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备份 中培伟业:2025年数字化转型与人才体系建设指南报告. 20250428 13-08-57 VIP文档

6.10 MB 53 页 0 下载 15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第 1 页 数字化转型与 人才体系建设指南 2025 年 1 月 北京中培伟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BEIJING ZHONGPEI WEIYE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LTD ·洞察企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解读数字人才发展与培养 ·构建数字化人才建设体系 ·赋能企业数智化升级突破 目录 一、引言 ----------------------------------------------------------------- 01 二、行业洞察:数字化转型是刚性需求 ----------------------------------- 02 1.时代背景 | 中国数字经济成就为人才发展提供时代舞台 ------------ 02 2.政策环境 | 中央及地方积极出台数字化转型及人才培养政策 ------- 04 三、拥抱变化:数字化人才将成为企业新的发力点 ------------------------ 06 1.数字化人才 | 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因素 ----------------------------- 06 2.解决方案 | 重视数字化人才培养 ------------------------------------ 08 四、人才赋能: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 09 1.数字化人才 -------------------------------------------------------- 09 2.数字化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 13 3.数字化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16 五、破局之道: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 17 1.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策略 ------------------------------------------ 18 2.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 23 六、方法工具:数字化转型方法工具适配 ---------------------------------- 25 1.数字化转型推进思路策划 ------------------------------------------ 25 2.数字化赋能平台功能介绍 ------------------------------------------ 32 七、中培伟业标杆客户案例实践 ------------------------------------------ 35 案例 1:AI 大模型技术及开发应用实践培训 ------------------------- 35 案例 2:企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与 TOGAF 认证培训 -------------- 38 案例 3:B 端数字化产品设计实战培训 ------------------------------ 40 八、关于中培伟业 ------------------------------------------------------- 43 1.发展历程 --------------------------------------------------------- 43 2.中培优势 --------------------------------------------------------- 45 3.师资力量 --------------------------------------------------------- 46 4.授权资质 --------------------------------------------------------- 49 九、附录 ----------------------------------------------------------------- 50 第 1 页 一、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深刻改变着各行 各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格局。从智能制造到智慧金融,从医疗健康到教育文化,数字化的触角 延伸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大模型技术的兴起,将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DeepSeek、ChatGPT、文 心一言等大语言模型的问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从智能客 服到自动化生产,从大数据分析到精准营销,AI 正逐步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推动着 企业向智能化、高效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对企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答题。随着 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速,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也面临全面的变革,岗位技能将被重塑, 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显著的变化,企业对于数字化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也在提升,如何培养一支 为企业赋能的数字化人才队伍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但是,当前数字化人才供求不平衡的问题日渐突出,传统教育培养体系不足以满足企业需 求,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存在多重挑战。破解数字化人才供需难题,不仅关乎企业的创新 发展、产业的升级转型,更是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赛道上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作为这一领域的先锋,北京中培伟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培伟业”)自 2006 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最前沿、最专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我们深知, 数字化人才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数字化人才队伍,企业 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稳健前行。 本指南以前瞻性的视野,深刻剖析了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精准捕捉到了企业在数字化转 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与痛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围绕数字化人才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展开 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旨在为企业量身打造一套高效、可持续的数字化人才建设体系,从而助 力企业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步伐,抢占市场先机。我们相信,这份指南将成为企业探索个性化、 差异化数字化转型路径的重要指引,为企业在数字经济的蓝海中扬帆远航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 保障。 第 2 页 二、行业洞察:数字化转型是刚性需求 1.时代背景 | 中国数字经济成就为人才发展提供时代舞台 数字经济正成为重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而有着“数字经济时代石油”之称的数据,如今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后的第五 大生产要素。  中国数字经济成就世界瞩目,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 呈现逆势增长。