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研究报告20252G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增 长 126.5%/147.5%。预计 2025 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超过 50GW。 当前各新型储能技术: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液流电池储能、氢储 能、混合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路线各有什么优缺点?未来哪种储 能的技术路线会成为主流? 泽平宏观研究报告 2 目录 1 储能未来有望发展,是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一环 年,保障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政策加持下, 储能产业蓄势待发;11 月,工信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 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推动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 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 长时储能技术。 3 储能新趋势之二:锂电储能超预期建设 24 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大幅增长,抽水蓄能占比首次低于 50%。 根据 CNESA 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左右。到 2030 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到 220GW,行 业总产值将超过 3 万亿元。 从技术路线看,多个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 能项目投产,构网型储能探索运用,推动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截至 2024 年 9 月,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 96.7%,压缩空气储能占比 1.6%,铅蓄电池储能占比0.9%,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5%。其中包括锂离 子电池储能在内的绝大多数储能类型均属于短时储能。10 积分 | 16 页 | 4.38 MB | 5 月前3
气候中和园区:工业园区的零碳转型指南--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 62 基准方案:分散式燃气锅炉 ................................................ 62 “全电”方案:余热废热和中央空气源热泵 .......................... 62 “全气”方案:余热废热与氢能热电联产 .............................. 64 方案比较 3.5 中国的可持续金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年前,中国就已经采取措施应对 其城市和地区的高度空气污染。 因此,促进绿色金融的动机并不像欧洲那样产生于《巴 黎气候协定》。相反,它是来自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实际 需要。然而,自2020年9月以来,二氧化碳排放也发挥 了重要作用。当时,习主席宣布中国的目标是在2060年 达到碳中和,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 的使用者提供热舒适度。一个人的热舒适度可以用简化 的热平衡来模拟,其中人的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可以补 偿通过皮肤和呼吸空气的热量损失。如果人的热损失较 大,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的热舒适度较低;如果热损失较 低,他们的热舒适度就会被认为太热。对人的热舒适度 有很大影响参数主要有五个: • 工作温度包括 • 气温 • 自由表面的平均辐射温度 • 空气速度 • 湿度(相对湿度) • 衣服 • 活动程度/新陈代谢率 五个参数中的三个直接与环境条件有关。在封闭的空间20 积分 | 72 页 | 23.72 MB | 5 月前3
河南省工业企业园区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程 中的余热余压,如钢铁企业的高炉煤气余压、水泥企业的窑尾余 热等,将其转换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可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 3.其他能源形式:鼓励尝试引入高效热泵技术,利用浅层地热 能、空气热能等低品位热能为工业生产提供供热、制冷等需求; 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可将氢能作为一种补充能源,用于燃料电 池发电或为特定工业设备提供动力。 (二)新型储能系统 储能作为微电网重要的调节手段之一,配置规模应该通过合 同时通过与绿色能源出力特性相匹配,建设合理规模的新型储能 电站。储能类型以新型储能为主,除电化学储能外,尝试推广抽 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氨)储能等多种形式的 储能方式。鼓励在有合适的地形条件时,建设小型抽水蓄能电站; 建设压缩空气储能可利用低谷电力将空气压缩储存,在需要时释 放驱动涡轮机发电。 — 5 — (三)智能电网建设 1.网架建设:以工业企业、园区用电侧配电网为中心,清洁能 生能源发电量的比例)达到 80%以上。 (四)电力负荷调节能力(可根据电力系统需要变动其输出 功率的负荷占电力最大负荷的比例)达到 5%以上。 (五)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包括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压 缩空气储能、氢(氨)储能等)达到 1MW 以上。 (六)可再生能源制氢或工业副产氢年生产规模达到 5000 吨 以上,并实现就近利用。 (七)工业余能利用率(实现回收利用的工业余热、余压、 化学余0 积分 | 7 页 | 188.30 KB | 5 月前3
