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 全域智慧文旅信息平台建设需求方案 VIP文档

59.11 KB 39 页 0 下载 1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语言 格式 评分
中文(简体)
.docx
3
概览
全域智慧文旅信息平台建设需求方案 一、建设背景 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 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 发展模式。计划利用 5 年时间,培育一批景城一体、彰显个性、错位发展、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在省、市、区总体规划下,旅游业将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 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 二、总体建设要求 1、围绕《加快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 年)》,以创建为契机,推动全市 旅游跨越式发展。顺应旅游全域化、泛产业化趋势,以市民和游客为中心,突出“以游客为本,主客 共享”理念,实施“旅游+”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构建全域数字文旅大脑,满足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评分要求并通过考核验收。 2、所有数据必须有与省、市连接的旅游服务线上“总入口”,并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基于 电子业务外网,所有整合到的数据及数据分析结果均可通过业务服务网与其他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和 共享,构建完整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服务体系。省、市、区、县通过电子业务外网,实现省市县三 级的网络互通,从而实现各级平台的互通,数据的互联。 3、此项目必须通过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测评。 三、建设内容 全域智慧文旅项目包括全域智慧文旅数据仓、全域智慧文旅视频平台、全域智慧文旅大数据分 析、全域智慧文旅产业管理监测系统、全域智慧文旅公共服务系统、全域智慧文旅资源管理系统 等。 (一)、全域智慧文旅数据仓 全域智慧文旅数据仓能够实现区域旅游基础数据采集、特色数据采集、横向部门数据的接入, 支持跨部门、地域、层级旅游信息共享,符合省、市、区互联互通的标准,满足旅游信息纵向在各 级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汇聚和传递,横向在部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为 区域旅游产业的运行监测、公共服务和旅游营销等提供数据服务。 1、数据标准规范 依据国家、省市及文旅行业现有标准规范,结合的文旅特色,需建立智慧文旅数据标准规范体 系,规定数据采集及涉旅数据交换规范,为全域智慧文旅数据仓的建设提供依据。 通过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规范数据采集及交换方式,制定数据采集目录、采集内容、采集字 段、采集频率等关键信息,实现统一规则采集文旅信息,统一标准存储文旅信息,统一技术规范交 换和应用旅游信息。 (1)基础数据分类编码及数据元设计规范 本项目针对文基础数据(旅游目的地信息、文旅体基础资源、文旅服务企业、文旅服务产品 等)、文旅公共服务数据(文旅公共资源、公共交通等)、文旅业务管理数据(主管部门、组织协 会、安全事件等)等三大主要分类进行编码,并制定文旅数据元描述规则。 (2)数据采集规范 制定涉文旅体数据采集规范的目的是:实现统一规则采集文旅体信息,统一标准存储文旅体信 息,统一技术规范交换文旅体信息,实现文旅体信息数据向各级文旅体部门、文旅体企业、电子商 务平台开放,保证文旅体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开放性。 确定涉文旅体数据采集内容、采集方式、更新周期和更新方式等。涉文旅体数据采集的包括但 不限于旅游目的地数据、文旅体资源数据、涉文旅体企业数据、导游(领队)、旅游交通数据、公 共资源数据、多媒体资源数据、文旅体服务产品数据、涉文旅体数据、文旅体运营数据、运营商数 据、文旅体资讯数据、业务信息数据、行业监管数据、互动数据、媒介数据、电商运营数据。 (3)文旅数据交换接口规范 按照《文旅大数据采集规范》等、市相关文件规定,有明确数据类目标准的,从其标准,无明 确标准的,按照实际情况编制。同时编制符合数据共享标准的接口,确定接口名称、系统级别、输 入参数、应用级别输入参数、返回结果等,预留相关接口。 (4)数据采集要求 按照《文旅大数据采集规范》对数据采集方式和频率要求进行采集。 2、旅游大数据采集采购与建库 2.1 旅游资源数据库 全域旅游数据库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基础信息库 电子地图、三维模型、全景视图、旅游规划、文化遗产、道路交通信息库等; (2)图像信息 旅游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摄像图片; (3)视频信息 城市概况、旅游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等摄像视频; (4)语音信息 旅游线路、景区点语音导游; (5)属性信息 园林、建筑、文物、胜迹、历史文化等; (6)业务管理信息 游客、特色风景林分布图及信息库、森林资源综合数据库、门票管理、酒店客房管理、餐饮管 理、民宿管理、检测监测数据、导游词等; (7)要素信息库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 (8)专题信息库 旅游线路制定、旅游达人计划、旅游攻略、行程规划等; (9)其他信息库 旅游统计数据库、主题数据库等。 2.2 旅游基础数据采集 全域旅游基础数据汇聚需要涵盖交通、气象、环境、旅游资源、游客流量、客源地、旅游消 费、游客满意度等,采集的数据必须存储在本地文旅数据仓。 (1)数据采集范围 数据采集内容主要包括各个景区景点的旅游基础资源数据、客流量数据、停车场动态数据、旅 游投诉数据、游客来源数据、景区视频监控数据、住宿登记数据、治安方面数据、景区周围交通路 况数据等数据。涉及国家、省、市文广旅体部门等纵向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数据对接,及运营 商、OTA 等数据的采购。 旅游基础数据采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序号 数据名称 数据内容 数据来源 1 旅游景区 景区中文名称、景区英文名称、有无子景区、行政区 划、景区地址、景区等级、景区游客中心地址、 景区 负责人、景区负责人手机、主管单位、微信公众号、 景区 logo、开放时间、景区面积、主要景点、景区图 片、停车场位置、停车位数量等。 人工采集或上报 2 旅游饭店 饭店名称、饭店英文名称、等级、行政区划、饭店 地 址、营业执照号、税务登记证号、法人代表、法人代 表手机、官方网址、床位总数、客房房型及价格、停 车位数量等。 人工采集或上报 3 旅行社 旅行社名称、经营许可证号、营业执照号、税务登记 证号、旅行社类型、业务范围、导游人数等 人工采集或上报 4 餐饮场所 名称、行政区划、地址、餐饮企业类型、开业时间、 人工采集或上报 序号 数据名称 数据内容 数据来源 餐厅面积、总餐位数、包间数等。 5 乡村旅游 中文名称、等级、行政区划、乡村旅游地址、占地面 积、简介、图片、配套设施和服务、周边配套设施、 附加服务、特色项目等。 人工采集或上报 6 旅游客栈 旅游客栈类型(民宿、客栈、短租公寓等)、行政区 划、地址、负责人、负责人手机、咨询电话、餐 位总 数、包间总数、客房总数、床位总数。 人工采集或上报 7 购物场所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行政区划、地址、网址、简 介、购物场所类型、营业时间、营业面积等。 人工采集或上报 8 休闲 中文名称、行政区划、休闲文娱地址、休闲文娱类型 等。 人工采集或上报 9 公共服务 名称、地址、行政区划、邮编、网站、电话、标志图 片、投诉电话、邮箱、交通路线、公共服务类型、服 务时间、服务内容、图片等。 人工采集或上报 10 旅游厕所 厕所名称、所属类别、所属景区、行政区划、厕所 地 人工采集或上报 序号 数据名称 数据内容 数据来源 址、业主单位、厕所图片等。 11 住 宿 登 记 数据 酒店宾馆饭店的住宿人次、人数以及客源地分布等 12 治安信息 实时发布的治安信息 13 道 路 拥 堵 情况 全域公路拥堵情况的实时数据 14 旅游大巴 车牌号、车型、所属公司,承载人数、GPS 位置、运 行轨迹、电子行程单等数据 15 游 客 出 行 数据 汽车站旅客信息数据 16 全 域 环 境 数据 PM2.5 浓度、AQI(空气质量指数)、重污染天气预 警等数据 17 全 域 景 区 气象 天气、气温、湿度、负氧离子等数据 18 全 域 气 象 台风路径、风力、洪涝范围、降水量等数据 序号 数据名称 数据内容 数据来源 灾害 19 应 急 资 源 数据 包括应急预案、应急资源、应急队伍、应急知识等应 急数据 20 卫 生 检 查 评级数据 卫生检查评级数据 21 节 庆 活 动 和 展 会 信 息 各类重大节庆、农事节庆和各类展会信息的地址、时 间、规模等级、历史人数、图片、视频资料等数据 22 农 林 涉 旅 信息 农业产业园、农副产品、采摘基地等数据 23 统计数据 涉旅行业相关企业的统计数据 24 视频监控 标志性景观、主要出入口、安全隐患(游客密集地、 游客禁行区域或危险性区域)等重点区域视频监控数 据 景区数据 25 游客流量 门禁入园实时数据、门禁出园实时数据、手机信令数 景区数据 序号 数据名称 数据内容 数据来源 据、人流专项监测数据(视频监测、红外监 测、人脸 识别)、人流分析数据(园区人流、人流密度分布、 