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2025年数字孪生技术金融应用研究报告数字孪生技术金融应用研究报告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2025 年 3 月 目 录 一、 数字孪生介绍 .................................................. 1 (一) 数字孪生的概念与发展 .....................................1 (二) 数字孪生的金融政策指引 .................... .....4 二、 金融应用发展 .................................................. 9 (一) 金融业业务场景痛点 .......................................9 (二) 金融业数字孪生需求方向 ..................................12 (三) 金融业数字孪生建设进展 .. (五) 供应链金融 ..............................................25 (六) 绿色金融 ................................................27 (七) 普惠金融 ................................................29 (八) 养老金融 ........10 积分 | 53 页 | 2.07 MB | 5 月前3
金融行业深度报告:Deepseek冲击波:AI赋能下的金融行业重构及变革2024-07-02 2024-08-02 2024-09-02 2024-10-02 2024-11-02 2024-12-02 2025-01-02 2025-02-02 银行业 非银金融 沪深3000 积分 | 20 页 | 6.99 MB | 5 月前3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2025)19 日 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报告 前 言 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与引领者,在碳市场和 碳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双碳” 目标的提出,彰显了 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坚定决心与大国担当,而碳市场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 心战场。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以市场机制为核心、多层次金融工具为支 撑、区域创新与全国统筹协同推进的碳市场碳金融协同作用体系,碳市场从蹒跚 企业 减排提供持续动力,碳金融则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与资本力量的整合,为碳市场 注入流动性、效率与韧性。这本中国碳市场和碳金融发展报告,精心梳理了中国 碳金融市场从政策探索到机制创新的发展进程,通过多维视角还原其历史脉络与 系统演进。报告既立足历史维度,对碳市场建设阶段的制度成果与实践经验进行 系统性总结,又着眼未来趋势,结合成熟的国外市场经验提出了我国碳金融体系 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对未来碳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工具创新方向及风险管理体 系构建开展前瞻性研判。 本报告通过提供兼具战略视野与实践价值的参考框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 供决策依据,为研究者搭建起交流的桥梁,为市场参与者找准自身定位、厘清奋 斗方向、挖掘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一定参考。期望各方以此为基础,共同探索碳 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路径,在实现 “双碳” 目标的征程中,充分发挥碳金 融市场的关键作用,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0 积分 | 40 页 | 1.52 MB | 5 月前3
2025年数字金融专刊-暨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集卷首语 2025年是《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的收官之年,标志着我国金融业数智化转型进入全面深化、 系统推进的关键阶段。2024 年 11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明确提出以数字化转型为战略引擎,通过“技术驱动 + 数据赋能”双轮联动,全方位推进金融机构在战略布局、 技术应用、数据治理等核心领域的系统性变革,进一步明确了到 2027 2027 年建成“数字金融强国”的路线图—— 以数据要素为关键生产资料,以算法算力为核心生产力,重构金融服务模式。 在数字经济纵深发展时代背景下,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大语言 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正在重构金融服务的底层逻辑。如何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驱动力,通过体制 机制创新、技术赋能和生态协同,不断做强“五篇大文章”?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颠覆性技术加速演进 ?…… 为促进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与数据赋能,激发数字化转型新动能,探寻金融机构数智化发展的新路径、 新方法,金科创新社连续 6 年举办“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在 2025 年的评选中,共计 收到 132 家金融机构 386 个参选案例。 《数字金融专刊暨鑫智奖·第六届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优秀案例集》依托“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评选”活动,深度聚焦金融业数智化转型的创新40 积分 | 85 页 | 42.28 MB | 19 天前3
金融服务行业转型现状:探索迈向数字卓越之路-研究合作伙伴 金融服务行业转型现状: 研究报告 探索迈向数字卓越之路 前言 ��� 名 在每天与我交流的那些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中,几乎所有机构都将提升客户体验列为首要任务。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压 力愈发严峻 — 这些压力源于不断提升的期望、金融科技颠覆者相继涌现,以及全球监管格局的持续变化,企业正专注 于使其运营实现转型,以继续保持竞争力。 对于部分企业而言,这方面的努力包括测试生成式 AI,以为成千上万客户提供 的大规模个性化服务。与此同时, 在经济方面的考量也推动着企业谋求更精益的运营和更高的流程效率,这两方面对于充分利用 AI 而言至关重要。本报 告探讨了行业领导者如何以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方式应对这些挑战,揭示了可指导其他金融服务公司在转型工作中可以 使用的优秀策略。 我们希望提供一份路线图,指导企业实现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保持以客户为中心,并有效管理风险和复杂性。希望您 能有所收获。 — Christopher Young,Adobe 改善客户体验 降低/重构成本模式 推动有机增长 前五大转型驱动力 ��% ��% ��% ��% ��% 如何解读此图表: 金融服务企业面临着在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 环境中为未来做好应对准备的压力。这种紧迫 性源于客户期望提升、金融科技颠覆者的不断 涌现,以及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 核心转型驱动力: 更精益的运营 许多企业认识到,旧有的成本结构和过时的流 程与数字时代的需求并不兼容。0 积分 | 23 页 | 2.03 MB | 5 月前3
