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克韦尔自动化《2024年智能制造现状报告》(第九版)力包括能够应对未来的这些短缺、应对普遍存在的熟练劳动力短缺以及创造更 具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我们的调查结果反映了这些观点。 我们很高兴与您分享这些结果,并希望这份全球基准报告能为 2024 年的成功决 策提供指导,推动积极的业务成果,从而实现竞争优势、盈利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的未来。 94% 的企业希望通过采用智能制造技术来 维持或增加员工队伍 95% 的企业正在使用或评估智能制 造技术,高于 年的 84% 98% 的企业制定了可持续发展/ ESG 政策,其中近一半的企业制定 了全公司范围的正式政策 创造工业运营的未来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致函 祝愿 2024 年取得丰硕成果和圆满成功, 罗克韦尔自动化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Blake Moret :: 02 主要报告 结果 第九版年度智能制造现状报告 执行摘要 04 采取措施 30 概述 05 展并增强团队能力 可持续发展和 ESG 政策日益受到能源问 题的推动 工厂车间流程实现了大多数智能制造 应用 制造商面临的最大挑战 智能制造的未来状态 23 利用人工智能的竞争 自动化对成功至关重要 可持续发展和 ESG 是风险降低的核心 技术投资可推动企业的长期复原力 人工智能将提高质量并降低风险 领导者将在人员、流程和技术之间取得 平衡 目录 :: 08 ::0 积分 | 37 页 | 5.96 MB | 5 月前3
AI大模型智慧工厂MDC项目设计方案12.2 中长期发展目标..............................................................................157 12.3 成功案例分享..................................................................................158 13. 总结与建议 上,设计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括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系统的选型 和配置。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还需要构建跨部门的协作机制,确 保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部门的信息流通与协同作战。此外,人 才的培养与引进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企业需加大在 AI、大数据、 机器人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的投入。 为了验证和优化项目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会采用迭代式的方 法,通过建立原型和试点,快速测试和反馈,以确保最终方案的有 效性和可行性。通过这些措施,将确保 管理与运营理念的转变。通过系统的策略规划和实施,我们将大幅 提升工厂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客户和公司创造更大的价 值。 2.4 优化资源配置 在实施 AI 大模型智慧工厂 MDC 项目的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 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我们可以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首先,需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人力、设备、原 材料和技术等。在现有情况下,通过数据分析和0 积分 | 175 页 | 506.55 KB | 5 月前3
埃森哲 -展望 智能制造美元的收入增长机会。 但埃森哲最新调研发现,投资于韧性能力建 设和提高数字化成熟度的企业明显超越了同行,积 极引入这些做法的先行者已平均斩获了8.3亿美元 的新增年度营收,而欠缺韧性的企业无法分享这份 成功。 如何成为高韧性企业,如何提高关键能力成熟 度,从而在供应和制造全价值链上构建更强大的韧 性,已经成为制造企业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 围绕韧性部署关键能力 高韧性企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为了充分考察 动,使企业在第一时间就打造出正确的产品、流程和 工作方式,在实际生产开始之前就能消除潜在问题, 从而在工程设计阶段便着手构建韧性。 围绕动态化、可持续的产品开发的韧性2.0能力 可以帮助企业成功实施“前置”战略。这些能力可以 在设计阶段预判冲击对产品的潜在影响;并且缩短交 货周期,提高客户和收入留存率。 一家生产重型高价值设备的跨国公司 由于缺乏对自身生产流程的实时可视,难 以确保运营效率和连续性,无法达成生产 车间现在拥有了更高的可视化和数据共享 能力,使管理人员可以做出数据驱动的前 瞻性决策,以防范外部冲击并避免设备宕 机。这一综合方法可确保更高的效率并最 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使生产流程更具 韧性、更能适应困难局面。这次成功的部署 证明,投资以可视化、可预测性和连续性为 焦点的技术,不仅可以彻底革新运营,还能 保障可扩展性支持未来发展。 案例: 智能制造 | 13 数字孪生解决方案通过提高透明度、提供生产0 积分 | 38 页 | 5.33 MB | 12 天前3
香港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5 -新质生产力焕发香港制造新动能為此,香港製造業業界必須 把握自身在綠色製造、客製化的獨特優勢,尤其香港的國際化人才供應豐富、具與國際標準接軌 的能力,以及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高效物流基礎。 為了解香港製造業現況,生產力局成功訪問 288 間本港從事製造業務的企業,研究結果重點如下 : • 69%企業認同款多量少是製造業新趨勢 • 81%企業表示未引入智能化方案應對客製化新趨勢 • 67%企業已收到或預計會收 製造業現 況的定量數據。這些數據有助於了解企業在升級轉型過程中的挑戰與需求,以及他們對市場趨勢的靈 11 香港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 敏度。在案例分析方面,深入探討了多個港資企業成功轉型的案例,分析了他們的轉型策略、面對的 困難以及克服這些困難的方法,從而找到適合香港製造業的升級路徑。 3. 發展香港未來製造業建議 基於上述研究,本報告將香港製造業未來發展策略分為三個層次提出建議,分別是「在港製造」、 原因和動機。其次,定性 分析能夠捕捉到政策變化和市場動態對企業的影響,提供豐富的背景資訊,幫助本研究理解製造業轉 型的複雜性。此外,定性分析還能夠探索創新和技術應用的實際效果,通過案例研究,展示成功和失 敗的經驗,為其他企業提供參考。本報告章的定性分析詳細步驟如下: 步驟一:本研究以桌面研究分析香港傳統工業的發展、近況、挑戰和機遇,分析其近年的發展趨 勢;並分析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的新趨勢10 积分 | 74 页 | 5.88 MB | 5 月前3
