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 CITY发展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城市发展范式创新为城市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实现对城 市问题的快速发现、智能分类、高效流转,对潜在风险的提前预警和防范,推动城市治理从传统的经验治理向数据治 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从单一事件处置向系统韧性提升转变,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科学 性、精准性和效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范式变革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以其颠覆性、自创性、通用性和互操作性 车路云协同 具身感知 具身规划 具身执行 物理智能 空间智能 养老服务 物流枢纽智 能运营 智能问数 交通警情 智能接警 智能视频巡逻 隐患点位智能巡检 一网统管 智能感知分发处置 公文草拟 招商助手 政务服务数字人 政策找人/企业 边聊 边办 预算预审 应急巡查 与指挥 AI视频 立体防控 住建 AI审图 智能文档助手 编码助手 工艺参数优化 知识管理 工业质检 密传输,实现加密策略一键下发,有效保障数据的隐私性和完整性。三是及时响应,安全威胁统一分析、处置。通过 全链条监控和响应机制,提升AI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恢复能力。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提供威胁状态一屏展示,通过自动 化告警功能及时触发响应措施,防止潜在攻击扩展。日志综合分析平台集中汇聚漏洞信息、账号信息和云监控日志等 各类日志并进行关联分析,提供精准的溯源支持,实现快速威胁处置。 语料数据安全:保障训练数据的合规性。一是隐私合规,20 积分 | 78 页 | 5.45 MB | 4 月前3
安全牛:工业互联网安全能力构建技术指南(2025版)理维护数据价值。 3 (4) 需要强化双安全运营协同架构,即工业控制系统(ICS)安全运营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运营中 心(II-SOC)协同建设理念。前者聚焦生产现场控制层,通过实时监测与应急处置保障工控系统 稳定;后者面向“云-边-端”全域,实现跨企业安全监测与协同响应。二者层级互补、技术联动, 共同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效能。 (5) IT 技术为 OT 设备防护、控制优化提供支撑。IT 安全建设管理:在产品采购、使用及软件外包环节增加明确要求,尤其是针对工控设备和专用信息安 全产品,强调了保密与专业性,从源头把控安全风险。 安全运维管理:对漏洞和风险管理、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安全事件处置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优化调整, 使其更契合工业场景和工业控制系统的运维特点,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安全威胁。 9 第一章 工业领域安全概念辨析与背景概述 等保 2.0 对工业控制系统提出的安全扩展要求 安全建设管理:增加了产品采购和使用和软件外包方面的要求,主要针对工控设备和工控专用信息安全产品的要 求,以及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外包时有关保密和专业性的要求; 安全运维管理:调整了漏洞和风险管理、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和安全事件处置方面的需求,更加适配工业场景应用 和工业控制系统。 (2) 工业安全防护的重点集中在工业主机安全、边界安全和工业安全管理三个关键领域 工业主机安全要求: 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或主动免疫可20 积分 | 114 页 | 8.60 MB | 4 月前3
技术故障应急协同机制的探索质量符合标准,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单元测 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等,确保软件质量。 • 自动巡检:通过自动化巡检机制,发现软硬件 的包括基础资源、应用配置、告警配置,以及 运行状态的风险及潜在问题。 提升故障处置阶段效率 • 混沌工程:主动引入故障和异常情况,发现系 统中的弱点和脆弱性,以及其在面对异常情况 时的表现。 • 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突发情况,检验应急预案 的有效性,锻炼应急队伍的协同配合,磨合应 梳理 故障时间线 发生时间 发现时间 响应时间 定位时间 止血时间 恢复时间 还原 故障处理过程 发现方式 响应方式 协同流程 初步定位 风险升级 信息通报 启动预案 处置方案 分析 故障根因问题 产品需求 系统架构 代码质量 测试覆盖 上线操作 程序配置 系统监控 业务操作 整理 故障改进措施 需求/任务 改进内容 改进人 完成日期10 积分 | 23 页 | 5.34 MB | 5 月前3