人流趋势分析、人流拥堵预警)等 26 停车场 停车场名称、位置信息、车辆进出流量、已用车位、 空余车位等 景区数据 27 OTA 数据 门票、旅游产品、特色产品、酒店、餐饮、 住宿在线 OTA 预订、销售数据等 28 手 机 信 令 数据 实时客流量、客源地分布情况 通讯运营商 29 消费信息 游客消费相关数据 OTA 数据 30 地 理 信 息 数据 旅游相关的主要基础设施分布数据,如景区、道路、 河流、加油站、汽车站等;各景区内部的地图数据等 规划、测绘部门 (2)数据采集方式 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本项目拟采用的数据采集方式: 1)数据手工填报 针对部分涉旅企业数据,提供数据上报接口,由涉旅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数据信息上报。 2)第三方系统对接 主要针对纵向及横向部门数据,通过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实现数据的交换对接,实现数据采集。 3)第三方数据采购 详见文旅数据采购。 4)数据制作 主要为重点区域的 2 维或 3 维电子地图和 720 度全景数据制作,主要涉及 A 级及以上景区。 (3)数据对接 建立规范的数据接口,打通省、市文广旅体部门纵向部门和其他横向部门,向上对接省、市旅 游大数据中心,用于旅游数据的上传,将各不同类型的数据及时上传到各级大数据中心,以及用于 授权单位的数据调取,实现市内外相关涉旅数据共建共享。 2.3 文化场馆基础设施数据采集 (1)文体设施采集 文体设施采集内容主要涉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展示场所(馆)、体育馆 (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2)文化活动采集 文化活动采集内容主要涉及:品牌节庆活动、演出活动、讲座活动、展览活动、公益性培训、 读者沙龙、送书活动、农村电影放映、民俗活动、礼仪活动、其他文化活动。 (3)村、社区点单信息采集 市文广旅体部门根据各场馆提供的服务,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菜单,并给各村/社区配置选单值, 统一公布后供各村社区自主选单。 (4)公共设施设备采集 主要采集数据内容为:设施分类、设施名称、设施编号、所在位置(包括所在镇村)、启用日 期、备注等信息。 采集范围 文化基础数据采集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序号 场馆 数据内容 数据来源 1 总馆 活动累计举办场次,活动参与人数 上级文旅云平台 序号 场馆 数据内容 数据来源 全市文旅体产业数量(图书馆,文保,酒吧,ktv,酒店, 旅行社等) 数据报送 文旅体产业营收统计(按月统计) 数据报送 接待游客量 旅游大数据 景区客流量排行 旅游大数据 今日卡口车流量排行 旅游大数据 全市文旅体产业投资金额(各街道) 数据报送 全市重点文旅体项目投资进度(金额投资进度) 数据报送 全市文化礼堂累计服务人次(按街道) 数据报送 文体产业增加值(文化制造业,文化零售业,文化服务 业) 数据报送 2 图书馆 今日借书人次占比 图书馆接口 今日还书人次占比 图书馆接口 今日入馆人数,本月入馆人数,本年入馆总人数 人流监控 总馆藏,年新增馆藏,月新增馆藏 图书馆接口 本年借书总册数,本年还书总册数 图书馆接口 序号 场馆 数据内容 数据来源 总办证量,今日办证量 图书馆接口 借阅排行 图书馆接口 各时间段借还册数 图书馆接口 各时间段入馆人次 人流监控 新书通报 图书馆接口 最新活动 图书馆接口 3 体育馆 今日入馆人数 人流监控 今日活动总数,本月活动总数,本年活动总数 体育馆接口 各时间段入馆人次 人流监控 年龄分布 数据报送 性别分布 数据报送 4 博物馆 入馆人数,离馆人数 人流监控 藏品总数,藏品新增量 数据报送 各时间段入馆人次 数据报送 各类型藏品数占比 数据报送 文创产品销售排行 数据报送 文创产品销量占比 数据报送 序号 场馆 数据内容 数据来源 3、文旅数据采购 拟购买第三方数据采集服务,对各景区、长江三角洲客流,网评舆情等其他数据进行采集,年 限为 3 年,采购的数据必须存储在本地文旅数据仓,做到数据落地可用。 分类 指标 采集内容 采集频率 数据来源 景区 实时客流 每小时景区实时客流数据,包括:时间、景区 名称、人数等 每小时 运营商 历史客流 每日景区实时客流数据,包括:时间、景区名 称、人数等 每日 运营商 客流来源地 每日景区客流来源,包括:时间、景区名称、 来源地、人数,其中来源地包括本地、省内、 省外(省份)、入境(国家)等四个维度。 每日 运营商 游客特征 游客性别比例:每日景区客流男女比例,包 括:时间、男性占比、女性占比 游客年龄段:每日景区客流年龄段:包括时 每日 运营商 分类 指标 采集内容 采集频率 数据来源 间、年龄段占比。 游客行为 交通出行方式分析:每天景区游客出行行为数 据,包括:时间、交通工具使用占比等 每日 运营商 游客驻留分析:每天景区游客驻留分析数据, 包括:时间、驻留不同时长占比(1-7 天) 每日 运营商 游客景区关联分析:每天景区游客景区关联分 析,包括:时间、景区、来源景区游客量 每日 运营商 入住酒店分析:景区游客入住酒店分析,包 括:时间、酒店、游客量。 