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档 2025年数字金融专刊-暨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集 VIP文档

42.28 MB 85 页 0 下载 5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pdf
3
概览
卷首语 2025年是《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收官之年,标志着我国金融业数智化转型进入全面深化、 系统推进的关键阶段。2024 年 11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明确提出以数字化转型为战略引擎,通过“技术驱动 + 数据赋能”双轮联动,全方位推进金融机构在战略布局、 技术应用、数据治理等核心领域的系统性变革,进一步明确了到 2027 年建成“数字金融强国”的路线图—— 以数据要素为关键生产资料,以算法算力为核心生产力,重构金融服务模式。 在数字经济纵深发展时代背景下,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大语言 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正在重构金融服务的底层逻辑。如何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驱动力,通过体制 机制创新、技术赋能和生态协同,不断做强“五篇大文章”?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颠覆性技术加速演进 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具有迭代适应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弹性 IT 架构?如何重构企业级数据战略,加速生成式 AI 与垂直场景的深度融合,建立面向下一代竞争的差异化优势?…… 为促进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与数据赋能,激发数字化转型新动能,探寻金融机构数智化发展的新路径、 新方法,金科创新社连续 6 年举办“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在 2025 年的评选中,共计 收到 132 家金融机构 386 个参选案例。 《数字金融专刊暨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集》依托“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评选”活动,深度聚焦金融业数智化转型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通过系统梳理行业领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范式,助力金融企业探索数字金融的创新应用场景,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数据要素为 核心的双轮驱动新格局,推动金融科技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专题 目录 评选概况 “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榜单 “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Top10 获奖案例 量子技术加固金融信息安全防线——量子通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拥抱智能体,赢得好未来 中小城商行数字化转型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从探索到落地:福建海峡银行 AI 大模型的轻量化实践 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规划与实践:从战略设计到落地攻坚 资本市场数字化趋势相关思考:技术跃迁与场景裂变 零信任架构在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实践 证券公司集约化运营的几点思考——数字化浪潮下的服务效能革命 信托公司数字化转型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关于 Text2SQL 赋能金融科技的实践路径思考 吴永飞 贾凤军 陈元琳 刘泓滔 卓剑航 李晨辉 廖倡 周喆斌 邬晓磊 常凯 刘进 姜欣荣 北银金科:北京银行大模型安全测评平台 山东农信:基于多法人架构的客户统一授信系统 微众银行:全栈自主可控的金融级智算 AI 网络建设与实践 湖北农信:智能运维平台 四川银行:新一代工程基于云平台分布式架构下的核心系统测试实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核心统一查询——实时数据分析查询的分布式解决方案 中信建投证券:长尾客户普惠数智金融服务平台 安诚保险:保险客户自助服务平台 太平洋寿险:云原生 paas 平台 财信人寿:“吉小星”AI 助手——保险全链路智能增效引擎 国泰海通证券:基于 AI Agent 的金融云平台全场景运维决策机制研究 05 07 09 11 15 19 23 25 27 01 47 51 46 50 49 45 48 55 52 53 54 “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单项奖综述 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选登 中信建投证券:基于 AI 大模型的多智能体技术在投顾领域的应用案例 财信人寿:意健险智控平台——基于行业大数据的反欺诈与降损决策系统 潍坊银行:洞悉脉络·精准溯源——信息系统血缘关系管理平台 大家保险集团:消保管理数字化平台 数智领航,金融技术架构的革新与飞跃——基础设施优秀案例奖概述 构筑金融安全防线:数智时代的创新实践——信息安全优秀案例奖概述 智驭运维新纪元:金融数智化的深度实践——智能运维优秀案例奖概述 科技赋能,金融数智化管理的领航之路——科技管理优秀案例奖概述 智启新程,大模型引领金融数智化变革浪潮——大模型创新优秀案例奖概述 数智浪潮下,数据管理引领金融新航向——数据管理优秀案例奖概述 