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5 -新质生产力焕发香港制造新动能建議政府積極建立、加強及協調發展綠色製 造相關服務,如綠色製造認證及管理、環境、 社會及治理(ESG)合規、能源效率優化、 綠色金融產品、碳中和認證及交易等,為本 地、國內及海外市場提供一站式綠色製造服 務,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構建綠色製造產 業鏈。同時商會應鼓勵業界實行綠色製造,提升企業對綠色製造的認識和實踐能力,並推 動行業內的合作與經驗分享,順應全球綠色發展的新趨勢。 接歐美市場 的貿易網絡優勢。香港與珠三角地區的地理接壤使得雙方在香港的服務業與珠三角的製造業之間形成 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建立了獨具特色的「前店後廠」分工模式,留在香港的總部部門以貿易公司的形 式運營。90 年代中期,香港的工業絕大部分產能開始離開香港,並且在「珠三角」地區發展壯大。香 港就業於本地工業的人口從 1984 年的 90.5 萬人到 1997 年下降至 28.9 萬人。同時間,港資企業在珠 爭力。在市場競爭激烈甚至飽和 的環境下,港商正面臨市場份額下滑和利潤持續受壓的挑戰。另一方面,這同時為港商帶來升級轉型 的動力,例如由傳統的單一生產加工發展成廠商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或由單一的生產加工轉型成提 供一站式的產品設計解決方案服務等。 挑戰二、全球供應鏈重塑 近年來,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緊張局面持續的影響製造業,技術要求和關稅早已成為不確定因素, 加上中國的生產成本有所10 积分 | 74 页 | 5.88 MB | 5 月前3
中国海外园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潜力评估气候目标实现 19 第二章. 通过空间遥感技术模型识别用地类型并 评估风光潜力 20 识别中国海外园区的数量和类型 21 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评估光伏项目开发技术 潜力 23 基于风机布排组合评估风电项目开发技术潜力 27 第三章.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中国海外园区 31 第四章. 中国海外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评估 33 工业/商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 34 农业园区光伏开发技术潜力 彰显 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为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近年来,中国出台了 《“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与《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 作指引》等重要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进一步释放了推动海 外园区低碳化发展的政策信号。 以《中国海外园区的低碳评估——低碳发展指标体系的 开发与应用》等课题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世界资源研究所组 织团队聚焦“海外园区的低碳发展潜力”,以期为政策制定 房的加工制造型园区、资源利用型园区、商贸物流型园区、 技术研发型园区以及多元综合型园区,另一大类为拥有大量 种植土地的农业园区。 研究主要结论包括: ▪ 接近一半的中国海外园区分布在亚洲,另一半分 布在非洲与欧洲。本研究建立了中国海外园区数 据库,涵盖159个中国海外园区。其中,位于亚洲 的有71个,占比接近一半(45%),位于非洲的有44 个(28%),位于欧洲的有39个(25%)。超过90%10 积分 | 68 页 | 11.63 MB | 4 月前3
GIS-BIM-FM智慧建筑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VR 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 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交 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伟景行智慧建筑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GIS & BIM 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固定资 产管理、避免重复购置。 三、 方案技术架构 1. 方案设计原则 在本系统规划实施中,将遵循如下原则: (1)系统通用性原则 采用产业标准技术,采用可扩展的系统架构,开放式语言,保 证系统可在异构的平台系统之间方便移植; (2)低耦合、高内聚原则 本系统与企业各类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数据集成,门户集成、 伟景行智慧建筑运维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简化操作流程,实行单一集中管理模式 目前,建筑房产、资产是由多部门共同负责管理的,操作流程 复杂,有时还会出现部门之间互相推脱、互相扯皮的现象。利用信 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管理不仅可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而且还可以 将松散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单一集中管理模式,简化了操作流程, 达到房产、资产资源的协调统一。 4. 实行动态管理,数据信息更加全面准确 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房产、资产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房产资源 的有30 积分 | 130 页 | 29.36 MB | 5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大模型赋能,智启工业未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技、朴津智能等机器人企业合作,赋能近400家机器人企业。 3 多种商业模式共存,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需求 工业大模型主要以订阅服务付费、购买软件许可证、提供工业大模型服务与技术支持,建立开放平台的方 式来进行盈利。主要面向:大型制造企业、能源公司和汽车制造商等;中小企业,尤其是在特定细分市场 (如电子产品组装、精密仪器)中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2023年,工业大模型在制造业的应用市场份 额占据 型,并取得显著成绩。 