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
927.34 KB
37 页
0 下载
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发 布 团 体 标 准 T/ZGCSC 018-2025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Entire Urban Area 2025-04 2025 - XX - XX 发布 2025 - XX - XX 实施 目 次 前 言 ............................................................................. 1 1 范围 .................................................................................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3 术语和定义 ........................................................................... 2 4 缩略语 ............................................................................... 3 5 评价指标体系 ......................................................................... 4 6 指标说明 ............................................................................. 5 6.1 转型场景 ......................................................................... 5 6.1.1 数字经济 ..................................................................... 5 6.1.2 产城融合 ..................................................................... 6 6.1.3 城市治理 ..................................................................... 8 6.1.4 公共服务 .................................................................... 11 6.1.5 绿色宜居 .................................................................... 16 6.1.6 安全韧性 .................................................................... 17 6.2 转型支撑 ........................................................................ 20 6.2.1 共性支撑平台 ................................................................ 20 6.2.2 数字基础设施 ................................................................ 22 6.2.3 数据要素赋能体系 ............................................................ 24 6.3 转型生态 ........................................................................ 26 6.3.1 适数制度 .................................................................... 26 6.3.2 运营运维 .................................................................... 27 6.3.3 创新发展 .................................................................... 28 7 测算方法 ............................................................................ 29 7.1 数据来源 ........................................................................ 29 7.2 指标测算方法 .................................................................... 29 附件 1:关于自选评价指标的制定说明 .................................................... 31 参考文献 .............................................................................. 32 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盟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ZGCSC 018-2025 2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指标说明、权重分配及测算方法,适用于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成效的综合性评估与动态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3356-2022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GB/T 34678-2017 智慧城市 技术参考模型 GB/T 37043-2018 智慧城市 术语 T/ZSCPA 001—2023 绿色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T/ZGCSC 006—2022 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发展评价指标 T/ZGCSC 003-2024 元城市运行生命体征评价指标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智慧城市 Smart City 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 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型城市。 [来源:GB/T 37043—2018,2.1.1] 3.2 绿色智慧城市 Green Smart City 以践行新发展理念为战略引领,以绿色低碳循环为发展目标,通过数字技术与城市规划、建设、服 务、治理、产业、运营等深度融合形成的智慧城市新形态,是绿色发展要求下的新型智慧城市。 [来源:T/ZSCPA 001—2023,3.2] 3.3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Entire Urban Area T/ZGCSC 018-2025 3 是指城市以全面深化数据融通和开发利用为主线,综合利用数字技术和制度创新工具,实现技术架 构重塑、城市管理流程变革和产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化转型全领域增效、支撑能力全方位增强、创新 生态全过程优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来源:国家数据局《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GDP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5G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Pv6 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LTE 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CIM 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T/ZGCSC 018-2025 4 5 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转型场景、转型支撑、转型生态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其中转型场景权重为50%, 转型支撑权重为30%,转型生态权重为20%,二级及以下指标的权重见后续指标详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见图 1。 此外,各地在开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评估评级过程中,可以参照上述指标体系制定“自选评价指标”,用于体现本地转型特色成果和具体 成效,详见附件1。 