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达(300465)首次覆盖:AI Agent和智能金融大数据服务打造新成长曲线-国泰海通证券[杨林]-20250911【9页】公 司 首 次 覆 盖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股票研究 / [Table_Date] 2025.09.11 AI Agent 和智能金融大数据服务打造新 成长曲线 高伟达(300465) [Table_Industry] 计算机/信息科技 [Table_Invest] 首次覆盖 评级 增持 目标价格(元): 和智能金 融大数据服务打造新成长曲线。 投资要点: [Table_Summary]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积极推进与蚂蚁合作,聚焦银 行信贷场景,探索金融 AI Agent 落地,我们预测公司 2025-2027 年 EPS 分别为 0.10、0.25、0.52 元。我们结合 PE 和 PS 估值方法,参 考可比公司,考虑公司创新业务的成长空间,最终给予公司 2026 年公司系统集成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40%/0%/0%。 3)创新业务:公司积极推进与蚂蚁合作,聚焦银行信贷场景,探索金融 AI Agent 落地,并有望实现分润型的商业模式创新,预期该业务规模将加速增 长,为公司打造第二成长曲线,我们假设 2025-2027 年公司创新业务收入分 别为 2.10/5.88/10.58 亿元,并考虑分润模式带来的业务毛利率的提升,假设 2025-2027 年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1%/24%/30%。10 积分 | 9 页 | 1.53 MB | 1 天前3
专精特新企业融资实践路径与安全策略报告(2025)-清华五道口球独角兽榜,占当年我国 独角兽数量的41%、45%;其中半导体、人工智能、商业航空领域分别有24家、 19家、7家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独角兽,成为驱动未来产业创新的核心力量。 1.3 核心矛盾:创新价值与融资现实的结构性错配 尽管战略价值巨大,但专精特新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一座难以逾越 的高山——融资。这一困境并非简单的“缺钱”,而是源于其核心特征与传统金融 服务体系之间的结构性错配。 平均授权发明专利22项,远超同规模 企业;更有347家企业荣膺国家科学技术奖。然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伴随着持 续投入的大量资金,而技术的不确定性与市场前景的模糊,使得金融机构难以 衡量其风险与成长空间。 这种结构性错配导致了创新价值的“定价失灵”,使得这些最具发展潜力的攀 登者,在最需要资本助力的关键阶段,反而最难获得金融体系的有效支持。破解 这一难题,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呼唤,更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服务国家 (1)强化“科技-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打破科技企业、产业政策、金融 资源的信息壁垒,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 (2)构建科学的创新价值评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区别于传统模式的 、能够有效评估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价值和成长潜力的风控模型。 (3)大力发展耐心资本: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更多长期限、风险偏好匹配 的资金(如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产业引导基金)投向专精特新企业,为企业技 术攻关提供"长周期、低成本、可持续"资本支撑。10 积分 | 23 页 | 684.92 KB | 1 天前3
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力画像整机能力评估模型V2.026页出海启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出海现状与启示 2. 回顾更新: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量产现状 & 2030展望 3. 聚焦思考: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力评估模型 4. 假设展望:未来3-5年各类画像企业成长曲线、商业模式 5. M2具身智能研究院 - 赋能具身智能全产业链企业持续增长 M2 2025 Proprietary and Confidential All Rights Reserved 出海启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出海现状与启示 2. 回顾更新: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量产现状 & 2030展望 3. 聚焦思考: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能力评估模型 4. 假设展望:未来3-5年各类画像企业成长曲线、商业模式 5. M2具身智能研究院 - 赋能具身智能全产业链企业持续增长 M2 2025 Proprietary and Confidential All Rights Reserved 2028E 2029E 1,680 2030E 2031E 2032E 2033E 2034E 2035E 人形机器人 全球人形机器人 – 年销售空间预测(亿元) 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由“千亿级”成长为“万亿级”赛道,历时10年,人形机器人预计将在5年内实现突破。 ~10年 ~5年 Pre-03 M2 2025 Proprietary and Confidential All Rights10 积分 | 26 页 | 2.74 MB | 1 天前3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市值战略研究报告(2024年报)-和君咨询............................... 48 引言 在过去五年复杂的发展环境与市场风格切换中,专精特新上市公 司指数表现亮眼。凭借较高的成长性与强劲的创新力,该群体股价持 续大幅跑赢大盘的同时,也超越了同期中盘表现。截至 2025 年 8 月 5 日,专精特新指数较 2021 年初上涨 10.71%,大幅跑赢大盘 32.81 个百分点、跑赢中盘 “强筋壮骨”。这不仅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更考验“一米宽、 万米深”的科学战略管理以及落地系统。