金融业隐私计算互联互通技术与场景实践金融业隐私计算互联互通 技术与场景实践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2025 年 6 月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 载、编摘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编制委员会 编委会成员: 何 军 聂丽琴 涂晓军 何 朔 高鹏飞 编写组成员: 周雍恺 赵庆杭 李定洲 戚文彬 侯 腾 谢袁源 张英伟 金银玉 靳 晨 康和意 张自奇 张 磊 谭 琳 杨景瑞 黄振华 薛刚汝 林吉健 谭 晋 贾明阳 张晓蒙 编 审: 黄本涛 国 钰 魏中宣 主编单位: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成方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银联商务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银联金卡科技有限公司* 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 蓝象智联(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洞见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富数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0 积分 | 51 页 | 2.49 MB | 4 月前3
金融业AI大模型智算网络研究报告金融业 AI 大模型智算网络 研究报告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2025 年 5 月 I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 载、编摘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观点的,应注明来源。 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II 编制委员会 主任: 聂丽琴 编委会成员: 吴仲阳 张 勇 张志鹏 李建高 成晓强 编写组成员: 陈 鹏 余学山 余学山 黄 海 张治铧 王世媛 叶 鑫 张 杰 常 东 刘 佳 编审: 黄本涛 周豫齐 参编单位: 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秘书处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II 摘 要 2023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 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指出“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 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针对网络运载力提出 络运载力提出 “优化算力高效运载质量、强化算力接入网络能力、提升枢纽网 络传输效率、探索算力协同调度机制”的重点任务,明确通过“算 力+金融”加快算力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为金融业务发展提 供更为精准、高效的算力支持。 AI大模型智算网络技术是算力集群的重要基础底座,是新型 算力中的网络运载力,是助力大模型实现跨节点分布式训练,提 升大规模训练效率的重要支撑。 本文深入分析 AI 大模型技术在模型能力、结构、算力、效10 积分 | 33 页 | 1.70 MB | 1 天前3
AI 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前景及潜在影响分析Financial Technology 金融科技 36 国际金融 2024-10 INTERNATIONAL FINANCE AI 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前景及 潜在影响分析 ◎姚泽宇 苏杭 作者简介 :姚泽宇,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 ;苏杭,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分析师。 摘要:当前,金融机构主要将大模型应用于业 务场景简单的非决策类环节。本文从展业流程角度 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 应用现状,并从应用趋势、赋能空间、产业格局三 个方面对大模型在金融行业应用趋势展开探讨,动 态、辩证分析大模型对金融体系的整体影响。本文 认为,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及技术服务商等各方可 通过加强合作、明确监管合规要求、完善风控制度 等降低大模型带来的相关风险;同时,针对未来大 模型广泛应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也需提前讨论、积 极防范。 关键词:AI 大模型;金融行业;大数据;金融 大模型;金融行业;大数据;金融 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一、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现状 大模型的出现给 AI 与金融的结合带来了更大 的想象空间。相较于已在金融领域被广泛应用的 传统判别式 AI,大模型具有更强的通用泛化能力, 能够处理复杂多样的信息理解、内容生成、多轮对 话等任务,在金融领域具有较大的价值创造空间。 例如,据麦肯锡测算,大模型有望给全球金融行业 带来每年10 积分 | 17 页 | 1.04 MB | 1 天前3
2025年金融操作系统AI创新与融合实践报告金融操作系统AI创新与融合实践 石春丽 腾讯云操作系统高级架构师 金融行业对自主创新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主要关注点 安全可靠 性能提升 技术创新 ⚫ 操作系统底层稳定性 ⚫ 安全生产风险规避 ⚫ 操作系统基线软件包管理 机制 ⚫ 对存量业务RHEL的平滑 替换 ⚫ 对AI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 针对自主创新芯片服务器优 化 ⚫ 针对自主创新数据库的性能 优化 ⚫ 针对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 行的研发和打磨,服务器操作系统累计 部署量1000万套,充分验证 累计1000万套部署 支撑了腾讯全栈产品业务场景 TencentOS Server权威自主创新认证 通过金融信创生态实验室 基于金融业务场景的 自主创新适配测评 荣获金融行业自主创新认证 符合2023年财政部操作系统政府 采购需求标准 符合财政部最新采购标准 通过2024首批安全可靠测评 荣获安全可靠测评认证 健全的安全漏洞管理机制 升 26%~69% • 测试IO性能提升22%~41% - 收益 - 数据库操作系统组合高效运行平台 提升20% 写入性能 提升30% 启动时间 提升5~25% 整体性能 荣获金融信创实验室 数据库基座解决方案推荐方案 数据安全可靠解决方案 数据库性能优化方案 • 业内独创NVME 软RAID解决方案 • 提供一套完整的NVME设备故障定位、 故障剔除、数据监控的运维流程20 积分 | 13 页 | 2.55 MB | 1 天前3
中邮证券:Deepseek背景综述及在金融领域应用场景初探0 积分 | - 页 | 0 Bytes | 5 月前3
共 423 条
- 1
- 2
- 3
- 4
- 5
- 6
-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