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末端保供型微电网的探索与实践0 积分 | 17 页 | 1.60 MB | 5 月前3
2025年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报告力短缺时,西北地区却因输送通道能力不足或机制限制难以大规模外送。 区域互济是支撑新能源消纳与电力保供的重要手段。目前西北地区开展的区域互济 包括省间互济以及跨区域互济。省间互济方面,西北地区已经开展“能量换容量”、“新 火互济”等创新交易品种,充分发挥青海水电、陕西火电等容量优势,支援西北五省(区) 电力保供。跨区互济方面,随着西北地区新能源电力外送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包括部 分输电通道利用率不 端协调发展。 本研究围绕提升西北地区跨区域互济能力展开分析,通过举行以输电通道发展研究、 区域互济交易机制、电力保供及新能源消纳等为议题的三次研讨会并汇总梳理公开信息, 提出了旨在为完善区域互济政策顶层设计、健全市场机制体制、促进输电通道健康发展等 方面的建议,从而实现电力保供能力的提升以及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 促进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 5 | 2 西北地区区域电力 形势变化,以市场化方式发挥黄河流域梯级水库的存蓄调节作用,实现新能源电“能量” 与水电富余“容量”之间的互济互补,2024 年有效支援青海迎峰度夏、度冬保供电量分 别为 17.6 亿千瓦时、21.7 亿千瓦时 [7]。统筹火电机组的保供应与清洁替代需要,实现富 余新能源与火电之间的“新火互济”。 为解决系统调峰资源不足、跨省调用机制不全问题,西北地区建成“1+5”区域调峰 辅助服务市场20 积分 | 28 页 | 1.16 MB | 13 天前3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国家能源局328.7 万千瓦时 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缅因州建设 8.5 万千瓦 /850 万千瓦时铁 - 空 气电池储能系统。英国苏格兰地区建设 30 万千瓦 /60 万千瓦时构网 型储能项目,提升苏格兰电力保供能力。比利时建设 70 万千瓦 /280 万千瓦时锂离子电池储能项目,单站规模欧洲最大。在中东和非洲地 A 引自 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 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 的“1+N+N”政策体系。江苏加快发展独立储能,建立了电能量市 场电价差、顶峰补贴费用和参与辅助服务市场获利的综合收益模式。 010 2025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 浙江优化独立储能调用机制,发挥新型储能顶峰保供作用,在迎峰度 夏、度冬期间增强电力供应保障。新疆结合“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 建设,推动新能源与新型储能融合发展。湖北鼓励新型储能多元化发 展,推动多项先进技术试点应用。河北扩大峰谷电价浮动比例,有效 次。新疆、西藏等地新能源配建储能 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达到 1000 小时以上。 2024 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 20 个省级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在传 统电力保供手段基础上,新型储能充分发挥“超级充电宝”功效,为顶 峰时段电力保供贡献了关键力量。从调用情况来看,独立储能和共享储 能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 995 小时,比 2023 年提高 约 315 小时;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20 积分 | 54 页 | 1.38 MB | 13 天前3
【蓝皮书】国家能源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围内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行,中长期交易规模持续增长,2023 年 全国中长期交易电量占市场交易电量比重的 90% 以上,中长 期合同履约率超过 96%,成交价格平稳,充分发挥了电力中 长期交易保供稳价的基础作用。中长期市场在省间、省内全覆 盖基础上正逐步转入连续运营,近 10 个省份已实现按工作日 连续开市,省间多通道集中优化出清交易转正式运行,跨省跨 区交易方式更加灵活。省内中长期市场以年度交易为主、月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用电需求、发电装机规模、清洁 能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国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能源资源禀 赋、用电结构等差异很大,电力市场建设复杂程度高。伴随近 年来能源绿色转型加快和国际能源格局调整,低碳转型和保供 稳价的要求愈发凸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挑战。 多层次电力 市场协同运行亟待进一步加强。我国已基本 形成了跨省跨区市场和省(区、市)/ 区域市场协同运作的 电 力 市 场 探索在中长期、现货环节形成更为集中高效的申报和出清方式, 逐步推动各层次市场从协同运行过渡到联合运行。 3. 有序推进跨省跨区市场间开放合作 逐步推动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落实电网安全保供支撑电源电量的基础上, 逐步扩大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规模。优化完善跨省跨区输电价 格机制,提升跨省跨区交易灵活性。 扩大跨省跨区交易经营主体范围。推动跨省跨区市场与省 (区、市)/ 区域市场统一准入要求,研究建立多元经营主体10 积分 | 57 页 | 2.98 MB | 5 月前3
电力市场化改革全景图:寻找系统成本最优解胡鸿程(公用事业联系人) 2024年7月10日 证券研究报告 (优于大市,维持)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本篇报告中,我们将着力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从能源保供过渡到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下的成本最优,140万亿的碳中和投资 怎么投 (2)现货市场为什么重要:电力现货市场如何运行,现货对不同省份、不同电源 的影响几何,现货如何指导电力投资 (3)改革对火水核风光的影响及投资建议 表:输配电价政策变化对比 资料来源:湖南发改委,郴州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中国政府网,海通证券研究所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核心目的及驱动 能源保供 (压力缓和但挑战仍大)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当下重点任务) 系统成本优化 (重要性逐步提升,与新 型电力系统发展配套) 2.3 使命与动力 9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海通证券研究所 五、 电源价值的立体体现: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32 下载日志已记录,仅供内部参考,股票报告网 5.1“十四五”电力行业投资主线 图:“十四五”电力行业投资主线 两条主线 保供电 新能源为主要增量,激励投资 火电增容控量,保障稳定收益 核电加速扩张 推改革: 关注效率提升的 环节 电源资产重新定价 电网互联互通及灵活性提升 灵活性调节容量与储能市场定10 积分 | 41 页 | 2.27 MB | 5 月前3