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2022 年,美国和中国数字经 济规模位列第一、第二,分别为 17.2 万亿美元,7.5 万亿美元,德国、日本和英国分别位列 第三、第四、第五,数字经济规模均超过 2 万亿美元。  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 在 2014-2024 年这十余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由 16.2 万亿元增长至 53.9 万亿元,GDP 占比由 25.1%升至 42.8%。2023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5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7.39%,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 10%。2024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健 增长至 63.8 万亿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70.8 万亿元。 第 3 页  2028 年中国数字化转型总体市场规模将超 7,300 亿美元 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了 2024 年 V2 版本《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指南》(IDC Worldwid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pending Guide)。IDC 最新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数 字化转型投资规模超过 2.1 万亿美元,2028 年预计达到 4.4 万亿美元,2023-2028 年五年复 合增长率(CAGR)为 15.4%。 IDC 预计,2028 年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规模预计达到 7,330 亿美元,全球占比约 16.7%, 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5.6%,增速高于数字化转型全球整体增速。 第 4 页 2.政策环境 | 中央及地方积极出台数字化转型及人才培养政策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采取多项措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数字化人才培养,助 力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三次提到“人工智能”,并且首 次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鼓励数字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 发布时间 发布单位及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4 年 3 月 《政府工作报告》 202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加快发展新质 生产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这一主 题,提出一系列事关这场数字变革的具体举 措,“人工智能+”这一新行动就是其中之 一。 2024 年 7 月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数字化转型数字人才技术能力和培养 要求》 《数字化转型数字人才技术能力和培养要 求》是首项针对数字化转型数字人才培养的 国家标准。本标准聚焦数字化转型数字人才 的技术能力和培养要求,提出数字人才分类 和能力框架、各类数字人才的知识、技能和 经验要求、素养要求和培养要求。 2024 年 4 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九部门 《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行动方案(2024-2026 年)》 该方案紧扣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 展需求,计划在未来 3 年内,通过开展数字 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 人才的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 2023 年 2 月 28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强化人才支撑。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字 思维、数字认知、数字技能。统筹布局一批 数字领域学科专业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的数 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 2022 年 1 月 12 日 国务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实施全民数字素 养与技能提升计划,扩大优质数字资源供 给,鼓励公共数字资源更大范围向社会开 放。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加强职 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数字技术技能类人才 培养,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新工科、新文科建 第 5 页 设,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 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发展订单制、 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实 施数字技能提升专项培训计划,提高老年 人、残障人士等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切实 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面临的困难。提高公 民网络文明素养,强化数字社会道德规范。 鼓励将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纳入各类人才计 划支持范围,积极探索高效灵活的人才引 进、培养、评价及激励政策。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各地政府也根据自身情况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旨在加速本地数 字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发布时间 发布单位及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4 年 7 月 18 日 北京市 《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2024-2025 年)》 该计划旨在加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 服务化转型。该计划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 (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以推动北京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 中心。 2023 年 7 月 3 日 北京市人社局 《北京市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 案》 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产业数字化与数 字产业化为核心,大力实施首都专业技术人 才“登攀”计划,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 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培养一定数量的数字 技术领军人才,每年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 养、精于实操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工 程技术技能人才 1 万人,不断推进专业技术 人员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为加快发展数字 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2 年 6 月 12 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落实本市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研发设计人 员奖励政策,支持和鼓励基础软件、工业软 件、新型技术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企业研 发设计人员在沪发展,用好应届毕业生和留 学生进沪就业以及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相 第 6 页 关便利服务政策,加大力度引进数字经济领 军和青年人才。