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规划方案交通数据 的交通信息服务,数据挖掘等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智慧交通的系 统性、实时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 智慧交通概述 4 “智慧交通”的目标是通过建设智慧交通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 率和管理水平,为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服务。 1、服务于交管部门 为交管部门缓解交通拥挤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提高交通效率,为民众出行提供信息支持,减少环境污染。 (公安交警局) 统一的城市交 通信息源总体 接口 信息交换平台 监管:客流/物流 运行状况 • 区域交通 • 高速公路 • 公交网络 • 轨道网络 • 出租车 • 交通枢纽 监控指挥 • 交通安全 • 交通秩序 • 交通通行 • 交通执法 • 交通信息采集与汇聚 • 交通信息分析与处理 • 交通信息交换与共享 • 交通信息提供与发布 • 交通信息服务体系 • 智能公交都市出行一体化服 次事故的发 生, 在预防车辆低速、违停、疲劳驾驶等造成的伤亡事故上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在提高交通 运营部门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为交通疏导、应急交通管制等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决策手段,为城市 交通安全管理和道路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 其他系统应用 41 不停车收费系统 不停车收费系统(又称电子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简称ETC系统)利0 积分 | 46 页 | 2.63 MB | 5 月前3
智慧公路技术白皮书 v1.0 -华为的试点探索实践。对于这 些省市的指南 / 标准有几个关键的行业共识共通点,安全效率是出行服务永恒的主题和目标:智能化作为手段, 智能化、信息化要和业务融为一体; » 2020 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发布团体标准《车联网路侧设施设置指南》(T/CTS 1-2020)、《智慧高 速公路交通标准设置指南》(T/CTS 3-2020)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发布团体标准《智慧高速公路信息化建 设总体框架》(T_ITS 通的关键。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路网静态交通设施、动态交通流和交通参与者的时空信息,并基于 GIS/ 高精地图构建完整的数字孪生平台,在此基础上提供认知、决策、仿真、评估等算法模型,是提升交通安全 和效率的关键。 构建多应用多层次服务体系 公众出行服务是智慧公路建设的最终目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更是衡量智能交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智慧公路的发展需要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探 容量、交通治理对象、 交通供需匹配等核心 要 素 可 计 算, 实 现 交 通 态 势 精 细 掌 握, 警 情 事 件 精 准 研 判、 管 理监控主动决策。 面向城市交通拥堵治 理和城市交通安全治 理两个核心业务场景, 打造交通态势监测和 管 控、AI 信 控 优 化、 交 通 安 全 风 险 研 判、 重点营运车辆治理等 核 心 应 用, 保 障 交 通 安全和通畅。 采0 积分 | 43 页 | 3.19 MB | 5 月前3
车路云一体化,打造中国智慧交通新范式可全方位实施车车(V2V)、车人(V2P)、车路 (V2I)等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 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 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 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 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 车路云协同是指通过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路侧 基础设施、云控平台、相关支撑平台、通信网等组 成的一个复杂大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实现车辆与车 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中邮证券研究所 9 1.2 车路协同发展进程——应用场景 目前C-V2X得到中国、美国两个交通大国的认可,成为全球车联网的唯一标准。 C-V2X 的应用场景可划分为交通安全类、交通效率类以及信息服务类。在基础业务场景阶段,大部分应用的实现都基于车辆、道 路设施等参与者之间的实时状态共享。在利用 C-V2X 信息交互实现状态共享的基础上,再自主进行决策或辅助。 管理平台,包括建设边缘云、区域云两级云 控基础平台;并鼓励在试点区域内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等规模化示范应用;探索高精度地图安全应用;完善 标准及测试评价体系;建设跨域身份互认体系并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 财联社报道称,车路云一体化首批试点城市名单有望于6月底公布。北京、鄂尔多斯、福州、武汉等地已开启项目审 批与招标。 16 2.2 公路水路数字化转型升级 请参阅附注免责声明10 积分 | 33 页 | 3.00 MB | 5 月前3
