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低碳化发展解决方案(40页 PPT)
8.10 MB
40 页
0 下载
1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ptx | 3 |
| 概览 | ||
园区低碳化发展解决方案 什么是园区 ?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 如何? 零碳园区是什么样的? 零碳园区该如何实现 ? 名称 释义 代表 工业园区 1979 年开始,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 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 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 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 苏州工业园区等。中工招商网资料里显示我 国的工业园区包括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如: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各类省级工业 园区等。 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 年开始,最早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 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 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 发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等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 年开始,是各级政府批准成立的科技工业园区,为发展高新技 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 究、开发,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 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 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产业园区 以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 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 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上海浦东软件园基地、京东一号物流园、东 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中国(浙江)影视产 业国际合作实验区等 定义: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 什么是园区? 分类:产业园区的类型十分丰富 ,各种类型“ 园区 ”之间并非相互排斥 ,一个园区可能具有多重身份。 什么是园区? 四川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什么是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 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园区 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 中关村科技园 北京 798 什么是园区 ?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 如何? 零碳园区是什么样的? 零碳园区该如何实现 ? 产业园区迅速由国家扩展到省市县及部分乡镇工业 园区的地域 ,由沿海推进到沿边、沿江乃至内陆省 会城市 ,上百个国家级园区 , 400 多个省级园区 , 数千个省级以下园区。 1979 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对外开放的产业园区 - 深 圳蛇口工业区 ,此后国务院批准设立了 14 个国家 级 经济技术开发区。 园区类型进一步丰富;园区在产业结构调整、 综合配套建设、社区功能完善等方面有明显 变化;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加。 园区类型不断丰富;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 , 从轻加工转变为多元产业;技术含量和技术 水平明显提升 园区规模不大 ,形式较为单一 ;园区内企业 技术含量低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轻工业居 多 ,企业间相互合作少;大多位于郊区 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呈现多样化;环保、 生态、低碳逐渐成为园区发展方向。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 o 起步和探索阶段( 1979~1989 年) o 快速推进阶段( 1990~1996 年) o 发展新阶段( 1997 年至 今) 引领经济结构优化、 高新产业发展 2017 年,国家级经开区高新技 术出口额占比 24..6% ,进口额 占比 19.