用能管理,支持园区利用工 业互联网实现节能提效与绿色转型,实施 数字化降碳改造 资料来源:政府网站 23 (2)标准层面的功能要求:覆盖园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多元化功能要求 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来看,有关智慧园区建设相关现行标准主要聚焦在化工产 提供长期的运维支持,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并能够迅速响应故障和用户需求。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32 (8)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推广和应用低碳节能技术,帮助园区实现绿色转型,符合低碳节能化的要求。在 能源管理、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 具备相关能力的解决方案商不仅能够满足智慧园区当前的需求,还能够支持其长 远发展,推动园区向着更加智慧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10 积分 | 76 页 | 10.26 MB | 5 月前3
共 25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