智慧公路技术白皮书 v1.0 -华为IP 5G Wi-Fi 6 F5G V2X SD-WAN 信息感知 完整、精准 算法应用下发 实时、自动 行业资产 行业资产 应用使能 AI使能 智慧应用 态势 监控 交通 管控 应急 处置 拥堵 治理 安全 治理 运营 调度 统一 运维 图 1 理念:通过场景找技术图 图 2 智慧公路参考架构 感知 联接 计算 / 存储 数字能源 云 视频 事件检测 毫米波 流密速 计算 高性能计算 存储 高可靠、灾 备、全闪存 云 GaussDB/ 欧拉 OS AI 训练、推理 高性能计算 高精 地图 光伏 储电 充电 建设 管理 养护 运营 服务 安全:应急处置 效率:疏堵保畅 体验:提质增效 业务场景 + 合适的技术 根技术 基础学科 开源,寻求生态、市场的持续支持 CPU NPU 5G/F5G OpenHarmony 操作系统 数据库 AI 公路机电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效支撑了公路网络的平稳运行,但机电系统“七国八制”,设备间互联互 通复杂、运维管理困难。比如公路隧道内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需多火灾探测设备、通风设备、卷闸等设备联动 应急处置。但设施设备多为哑终端,需手工联动、效率低,易出错,状态监控难。所以,传统的机电设备需要一 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底座,基于 OpenHarmony 的智慧公路操作系统,则有可能彻底实现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互通,0 积分 | 43 页 | 3.19 MB | 5 月前3
《行业瞭望》矿山专刊--新华三化。 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三阶段,改革过热(2002-2012年):此阶段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阶段”,煤炭行业部门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国有企业资产评估、定价和处置政策, 改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经济补偿政策,经营者和员工持股,资源枯竭煤矿关闭破产政策和债转 股政策,随着煤炭需求增加、价格增长和私营成分增加,煤矿行业经历了“疯狂的十年”。 第四阶段,回归国有( 划的通知》 国务院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多灾种和灾 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感知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矿 山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引发次生环境事件。 2021年 7月 《5G应用 “扬帆”行动 计划(2021- 2023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等十部门 重点领域5G应用成效凸显,垂直行业领域,大型工业企业的5G 及时传递到矿级的协同控制中心,信息 之间的通道互不干扰。 3、智慧生物体级的边缘智能 未来无人矿山中,设备的大部分的“感知-分析-决策-执行”动作是在现场侧完成的,设备 是一个个有独立思考和处置能力的智慧个体,这大大的节省了“矿山数字大脑”的分析决策 资源代价,对于视频、环境、设备本身的边缘AI分析能力可以支撑智慧个体的独立运行。 4、“蚁后”级的集中控制协同 未来的无人矿山是一个高10 积分 | 189 页 | 25.75 MB | 6 月前3
中兴通讯自智网络白皮书2025特征:核心要素为Agent,产品形式为动态,泛化,智 能组合,无限制目标和任务 行动路线:Agent服务化、可解耦、可组装、多Agent 设计流程(覆盖Agent团队、职责、技能、协同、通 信、异常处置、观测监控) 交付范式 释义:研发交付从面向版本或产品->面向目标,编排 组装式的工程交付方式演进 特征:以Git为核心,利用Git分支和版本管理;依托 K8S CRD,云原生,声明式描述部署清单,组装交付 后续演进 图例 地市 省公司 感知 分析 决策 执行 投诉处理 方案制定 投诉处置 集中优化 质检归档 评估 用户投诉 投诉处理 ( 前移支撑) 投诉预处理 投诉共性分析 现场测试 投诉处置 现场实施 基站故障投诉预测 感知劣化投诉预测 VMAX 客服引导话术 端到端定界定位 现场处置掌上APP 意图理解 智能诊断 信令分析 投诉分析 投诉分析智能体 跨域单域协同10 积分 | 41 页 | 7.03 MB | 6 月前3
华为云安全白皮书3.7等各类权威安全标准和华为云安全最佳实践标准;知晓全局的漏 洞分布。 ⚫ 威胁运营:威胁运营提供丰富的威胁检测模型,帮助用户从海量的安全日志中, 发现威胁、生成告警;同时,提供丰富的安全响应剧本,帮助用户对告警进行自 动研判、处置,并对安全防线和安全配置自动加固。 ⚫ 安全编排:安全编排支持剧本管理、流程管理、数据类管理(安全实体对象)和 资产连接管理等。同时,可以自定义剧本和流程等。 ⚫ 数据采集:通过多种方式 文档版本 3.7 (2025-05-07) 版权所有 ©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76 9 华为云运维运营安全 9.1 漏洞管理 华为云已经建立完善的漏洞 1 感知、处置和对外披露的机制,针对云的自运营的特 点,通过持续优化安全漏洞的管理流程和技术手段,以确保基础设施、平台、应用各 层系统和各项云服务以及运维工具等的自研漏洞和第三方漏洞都在 SLA 时间内完成 响应和修复,降低对租户业务造成影响的风险。 络扫描窃听、钓鱼攻击、DDoS 攻击,OWASP Top 10 等),信息破坏(如信息篡改、 假冒、泄漏、窃取、丢失等)。 鉴于安全事件处理的专业性、紧迫性和可回溯性,华为云拥有完善的安全日志管理要 求、安全事件定级处置流程和 7*24 小时的专业安全事件响应团队以及对应的安全专家 资源池来应对。华为云秉承快速发现、快速定界、快速隔离与快速恢复的安全事件响 应原则。同时,根据安全事件对整网、客户的危害刷新事件定级标准以及响应时限和20 积分 | 92 页 | 2.74 MB | 5 月前3