从“实验室”到“市场”的 最后一公里需要突破,从单一场景到更贴合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多 元场景也需拓展。协助、陪伴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正是找到反内卷路 径的最佳方式之一;而上市公司更能借力资本市场,更快提供实践数 据与验证答案。我们将以“市值管理”为切入口,持续追踪并赋能专 精特新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的深度渗透,承担起“填空白、补短板”的使命——无论是关键设备 的国产化替代,还是小众技术的自主研发,都在增强中国产业在全球 价值链中的抗风险能力,为应对系统性冲击提供了本土支撑。 而专精特新中的上市公司群体,更以其规范性、成长性与市场影 响力,成为诠释这一群体价值的标杆,其发展深刻呼应着时代赋予的 历史使命。这是我们追踪该群体发展动态以及问题的根本原因。 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样本,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自然是我们观20 积分 | 49 页 | 4.06 MB | 1 天前3
AIGC+教育行业报告2024www.iresearch.com.cn 教育 成长 中观:语言的发展及其教育影响 自然语言—数字语言—机器语言,代表着教育发生、成长及其现代突变 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工具。自然语言的出现,从词语到概念的演化,抽象程度的提高,使得教育得以发生,知识、 概念、经验得以传授和传 当前的教学内容需要做什么 调整才能应对已经到来的 AIGC时代? AIGC重塑造当代教育框架 • 浅层思考:AIGC能否作为外 脑为教师提供教研教辅以及 日常工作的支持,把老师从 繁重的机械工作中解放出来 并加快教师的成长速度?能 否平衡不同地区不同水平教 师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 育资源的公平普及? • 深层思考:AIGC是否能够成 为教育主体?什么形式?什 么作用?AI教学主体的过度 应用是否反而会影响弱势地 区的教育质量? AIGC技术在教育领域引发变革的讨论中,对教学主体的影响是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在传统的师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权威的知识传 递者,但这一模式面临师资力量不均、个性化教学难度大以及教师机械劳动繁重难以成长等现有问题和弊病。AIGC技术的介入被看 作是一种契机,代表了传统教学形态向“师-生-机”模式转型的可能性。AIGC能够通过补充教师资源、实现大规模个性化教学和减 轻教师负担等功能,加大了实现更好教10 积分 | 55 页 | 3.32 MB | 5 月前3
i人事:2025年智造·未来:制造业HR数智化创新实践报告理的“选用育留”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人力资源数字化系统,一键登录所有招聘网站,自动筛选简历,将招聘过程线上化、透明化,自动跟踪整个招聘过程等, 能极大提升招聘效率。入职后,通过线上培训,企业也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员工的成长。 另一方面,通过将员工在企业内的各项数据打通,进行整合、分析之后,能有效评估其能力、潜力、敬业度等,为其制定合 适的培训计划,并为升迁、调动提供更多数据支撑,做到更精准的人岗匹配,提高人才利用率,最终提升制造企业的人效。 别,这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很多用工风险,比如招入劳动黑 名单人员、应聘人员身份证信息不真实等等;而针对“专 业技能”人才,管理的要点在于实现人才识别和培养的可 视化。对此,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构建 360 度全生命 周期的员工成长记录,把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与 AI 人才识 别技术、智能人才绩效、智能人才盘点、培训等数字化技 术融合。 而越是深入业务底层,精细化划分的维度和考量的依据还 要越细,越要深度结合现场需求来做。拿排班这个场景举 化、智能化等等,来改变制造业在大众眼中的刻板印象, 从而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重新构建 内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体验,从而留住更多人才,尤 其是年轻员工,并且让他们在企业中不断得到成长。 责产品质量模块的就去到产品质量部门,负责采购模块的 就去采购部门,负责营销模块的就去营销部门,以此类推。 二是培育业务人员,让他们更懂技术,通过低代码、数据 分析等工具降低技术的使用门槛,让业务人员直接受益于30 积分 | 28 页 | 30.28 MB | 5 月前3
i人事:2025年智造·未来:制造业HR数智化创新实践报告理的“选用育留”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人力资源数字化系统,一键登录所有招聘网站,自动筛选简历,将招聘过程线上化、透明化,自动跟踪整个招聘过程等, 能极大提升招聘效率。入职后,通过线上培训,企业也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员工的成长。 另一方面,通过将员工在企业内的各项数据打通,进行整合、分析之后,能有效评估其能力、潜力、敬业度等,为其制定合 适的培训计划,并为升迁、调动提供更多数据支撑,做到更精准的人岗匹配,提高人才利用率,最终提升制造企业的人效。 别,这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很多用工风险,比如招入劳动黑 名单人员、应聘人员身份证信息不真实等等;而针对“专 业技能”人才,管理的要点在于实现人才识别和培养的可 视化。对此,企业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构建 360 度全生命 周期的员工成长记录,把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与 AI 人才识 别技术、智能人才绩效、智能人才盘点、培训等数字化技 术融合。 而越是深入业务底层,精细化划分的维度和考量的依据还 要越细,越要深度结合现场需求来做。拿排班这个场景举 化、智能化等等,来改变制造业在大众眼中的刻板印象, 从而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重新构建 内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体验,从而留住更多人才,尤 其是年轻员工,并且让他们在企业中不断得到成长。 责产品质量模块的就去到产品质量部门,负责采购模块的 就去采购部门,负责营销模块的就去营销部门,以此类推。 二是培育业务人员,让他们更懂技术,通过低代码、数据 分析等工具降低技术的使用门槛,让业务人员直接受益于10 积分 | 28 页 | 30.30 MB | 5 月前3