2023年6月,中工互联(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中国第一个工业大模型;作为入选“2024工业大模型 Top20”榜单首位的工业大模型,羚羊工业大模型也于2023年9月发布,时至今日,华为、腾讯、阿里、网易等 [15 产业链上游 算力设施供应商和数据服务商,包括硬件的芯片、服务器和通信网络;软件的云计算等。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海思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海天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率,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大通信网络运营商扩大算力投资,显著提升工业大模型研发的计算能力与效率。 中国通信网络运营商核心企业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024年年初,三家运营商的公 布信息,中国电信将在2024年向云/算力领域投资180亿元,中国移动算力规划投资475亿元,中国联 通宣布投资重点由稳基础的联网通信业务转向高增长额算网数智业务。算力投资能够显著提升研发大 模型的计0 积分 | 24 页 | 6.60 MB | 5 月前3
苏州工业园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报告--苏州中咨工程咨询推动城市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城市绿色转型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根本保障。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以高质量为鲜明主题的后半场, 要面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 5 市高质量发展路径。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我国产城融合型园区的典范,全域成为城市板块, 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实现“八个一体化”,实现了城市化 率 2030)》《苏州 工业园区电力专项规划(2021-2035)》《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 2035)》等一批专项规划,并围绕节能减排有针对性地出台《苏州工业园区进一步推进分 布式光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2 年度工业节能计划》等方案,将各项节能低碳工作落实 到了具体单位、具体事项之上。 要素支撑。资金扶持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出台《苏州工业园区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多维度可视化表达,平台可对区域级、园区级、企业级等不同级别进行个性化、自动 化、信息化数据采集和过程监控。同时,2022 年,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启动碳普惠体系,该 体系是我国首个实现自愿减排交易的市场化碳普惠体系,以分布式光伏为切入点,围绕碳 减排量的认证、交易与使用,建立起一套区域级的市场化碳减排交易体系,为碳减排供需 双方架起桥梁。 从具体领域来看: 能源领域。推动化石燃料高效利用,对工业企业中造纸业一次能源消耗大户进行关停退出,0 积分 | 36 页 | 3.08 MB | 4 月前3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2023年度进展报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个电子信息重点优质项目。 05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 2023 年度进展报告 (三)促进能源转型,深化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试点园区深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设 分布式光伏发电、探索开发地热能、提高绿色电力购买比例等 举措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独角兽岛园区(成都科 创生态岛)布局建设绿色能源站,采用“地源热泵+热源塔热 泵+冷水机组+水蓄能”技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供 集中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冷供热服务;攀枝花格里坪园区完成光 伏发电入园和“光伏+微电网”等项目;遂宁安居经济开发区 建成江淮汽车光伏屋顶发电项目一期,每年可提供绿电 150.2 万千瓦时;四川青神经济开发区建成 12 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 广元经济开发区东部片区推动能耗占比较大的电解铝产业集聚 区纳入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并完成广元中孚等 3 家电解 铝企业水电直购协议签订;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依托临港 经开区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综合试点,85 30 余台燃 油叉车更换为电力叉车;四川阆中经济开发区推动园区内柴油 叉车改造,投入使用电动叉车 4 台,电动冷藏货车 3 台,电动 配送汽车 24 台。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大宗货 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广元经开 区依托广巴铁路建设铝产业园区货运铁路专线,推动氧化铝等 大宗货物运输实施“公铁水联运”。 (五)推行绿色建造,推进园区绿色建筑建设20 积分 | 42 页 | 21.22 MB | 4 月前3
