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报告西北专题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 源高比例发展 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 2025年8月 电力圆桌项目 电力圆桌(全称电力可持续发展高级圆桌会议)项目于 2015 年 9 月启动,旨在紧扣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 的国家战略,邀请业内专家和各利益方参与,共同探讨中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路径和策略。通过建立一个广泛听 取各方意见的平台机制,电力圆桌将各方关心的、有争议的、目前决策困难的关键问题提交到平台讨论,选出核心 发展。NRDC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封面图片 @Freepik 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 高比例发展 2025 年 8 月 | i |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目 录 摘要 ...................................................... 3 2. 西北地区区域电力互济发展现状 ........................................................ 5 2.1 西北地区电力发展现状 ..........................................................................5 2.2 西北地区省间互济发展现状 ..........20 积分 | 28 页 | 1.16 MB | 12 天前3
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时序生产模拟平台TEAP关键问题七:针对大区多子系统算例,需要 统筹考虑区域总平衡和各子系统自平衡,实 现跨区互济协调调度,达到各分区最优调度。 A:-100 B:-200 D:160 C:180 A:10 B:10 D:10 C:10 关键问题八:对多分区电力流互济进行优化, 综合考虑区域间供电优先级、限额、供需、 协议电量及输配电价成本等因素,实现多区 域科学互济。 省间互济限额 考虑联络通道的供电限额, 包括承载能力、交流供电 特性、调节能力差距等进 行精细化建模 跨省跨区互济 合理调配机组开机及电力 流流向,实现复杂拓扑下 的电力流互济能力 协议电量 需要考虑跨省跨区通道的 电量约束,满足地区之间 年度电量协议,合理优化 电量分配,实现最优调度 输配电价成本 电力流互济需要考虑跨省 送电成本,电力流损失等, 精细化模拟系统互济情况 二、当前时序模拟方法遇到的问题 8 (一)时序生产模拟计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多采用历史曲线倍乘的方法构造。近两年随着新能源占比大幅增加,能源结 构发生较大变化,中长期规划中跨省边界无法采用历史曲线进行直接构造。 每台设备独立建模,有不同的启停状态 和工作位 充分考虑省间互济,考虑交直流不同的 运行特点 水电、抽蓄、储能不限制调节周期,可 以年内/月内尺度搬运电量 考虑成本/电价/消纳限制/电量限制/必开 机组等复杂约束,精确模拟运行边界 新型电力系统融合推演引擎TEAP介绍20 积分 | 38 页 | 5.69 MB | 12 天前3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实践与展望(32页 PPT)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构建的核心、关键和难点。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地方政府的 领导下,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展显著、成效突出、前景光明,省间现货实现全 网资源余缺互济,山西、山东、甘肃省级现货转入正式运行,其他省级现货加 速推进,两级运作模式有序衔接,统一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书写了我国电力史 的精彩篇章,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展 元 / 兆 瓦 时 ) 五是跨区省间交易为主,区内省间灵活互济。 2023 年,省间现货成交电量中跨 区 电量 283 亿千瓦时、占比 89%,“ 三北”及西南为主要送端。区域内省间现货互济交 易 普遍存在,“三北”地区区域内各省互济能力较强、区域内省间现货交易量占比均在 10% 以上,“南三区”供需形势一致度较高,区域内省间现货互济占比不足 5% 。 受端 送端 华北 华东 华中 东北 现货市场助力断能源息质虽发属 目 录 总结理论实践经验,坚持中国特色道路,“统一市场、两级运作”再上台阶、总体 形成,有效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省间现货市场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实施,实现资 源大范围余缺互济;省内现货市场优化省内资源配置,保障电力电量供需平衡和安全 供 电秩序。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省 间 市 场 中 长 期 日 前20 积分 | 32 页 | 12.09 MB | 12 天前3
【蓝皮书】国家能源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区域电力市 场建设,促进区域内余缺互济和资源优化配置。持续深化跨省 跨区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通过省间现货市场进行灵活互济。 探索推动用户参与跨省跨区交易,逐步提高跨省跨区交易的市 (一)初步建 成期(2024 年—2025 年) 三、发展目标 23 场化程度。进一步完善区域辅助服务市场,促进区域调节资源 的共享互济。 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健全电能量、辅助服务、绿电绿 (二)全面建成期(2026 年—2029 年) 三、发展目标 25 电力市场功能更加完备、交易品种更加丰富。进一步完善 电能量交易品种,丰富辅助服务交易品种,探索更大范围内的 辅助服务资源共享和互济。深入研究容量市场机制,具备条件 的地区试点建立容量市场。创新零售市场机制,引导零售侧资 源参与省内、跨省跨区市场。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输电权交易机 制。探索开展电力期货交易。 全面放开经营主体范围。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 (一)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架构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 30 发挥区域电力市场余缺互济和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贯彻京 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区域 重大战略,探索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成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 有机组成部分。 图 4-1 长三角电力市场暨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正式启动 发挥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大范围优化配置作用。进一步完善跨 省跨区中长期和省间现货交易机制;畅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内10 积分 | 57 页 | 2.98 MB | 5 月前3