5G +AI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复盘3G/4G:每一轮技术升级都会带来射频市场规模的大扩张 从全球射频前端三大巨头(Avago、Skyworks、Qorvo)的成长史可以看出,每一轮无线通信技术的升级都将带来射频前端市 场规模的大扩张。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1.2 14 展望5G:射频前端将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 根据Yole的预测,2023年射频前端的市场规模将达 到350亿美元,较2017年150亿美元增加130%, %, 未来6年复合增速高达14%: 1)滤波器: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80亿美元,增 加到2023年的225亿美元,复合增速19%,是成长 最快的领域; 2)PA: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50亿美元,增加 到2023年的70亿美元,复合增速7%; 3)射频开关: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0亿美元, 增加到2023年的30亿美元,复合增速15%; 4)天线调谐器: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4 电子行业2019年春季投资策略 【002475】立讯精密:5G智能化时代的精密制造平台 消费电子业务:多品类布局助力持续高增长 通信业务:受益5G建设,业务进入爆发期 汽车业务: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布局,打开成长新空间 分类 产品 进展 射频端 基站天线和滤波器等 诺基亚、爱立信5G、4G基站天 线、滤波器重要ODM供应商, 华为射频产品OEM供应商 连接端 高速传输线/连接器、高速 DAC&ACC、光模块等10 积分 | 206 页 | 10.47 MB | 5 月前3
中培伟业:2025年数字化转型与人才体系建设指南报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往往跨越多个领域,要求人才具备跨学科融合的能力。当前教育体系中 的学科间融合较少,导致数字化人才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全方位的视角和提出综合解决方 案的能力。这种跨学科能力的缺失,不仅限制人才的成长空间,也制约了数字化技术在各领域 的深度应用。 第 17 页 人才流失与缺乏激励机制 尽管数字化人才需求极大,但许多企业仍面临人才流失问题。一方面,优秀的数字化人才 常常被其他待遇更为 常常被其他待遇更为优渥的企业吸引,导致企业难以留住核心人才;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缺乏 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人才流失和激励不足,不仅影响了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造成了制约。 文化冲突与团队协作的难题 数字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冲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数字化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文化差异和语 从初级管理者逐 步晋升为中层、高层管理者,甚至进入企业核心领导层。 管理能力培养:提供系统的管理培训课程,包括领导力、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帮 助人才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技术通道 专业成长路径:为专注于技术研发的人才设立技术职称体系,如初级工程师、高级工 程师、技术专家等,鼓励其在技术领域深耕细作。 技能提升资源:提供最新的技术学习资源和实战机会,包括内部培训、外部专家讲座、 第0 积分 | 48 页 | 5.97 MB | 5 月前3
沙利文:2025年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洞察报告的持续加码,亦离不开市场参与主体的增 多。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认定补贴、上市 辅导等多途径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申 报,与此同时,随着专精特新概念的普及, 企业、金融机构等更多主体将参与到专精 特新培育中去,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 资本市场助攻专精特新培育 资本市场承担了促进科技引领实业、助力 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任务。现阶段,中国 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中小企 业提供支持,以带动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 包括深化新三板改革、成立北交所等重要 --------- 206 • 产业链分布 --------- 207 • 综合分析 --------- 208 • 投融资 --------- 210 • 盈利能力 --------- 211 • 成长能力 --------- 212 • 创新能力 --------- 213 发展趋势 --------- 214 • VR行业 --------- 215 • 智能家电 --------- 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创新型中小企业及专精特新中 小企业的认定工作主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管部门负责,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工作则主要 由工信部负责。 股权融资是衡量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指标,企业成长性越好,股权融资成本越高。过去几年,受全球宏观环 境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生产困难、订单减少等挑战,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然能够保证足够的发展韧性, 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0 积分 | 270 页 | 17.44 MB | 13 天前3
共 251 条
- 1
- 2
- 3
- 4
- 5
- 6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