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集聚态势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集聚区 , 经济增长速度高 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7 年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 产总值增幅高于全国 3 个百分 点,生产总值比重占全国 11% 园区体量庞大 目前我国国家级经济开发 区 230 家,国家级高新区 169 家,各类国家级开 发 区超过 500 家,省级 开发 区过千家,还有更 多的市 县级产业园区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 带来的问题? 粗放发展 ,盲目效仿 ,环保 监管薄弱 ,造成环境污染严 重 ,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 实施园区节能降碳工程” “ 打造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低碳园区” “ 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 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 “ 选择 100 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 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工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 ,伴随“企业入园 ”工作的不断推进 ,工业企业越来越多的落户于各类工业 园区 ,这也导致园区碳排放的持续增加。有数据显示 ,近 70% 的工业用能集中在工业园区 ,园区碳排 放 占全国总碳排放总量的 31% 。 除工业生产外 ,园区根据功能类型的不同 ,包含建筑、交通、能源等 多种 典型排放场景 ,是城市碳排放最集中的空间 ,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 面对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巨大矛盾 ,我国近年来积极探索针对各级各类产业园区 的科学管理方法 ,为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而出台政策以推进产业园区低碳发展。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 园区政策 生态工业园区 循环化改造园区 低碳工业园区 绿色园区 组织部门 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技部 发改委、财政部 工信部、发改委 工信部 主要特征 依据生态学原理,侧重物质循环流 动和能量多级利用,实现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资源能源高效利用、节 能减排以及环境管理精细化 以循环经济的“ 3R” 原则为指导, 重点推进现有的各类园区优化空 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 源产出率,突破循环经济关键链 接技术 完善的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延伸 发展产业服务业,土地资源和能 源高效利用,碳排放强度持续下 降,宜居混合功能 侧重于园区内工厂之间的统筹管理 和协同链接。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 友好理念,从而实现布局集聚化、 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 评价指标 5 类 32 项指标 5 类 22 项指标 4 层次,指标数量不限 8 项基本要求, 6 类 31 项指标 创建流程 经园区编制规划、自主申报、规划 论证、审查批复、规划实施、园区 自评、省级审查、国家验收、公示 等环节 经园区申报实施方案、省级初审 推荐、国家评审、批复实施方案、 签订承诺书、拨付启动资金、实 施改造、评估验收、落实支持政 策等环节 经园区申报实施方案、省级初选、 国家评审、批复启动、组织实施、 阶段性评估、验收等环节 经园区自评价、第三方评价机构现 场评价、提交总结报告、省级评估 确认、省级推荐、国家论证、公示、 现场抽查等环节 园区称号 通过验收、公示后获得“国家生态 工业示范园区”命名 对实施方案获得批复的园区,可 标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园区”,考核合格的命名为“国 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 对批复实施方案的园区挂牌“国 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对 验收合格的园区授予“国家低碳 工业园区”称号 通过专家论证、公示、现场抽查后 进入国家级绿色园区名单,通过绿 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发挥示范作用 国家资金支持 —— 根据实施方案按照项目补助 —— —— 管理要求 每年报送年度报告,每三年复查 每年报送实施进展情况,考核不 合格的不再拨付剩余资金, 3 年内 工作无实质性进展的扣回已拨付 补助资金 定期复核,不合格者取消“国家 低碳工业园区”称号和政策优惠 不定期抽查,对抽查不符合绿色制 造示范要求的,从示范名单中除名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 序号 核算领域 内容 分项 数据内容 数据获得方式 数据来源 1 建筑和产业 各类公共建筑、产 业设施、能源中心 等能源活动产生的 碳排放 建筑 (单体建筑面积 5000 平 方 米及以上) 优先向楼宇业主 / 物业公司收集相关电力、 天 然气、油等能源品种的消耗量数据 能源账单或台账数据 建筑业主 / 物 业公司 