智控未来:数字风控引领金融行业安全新航向——数字风控优秀案例奖概述 数智化驱动运营模式深度变革——数字运营优秀案例奖概述 数智领航·营销焕新:金融行业数字营销优秀案例的变革实践——数字营销优秀案例奖概述 场景化服务与生态化协作重塑竞争格局——场景金融优秀案例奖概述 智能支付生态:重构金融服务的创新范式——移动支付优秀案例奖概述 中关村科金:大模型远程银行解决方案 盈天地:破解金融机构“既要又要还要”的数字化转型密码 泉州银行:基于业务驱动的需求建设精细管理体系创新实践 大家保险集团:自研智能外呼平台 潍坊银行:基于大模型和 RAG 驱动的智慧合规助手 吉林银行:2025 年“福禄送喜·吉礼万家”开门红线上营销活动 山东农信:放心 e 贷 58 62 60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9 59 63 61 56 57 01 量子技术加固金融信息安全防线 ——量子通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量子科技是驱动人类认知跃迁与生产力重构的科学 前沿,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高地, 已成为全球科技博弈的核心焦点。2022 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表彰科学家“用纠缠光子验证了量子不遵循贝尔不 等式,开创了量子信息学”, 2023 年诺贝尔化学奖对获 奖科学家“发现和合成量子点”进行表彰 , 在全球范围 内引发了对量子科技的高度关注。联合国将 2025 年定 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以纪念 1925 年薛定谔提 出量子力学的薛定谔方程、海森堡发表论文《运动学和 力学关系的量子力学重新诠释》至今 100 周年。 我国高度重视量子科技发展,2020 年 10 月十九届 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 当前量子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 并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系统梳理了量子通信技术发展背景、主要原理及 其在金融信息安全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直接通信两 类核心技术路线在实际金融场景中的应用。在量子计算对传统加密体系带 来挑战的背景下,量子通信凭借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高度安全性,为金融 行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通过介绍各金融机构实际案例,本文展示了 量子通信在金融实用场景中的创新应用路径,展示了其在数据传输方面的 安全性与可靠性。文章最后展望了量子通信与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前沿技 术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强调其在构建未来安全高效金融基础设施中的战 略价值。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吴永飞 一、量子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已成为国 内外关注焦点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吴永飞 02 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 好先手棋”。2024 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 调要“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2025 年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量子科 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量子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 型代表,日益受到业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 我国金融行业积极拥抱量子科技。2021 年 12 月, 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 指出要“探索运用量子技术突破现有算力约束、算法瓶 颈,提升金融服务并发处理能力和智能运算效率,节省 能源消耗和设备空间,逐步培育一批有价值、可落地的 金融应用场景”。2024 年 11 月,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 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强调“探 索运用边缘计算和量子技术突破现有算力瓶颈,为金融 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在此背景下,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纷纷将“量子科技”引入 “金融科技”,“量子金融科技”应运而生。 格夫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将 Shor 算法的周期函数问题 从一维推广到多维形式,该算法通过减少所需步骤的数 量来加快量子部分的运算速度,有望使其更容易付诸实 践。总体来看,学界一般认为 Shor 相关算法实现对非 对称密码算法 RSA-2048 位的破解,至少需要数百万个 量子比特。Grover 量子算法理论上能够将无序数据库的 搜索时间实现二次方级别的加速。鉴于 Grover 算法可 以快速从无序的数据库中找到待查找的目标值,从而威 胁到了基于相关数学问题设计的对称密码算法安全。此 外,有研究表明 Grover 算法可以比传统计算机更快地 破解加密散列,这意味着 Grover 算法可能会降低杂凑 函数的安全级别。学界一般认为 Grover 算法破解密码 的能力等价于将等效密钥长度减半,因此可以通过增加 密钥的长度来缓解 Grover 算法带来的威胁。