图 1 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 T/ZGCSC 018-2025 5 6 指标说明 6.1 转型场景 转型场景部分包含数字经济、产城融合、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绿色宜居、安全韧性 6 个二级指标。 6.1.1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指标应衡量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情况。该指标应包括发展概况、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 3 个三级指标,见表 1。 表 1 转型场景方面数字经济二级指标构成 二 级 指 标 权 重 三 级 指 标 权 重 四级指标 权 重 单 位 计算方法 评估细则(采取区间打分制) 100 分制 数 字 经 济 20% 发 展 概 况 30% 数字经济 规模年度 增长率 50% % (当年数字经济增加 值-上年数字经济增加 值)/上年数字经济增 加值×100% (≥12.5%,100 分 [10%,12.5%),80 分 [7.5%,10%),60 分 [5%,7.5%),40 分 <5%,20 分) 全社会研 发经费投 入增长 20% % (当年全社会研发经 费投入-上年全社会研 发经费投入)/上年全 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100% (≥7%,100 分 [6%,7%),80 分 [5%,6%),60 分 [4%,5%),40 分 <4%,20 分) 战略新兴 产业增加 值占地区 生产总值 比重 30% % (战略新兴产业增加 值/GDP)×100% (≥17%,100 分 [14%,17%),80 分 [10%,14%),60 分 [17%,10%),40 分 <7%,20 分) 产 业 数 字 化 35% 工业互联 网平台应 用普及率 15% %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 用用户数/工业工厂总 量)×100% (≥45%,100 分 [35%,45%),80 分 [25%,35%),60 分 [15%,25%),40 分 <15%,20 分) 规上工业 企业数字 化研发设 计工具普 及率 15% % 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 工具的规模以上企业 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总 数量 (≥85%,100 分 [65%,85%),80 分 [45%,75%),60 分 [35%,65%),40 分 <25%,20 分) 农作物耕 种收综合 机械化率 15% % 机耕率×40%+机播 (栽、插)率×30%+机 收率×30% (≥75%,100 分 [60%,75%),80 分 [45%,60%),60 分 T/ZGCSC 018-2025 6 [30%,45%),40 分 <30%,20 分) 农产品网 络销售额 占农产品 总交易额 比重 15% % (本年度农产品网络 销售额/农产品总交易 额)×100% (≥15%,100 分 [12%,15%),80 分 [9%,12%),60 分 [6%,9%),40 分 <6%,20 分) 电子商务 交易规模 增长率 15% % (本年度电子商务交 易规模/上年度电子商 务交易规模-1)×100% (≥7.5%,100 分 [6%,7.5%),80 分 [4.5%,6%),60 分 [3%,4.5%),40 分 <3%,20 分) 网上零售 额增长率 15% % (本年度网上零售额/ 上年度网上零售额)× 100% (≥12.5%,100 分 [10%,12.5%),80 分 [7.5%,10%),60 分 [5%,7.5%),40 分 <5%,20 分) 数字化转 型促进中 心建设 10% - 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数量 有为 100 分, 没有为 0 分 数 字 产 业 化 35% 数字经济 核心产业 增加值占 GDP 比重 35%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 加值/GDP×100% (≥10%,100 分 [8%,10%),80 分 [6%,8%),60 分 [4%,6%),40 分 <4%,20 分) 规模以上 电子信息 制造业增 加值增长 率 35% % (本年度规模以上电 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 上年度规模以上电子 信息制造业增加值-1) ×100% (≥5.5%,100 分 [4.5%,5.5%),80 分 [3.5%,4.5%),60 分 [2.5%,3.5%),40 分 <2.5%,20 分) 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 务业增加 值增长率 30% % (本年度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上 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增加值-1)× 100% (≥24%,100 分 [18%,24%),80 分 [12%,18%),60 分 [6%,12%),40 分 <6%,20 分) 6.1.2 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指标应衡量城市数字经济与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展、互促共进的情况。 该指标应包括国土空间数字化、智慧商圈、智慧园区 3 个三级指标,见表 2。 表 2 转型场景方面产城融合二级指标构成 T/ZGCSC 018-2025 7 二 级 指 标 权 重 三 级 指 标 权重 四级 指标 权 重 单 位 计算方法 评估细则(采取区 间打分制)100 分制 产 城 融 合 15% 国 土 空 间 数 字 化 30% 多维 数字 化应 用场 景建 设情 况 100 % - 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数量 尚未建成任何应用 场景,得 0 分 建成 1-2 项应用场 景,得 20 分 建成 3-4 项应用场 景,得 40 分 建成 5-6 项应用场 景,得 60 分 建成 7-8 项应用场 景,得 80 分 建成 9 项应用场景 及以上,得 100 分 智 慧 商 圈 35% 智慧 停车 服务 覆盖 率 50% % 提供智慧停车服务的智慧商圈数 量/商圈总数 (智慧停车服务包括智能化车位 管理、泊车位实时查询及路线引 导、车辆分流、车辆流量监测与 分析等) (≥80%,100 分 [60%,80%),80 分 [40%,60%),60 分 [20%,40%),40 分 <20%,20 分) 智能 公共 设施 覆盖 率 50% % 设置不少于 5 类智能公共设施的 智慧商圈数量/商圈总数量 (智能公共设施包括智能灯杆、 智能导视牌、广告牌系统、无障 碍地图、智能回收箱、智能垃圾 桶、智能公共厕所等) (≥80%,100 分 [60%,80%),80 分 [40%,60%),60 分 [20%,40%),40 分 <20%,20 分) 智 慧 园 区 35% 项目 数字 化管 理普 及率 45% % 实现项目数字化管理手段的智慧 园区数量/园区总数 (项目数字化管理即使用信息系 统实现项目档案的统一管理(文 档、图纸等)、项目进度计划管 (≥80%,100 分 [60%,80%),80 分 [40%,60%),60 分 [20%,40%),40 分 <20%,20 分) T/ZGCSC 018-2025 8 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展示 等) 能耗 数字 化管 理普 及率 55% % 实现能耗数字化管理手段的智慧 园区数量/园区总数 (物业数字化管理即使用信息系 统实现设备和区域的能耗异常情 况记录、可视化方式展现各类能 耗的消耗趋势、对能耗实时监测 分析和节能监管等功能等) (≥80%,100 分 [60%,80%),80 分 [40%,60%),60 分 [20%,40%),40 分 <20%,20 分) 6.1.3 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指标应衡量城市数字经济与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展、互促共进的情况。 该指标应包括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基层智治、城乡协同、城市信用体系、城市码和市场监管 6 个三级指标,见表 3。 表 3 转型场景方面城市治理二级指标构成 二 级 指 标 权 重 三 级 指 标 权 重 四级指 标 权重 单位 计算方法 评估细则(采取区间打 分制)100 分制 城 市 治 理 20% 城 市 运 行 管 理 服 务 25% “一网 统管” 覆盖层 级 25% - “一网统管”覆盖层级 数量 尚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37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企业数字化转型架构
教育行业数字化校园基于DeepSeek建立教学评价系统设计方案(200页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