依托“基础研究特区”试点, 进行稳定集中科研支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 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优秀人才团队。 2022 年 10 月 24 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2022-2025 年)》 强化人才支撑。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 求,优化提升“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机 制。支持用人单位依托国家、省级重点人才 工程加快聚集数字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加 速推动数字化领域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建立 健全常态化、专业化人才培训机制,提升数 字化专业人才技能素质。 三、拥抱变化:数字化人才将成为企业新的发力点 1.数字化人才 |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IT 技术展现出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自“互联网+” 行动全面推行后,IT 领域创新成果便开始大范围地与中国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各环节 深度融合,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现阶段,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行业企业的共 识,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 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需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推动业务的数字化建设;②如何在数 字化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前者解决方案目前已较为成熟,大体思路是依托自身或外部的数字技术,对业务流程、管 理流程进行解构和重构,进而完成流程和管理的数字化;后者则需要数字化人才作为支撑,通 过数字化思维来解析业务,推进管理和服务的优化以及模式和业态的创新。 典型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行业 人才缺口 所需人才必要技能 金融 金融企业关注全业务流程的数字 化、智能化,但金融科技人才主 要集中在营销、风控等方面,而 后台数字运营等业务领域的人才  在合规前提下,具备基于数据驱动的金融业务多 场景应用和创新能力,能以数字逻辑优化金融业 务流程并推进业务创新。 第 7 页 较为缺乏。 制造 不同体量的制造企业关注点不完 全相同,但需求主要集中在运营 管理及流程优化、模式创新等方 面。  大型企业对业务人员的数字化运营及应用能力要 求高。  中小型企业现阶段着重于管理层数字意识和数字 化领导力的提升。 能源 能源企业关注资源配置、业务优 化和节能减排,目前缺少专注于 依托数字技术赋能业务流程优 化、业务模式创新、供需匹配优 化、排放监测、提效减排等方面 的人才。  管理层面:需要兼顾业务、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 人才。  应用层面:善于运用数字技术提升生产、调度等 环节质效,能推进技术创新,探索新模式。  技术层面:具备全面的底层数字支撑能力,助力 企业达成数字技术自主可控,构建起独立、安全、 高效的企业数字技术体系。 新零售 新零售企业需同时关注流量和用 户,目前缺少依托数字技术赋能 全媒体运营、供应链管理方面的 人才。  管理层面:能基于数字技术完成行业趋势洞察及 供应链组织管理。  应用层面:能基于数字技术完成下游用户和供应 链的全生命周期运营。  技术层面:具备全面的底层数字支撑能力及专业 的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以民营企业为代表,根据 2022 年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 对大陆地区民营企业开展问卷调查结果,从转型投入及支撑保障来看,目前约 68%的民营企 业数字化主要痛点是资金紧张、人才缺失,制约了数字化转型的效果。 第 8 页 通过对金融、制造、能源、新零售几个典型行业的企业调研可以发现,企业数字化建设的 进程普遍推进较快,但企业对于数字化人才的需求较大,这主要因为企业内部熟悉并能熟练掌 握数字技术的员工往往是少数(主要为企业 IT 相关人员),而大多数非 IT 员工则不清楚如何 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挖掘和创造新的价值,换言之,就是企业现有的人才组织难以支撑起新 的 IT 运营管理架构,往往会出现企业花费重金搭建的数字化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打折” 的现象。其实,这主要是行业人力市场中数字技能普及度不高,数字人才缺口大、供需不匹配 造成的。 细究原因,主要有三点: 1. 人才培养周期普遍较长,而企业数字化建设周期短,产业和市场发展速度快、变化大。无 论是学校还是教培机构,人才培养往往追不上市场热点的变化,供需之间存在“时间差”; 2. 学校培养人才主要以单一模式教学为主,应届毕业生实践经验普遍较少,兼具行业知识和 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大多需要在企业中慢慢培养,市场中可流动的数字化实践型人才较 为短缺; 3.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很容易陷入“重硬轻软”的误区,更注重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建设, 而往往忽略了“谁来用、谁会用、谁能用好”的问题。概括来讲,就是企业转型升级进程 与现有人才队伍数字素养提升进程存在割裂。 2.解决方案 | 重视数字化人才培养 对于企业来说,当前形势下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直接招引具备数字化实践 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理想情况下可以实现“拿来即用”,但有很大概率会出现人才“水土不服” 的现象,同时也意味着要支付更高的人力成本(包括外聘人才成本和原有人才优化成本);另 一个则是企业自己建立科学的、定制化的人才数字技能培育机制,以培训等方式提升自有人才 队伍的数字化能力,在花费较低成本的同时,既可以保证数字人才供应的时效性,也能实现对 企业的“量体裁衣”,进而更好地发挥出数字化转型的效能,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思路。 因此,企业需果断加大员工培训投入,聚焦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转型核心 领域,定制系统培训规划,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同时,挖掘内部潜力人才,培育变革型领导骨 干,使其能精准洞察转型趋势,带领团队攻克难关,推动企业战略目标达成。此外,营造人才 多元化发展生态,打破部门与领域壁垒,搭建跨部门交流协作平台,激发员工创新思维与活力。 第 9 页 四、人才赋能: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在数字化转型大环境下,诸多企业的业务和工作流程终将面临着全面的转型或变革,岗位 技能也或将被重新塑造,人才需求的结构随之发生显著变化,与此同时,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进 程中的人才需求和要求也随之提升,从而培养出一支能为企业业务活动、专业流程等赋能的数 字化专业人才队伍,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或关键所在。 1.数字化人才  传统数字人才定义:聚焦技能领域 2018 年前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心的研究团队借鉴经济合作与 发展组织(OECD)关于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框架,将数字人才的能力划分为 ICT 基础技 能、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53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