值得一提 的是 2022 年 12 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龙桂鲁副院 长和浙江大学王浩华教授团队仅用 10 个超导量子比特 就实现了对 RSA-48 位算法的破解,此前在 Shor 算法 下曾实现 16 个量子比特对 RSA-17 位算法的破解。新的 量子算法主要是在经典的 Schnorr 算法(使用格约化来 分解整数)的基础上,将 Schnorr 算法中最耗时的最近 向量搜索问题使用量子近似优化算法(QAOA)予以改进, 它仅需要 372 个量子比特就有望破解 RSA-2048 位算法。 一旦该算法效率得到进一步验证,将使经典密码体系抵 抗量子计算攻击的时间窗口变得十分紧迫。 目前能够对抗量子计算攻击的主流信息安全方案有 两类:一是“反其道而行之”,对量子计算在密码破译 方面的优劣势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在量子计算弱势的 方面对经典密码算法进行优化升级,从而使经典密码算 法具备在经典和量子环境下均可抵抗破译的特性,基于 该方案形成的研究方向称为“后量子密码学”。然而后 量子密码方案对于抵抗量子计算攻击并非一劳永逸,随 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和新的量子算法产生,当前已经形 成的后量子密码算法可能又将面临被攻破的风险。二是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旨在充分利用量子物理 学原理,直接采用量子技术构建保密通信方案,从而“一 劳永逸”地避免量子计算可能带来的信息安全威胁,基 于该方案形成的研究方向即为“量子通信”。量子通信 的安全性源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确保了量子态在不 被破坏的情况下,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听或复制, 达到信息论意义上的无条件安全性,从而能够为金融机 金融信息安全是金融行业的生命线,其中密码技术 作为金融信息安全的基石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金融机 构信息系统使用的密码算法主要有对称密码、非对称密 码和杂凑算法三类:对称密码,又称私钥密码,是指加 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的密码机制,常用于数据加密传 输、数据库加密存储等场景以保障数据机密性,其安全 性首先取决于密钥的安全性,其次才是加解密算法的安 全性;非对称密码,又称公钥密码,是指通信双方使用 一对不同的密钥,即公私钥对,其中公钥用于加密信息、 私钥用于解密信息的密码机制,常用于生成短期的对称 会话密钥、安全证书、数字签名等场景以实现身份验证、 数据保密等功能;杂凑算法,又称散列函数或哈希函数, 是指将任意长度的数字消息映射成固定长度字符串的函 数,常用于密码存储、数据完整性校验等功能。上述密 码算法已深入到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在保障金融安全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给经典金融密码体系带来了挑 战。Shor 量子算法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解决大整数分 解和离散对数求解等复杂数学问题,即理论上实现指数 级加速,从而威胁到了基于相关数学问题设计的非对称 密码算法安全。2023 年 8 月,美国纽约大学的奥德·雷 二、量子通信为金融信息安全筑起新防线 03 连 续 变 量 量 子 密 钥 分 发(Continuous Variable QKD,CV-QKD)技术不需要复杂的单光子源制备技术, 仅需借助于成熟的经典光通信中的弱相干光相关技术即 可实现,该技术与现有电信基础设施具有高度兼容性, 能够利用标准的电信组件实现远程密钥共享。此外,连 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器件与经典的相干光通信相 兼容,适合与经典信号共存,易于部署。华夏银行率先 将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引入商业银行日常办公运 维环境相关场景,为金融数据传输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 障。以异地软件包分发场景为例,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 发技术可保障在分发软件包的过程中若尝试任何窃听或 篡改都将被实时检测,从而使得运维团队能够在第一时 间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降低信息安全风险,确保系统 升级的顺利进行。再以即时通信文件传输场景为例,即 时通信文件传输可能涉及包含客户数据、业务机密、战 略决策信息等敏感内容的文件,保障传输安全性至关重 要。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提供量子级别的加密保 护,阻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拦截或窃取。量子密钥加 密的文件数据传输具有不可分割性,任何窃听行为都会 导致量子态改变,触发安全警报,确保文件传输安全, 防范非法读取的可能性。在上述应用场景探索中,基于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量子通信方案在 A 机房和 B 机房之间传输 22.4G 文件数据,经测试,其误帧率为 0.418%,安全密钥成码率为 8153.2bps,传输速率为 668.8Mbps,传输时间为 274s,相关性能指标能够满 足应用需求。 量子直接通信以量子态作载体来编码和传输信息, 是量子通信的一种新范式。量子直接通信方案将信息加 载于量子态,并直接在量子信道进行传输,不依赖于加 解密算法及密钥的分发。该方案依靠量子不可克隆性、 量子测量塌缩等量子原理来感知和阻止窃听,保证信息 传输安全,即当有人窃听时量子态会被破坏,从而使窃 听方得不到任何信息,即使拥有再强大的并行算力,也 无从破解。