2025“车路云一体化”全球进展、应用场景、市场规模及前景展望报告策学的重要概念,其不仅意在保护交通中弱势参与者(行人、自行车等)的 安全,高致力于保证弱势群体能及时得到交通服务。通过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建设,辅助驾驶、无人驾驶车辆的运用将大大提速,且交通安全环境有望得 到提升,弱势交通参与者的伤亡率有望降低。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 (NHTSA)估测,若车路协同普及,最高能避免或减轻 80%的““非失能失控型” 交通事故; 同时,无法驾驶汽车的弱势群体(老弱病残等)有望高多得到无 2024 年,中国计算机辅助驾驶相关事故量同比激增 217%,其中 76%的事故源于 驾驶员误判系统能力边界,对车辆辅助驾驶等级估计过高而“脱手脱眼”;海外情 况亦不容乐观,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数据,2024 年以 来美国计算机辅助驾驶事故率亦显著上升,全年共发生与计算机辅助驾驶相关事 故 544 起,同比增长 88.9%;2025 年第一季度则共发生此类事故 227 供障碍地图,引导辅助驾驶系统或人类驾驶员提前规避;通过车辆的联网协同决 策,亦可尽力避免追尾、撞击事故的发生。因此,“车路云一体化”或可大大减少 高速公路、复杂路段等特定高危区域事故率,赋能辅助驾驶的可持续安全发展, 成为交通安全整治提升的重要抓手与治本之道。 (二)无人物流车方兴未艾,景气或向“车路云”延伸 2025 年以来,无人物流车投入实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无人配送车指的是依靠 搭载的激光雷达、摄像10 积分 | 29 页 | 14.87 MB | 1 天前3
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业务应用于各类参与要素、各类运输方式以及运输周期的各个阶段之中。人工 智能的核心环节包括智能感知、数据认知和反馈控制,通过对交通信 息的采集、分析和控制,从感知、认知、行动等层面赋能交通行业, 提升交通安全、改善运行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语义等领域的技术产业突 破,极大拓宽了交通感知的维度和深度,不仅可以采集摄像头、激光 雷达、毫米波雷达、麦克风等多个维度的传感器信息,还可以精细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大众对汽车的消费意愿和能 力增强,我国汽车年产销规模接近 3000 万辆,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汽 车产销第一大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但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理念、 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于汽车产业发展,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突出。根据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26,全球每年有超过百万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 超过上千万人受到非致命伤害,道路交通伤害给个人、家庭和整个国 家都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其中,绝大部分道路交通事故是人为因素 可对驾乘人员、车辆和道路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能自主做出规划决策, 制定安全的行驶策略;自动控制车辆运行,实现及时精准的驾驶操作。 这使得自动驾驶能显著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在提升交 通便利性的同时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升。 1.2 赋能作用27 1)环境感知 环境感知是汽车收集外部环境并形成认知的能力,类似于驾驶员 对驾驶环境的观察,可通过多种传感器全面探测周边环境,如激光雷 达、摄像头、0 积分 | 78 页 | 4.52 MB | 5 月前3