IBM-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 19 1. 制定计划 确定目标收益。 寻找分析与行动之间的关键断点,改进业务 流程,从而推动财务和运营绩效提升。明确 需要改进的生产力 KPI,并根据这些指标定 义“成功”的标准。 明确员工体验愿景。 在员工门户中,提供便捷的访问渠道,让员 工能够轻松获取与自身职能相关的 AI 分析、 推荐和智能交易流程。积极将供应链流程与 员工体验框架相结合,如优化物流和库存管 优化现有流程。洞察这些用户画像与现有技 能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制定培训计划,提 升技能。 牢牢把握目标。 供应链创新需要与市场产品和交付能力紧密 结合,确保创新能够真正推动业务成果和市 场成功。明确优先级,积极推动其实现,确 保企业目标顺利达成。 行动指南 智能供应链洞察变革,驱动增长 20 确定最有自动化潜力的供应链工作流 程。 识别工作流程中导致返工和需要人工分析 的关键环节。请如实了解流程的实际情况, 域。制定明确的时间节点,进行技术升级 或部署新方案。不要让过去的投入成为未 来成功的障碍。 削减成本并不能实现增长。 进行必要的投资,彻底转型工作方式。将资金 集中于能够增强供应链韧性和灵活性的领域。 优先推进规模化发展。 积极投资于能够快速从试点阶段扩展到大规 模部署的行动。利用特定领域的成功为更广 泛的转型积累动力。 定义合作规则。 清楚定义各工作流程的责任人和决策人。为10 积分 | 22 页 | 5.46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治理)白皮书厚积薄发: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历程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市城东,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 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整体情况 园区的空间布局,概括为“12345”:1是指金鸡湖城市主中心,2是指阳澄南岸创新城、吴淞湾未来城两个城市 副中心,3是指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三个湖泊,以及4个功能区(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金鸡湖商务区、独 7万人,是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海外人才离 岸创新创业基地”。 和谐社会 21 工会建设 园区进一步强化了工会建设,打造了一个 开放、协同的平台,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 谐与企业的稳定发展。 园区总工会在2023年成功召开了苏州工 业园区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和2023年 “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大会,组织劳 模工匠“双进”讲师团走进企业和校园 开展5场劳模工匠精神宣讲会;完成42 家重点企业建会任务。创新小微企业和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入会机制,开通“园 视创制、文体旅消费四大中心。 23 04 社会公益 积极开展公益活动,通过多样的慈善项目 和志愿服务活动,深化社区参与,促进社 会和谐与进步。 • 2023年,苏州工业园区慈善总会(基金 会)成功募集了2,771.54万元的款物, 用于救助园区内的困难群众和支持各类 公 益 项 目 。 同 年 , 累 计 救 助 支 出 2,193.22 万 元 , 累 计 救 助 困 难 群 众 达 6.2万人次。10 积分 | 33 页 | 11.25 MB | 4 月前3
中国制造业出海人才白皮书(2025)聘、培训 和激励等方面出现一些变化。 核心观点八 在当前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中,选择一个既了解中国企业,同时具备卓越专业知识、全球服务能力、 及时响应和技术过硬的全球化人力资源生态伙伴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企业做属地人才 盘点,明确人才画像、招聘方式、薪酬设定、与专业律所、财务、法务等成熟机构合作,解决招聘后期 合同谈判、签订等问题,规避用工风险,同时解决海外人选对于职业安全保障等方面问题的疑虑。 其是在本土员工的招聘和管理上。对于那些不熟悉该公司品牌的应聘者来说,该企 32 中国制造业出海人才白皮书 (2025) 对于涉足国际竞争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构筑一个高效运行、能够灵活适应当地商业文 化的团队是实现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在当前情形下,许多出海企业人才吸引与获取整体效率不 尽人意,呈现投入高,成效低的现状。这种状况主要根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2)人才选用低效,市场理解浅薄 在跨国经营的复杂环境中, 作 也出现了障碍。 这些经验教训使他们意识到,国内的成功经验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到海外市场中。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他们需要为管理者提供更系统的全球化职业发展路径, 包含跨文化管理培训和全方位的支持机制。这样的举措不仅能帮助新晋管理者更好地 适应当地文化,还能提升团队的整体业务绩效与协同能力,从而确保企业在全球范围 内的持续成功与增长。 38 中国制造业出海人才白皮书 (2025)10 积分 | 62 页 | 17.14 MB | 5 月前3