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34 3.2.1 光热………………………………………………………………………………35 3.2.2 液流储能…………………………………………………………………………35 3.2.3 压缩空气…………………………………………………………………………37 3.2.4 飞轮储能……………………………………………………………………………37 3.2.5 氢能………………………………………………………………………………39 第三章 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趋势 2025 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能量存储、转换并释放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 7 术,包括但不限于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热储能、重力储能等 。根据储能时长的不同,储能技 术可分为短时高频储能(<30分钟)、中短时储能(30分钟~4小时)、长时储能(>4小时)。各种储 能技术路线的发展路径及市场格局本质上由场 当前储能技术形式多样,涵盖抽水储能、氢储能、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以及 现阶段占比最高的锂离子电池。抽水储能功率大、技术成熟,适合大规模储能需求,但选址受地理条 件限制;氢储能能量密度高、可跨领域应用且绿色环保,但能量效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液流电 池安全性高、生命周期性价比高且环境友好,但能量密度低,初期投资大;压缩空气储能装机容量 大、清洁环保且寿命长,但效率低且选址要求严10 积分 | 70 页 | 9.67 MB | 5 月前3
智慧酒店能源管控系统(32页 WORD)号 发 射 器 , 数 据 信 号 传 输 给 PowerBus 硬件设备。PowerBus 硬件信号发射器包含了各种无源无线开关面板、无源 无线温度传感 器、 无源无线人体活动传感器、无源无线空气质量传感器、无源无线门窗 传感器, 这些 设备的能量来源于各种机械能以及光能, 在它们的内部安置了可以将微 弱光线、微弱机 械动力转换为电力并存储起来的器件,不需要电池、电线供电便可以工作。 在夜间躺和坐的状态,来控制灯光开关及亮度。 具体在夜间人员在熟睡中起来坐 起时, 灯光可以自动开启, 考虑到人眼的接受度, 灯光会由淡亮慢慢调至全亮。 同时, PowerBus 硬件无源无线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可监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和 湿度,以及 温度。 3)PowerBus 硬件无源无线硬件设备 1)无源无线开关面板 无源无线开关面板,用来遥控灯光, 窗帘,电机等设备的运行。 要电池或其它电源供电。极低 的能量消耗, 平均工作电流仅为 1uA。嵌入精准感光芯片, 能自动感应室内环境 的亮度。产品不需电池,无需布线。安装方便。 4)无源无线空气质量传感器 监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和湿度, 监控空气质量。通过光照吸收能量或温差变化, 为传感器提供工作能量。产品不需电池,无需布线。安装方便。 5)无源无线门窗传感器 当窗户打开时,自动关闭空调及暖气。可感应门窗的开关状态,10 积分 | 50 页 | 734.79 KB | 1 天前3
雪迪龙、海康威视等智慧环保标杆案例86.3% ,销售增速排名第一。占总 体市场销量比重增至 34.2% ,销售量占比跃居第一,烟尘烟气检测设备、数采仪、环境空气检测设备和 采样器分别占比 32.7% 、 16.8% 、 12.7% 和 3.7% 。此前的 2015 年,烟尘烟气监测设备、水质监测设 备、数采仪、环境空气监测设备以及采样器分别占比 35.26% 、 33.64% 、 12.95% 、 9.90% 和 8.26% 。 2015-2017 生态环境大数据 环境数据中心 生态环境大数据 生态环境智慧决策 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 决策支持系统 水环境数据分析一张 图系统 水环境预警处置及应 交管控系统 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 统 环境噪声地图管理系 统 生态环境监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 LIMS ) 环境监测数据中心及 决策数据平台 环境空气综合分析 APP 环境监测执法 环境监察一体化平台 移动执法系统 口国内集成模式”转变为 “自动监测仪器和系统集成自主研发整装销售模式” • 三家上市公司各有所长,聚光科技为环境监测综合型企业,在气体自动监测系统、实验室监测设备占有 较高市场份额;先河环保主要在空气网格化监测系统、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具有市场优势;雪迪龙主营产 品以气体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过程分析系统为主。 13 盈利模式 • 环境监测系统集成的盈利模式 – 少数具有核心监测仪器研发、生产能力10 积分 | 44 页 | 9.37 MB | 5 月前3
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2025高校科研;机器人运动 员;智能服务;太空探 索 16 赛道 5: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等) 全球广泛部署 技术各有所长 l 美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 氢能储能等方面技术处于领先水 平。 l 日本:掌握了膜材料、催化剂等 关键核心原材料和关键核心设备, 在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液 流电池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l 中国:锂电池储能、液流电池方 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 3GW,功率和能量规模分别同 比增长126.5%、147.5%。 l 锂离子电池储能成为市场占比最 大的储能技术,达到55.2%。 l 全钒液流电池和压缩空气储能等 技术落地成本下降空间较大,可 达30%左右。 l 液流电池、压缩空气、钠离子电 池、超级电容、铅碳电池等大容 量、长周期储能技术有望加快取 得突破和应用。 17 赛道 6:低空经济/通用航空 低空经济主要包括航空器和地面设施的制造、0 积分 | 24 页 | 3.67 MB | 5 月前3