中国移动:2025数字可信白皮书-构建数字经济互信新底座可持续的数据支持。 法律法规层面,202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数据安全法》是我国第一 部专门针对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明确了数据安全的基本原则、数据分类管理、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机制等内容,为数据的采集、 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提供了法律依据。2022 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 布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网络交易行为,保护了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秩序。2023 。 2.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数字可信体系应用合规合规的重要保障,区块链 信息服务提供者需按照《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进行备案,并落实信息内 容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 制度,需要确保数字可信体系应用完全满足《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 政策要求: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为数字可信体系发展 一的政务服务,提升工作效率,减少繁琐的手动操作。同时,政务云平台提供 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保护政务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增强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基础制度,健全网络数据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体系。 4.3 可信农商 4.3.1概述 农商领域正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数字可信尤其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为农商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变革。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供应链透 明度的0 积分 | 50 页 | 1.10 MB | 5 月前3
中国建筑业企业数字化研究报告(2024)-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I 大脑”可依托图像分 析技术,对未佩戴安全帽、配电箱倾覆、围挡破损倾覆等典型隐患进行自动识 别,将图片和视频上传至后端管理平台,并短信通知相关责任人督促整改,形 成“前端感知-智能分析-协同处置-效能评估”的全链条管理闭环,识别准确率 达 97%。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无人机+AI”的“智慧巡检”时效提升 20 倍,风险响应速度提高至分钟级。该项目将“无人机+AI”模式融入交通建 率等数据分析优化维保计划。 4. 应急管理 对于火灾、用电风险及其他突发事件,智慧运维平台能快速接入建筑物联 网设备的实时数据,通过智慧楼宇可视化系统、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等,对故障 或隐患进行定位、隔离和远程处置。配合视频监控和通知机制,可第一时间调 度相关方开展应急救援。 (二)业务价值与应用场景 1. 业务价值 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能耗监测与优化控制,建筑在供热、空调等方面可实 现按需配置,大幅节约能源开支。 知的电网数字“天眼”,实现 “云、管、边、端”资源的统一管理、协同分配,取代传统的人工巡线。以输 电线路雷击跳闸为例,传统处置方式依赖运维人员到现场分析信号、定位故障 点,需要三四个小时,而如今,系统平均只需 12 分钟就能准确定位故障,耗时 减少 90%以上,处置效率大幅提升。(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 中国建筑业企业数字化研究报告 55 第五章 国际20 积分 | 115 页 | 10.19 MB | 5 月前3
英特尔公有云和互联网创新实践知识生成、方案撰写、根因分析等能力向上打造智行云网大脑。 大脑以故障推理、业务逻辑以及智能交互等多个引擎为驱动力, 在流量预测、异常检测、故障管理等云网场景中实现隐患自动 发现与维护、故障自动隔离以及云网事件自动处置等网络运营 智能化能力。各级运维人员接入后,可以通过知识问答、信息 筛选和总结等交互方式,直接使用大模型的推理结果。 第五代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实现高效的大模 型推理的技术关键要素10 积分 | 38 页 | 12.52 MB | 5 月前3
共 14 条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