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技术与产业最新进展与展望暨《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发布20 积分 | 31 页 | 7.89 MB | 1 天前3
储能技术与产业最新进展与展望0 积分 | 36 页 | 3.05 MB | 3 月前3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25年微网优联5G全连接工厂1 | 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集 案 例 5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网优联”)成立于 2020 年 12 月,是首家从深圳招商引资落地成都市新都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规划在 新都区投建 Wi-Fi6 智能终端集群项目,建设网络通信行业高端先进制造业生产 制造示范基地,积极开展 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探索与实践 微网优联 5G 全连接示范工厂 。 一、 项目概况 微 已圆满完成日产 3 万台的产能目标,年产值突破 12 亿元。2021 年 12 月,微网 优联和新都区人民政府关于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微网优联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 (Wi-Fi6 生产研发总部基地二期项目,以下简称“二期项目”)投资协议完成 所有签署流程,二期项目跻身为成都市 22 个高能级重大产业化项目。 1. 项目背景 随着以 5G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大规模商用的普及,数字世界和 物理世界的边界将被打破,5G 产现场,形成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IT)运营(OT)深入融合、数据要素充 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的先进工厂,打造国家级 5G 全连接示范工厂、5G 新 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和 5G 工业互联网示范产业链。 5 | 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集 二、项目实施概况 本节重点详尽描述,技术与业务结合,工业互联网技术如何助力业务提升与 创新,如何解决企业痛点和难点,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此处可以有几句0 积分 | 23 页 | 3.30 MB | 19 天前3
园区低碳化发展解决方案(40页 PPT)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 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 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 苏州工业园区等。中工招商网资料里显示我 国的工业园区包括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如: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各类省级工业 园区等。 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 开发区等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 年开始,是各级政府批准成立的科技工业园区,为发展高新技 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 究、开发,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 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 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 发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产业园区 以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 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 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上海浦东软件园基地、京东一号物流园、东 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中国(浙江)影视产 业国际合作实验区等 定义: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10 积分 | 40 页 | 8.10 MB | 5 月前3
零碳产城融合园区发展白皮书-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荣续智库-56页ShanghaiServicesFederation 零碳产城融合园区发展白皮书 摘要 产城融合园区,正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它打破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边界,以产业为骨、城市为脉,重塑空间价值。从核心要素 探寻到海外经验镜鉴,从技术赋能到趋势洞察,本书聚焦产城融合园区,解码其与可持续发展共生逻辑。期望为城市规划者、产业开 发者点亮灵感,共探产城相融、城乡共兴、生态共美的发展新篇,让园区不再是孤立的经济单元,而是活力永续的城市有机体。 ANALVST PREFACE 前言 研究员 在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过程中,产城融 陈菌 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5RZQLKC00473A 合园区打破了长期以来产业园区“重产轻城”、城市空间“产 王艳荣 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4RZQLKC005010A 城割裂”的发展困局,以产业为核、以城市为基,构建起经济 国际通用ESG策略师:SH1928FCA0433 我们试图跳出单一领域的研究视角,从多维度、系统性层面梳 张伟娟 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4RZQLKC600662A 理产城融合园区的发展逻辑。部析核心要素时,聚焦产业生态 侯德山 高级注册ESG分析师:23RZQLKC003209A 构建、空间功能耦合、公共服务配套等关键维度,明晰产业与 城市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回溯国外经验时,深入挖掘不同国 国际通用ESG策略师:SH12050FCA0442 家、不同发展阶段产城融合实践的成功密码,既萃取适配本土20 积分 | 56 页 | 20.81 MB | 3 月前3
德勤:2025“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报告“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 关键议题 2025年7月 前言:变革中锚定未来,以责任与洞见照亮征程 1 “十五五”时期能源行业关键议题 3 趋势一:以能源安全为核心的新经贸秩序重塑能源产业价值链,驱动区域联盟崛起 5 与能源贸易多极化 趋势二:全球能源投资区域分化显著,中国持续引领,增量重心逐步向中东、拉美 9 拓展 趋势三:技术正成为重构能源格局的关键力量,智能技术与新兴能源技术共同构建 同构成新 35 能源企业核心竞争力 趋势九:中国新能源产业进入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周期,呈现市场化、智能化、 37 多元化新特征 趋势十:新能源发电进入全面市场化竞争阶段,将推动电价机制与商业模式双重 40 变革 趋势十一:储能迈入高增长与市场化并进阶段,经济性提升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43 趋势十二:新能源产业主体下沉到地方,能源企业角色分工明确 45 趋势五:油气 趋势五:油气行业中长期需求仍将维持高位,能源巨头调整升级转型战略 22 趋势六:化工产业高端化与产能外迁并进,中国凭借产业链与市场优势崛起为全球 24 化工新材料产能重心 趋势七:煤炭达峰尚需时日,调节电源与煤化工双轮驱动产业功能重塑 28 目录 化石能源高效转型 全球能源系统重构 4 21 34 新能源发展新周期 1 “十五五”时期中国能源行业关键议题 | 前言:全球能源行业的变与不变10 积分 | 70 页 | 11.19 MB | 3 月前3