中国投资协会:2024“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模块化推广。 零碳创新点 为助力集团公司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跨越,打造 系统内首个“冷热电耦合”的综合能源零碳园区, 实现全天候绿电供应的技术核心是将供暖电气化,把 PVT+ 水环热泵耦合到空气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智慧化平台的精细化分时分区控制热泵耦合系 统,完美解实现了清洁供暖,将光伏绿电供应热泵系统,打造出系统内首个绿色热能的零碳园区。 作为绿电“搬运工”的储能系统,白天将光伏余电储存,夜晚向外输送,实现零碳园区的 国际精密是世界级一流的高精密金属组件和全自动机械臂制造商,业务遍布全球,在国内 设有多家生产工厂。港华能源为国际精密集团的总部广州新豪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一套智 慧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方案涵盖分布式光伏、空调节能、压缩空气系统节能、新能源充电、碳 管理、智慧平台、水蓄冷、电化学储能等多种能源技术,成功助力国际精密建成“低碳工厂” 并取得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零碳创新点 项目充分利用厂区内闲置屋顶和水面资源,建设了 3、增加就业机会:该项目实施需要大量驾驶员和技术人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 经济发展。 4、零碳排放:电动重卡零排放,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5、减少空气污染:电动重卡无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公众 健康。 6、项目规划投资 17.9 亿元,其中一期位于永川区双石镇,占地约 60 亩,目前已完成 1.42 亿元投资额,现有换电重卡 100 台及 310 积分 | 46 页 | 13.28 MB | 5 月前3
低空航行系统白皮书 中电科同自主运行。 航空器具备高可靠性与全面智能网联能力;地面保障设施具备高带宽低延时网 络通信空域全覆盖、低空空域数字化管理、大量飞行活动下的空域资源匹配与路线 规划、运行态势全面监控与接管、低空气象精确感知、黑飞探测与反制等能力。 (1) 间隔控制:指为了确保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对相邻两架航空器之间的距离、时间或空间等要 素进行控制和管理。 10 (一)体系架构 低空航行系统 统内的其他部分或外部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服务供给分为三层,下层是计 算与存储服务,中层平台服务包括通用平台服务和应用支撑服务,上层应用服 务包括空域管理、飞行服务、 安全监管服务和信息服务(含低空气象信息)。安 全服务作为重要支撑贯穿三层。 能力生成层: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整合系统内的各种资源、技术和知识,创造 出系统所特有的、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实现系统目标的能力。以安全智慧飞行为 核心目 以地面的任务规划和航线设计为主导,低空航空器需遵循严格的计划和指令,以 保证飞行的有序性和安全性。 第二阶段(中期):实时交互通信的智能化低空航空器 智能化低空航空器装配融合智能算法传感器,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低 空气象数据、航线数据、管制、试飞、禁飞等空域信息,自动规划最佳路径,并 生成航线,通过统一数据接口和数据格式,与空中交管机构登记申请飞行。飞行 中智能感知环境、实时与空中交通管理机构、地面监管服务平台交互通信,智能10 积分 | 40 页 | 5.28 MB | 5 月前3
浙江省地标-大中型体育场馆智慧化建设和管理规范手持式金属探测器通用技术规范 GB 15208.1 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 15210 通过式金属探测门通用技术规范 GB/T 17095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 20815 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T 22185 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 能力、拓展性等特 性。 6.8.4 统一门户可通过建立场馆官方网站、综合管理场馆运营管理应用以及平台,设置服务功能模块 为公众提供相应服务。 6.8.5 数据可视化大屏展示实现对场馆人流、车流、经营数据、能耗、空气质量、水质、水温、设备 运行等各类数据的采集、清洗、汇总、利用、实时呈现,为场馆运营管理人员决策和用户消费选择提供 依据和支撑。数据可视化大屏展示应满足本标准 7.3.8 的要求。 6.8.6 场 环境及水质监控管理 7.4.4.1 环境及水质监控管理应用应具备场馆环境温度、湿度以及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碳、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氧气等空气质量要素以及噪音、水质水温的监测、评估、安全预警等管理功能。 7.4.4.2 场馆所监测的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应符合GB/T 18883、GB/T 17095等要求并及时预警。 7.4.5 智慧安防设备平台 7.4.5.1 智慧安防设备平台应具0 积分 | 20 页 | 613.17 KB | 5 月前3
共 91 条
- 1
- 2
- 3
- 4
- 5
- 6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