工业大模型应用报告.........................6 2.1. 以判别式 AI 为主的小模型应用呈现倒 U 型分布 ..................................................................................... 6 2.2. 以生成式 AI 为主的大模型应用呈现 U 型分布 .................. 专用的小模型为主,而 大模型开启了工业智能化的新阶段。结合两者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能力,目前在工 业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分布态势。 图表 1 生成式 AI(大模型)和判别式 AI(小模型)在工业主要领域分布情况 1 2.1. 以判别式 AI 为主的小模型应用呈现倒 U 型分布 根据中国信通院2对 507 个 AI 小模型应用案例的统计分析,这些应用主要集中在生 产制造领域,占比高达 成本投入方面相对较低,使得其在生产制造现场的应用更具经济性,并在有限的硬件 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 小模型的定制化需求制约了其进一步渗透。尽管小模型在生产制造领域表现出色, 但其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以判别式 AI 为代表的小模型通常需要依靠个性化 的业务逻辑进行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与调优,往往只能处理单一维度的数据。这一过 程不仅消耗大量的算力和人力,而且训练后的模型往往无法在多行业通用。例如,工0 积分 | 34 页 | 4.98 MB | 5 月前3
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新质生产力“33131”理论框架 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作为社会制度变 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波 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 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内涵特征可以概括为“33131”框架, 即——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 良好的效能。人工智能技术与各类制造业传感器、机器设备、行业知 识融合形成的垂类大模型,能够针对异质性产品和制造流程深度优化, 更适用于企业级应用场景的专业性要求。如,ChatDD 新一代对话式 药物研发助手、面向游戏行业的图像内容生成式大模型等。根据《2023 大模型落地应用案例集》,目前近 65%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是垂直大模 型。另一方面,作用广度持续扩大。数字劳动资料与传统劳动资料的 融合,不仅提升了 供 了多元包容的劳动机会。同时,基于劳动空间的虚拟性和灵活性,数 字经济的劳动时间也呈现出相应的分散性特征,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 情况弹性安排劳动时间,劳动时间由传统的强制性、连续性的聚合模 式向自主化、碎片化的分散模式转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 示,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已经超过 2 亿人。《2023 数字生态青 年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由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 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构成的数字生态0 积分 | 43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工业5G终端设备发展报告2025现场级低时延、智能计算分析等能力。目前我国厂家 生产的工业级 5G CPE/路由器/网关产品款式占到全球 46%,占比领 先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5G AGV/AMR、 头盔式 5G 工业终端、5G 机器人等用于多个行业的终端设备不断涌 现,被用于多个 5G 工厂建设,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 图 1 全球工业级 5G CPE/路由器/网关的款式数量 4 二、工业 5G 无线传输方式, 是目前众多示范项目普遍采用的模式。 连接方式 2:将传统工业网关替换成内置 5G 模组的 5G 工业网 关,从而实现 5G 移动信号和工业现场装备协议之间的转换。该种方 5 式相当于用支持 5G 联网能力的工业网关替代原有的固定连接方式的 工业网关,5G 技术进一步向工业现场网络渗透。 连接方式 3:PLC 等工业控制器、机械臂等工业设备内嵌 5G 芯 片/模组,具备 此类终端设备对应“HMI 和 XR”类,主要面向操作人员与工厂设 施、生产设备等之间的交互,通过 5G 网络高速连接人员、工业现场 设备和云端平台系统,实现信息实时交互。代表性产品包括:适用于 生产现场人员佩戴的头盔式 5G 工业终端,结合 5G、图像采集等技 术,实现高清视频采集、定位、语音通讯等功能,可用于人员定位、 远程指导设备故障或环境异常情况排查等场景。5G 工业 AR 眼镜可 提供 4K 高清分辨率,支持语音、触控交互方式,通过0 积分 | 44 页 | 1.04 MB | 5 月前3
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20252. 2 2.1 国外未来产业赛道布局 量子科技:量子密钥分发、量子中继器、量子 模拟、随机数生成器、量子密码学、优化算法、量子 互联网 人工智能:AI未来算法、类脑智能、人机交互、 沉浸式技术、人机界面 先进网络和通信技术:区块链技术、安全 冗余通信、新一代无线电、6G、下一代无线网络 氢能与储能:核能、氢能和氨能、先进火力发电、 智能电力系统、危险化学品环境数字化管理 人工 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 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吉林一号 银河 航天 致力于通信载荷、核心 单机、卫星平台的自主 研发与低成本量产 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小蜘蛛网” 试验星座、平板堆叠式卫星 致力于研制以液氧甲 烷作为推进剂的中大 型运载火箭系列产品 运载火箭朱雀一号、朱雀二号遥二液氧 甲烷运载火箭 蓝箭航天 15 赛道 4: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 京津冀 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生态完善,产品应用阶 (SOEC)和阴离子交换膜(AEM)四种技术路线。 目前,碱性水电解制氢在我国绿氢项目中占主流地位,电解水制氢核 心单元——碱性电解槽是关键产品。2023年,市场上碱性电解槽的出 货量占95%以上,2022年发布碱性电解槽新品的企业共有19家,2023 年增加至27家,未来10—20年碱性电解槽还会占据主导地位。 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综合服务、膜电极、其他(建筑领域、 发电领域等)、双极板、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空压机、液态储氢等0 积分 | 24 页 | 3.67 MB | 5 月前3
共 41 条
- 1
- 2
- 3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