智慧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45页 PPT)中国园区起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 ,是改革开放关键手段。截至 2019 年 10 月 ,中国共有各类国家级开发区 628 家 ,省级开发 区 2053 家 ,各类产业园区 15000 多个 ,对中国经济贡献达 到 30% 以上。 园区作为人口和产业的主要聚集地 ,推动了中国经济贸易增长, 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但同时也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一大 主体 ,工业类型园区对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率达 目标的重要抓手 “ 双碳” 目标的提出为园区带来机遇与挑战 ,成为园区新的 重要使命。 园区的物理尺度使其成为创新商业模式和机制试 验示范的最佳载体 ,其规模一般在 10~300 平方公里 ,产业 聚集 ,用能形式多样 ,管理职责明确 ,减排任务可有效落实。 国务院在 2021 年 10 月发布的《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中提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体现了对园区试点工作的高度 Park 从价值实现路径看,零碳园区将承担产业链调整功能中枢、产业技术开源平台、产业生态赋能核心三大功能。金融、人才、政策、技术、中介、媒体等要素在 园区内部聚集、聚合、聚焦、聚变,形成内部产业生态,并通过产业智慧大脑、订单中心、结算中心、创新中心、转化中心等功能模块向外辐射,引领区域经济 发展。最终,在资源集约的前提下、提升人民幸福感、重塑产业格局、降低要素成本、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促进自然生态和谐发展、进一步富集城市功能、实现10 积分 | 45 页 | 8.31 MB | 5 月前3
夯实数字基础全面推进核电数字化转型升级, 业 务覆盖核科技工业全产业链。 n 先进核能利用 n 天然铀 n 核燃料 n 核技术应用 n 环保产业 n 工程建设 n 装备制造 n 可再生能源 n 产业金融 I 中核集团是中国核科技工业的主 体 u 数字信息产业 u 贸易 u 健康医疗 u..... 九大核心产业 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成果 转化 等合作 ,推进核能产业和新一代 数字技 术深度融合 ,为全球核能创新 发展贡献 更多智慧。 ” I 党中央高度重视核能数字 化 3 中核集团党组高度重视数字核工业建设 4 01 整体规划 - 以规划变革 , 引转型之 路 02 管控数转 - 统重点项目 ,筑转型之 骨 03 产业数转 - 抓工业软件 , 布产业之 局 04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 建基础能力 ,筑发展之 基 目 录 CONTENTS 5 打造 5 大平台,提供强大数字引擎 智能决策、经营管控、协同办公、产业数字化、数字技术及安全运营。 打造 2 个基础,筑牢转型基石 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基础。 建成 4 个体系,为转型保驾护航 数字化管控、架构与标准、网络安全、运行维护。 实现 1 个目标: 数字核工业 十四五数字核工业蓝图规划 6 0110 积分 | 34 页 | 8.13 MB | 3 月前3
钢铁工业智慧管控与运行优化市新型研发机构、辽宁省新型研发机构、 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试点单位。 研究院研发体系整体布局:一个平台、五个中心、 X 个 AI+ 创新联合体。 面向学术前沿,突破核心技术;扎根地方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 智能制造” “ 智慧海洋” “ 智慧城市” “ 智能软件” “ 智慧康养” D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 Dalian 4 研究院成员 华为 - 德泰共建 算力服务联合实验室 研究院 - 东软共建 车联网联合实验室 研究院 - 中国康养共建 智慧康养联合实验室 智慧康养产业 技术中心 元宇宙产业 技术中心 智慧工业产业 技术中心 人工智能基础 研究中心 智慧城市产业 技术中心 人工智能 产学研服务 平台 1 个 产学研服务平台 5 大 技术研发中心 X 家 AI+ 创新联合体 已成立 为提升我市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助力 XX 成为人工智能产业领域领先城市、推动东北 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研究院秉持“科技引领、赋能产业、协同发展、智创未来”的理念,充分发挥 XX 智力资源优势,打造与 XX 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人工智能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科技服务平台与培 训服务平台。 技术研发 面向 XX 市支柱产业技术 升级改造,开展基础研究 以及与 XX 产业发展紧密 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10 积分 | 25 页 | 20.83 MB | 6 月前3
智慧零碳园区综合解决方案(42页 PPT)中国园区起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 ,是改革开放关键手段。截至 2019 年 10 月 ,中国共有各类国家级开发区 628 家 ,省级开发 区 2053 家 ,各类产业园区 15000 多个 ,对中国经济贡献达 到 30% 以上。 园区作为人口和产业的主要聚集地 ,推动了中国经济贸易增长, 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但同时也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一大 主体 ,工业类型园区对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率达 目标的重要抓手 “ 双碳” 目标的提出为园区带来机遇与挑战 ,成为园区新的 重要使命。 园区的物理尺度使其成为创新商业模式和机制试 验示范的最佳载体 ,其规模一般在 10~300 平方公里 ,产业 聚集 ,用能形式多样 ,管理职责明确 ,减排任务可有效落实。 国务院在 2021 年 10 月发布的《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中提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体现了对园区试点工作的高度 以零碳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规划 优势 以零碳为目标的综合能源规划能够与园区 总体规划相结合 ,成为园区总体规划体系 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面指导园区建设所 涉 及的产业、基础设施、建筑、交通、 能源 等方面的工作 ,从根本上解决园区 传统上 高能耗、高排放的难题。 该规划通过跨领域一体化优化 ,将零碳目 标细化到具体能源解决方案中 ,在建筑、5 积分 | 42 页 | 5.71 MB | 19 天前3
共 149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