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5)-清华五道口
647.31 KB
67 页
0 下载
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df | 3 |
| 概览 | ||
中国企业供应链金融 白皮书(2025)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 2025 年 9 月 课题组简介 参与单位: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 课题组组长: 范建林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机关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办公厅(党 委办公室)原副主任 周道许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课题组副组长: 谭 剑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课题组成员: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 王光伟 刘 明 伊怀海 张 静 尹峻峰 杨雨晴 于 禄 徐建军 张明凤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安全研究中心: 周 京 沈乐阳 黄旌沛 丁浩洋 李牧遥 侯鑫垚 高辛睿 张芸萌 徐褆泽 刘铠硕 序言一:重构产业价值,赋能发展新篇 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 局深度重塑,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日新月异,这既是挑战,更是中国经济迈向高 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在此宏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深 化改革、谋求发展,不仅是关乎其自身存亡的微观课题,更是决定国家经济韧性 与全球竞争力的宏大命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此份《中国企业供应 链金融白皮书(2025)》,旨在探寻这一时代命题的核心解法之一。 “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本会的核心使命。审 视当下,企业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其焦点正从单个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转向整 个产业生态的协同与共生;企业发展的新动能,也正从依赖要素投入的传统模式, 转向依靠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与效率变革的内涵式增长。这一深刻转型,迫切需 要一种能够穿透企业边界、链接产业生态、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全新力量。供应 链金融,正是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的关键枢纽。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供应链金融早已超越了传统贸易融资或应收账款融资 的范畴。它是一种基于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金融创新,是一场深刻的价值重构。其 核心要义,在于将金融服务从对单一企业“点”的信用评估,转向对整个供应链 “链”的价值认可与“面”的生态赋能。它不再仅仅是资金的融通,更是信用的 传导、数据的链接、风险的共担与价值的共创。当核心企业的信用能够像涓涓细 流般渗透至产业链上下游的广大中小微企业——这些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时, 整个产业生态的活力便被彻底激发。 同时,供应链金融更是深化“改革”的催化剂与黏合剂。它以金融为纽带, 倒逼产业链各环节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推动企业运营管理的透明 化与标准化。在这一过程中,落后的产能、低效的环节、不透明的交易将被加速 优化与出清,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跃迁。白皮书深度剖析了在数字化浪潮下, 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如何与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催生出“数 字仓单”、“电子债权凭证”等新型信用载体。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 场深刻的商业范式革命。它让过去不可见、不可控、不可信的资产变得可信、可 控、可融资,从根本上重塑了企业的信用基础与生产关系,这正是“改革”在产 业层面的具体体现。 放眼全球,大国博弈的焦点正日益集中于对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的控制力。 增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竞争力,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一个强大的国 家,必然拥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以及一个与之共生共 荣、充满韧性的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通过“固链、补链、强链”,将金融资源 与产业战略紧密绑定,不仅能够为“链主”企业提供全球化运营的资金支持,更 能稳定其上下游关系,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形成“链主”引领、 骨干支撑、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雁阵形态产业集群。这种根植于本土、深度融 合的产业生态,将成为我们在全球竞争中不可撼动的基石。 当然,前路光明,挑战犹存。我们在欣喜地看到供应链金融蓬勃发展的同时, 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面临的现实困境:法律法规体系仍需完善,跨部门、跨行 业的数据协同机制尚待建立,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口巨大,以及在复杂交易结构下 风险的识别与管控难度也在增加。这些挑战,恰恰是未来改革与创新的着力点。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产业、金融、科技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共进,更需要我 们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去推动制度创新与模式探索。 本白皮书的撰写,凝聚了研究会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也得到了业界领军企 业的鼎力支持。它系统梳理了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脉络、创新模式与前沿实践, 深刻剖析了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前瞻性展望。我们希 望,这份报告不仅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企业家提供战略启迪,更能 激发社会各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与思考,共同推动中国供应链金融事业迈向新的 高峰。 时代浪潮,浩浩荡荡。以供应链金融为支点,撬动产业生态的整体变革,赋 能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愿以此书,为中国经 济的航船行稳致远,贡献一份绵薄而坚实的力量。 刘明忠 “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第一副会长 2025 年 9 月 序言二:行稳致远——构建新一代供应链金融安全体系 作为连接产业血脉与金融“活水”的关键枢纽,供应链金融在推动实体经济 转型升级、纾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着产 业生态的格局。然而,当发展的浪潮奔涌向前,我们亦须以清醒的目光审视浪潮 之下潜藏的暗流与礁石。若说第一篇序言描绘了供应链金融“行疾”的宏图,本 篇序言则旨在探讨其“致远”的根基——金融安全。发展与安全,如鸟之双翼、 车之双轮,缺一不可。任何脱离安全基石的快速扩张,都无异于在沙上建塔,其 繁荣终将是脆弱与短暂的。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供应链金融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范式变革。传统的、 基于单一主体信用的风险评估模式,正被基于全链条数据、多维交叉验证的智能 化风控所取代。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催生了新型的、更为复杂隐蔽的 风险形态。这些风险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关联、能够瞬时传导的面,对我 们的安全防线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信用风险的“链式传导”与“风险共振”现象愈发突出。 传统信贷 风险多集中于单一借款人,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则天然具有网络化特征。链条上 的任何一个节点——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末端供应商——出现经营困境或信 用违约,其风险都可能沿着紧密的交易关系链迅速传导,如同多米诺骨牌般引发 连锁反应,甚至最终冲击核心企业的稳定。在行业下行周期,这种风险传导更易 升级为“风险共振”,即全行业范围内的系统性危机,其破坏力远非个体风险的 简单叠加。 其次,操作风险与技术依赖性风险相生相伴。 数字化平台在提升效率的同 时,也成为了风险的集聚点和放大器。高度自动化的流程意味着一旦系统出现漏 洞、算法存在偏见或数据被污染,其后果将被迅速、大规模地复制。我们对技术 的依赖越深,技术本身的安全、稳定与可靠就越成为整个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 此外,数据的真实性核验依然是风控的肯綮。虚构贸易背景、伪造电子单据等欺 诈行为,在数字化外衣的包装下更具迷惑性,对金融机构的穿透式核验能力提出 了更高要求。 再者,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 供应链金融的生命线在于数 据,但数据的汇聚与共享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我们需要打破“数据孤岛”, 实现信息的有效流动,以构建精准的风控模型;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严格遵 守法律法规,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防止数据泄露与滥用。如何在开放 共享与安全合规之间寻求精妙的平衡,已成为决定供应链金融能否健康、可持续 发展的关键法律与伦理议题。 面对这些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超越“亡羊补牢”式的被动防御,前瞻性地构 建一个稳健、智能、多层次的新一代供应链金融安全体系。这不仅是对现有风险 管理框架的修补与完善,更是一次体系化的重构与升维。其核心要义,在于实现 从“人防”到“技防”、从静态风控到动态预警、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根本 性转变。 在此过程中,前沿科技是破局的关键。我们必须秉持“科技向善,安全护航” 的核心理念,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深度应用于风险治 理的全流程。 构建这样一套安全体系,绝非单一机构之功,而需产业各方协同共治。