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技术产业化指数报告(2025)20 积分 | 64 页 | 25.39 MB | 1 天前3
新质生产力研究报告(2024年)——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以工业机器 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拓展了劳动者 内涵和外延。 数字经济塑造新质生产力三大动力。一是推动技术创新方式变革。 数字经济通过重构和优化技术创新方式,加速颠覆性技术涌现,强化 创新协同效应,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技术创新向更大规模、 更高效率、更强协同的新范式演进。二是推动生产要素配置优化。数 据提高生产要素组合替代能力和有效产能,在传统要素的基础上,为 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 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 强发展新动能。”2023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 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1 月 31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 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发表 重要讲话,回顾总结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 ,极大拓展 了劳动者的内涵和外延。 数字经济为生产力三大动力的培育塑造提供源泉。作为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领域,数字经济不仅优化了三大生产要素, 还能够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实现技术革命性 突破,能够在传统生产要素配置的边际效应递减时实现生产要素创新 性配置,能够改变传统生产方式,通过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 新模式、新动能,进而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0 积分 | 43 页 | 1.27 MB | 5 月前3
全球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2024-2025年).................................2 (三)加强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 3 (四)聚焦关键技术和颠覆性创新................................. 5 二、美国........................................................ 年在集群发展方面有重要部署的 相关国家地区,对政策治理、技术创新等最新动态进行梳理 分析,总结其发展特征。 一、欧盟 欧盟国家通过系列措施和倡议强化集群跨区域协作,持 续关注净零脱碳等能源战略问题,以关键性技术和颠覆性创 新创造欧洲在全球竞争中的新优势,并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 位支持,助力营造和优化集群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一)积极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欧盟国家通过出台各项计划、法案强调集群绿色能源战 略的发 家、区域和地方的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支持初创企业、创新企业在欧 洲市场扩大规模。 (四)聚焦关键技术和颠覆性创新 欧盟国家明确支持发展涉及绿色转型、数字化、生物健 康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加速集群实施颠覆性创新。2024 年 9 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竞争力的未来》,指出当前的研 发投资对颠覆性创新的关注度不高,提出要缩小在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方面与中美的创新差距,并将制定脱碳0 积分 | 34 页 | 668.08 KB | 1 天前3
生态环境部:2025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排放最集中的领域,其低碳转型对于实现 “双碳” 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碳中和目标驱动全球产业链和生产模式的重大重构,工业碳中和技术的系统研究与 战略部署,不仅关系中国工业领域脱碳进程,更关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重塑。唯有加快布局颠覆性与引领 性的低碳技术,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战略主动。 工业部门在生产工艺与排放结构上的高度复杂性,使其碳减排技术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全球碳 中和实现路径上的难减排领域往往都在工业部门 电炉、再生铝)替代传统高碳路径,推动工业领域碳排 放率先整体达峰,为电力、交通等部门的低碳转型和终端需求增长释放排放空间。能效提升和短流程技术 发展是该阶段的核心减排手段,将贡献约 55% 的工业碳中和技术减排量。(2)工艺颠覆性技术爆发应用期 (2036—2050 年):该阶段是打破高碳路径依赖、推动工业体系深度重构的关键期。氢能技术、电气化耦合 清洁电力替代以及 CCUS 等技术规模化部署,持续扩大在重点行业中的应用覆盖。(3)碳移除托底技术深 建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氢能利用、电气化等关键碳中和技术 发展,推动减排责任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3)设立科技专项加快碳中和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与示范推广。 将氢能利用、电气化、CCUS、原料替代等颠覆性技术纳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前瞻性布 局核心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动关键环节率先突破成本瓶颈,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率的同步提升。(4)构 建有利于碳中和技术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在国家0 积分 | 139 页 | 4.23 MB | 19 天前3