每日 运营商 入境游客重点口岸分析:景区游客入境口岸分 析,包括:时间、入境口岸、游客量、来源国 家。 每日 运营商 热点商圈分析:热点商圈分析,包括:时间、 商圈、游客量、来源地、年龄段、男女比例。 每日 运营商 旅游网评分析 每日 运营商 分类 指标 采集内容 采集频率 数据来源 长 三 角 长三角重点 城市游客量 每天长三角重点城市游客量,包括:时间、城 市、游客量等 每日 运营商 长三角重点 监测景区游 客量 每天长三角重点城市游客量,包括:时间、城 市、景区(上海、江苏)、游客量等 每日 运营商 长三角游客 景区关联分 析 每天长三角重点景区游客关联分析,包括:时 间、景区()、来源景区游客量 每日 运营商 全域 全域客流量 每日全域客流年龄段:包括时间、年龄段占 比。 每日 运营商 客流来源地 每日与周边区县的关联分析,包括:时间、景 区、来源区县客流量 每日 运营商 客流性别占 比 每日全域客流男女比例,包括:时间、男性占 比、女性占比 每日 运营商 客流年龄分 每日全域客流年龄段:包括时间、年龄段占 每日 运营商 分类 指标 采集内容 采集频率 数据来源 布 比。 全域关联分 析 每天与周边区县的关联分析,包括:时间、景 区、来源区县客流量 每日 运营商 OTA 网评 景点网评分 析 游客网评分析,包括 A 及以上景区(含景区村 庄、民宿)、平台名称、评论内容、评论属 性、维度分类等内容。 每日 OTA 网评 天 气 信息 天气信息 天气湿度,风向,空气质量,温度、舒适度。 每日 互联网 其他 其他数据 门票、旅游产品、特色产品、酒店、餐饮、 住 宿在线 OTA 预订、销售数据等。 每日 OTA 数据 其他数据 游客消费相关数据。 每日 OTA 数据 4、平台接口 主要需接入外部系统的数据或功能如下(不限于): 序号 外部系统 接入的主要数据或功能 详细说明 1 微信公众号 微信菜单设置,微信支付对 微信菜单设置,微信支付对接,获取微信 序号 外部系统 接入的主要数据或功能 详细说明 接,获取微信用户信息; 用户信息 2 微信小程序 入驻微信小程序 开发公共文化平台基础功能,入驻微信小 程序 3 景 区 售 票 系 统 获取景区售票信息 通过数据接口方式,与市文旅部门景区售 票系统对接,采集包括检票时间、门票数 量、客源渠道等数据字段,基于以上数据 实现景区售票游客分析、OTA 平台门票来 源占比分析、客流分析等。 4 旅 行 社 电 子 合同系统 获取旅游社相关信息 通过数据接口方式,与市文旅部门旅行社 电子合同管理系统对接,对本地旅行社电 子合同进行数据提炼和分析,实现对本地 旅行社的签约合同量分析、签约游客量分 析、签约旅游目的地分析、导游人员数据 等功能。 序号 外部系统 接入的主要数据或功能 详细说明 5 停 车 场 管 理 系统 停车场余位 与重要文化场馆可开放接口的停车场管理 系统对接,获取停车场余位信息 6 国 家 公 共 文 化云 获取国家公共文化云资源信息 链接至国家公共文化云 7 基 本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标 准 化 数 据 跟 踪 系统 便于管理员快捷登录 链接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数据跟踪 系统对接 8 天气网 获取地区天气信息 对接天气网,获取地区天气信息 9 短信接口 运营商短信接口 10 支付对接 移动端支付功能 实现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对接 11 省 级 文 旅 平 台对接 实现数据导入 实现数据导入 5、数据共享 该系统在符合数字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做好与城市大脑、最多跑一次、业务服务网、市公共数 据服务平台等数据共享的接口预留工作。 按照大数据中心要求,项目建成后共享的数据需与数据交换平台对接(待建),并完善数据目 录,本项目需共享数据主要资源如下表(不限于): 序号 信息类别 信息事项 信息对象 1 基本信息 汇总各统计区域每天游客量概况 游客量统计 2 基本信息 各统计区域每天外省游客量,包含来源省份,来源 地市,游客量 省外游客来源分析 3 基本信息 各统计区域每天省内游客量,包含来源地市,游客 量 省内游客来源分析 4 基本信息 各统计区域每天入境游客量,包含游客来源国家, 游客量 入境游客来源分析 5 基本信息 各统计区域每天游客男/女游客占比概况 游客性别比例 6 基本信息 各统计区域每天 16 岁以下/16—20 岁/21—25 岁/ 26—30 岁/31—35 岁/36—40 岁/41—50 岁/50 岁 以上游客量 游客年龄比例 7 基本信息 各区域游客的酒店入住情况,包含酒店级别,游客 占比 游客酒店入住分析 8 基本信息 各统计区域游客旅游类 app 使用情况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37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请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