物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5Complete全方位管理全链 条网络连接技术,帮助客户快速将联网产品推向 市场,制造商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业务创新和数 字化转型中。 仅需短短几周时间,通过轻松配置,便能将联网产 品从概念阶段推向市场,并配备成功运行所需的所 有监控和管理工具。 对希望在工业4.0和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脱颖而出的制造商来说,可靠的集成式物联 网基础设施至关重要。致力优化运营和推动创新的企业能够从Telenor IoT推出的 这通常超出了其现有核心能力范畴。 • 成本 长期开发项目的前期成本高昂,在迅速扩大产量 和收入规模方面存在压力。 • 质量 涉及多个供应商时,故障排除工作较为复杂,难 以监控整个解决方案。 成功案例 众多制造商已采用Telenor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以 提高运营效率并推动可持续发展计划。这些解决方 案能够实时监控和优化制造过程,有助于跟踪能源 使用情况、监测排放并减少浪费。采用物联网解决 将机器设备、生产流程和作业系统联网,不仅能提高效率、促进创新,还 能确保制造商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然而,打造全连接工厂并非易 事,需要选择可靠且经验丰富的供应商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物联网部署合作伙伴的选择关系到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利用Telenor IoT的管理连接服务,制造商可以获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稳健的基础设 施,确保无缝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安全性。 凭借精深的专业知识,Telenor IoT为大规模的全球化用例提供量身定制0 积分 | 17 页 | 2.17 MB | 5 月前3
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践白皮书区划面积278 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园区开创了 中外政府合作开发建设国家级开发区、借鉴运用发达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先河,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 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1 序章·新程 站在苏州工业园区三十周年新起点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GDP) 累计吸引外资项目 实 际 利 用 外 资 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 先行先试政策 GDP同比增长 3,686 5,000+ 400+ 24 130 6,509 411 6,070 113.39 5.9% 4 30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通 过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机制和上百项政策创新探索,逐 步成⻓为中国⼤陆开放程度最⾼、发展质效最好、创新 活⼒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园区⾃ 2016 年 起连续八 生活和消费需求,并鼓励人们交流互动。伦敦国王十字街区 (King’s Cross)则是通过文化艺术的赋能打造活力产业 社区。该城市更新项目在开发之初首先导入了伦敦艺术大 学下属的中央圣马丁学院,激活了片区的文化时尚氛围, 成功吸引龙头企业谷歌(Google)在此建设欧洲总部大 楼,进一步带动了大量科技和文化企业的集聚。如今这一 片区已形成拥有�所高校、��家博物馆、��余家大型科技 企业、���家研究中心、上万名科技人员汇聚的高端产业10 积分 | 88 页 | 15.72 MB | 4 月前3
气候中和园区:工业园区的零碳转型指南--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描述了背景信息,提出了实用建议,列出了核心指标体 系,并以此作为工具帮助实施者规划和量化项目措施。 气候中和园区/城区项目的实施过程与传统的园区项目 有很大的区别。了解这些差异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于 这类项目最终的成功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指南还对 最新的科学理念和现有的商业策略进行了对比,并在描 述中融合了优秀的实践案例。 本指南是2021年启动的中德“城镇节能”示范项目的工 作成果之一。 该示范项目得到了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 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所具备的实现气候中和的潜 力(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和余热废热资源),并且还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园区作为不同产品与服务的共生平台,能够开启全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指出是,园 区运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能源、建筑、以及其他各方面监管框 架的合理设置。 园区气候中和转型意味着什么? 在本指南及此前所开展的相关工作坊中,气候中和园区被定义为实现温室气体 (GHG)净零排 将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降到最低。通过对控制系统的信 号做出(自动)反应,来实现基础设施的优化使用,如 电网、储能和能源供需互动。可以采用不同的需求侧管 理策略,比如负载转移、填谷与削峰。 除了保证园区及其设施成功运行以外,还需要制定基础 设施、设备以及材料使用后的再利用方案。模块化的设 计、生产和施工不仅可以避免将材料、产品和设施锁定 在特定的技术和单一的用途上, 还可以避免环境危害 和昂贵的废物处理费用。在自然资源日趋匮乏的今天,20 积分 | 72 页 | 23.72 MB | 4 月前3
共 28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