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 2025自动驾驶道路交通法规符合性 在自动驾驶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确保自动驾驶车 辆安全、合规地融入现有道路交通体系,成为行业焦点。 自动驾驶系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是其安全运行的基石。 道路交通法规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和高效运行的 重要准则,无论是人类驾驶员还是自动驾驶系统,都必 须严格遵循。在日常道路行驶中,交通信号灯变化、车 道线的清晰划分、限速标志的明确指示等,都是自动驾 驶系统需精准识别并严格遵守的交通规则。只有通过这 驶系统需精准识别并严格遵守的交通规则。只有通过这 样严格遵循交通规则的行驶,自动驾驶车辆才能在道路 上安全、稳定地行驶,切实保障车内乘客以及道路上其 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凭借其权威性与专业性, 在自动驾驶法规符合性研究领域持续深耕,已取得了一 系列重要成果,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道研中心指出, 现行自动驾驶测试模式存在短板,难以充分保障车辆对 交通法规的有效遵守。然而,目前封闭场地测试仅能覆 遭遇各类复杂场景,诸如极端天气、道路突发状况、系 统异常等,这些都构成了边界状态。此时,边界状态风 险管控技术可通过一系列严格要求与系统性措施,确保 自动驾驶系统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做出有效应对,保障乘 客与道路交通安全。 部署安全模型规避事故风险是边界状态风险管控技术 的首要任务。安全模型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卫士”, 需要基于大量的道路数据、事故案例以及场景模拟来进 行构建。如同一个智能大脑,能提前预判潜在风险,并10 积分 | 88 页 | 13.81 MB | 1 天前3
2025年低空智联网场景和关键技术白皮书-中国信科项地方 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当前低空经济呈现出活动范围扩大、运行密度增加、任务范畴拓展等趋势,传统通航 管理及运营模式难以适应其快速发展需求,未经审批的黑飞、违飞行为频发,增加了空中 交通安全风险,阻碍了低空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亟需依托低空智联网实现全域感知、 动态调度、智能决策和闭环管理,全面提升低空运行的安全性、效率与服务质量。 低空智联网以 5G 增强(Fifth Generation 米以下空域低空飞行器的通信、导航、定位、感知、以及 飞行器的有效管理,可根据需求扩展至 600 米。 卫星互联网 具有覆盖优势,为 3000 米以下低空飞行器,提供无缝的服务能力。 A2X 通信 解决城市空中交通安全问题,实现低空飞行器之间的信息交互、检测、 避障、感知等。 自组织网络 解决郊区、山区低空飞行器与指挥台、低空飞行器群组之间的远距离 通信、数据传输、图像传输、感知等问题。 表 7 低空智联网的组成部分及作用10 积分 | 57 页 | 3.12 MB | 1 天前3
车路云一体化,智慧出行的中国方案200ms,其中云端计算服务不超过 60ms,路侧感知处理不超过 90ms,通信传输不超过 50ms, 传输可靠性达到电信级网联要求。此外,应实现云控基础平台与车端设备、路侧设备、边 缘计算系统、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等之间的安全接入与安全通信。 图表12: 云控基础平台架构及需完成的功能 资料来源: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白皮书》(2023 年 1 月),华泰研究 型,融合视频图像、毫米波雷达等各类数据源,构建全量交通流运行图谱,通过 Uu 通信、 以太网通信融合实现网联车辆信息的传输,通过路口各类交通流运行行为分析及评价,实 现多目标自适应的交通信号优化及控制和交通安全管理。 东土科技(300353 CH) 东土科技成立于 2000 年,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及产业的上市公司,公司于 6 月 18 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车路云方面的产品主要聚焦在路侧设备中的智能交通服务器20 积分 | 30 页 | 2.86 MB | 4 月前3
第一新声:2024年央国企RPA市场研究报告如票务管理、车辆调度及设备维护等,通常需要大量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 出错。(2)新老系统集成困难:交通行业存在大量遗留系统,系统集成度低,数据难以打通。(3)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RPA在交通安全、调度等领域的应用需要满足严格的行业标准, 例如,在车辆调度和路段管理中,RPA需要确保高准确性和低错误率。 19 九科信息:近年在交通行业增长极为强势,典型客户包括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中国外运、中交路桥建设10 积分 | 37 页 | 1.63 MB | 5 月前3
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 中电科低空安全保障挑战:安全是高效低空航行活动的前提,也是确保低空经济健 康有序发展的关键。目前各地在先行先试原则下开展的低空活动存在监管体系不 健全、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飞行密度增加势必造成公共安全(飞行安全、空中 交通安全(空管)、要地安全(空防)、地面设施及人员安全、隐私及信息安全、环 境安全等)风险激增。 标准体系建设挑战:现有民航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数据交换等标准 体系针对低空航行的适配性不足,迫切需要低空领域顶层标准体系指引相关能力10 积分 | 40 页 | 5.28 MB | 5 月前3
共 28 条
-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