“AI+医药健康”系列报告(二):ToC端应用普惠大众,有望蓬勃发展式陪诊帮助患者通过手机完成从预约、导航、排号、就诊、宣教、检查、取 药再到院后随访、复诊提醒整个流程,实现就诊一站式服务。 ❑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 AI 赋能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各个环节,对人们日常健康 管理和就诊行为带来颠覆性改变。受限于数据获取,当下应用于患者端的“AI+ 医疗”更多是基于文本生成、信息收集等方式提供服务,尚处早期发展阶段。 随着文心一言和 GPT-4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龙头企业有望优先受益。建议关 注已具备一定流量及数据基础、积极引入 健康管理需求、手段与目的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过去十余年来,国内“互联网+健康管理”经历了物种爆发→流量竞争加剧→淘 汰整合的变革,但并没有出现非常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未对人们日常健康管理带 来颠覆性的改变。我们认为其中主要的原因包括: ◼ 消费者对平台及相关数据信赖度较低。当期可穿戴设备采集数据准确性和稳 定性较差、参考价值有限,且仅提供统一的固定公式对数据进行分析、难以 生产个性化有意义的健康指导。 的帮助。 五、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 AI 赋能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各个环节,对人们日常健康管理和就诊行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3 行业深度报告 为带来颠覆性改变。受限于数据获取,当下应用于患者端的“AI+医疗”更多是 基于文本生成、信息收集等方式提供服务,尚处早期发展阶段。随着文心一言和 GPT-4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龙头企业有望优先受益。建议关注已具备一定流量10 积分 | 17 页 | 2.26 MB | 5 月前3
AI跃迁派:2025年DeepSeek零基础完全指南《DeepSeek 零基础完全指南》 公众号“AI 跃迁派”出品 一、DeepSeek 全景认知 1.颠覆性定义:人人都能用的认知引擎 DeepSeek(深度求索)是中国首个全栈开源的大语言模型,由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 公司研发,定位为“认知智能引擎”。简单来说,它是一个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和解 决问题的超级 AI 工具。 核心能力: ⚫ 复杂推理:像学霸解数学题一样处理逻辑难题(R1 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伦理与技术挑战: ①认知危机 ⚫ 思维退化:调查显示重度 AI 依赖者抽象推理能力下降 27% ⚫ 创新悖论:AI 辅助的专利申请量激增,但颠覆性创新占比下降 15% ⚫ 解决方案:推行“人机分工认证”,强制保留 30%创造性工作由人类完成 ②社会震荡 ⚫ 职业重构:47%基础岗位面临替代,但“AI 训练师”等新兴职业薪酬达传统岗位10 积分 | 21 页 | 1.01 MB | 5 月前3
绿色之星—中国园区低碳之路的先行者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一定成效,但低碳颠覆性 技术研究尚未取得重大突破。统计被调研园区 “十三五”期间获得的奖项,筛选出绿色低碳领域 的获奖技术有 31 项。分领域来看,生态环保领域 是“十三五”期间园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侧重点, 占比达到 58%,能效提升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技 术创新也取得一定进展。但从涉及到的技术领域来 看,氢冶金等低碳零碳工业颠覆性技术尚未取得重 大突破。对于“双高”行业占比相对较高的园区来说, 大突破。对于“双高”行业占比相对较高的园区来说, 颠覆性低碳技术尚未落地使用会使得园区低碳发展 阻碍较大。随着“双碳”研究热度高涨,绿色低碳 技术研究工作将进一步开展,颠覆性减排技术也将 迎来新的发展。 创新载体建设(X 轴)与经济产值(Y 轴)呈现正相关性 创新载体建设(X 轴)与碳排放强度(气泡大小)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性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010 积分 | 36 页 | 7.16 MB | 5 月前3
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量子计算以量子比特为基本单元,利用量子叠加和干涉等原理 实现并行计算,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计算范式带来经典计算无法比拟 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24 年) 2 的算力飞跃,有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目 前超导、离子阱、中性原子、光量子、硅半导体等技术路线科研探 索和原型机工程研发不断取得进展,实现大规模可容错通用量子计 算仍需长期攻关,行业领域应用探索持续深化,“杀手级”应用尚未 这种混合方案即使在某一种加密技术失效时也能保持安全性。同期, 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在《欧盟芯片法案》框架内创建一条名为 PIXEu rope 的新欧洲光子芯片试点生产线11,旨在提供平台用于针对具有 颠覆性的集成光子学工艺与技术进行成果转化,以加速该技术在工 业领域的采用。 3.其他主要国家/组织 北约于 2024 年 1 月发布《量子技术战略摘要》12,概述了四个 重点布局方向,一是发展量子产业联盟,二是为量子技术创新制定 生态系统提供保障和信心以及降低投资风险方面发挥推动作用。 澳大利亚于 2024 年 12 月宣布已投资 6000 万澳元以支持对国防 和制造业未来至关重要的量子信息等技术16。澳大利亚高级战略能 力加速器(ASCA)的新兴和颠覆性技术项目已与该国大学和行业 合作伙伴签署了 21 份总价值超 6000 万澳元的合同。 14 https://www.cnbctv18.com/videos/young-turks/qu0 积分 | 57 页 | 2.18 MB | 5 月前3
智慧供应链预测算法应用择有限;端到端学习能力有限;训练策略难以定制 第三代:深度学习算法 (CNN,RNN,Attention) 前景:轻松克服左边的全部技术局限;深度学习在CV、 NLP、搜索&推荐&广告等领域先后取得颠覆性突破 1. 准确性:较高 2. 稳定性:很低 3. 可调整性: 高 (特征、超参、模型结构、训练策略) 4. 可解释性:低(黑盒算法,只能解释输入输出) 5. 执行效率:低(模型较重,GPU训练成本较高)0 积分 | 10 页 | 2.83 MB | 3 月前3
AI 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前景及潜在影响分析在长尾客群方面,线上服务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 满足用户的大部分金融需求。而互联网运营能力 更强、数字服务生态更加完善、深度洞察用户需求 痛点的大型数字平台得以切入多个金融服务场景,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颠覆性影响; 同时,积极顺应技术发展趋势、主动应用数字技 术赋能业务的部分金融机构也推动了自身的快速 发展。 展望未来,大模型有望在服务长尾客群方面 带来较大影响。具体而言,大模型有望给长尾客群 大模型赋能金融业务的空间可能持续扩张,不能排 除大模型颠覆金融业务模式的可能性。例如,未来, 若大模型通用能力、金融专长、内容生成的稳定性 等方面大幅提升,其对金融行业供给侧的部分场景 和业务可能带来颠覆性影响,作为智能投资中枢进 行盈利预测,在监管合规和风险管理要求的基础之 上完成投资决策并进行资产配置等,进而重塑当前 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和展业模式。 (二)普惠 :大模型有望提升金融机构风 险定价能力、降低服务成本,进而推动金融 的业务场景和业务环节,大模型的落地应用仍然 存在较大约束和挑战。然而,技术的迭代和发展往 往是非线性的,如果大模型未来能够直接承担资产 配置、投资决策、产品推荐等核心金融任务,其将 对金融业态带来非渐进式优化的颠覆性影响,并可 能重塑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 与此同时,大模型自身的风险以及其与金融业 图10 欧盟对人工智能进行分类分级监管,其中部分金融行业部署的人工智能系统被归类 为高风险级10 积分 | 17 页 | 1.04 MB | 1 天前3
共 112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