解决方案:零碳农业园区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周期滚动进行充电调度计划的编排。 3.3.3 控制策略 在充电桩台区配变充电容量不足、上级电网紧 急负荷控制请求等条件下,需要进行对充电负荷进 行在线调度控制。 3.4 低压柔直多台区用能互济建设 为实现各个台区之间的功率互济,优化用能水 平,在选择分布式电源配置与负荷特性具有互补特 性的临近台区,建设如图 5 所示的低压柔性直流配 电系统进行台区低压侧互联。 主要建设方案如下:在各台区低压侧分别建 居民电表 逆变器 光伏组件 台区其他负荷 台区其他负荷 图 5 低压柔直多台区用能互济技术框架图 2023 年第 1 期 总第 428 期 63 RURAL ELECTRIFICATION 其他负荷需求以及储能系统的 SOC 对低压柔性配电 系统进行调度控制,进行各个台区之间的功率 互济。 4 园区能效优化提升建设方案 为实现用电用能的综合监控和管理,满足园区 用0 积分 | 7 页 | 3.00 MB | 19 天前3
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51页 PPT)服务于降碳指标管理一综合能源管控协调 综合能源管控依据能源互补理念构建,整合电力系统“发 - 输 - 配 - 用 - 储”的多个环节,覆盖多种类型的分布 式能源,打通电、热、气多种能源子系统间,实现多种能源互补互济和多系统协调优化, 有效提高园区能源利 用效率和经济性。 全景监控 源网何储一体化控制 网关 率曲线,对 园区负荷分 级管理,保 证园区用电 安全可靠。 采集源荷储 运行实时信 息,实现长 时间尺度协 同优化控制。 开展源网荷 储协同互济 控制策略与 优化运行。 实时跟踪发 电预测功率, 合理调节用 电负荷,实 现新能源最 大化消纳。 结合园区用 电负荷、分 布式发电出 力,合理利20 积分 | 51 页 | 22.09 MB | 19 天前3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27页 PPT)为 客户提供高水平的能源服务,进而满足其用能需求、提升用能体验,增强中国能源安全程度, 为社会合理、高效用能创造价值。 综合能源服务涵盖了用能管理和用能咨询等服务,有利于推动异质能源系统之间的互补互济、 综合利用,大幅提高能源的综合使用水平,通过帮助用户提高用能效率、降低用能成本,为 用户创造经济价值。 4 建设背景 - 市场现状 一 一套能源管理系统价格从几十万、几百20 积分 | 27 页 | 4.47 MB | 5 月前3
5.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与虚拟电厂融合创新与思考方式 参与中长期、现货各类市场化交易,充分激发虚拟电厂自身活力,逐渐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 虚拟电厂商业模式; 充分利用能源多元化、终端电气化发展契机,创新打造多技术融合、多设施协同、多品类互济 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为虚拟电厂提供更加优质的聚合资源和调节能力。 2、推动技术融合,在现有机制下进一步丰富商业模式 ©SPIC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20 积分 | 25 页 | 6.67 MB | 4 月前3
青岛市微电网发展研究——基于典型示范项目的调查要组成部 分。其中,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荷、配电设施、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 小型发配用电系统,具有微型、清洁、自治、友好的基本特征。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 行或孤立运行,与大电网互通互济、协调运行,能够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 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 青岛市化石能源资源全部依赖外部输入,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城市,2020 年青岛 市电力对外依存度达到 加大微电网系统“源 - 网 - 荷 - 储 - 控”各环节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提升微电网系统 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重点开展微网层面内各种分布式资源的协同控制技术、微电网频率 和电压动态稳定技术;微网群层面功率互济与调度优化技术、微电网群观群控技术。 发挥中德生态园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平台价值链作用,打造工业微电网系统 关键技术研发、验证、示范、人才培养等融为一体的载体平台,强化在青岛微电网标准 制定、发展政策等方面的实证数据支撑作用。0 积分 | 35 页 | 1.96 MB | 5 月前3
2025年福建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问题研究报告和有限的 辅助服务补偿,难以完全覆盖其转型成本和运营风险。 福建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关键问题研究 | 7 | 1.2 电网侧关键问题分析 福建省电网侧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构建高弹性、智能化、互联互济的电网体系,支撑清 洁能源大规模并网与外送,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1.2.1 跨省输电通道建设 为支撑未来大规模海上风电和核电的送出,福建正着力打造联结长三角、粤港澳、 华中 一是区域协调成为制约。跨省输电通道的建设,其核心瓶颈在于复杂的区域协调。项目涉 及邻省的用地审批、规划博弈、成本分摊等,协调难度大、周期长。二是市场机制仍待完 善。当前跨省电力交易仍以年度计划性合约为主,缺乏灵活高效的省间现货交易和互济机 制来优化通道利用效率。三是先进输电技术应用不足。面对深远海风电的远距离、大容量 送出需求,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关键解决方案。但目前该技术应用范围有限,构成了未来 大规模海电登陆的技术瓶颈和成本障碍。0 积分 | 36 页 | 841.03 KB | 21 小时前3
共 34 条
- 1
- 2
- 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