获取接入区建筑在线监测平台的建筑能耗总 量、分业态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数据 平台数据 区建筑在线监 测平台数据 收集建筑分业态的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数据 管理部门 产业 收集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品种(除能源中心 供能外)的消耗量数据 能源账单或台账数据 相关企业 能源中心 收集天然气、外购电、上网电量等数据 能源账单或台账数据 能源中心 2 交通 小汽车、接驳交通 所产生的碳排放 小汽车 (各建筑和单位停车库) 年停车车次数、充电桩安装比例 停车系统数据 各建筑或单位 小汽车 (区域内停车场) 年停车车次数、充电桩安装比例 停车系统数据 管理部门 区域内接驳交通 收集电力、汽油消耗量数据 能源计量数据 运营单位 3 市政 道路照明系统所产 生的碳排放 路灯 收集电力消耗量数据、灯具功率和数据 能源账单或台账数据、建设资料 管理部门 4 碳汇 植物碳汇的减碳量 林绿地 收集林绿地数据 遥感解译数据或项目建设资料 管理部门 2021 年 8 月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低碳示范创建工作方案》 ,提出了低碳发展实践区(近零碳 排放实践区 )和低碳社区(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建议 ,对碳排放核算领域、要素、方 法、活动水平、数据来源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u 低碳发展实践区(近零碳排放实践区) 碳排放量 =∑ 能源使用活动水平数据 × 排放系数 - 碳汇面积 × 固碳 系数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 2021 年 11 月 ,深圳生态环境局、发改委印发《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以区域、 园区、 社区、校园、建筑、企业为例 ,从定义、试点申报要求、建设路径建议与碳排放核算方法等方面对近零碳 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做出指导。 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 是指基于现有低碳工作 基础 ,在一定区域范围 内 ,通过集成应用能源、 产业 、 建筑 、 交通 、 废 弃物处理 、 碳汇等多 领 域低碳技术成果 , 开展 管理机构的创新实 践 , 实现该区域内碳 排放总 量持续降低并 逐步趋近 于零的综合性 试点项目。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 什么是园区 ?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 如何? 零碳园区是什么样的? 零碳园区该如何实现 ? 理目标的园区系统。 02 近零碳园区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高水平建设的同时,通 过集成应用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 碳汇等多领域低碳技术成果,开展 管理机构的创新实 践 实现园区内碳排放总量持续降低并逐步趋近于零 零碳园区 是指在园区规划、开发、运营全方位 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科学设定碳 中和目标,精准核算碳排放家底,清 晰规划碳中和路径,整合节能、减排、 固碳、碳汇等碳中和措施,实现产业 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资源 循环化利用、设施数智化管理,人与 环境有机深度链接的新型产业园区。 01 低碳园 区 零碳园区是什么样的? ISC 发布《低碳园区发展指南》 ,低碳园区:在满足社会 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前提下,以系统产生最少的温室 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产出,以实现土地、资源和 能源的高效利用,以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总量作为核心管 ● 03 管理方面 能源方面( 80%-95% 可再生能源) 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 ;可再生能源电 力购买 ;沼气热电联产及热泵系统 ,由勃兰登堡州农业垃 圾制成 ;储能电站、储热储冷装置 建筑方面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新建建筑采用节能保温材料、遮阳板、 三玻窗等节能建筑技术 ;新建全部为绿色建筑 ,并获得 LEED 铂金级别认证 ;智能电表 交通方面 电动汽车充电站 ;共享电动汽车租赁中心 ;充电电力来源 为风电和光电 ,电池存储设备由退役汽车电池组成 ;无人 驾驶汽车、电动观光车、共享单车等 通过部署 EBO 楼宇运营系统、 PEM 电能管理系统以及 EMA 智能微网系统 ,实现源(风电、地热、沼气、光 电)、 储(大容量电池、电车储能、储热)、荷( 热、冷、电负荷 )间的有效协同 ,提高园区整体运行能效 , 确保运 营阶段的碳中和。 部分建筑外墙悬挂有大片的藻类生物反应器 ; 藻类还被提取加工成绿色粉末 ,作为营养添加 剂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工业。 零碳园区是什么样的? 