量子直接通信将经典保密通信的密钥分发和 随 着 量 子 通 信 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逐 步 形 成 了 包 括 量 子 密 钥 分 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QKD)、 量 子 直 接 通 信(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QSDC)、量子秘密共享(Quantum Secret Sharing,QSS)、 量 子 隐 形 传 态(Quantum Teleportation,QT)等多种技术路线。其中,量子密 钥分发(包括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和连续变量量子密 钥分发)及量子直接通信已成为目前量子通信研究与应 用发展的重点方向。 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Discrete Variable QKD, DV-QKD)使用离散的量子态进行密钥的编码和分发, 其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量子态的不可克隆 性和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来确保通信双方能够安全地编码 和共享密钥,有效避免了潜在的窃听风险。这些离散变 量的量子特性确保了在量子层面上通信的安全性,从而 实现了通信的绝对安全保障。通过该种方式,离散变量 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增强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而且为量 子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密钥管理解决方案。该技 术在远距离传输中取得了长足进展,并逐步在金融行业 开展了应用。以原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星地 一体 QKD 量子通信应用为例,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 理系统主要负责收集人民币跨境收付业务相关信息,数 据报送遵照集中接入原则和属地监管原则,全国性商业 银行通过总行将数据上报至该系统服务器,地方商业银 行通过金融业网间互联综合前置系统将数据上报至人民 银行总行系统服务器。在该场景中,通过多个中继节点 和卫星密钥分发,建立了跨越 2400 公里从人民银行金 融信息中心(北京)至乌鲁木齐间的量子密钥分发传输 通道。具体来看,该场景的核心传输方式是通过“墨子 号”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广域网络中进行星地一体 的量子密钥分发和接收;新疆乌鲁木齐方面通过城域网 接入 A 站点,A 站点包含多个中继节点,采用量子光纤 干线传输至 A 塔;北京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中心方 面通过北京市区的量子城域网接入 B 站点,B 站点也包 含多个中继节点,同样采用量子光纤干线传输至 B 塔。 乌鲁木齐方面本端部署量子加密模块、量子密钥分发模 块、交换设备、量子网络管理模块等专用设备,搭建乌 鲁木齐本端“星地一体”的地面量子信道。该场景为离 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提供了良好 的示范效应。 构和客户的数据资产打造“量子镖局”,为金融关键信 息的传输与流通保驾护航。 三、量子通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04 密文传输双信道结构,改变为仅有量子通信的单信道结 构,减少了信息泄露的环节,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华 夏银行将量子直接通信技术引入银行数字信贷、远程办 公及同城数据备份等场景,并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 以产业数字信贷创新业务场景为例,量子直接通信可 在银行和其企业客户之间实现安全信息传输,在此场 景下,将量子直接通信设备信息发送端放置于银行企业 客户的厂房内,用以监控客户作为银行贷款押品的生产 设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将量子直接通信设备信息接 收端放置于银行经营机构,用以接收客户厂房设备的 监控数据。在实际数据传输过程中,量子直接通信监 控系统由于受到机房工作环境和传输光纤信道特性变 化的影响,系统的实时通信信息传输速率波动范围为 10kbps±2kbps,该波动范围不影响量子直接通信系统 在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传输实时性,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当前,以量子通信为代表的量子科技已逐步从实验 室走向金融实用领域,不断向工程化和实用化转化。作 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量子通信为金融信息安全提 供了受物理学定律保护的高度信息安全方案,进一步加 固了金融信息安全防线。 【龙盈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王彦博、刘曦子、 张月、杨璇、高新凯、王一多和徐奇对本文亦有贡献。】 展望未来,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持续演进与生态体 系的加速构建,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望呈现更大规模、 更深层次的发展态势。一方面,随着通信硬件基础设施 的成熟、低成本化与标准化,量子通信技术有望实现从 “高不可攀”到“触手可及”的演进过程,在更大范围 内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量子通信有望与区块链、 隐私计算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赋能金融系统整体数字 化与安全性水平的跃升。 可以预见,随着量子科技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各类 量子通信应用项目的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85 页, 还有 1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