GEP:2025年采购与供应链趋势洞见报告采购与供应链 返回目录 洞察 推动 创新 4. 关于价值的讨论不断变化 也许可以原谅采购部门在过去五年中不太确定要专注的重点。优先事项快速转变,从降低成本到疫情安全, 再到 ESG 赋能,从确保供应链安全到缓解通货膨胀。有时这会令人们不知所措。 2025 年,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业务价值不再仅仅取决于成本。随着弹性、可持续性、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等新 压力的出现,价值主张已经发生变化。问题不在 标准的遵守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监管机构和消费者的严格审视,因此成为商业活动 中不容妥协的一环。领导者需要积极承担责任,确保将 ESG 目标纳入供应链战略。例如,供应链管理者必须追 踪并减少范围 3 排放,并确保供应商遵守道德劳工实践。 采购部门必须与供应商合作,确保他们达到这些标准。这可能意味着要重新谈判合同,纳入可持续发展条款, 或投资于实时监控供应商合规性的技术。领导者还应通过建立灵活的采购系统,集成合规性追踪和报告工具, 求企业对上游供应链中的行为负责。欧盟的《企业可持续性报告指令》(CSRD) 和美国的《维吾尔强迫劳动预 防法案》(UFLPA) 等法规代表着一种新的现实:企业必须在自己的运营中严格遵守环境、社会和道德标准,并 确保供应商同样做到。 1 五分之四的采购领导者表示 ESG 问题很重要 2 3 4 5 6 7 占受访者的百分比 不知道 完全不重要 40 30 20 10 0 19% 稳定 3%10 积分 | 36 页 | 11.73 MB | 5 月前3
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时序生产模拟平台TEAP储能/抽蓄日充放电策略限制 保供评价指 标 消纳评价指 标 累积缺口电量 最大电力缺口 累积缺电小时数 新能源消纳率 25 2.储能不同运行方式对比 应用算例:通过改变储能投运状态、充放电次数、最大充放电功率、充放电策略等,从累积缺 口电量、最大电力缺口、累积缺电小时数、新能源消纳率等指标对比,分析储能最优运行方式。 储能不同运行方式下保供指标表对比表 无储能 充放一次 充放两次20 积分 | 38 页 | 5.69 MB | 13 天前3
城市双碳指数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双碳指数报告报告(2022-2023)岌岌可危。 全球疫后经济恢复乏力、能源市场动荡、特别是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给中国 的能源转型带来挑战;而能源结构的调整,也使得传统电力系统加速向新型电力 系统转变。基于先立后破原则,中国在加强能源保供、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继 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 增长,努力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的全面绿色转型。 作为 htm 中国城市双碳指数 2022-2023 2 结构仍以公路货运为主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性改变,绿色低碳转型的结构性压力 依然显著。本次评价期跨越疫情和疫后恢复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能源保供和 产业链去风险等非常规措施,使得“十四五”前半段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增 速明显快于“十三五”时期 7。 本次评价的四项主要发现,反映出积极进展的同时,也识别出转型挑战。第 一个主要发现 的下降,凸显出面对多重严峻挑战,实现“双碳”目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持续 付出艰苦努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期评价所依据的最新城市碳排放数据仅截止至2021年, 该年度许多城市经历后疫情时期,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能源保供和产业链去 风险等非常规措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增长趋势较为明显。GDP增速放缓,导 致部分城市碳排放脱钩指数得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图 3 城市双碳指数三年得分情况对比图 8 20230 积分 | 33 页 | 3.35 MB | 4 月前3
本末电碳:2025虚拟电厂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年4⽉8⽇发布的357号⽂《指导意⻅》。该⽂件统⼀了虚拟电⼚定义——"基于电⼒系统架构,运⽤现代信息通信和控 制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分散资源,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电⼒优化运⾏和市场交易";强调 虚拟电⼚在增强电⼒保供、促进新能源消纳、完善电⼒市场⽅⾯的重要作⽤;并提出明确的发展⽬标:"到2027年虚 拟电⼚机制成熟规范、参与电⼒市场机制健全,全国虚拟电⼚调节能⼒达2000万千⽡以上;到2030年应⽤场景进⼀ 四、国内典型企业与平台案例分析 电⽹及电⼒企业系 南⽅电⽹公司 国家电⽹公司 国⽹电科院(南瑞集团) 电⽹系企业打造的虚拟电⼚更注重与电⼒调度系统的深度融合和安全可靠,侧重服务于电 ⽹的削峰填⾕和应急保供需求,其商业模式往往带有⼀定政策性导向,收益主要来⾃政府 补贴或电⽹付费。 科技与软件企业系 阿⾥巴巴(阿⾥云) 华为数字能源 远光软件 东⽅电⼦ 科技型企业的虚拟电⼚模式更偏重提供通10 积分 | 16 页 | 15.51 MB | 5 月前3
7. 我国首个电动重卡型虚拟电厂统的需求侧管理 示范 唐山 二、冀北公司虚拟电厂建设情况 Ø 目前,冀北公司虚拟电厂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虚拟电厂运营服务,通过参与华北电力 辅助服务市场和河北省电力需求响应市场,助力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 10 市场运行周期 11月1日 次年4月30日 6 个月 累 计 运 行 主要运行时段 00:30-7:00 累 计 运 行 10 小时 12:30-16:0020 积分 | 19 页 | 3.10 MB | 4 月前3
共 67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