柏林欧瑞府能源科技园 碳汇方面 仓库库房采用水帘蒸发冷却新风设备和风压降温循环系统; 对建筑进行局部绿色低碳改造 ,办公楼层采用玻璃幕墙 , 充分利用自然光 安装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 园区内屋顶全部安装光伏电板 ,园区照明均使用无极灯、 LED 灯等节能灯 ,并配有自动感应节能控制系统 建设园区能耗云平台 实现能源的智慧监测和精细化管理 ,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和 智能化管理水平 推广清洁能源设备 零碳园区是什么样的? 园区内采用清洁能源电力叉车、清洁能源电力炉灶、能源 充电桩 ,鼓励员工低碳出行 实现“空闲位置皆有绿 ” ,提升园区绿化率和 绿化水平 ,增加园区绿化碳汇 开展生态增汇 良性水循环系统 广东状元谷电子商务产业园 建设无负压节能集中供水系统、水循环 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 建筑绿色低碳改造 数字赋能闭环管理 推广绿色能源体系 基于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智能电网系统 ,构建以 “ 风光氢储车 ”为核心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实现高比例、 低成本、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生产与使用 实现 100% 的零碳能源供给 园区中 80% 的能源直接来自风电、光伏和储能 ,另外 20% 的能源基于智能物联网的优化 ,通过“在电力生产过多时 出售给电网 ,需要时从电网取回”的合作模式 发展绿电制氢产业 应用于绿氢制钢、绿氢煤化工、生物合成等下游产业 ,减 少鄂尔多斯化工行业的煤炭消耗量 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引入全球最大的商用卡车生产商一汽解放 ,以及正负极材 料、隔膜、电解液的制造商。 强化低碳技术支撑 推动零碳产业及电解铝、绿氢制钢、绿色化工 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构建以零碳能源为基础 的“零碳新工业”创新体系。 通过管理平台进行数据采集跟监控 ,直观反映出能源的利用效率 ,实现企业能源信息化集 中监控、设备节能精细化管理、能源系统化管理。 零碳园区是什么样的? 内蒙古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 什么是园区 ? 园区在我国发展现状 如何? 零碳园区是什么样的? 零碳园区该如何实现 ? 从各零碳园区的典型案例可以发现 ,为实现园区的碳中和 ,应抓住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生活等 重 点碳排放领域 ,从开源、节流、抵消三方面入手 ,并借助智慧管控系统 ,全方位推进园区的净零碳排 放。 零碳园区该如何实现? 零碳园区设计思路 在双碳政策下, 充分利用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 、移动互联网 、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前沿技术, 建立双碳大脑平台对园区的能耗及碳排放构成精细化分析 、 碳排 放核算和精准调控, 并基于双碳大脑实现园区碳排放等数据的全融合, 赋能园区全面节能降碳 。 零碳转型 减少碳排放: 发展制氢 、 光伏发电等技术 ; 加大碳吸收: 发展生态碳 汇 、碳捕捉与封存等技术 。 数字化转型 打造双碳大脑平台, 汇聚 园 区内各类能源 、生产和 碳排 数据, 实现零碳园区 智慧管 控 。 能源转型 控制碳源 , 从能源 、建筑 、 出行 、生产 、生活等方面 节能减排 。 零碳园区 决策研判 有依据 加强行业领域碳排放分析 、预测 、预警, 实 现科学合理制定达峰目标 、时间表与路线图 , 科学辅助企业节能降 碳决策 。 考核评价可量化 针对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特点 ,精准量 化 考核指标 ,科学评价管理工作对碳排放目 标的 完成度与完成效果 。 碳资产可盘活 通过对配额的试算 、追加 、跟踪 ,搭建清 晰 账目明细 ,提高配额使用计划性和管理 性 , 挖掘配额富余空间, 实现碳资产保 值增值 。 行动路径可管控 建立数字化管理机制, 形成碳排放过程管理体系 , 理清碳减排管理路径 ,使管理行为具象化 、举措 指 排放家底可摸清 帮助企业形成常态化碳排放数据核算 、统计与报 送 机制, 打破数据孤岛, 形成全局碳信息链, 实现数 管理把控可分类 通过开展智能分析 、分类处置 、动态监控 , 提 升碳排放监控能力, 实现企业精准化施策 , 避 双碳大脑 打造双碳大脑 标具体化, 为后期考核提供有效依据 。 据融汇 、总览与溯源 。 免 ”运动式 ”减碳 。 5C 核心方法论应 用 测碳 算碳 降碳 易碳 管碳 零碳园区双碳大脑平台 打破数据孤岛 汇聚全局信息 园区总抓实现数据融合 数字双碳引擎( Carbonos ) 专家知识 算法化 火电 水电 风电 燃气 监控 传感器 人员 车辆 锅炉 光伏 物联网 边缘计算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CIM G IS 5G 3S “1 ” 平台 打造一体化的零碳园区双碳大脑平台,支 撑园区在双碳管理过程中园区总抓 、态 势 感知和精准辅助施策,提升管理效 率。 “1 ” 引擎 将知识算法 、问题模型 、管理方法汇聚集 成整合在数字双碳引擎上,打破数据壁 垒, 为园区实现数据价值。 基于“ 1+1+1+N 体系 ”构建零碳园区双碳大脑平台 “1+1+1+N 体系 ” : 即 1 张网 、 1 个引擎 、 1 个平台 、 N 个智慧场景应用 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将分散基础支撑终 端组网 ,形成园区一张网管理,全网贯通, 实现监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40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印尼镍产业园区低碳转型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