它要 求金融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能力与风险定价水平;要求核心企业承担起“链 主”责任,维护产业链的整体健康;要求科技公司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 更要求监管机构以“沙盒监管”等创新方式,在鼓励发展与防范风险间找到最佳 平衡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 本白皮书的撰写,正是希望为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它不仅系 统梳理了行业发展的脉络与趋势,更深入剖析了我们面临的真实挑战,并尝试给 出前瞻性的解决方案。我们深信,唯有将安全的基石打得更牢、将风控的藩篱扎 得更紧,中国企业供应链金融这艘巨轮,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全球市场中行稳致远, 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周道许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2025 年 9 月 前 言 在全球化浪潮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 的金融服务模式,正日益成为连接产业与金融、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与韧性的关 键纽带。它不再仅仅是传统银行为单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延伸,而是深度嵌入 到供应链管理之中,通过整合优化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合同流,为供 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众多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解决方案。 尤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和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关 键时期,供应链金融在稳定产业链与供应链、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实 体经济发展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然而,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持续拓展,也面 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从全球视野来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金融发展 呈现出差异化特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迭代、监管框架调整等因素相互交织, 深刻影响着行业格局。聚焦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虽已初具规模,但在信用传导 的“最后一公里”、跨区域跨行业协同、风险的穿透式管控、数字化基础设施的 完善以及法律法规的适用性等方面仍存在显著的提升空间。如何准确把握国内外 发展大势,正视并系统性解决现存问题,探索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成为业界、 学界及监管机构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白皮书旨在系统梳理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概念与主要模式,深入剖析其全球 发展动态与中国本土实践现状。我们不仅关注市场规模的扩张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更着力于探讨前沿技术应用(如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隐私计算 等)如何重塑行业生态,深度分析当前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十大核心风险及其管 控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前瞻性地展望技术驱动下的范式变革、风险控制机制的 演进方向、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以及产业金融生态体系的重构趋势。同时,本书 也汇集了来自制造业、农业、跨境贸易及科技平台等不同领域的典型案例,力求 展现供应链金融在不同场景下的实践智慧与突破。 我们期望,本白皮书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前瞻地理解中国供应链 金融的分析框架。无论是对于金融机构、科技企业、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中小 微企业,还是对于政策制定者与学术研究者,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洞察与启发, 共同推动我国供应链金融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1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及模式......................................................................................... 1 一、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和特点........................................................................................ 1 二、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2 三、供应链金融的优势......................................................................................................4 第二章 供应链金融全球发展态势......................................................................................... 6 一、国际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6 二、全球供应链金融创新趋势........................................................................................ 9 三、国际监管框架比较研究.......................................................................................... 10 第三章 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12 一、市场发展概况.............................................................................................................12 二、商业模式创新.............................................................................................................14 三、技术应用现状.............................................................................................................17 第四章 我国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挑战.................................................................................. 20 一、结构性矛盾..................................................................................................................20 二、风险管控难题.............................................................................................................21 三、监管与合规挑战........................................................................................................ 23 四、基础设施短板.............................................................................................................24 第五章 供应链金融十大核心风险与战略对策................................................................26 一、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风险......................................................................................26 二、核心企业信用风险传导风险.................................................................................26 三、虚假贸易与交易背景欺诈风险.............................................................................27 四、中小微企业信用资质内生性脆弱风险...............................................................28 五、数字化转型中的操作与技术风险........................................................................29 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合规风险.............................................................................29 七、法律与监管政策不确定性风险.............................................................................30 八、市场流动性与资金成本波动风险........................................................................31 2 九、金融科技应用“双刃剑”风险.............................................................................31 十、产业生态协同失灵风险.......................................................................................... 32 第六章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前瞻.......................................................................................34 一、技术驱动下的范式变革.....................................................................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67 页, 还有
4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5G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