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行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74页 WORD)
10.49 MB
193 页
0 下载
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docx | 3 |
| 概览 | ||
项目编号: 某银行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 研 究 报 告 目 录 一、总论 1 1 项目名称 1 2 项目建设单位 1 3 本报告的依据和范围 1 3.1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文件 1 3.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 1 4 项目基本情况 2 4.1 项目拟建设地点 2 4.2 建设规模 2 4.3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2 5 结论 3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 3 1 ☑观环境与政策导向 3 1.1 数字经济步入新阶段 3 1.2 数据中心建设前景可观 5 2 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10 2.1 数字化需求迫切 10 2.2 数字化能力提升 11 2.3 银行数据中心特点 12 3 地方规划与产业优势 13 3.1 贵州地区政策环境 13 3.2 大数据产业聚集区 14 4 XX银行战略布局 15 4.1 XX银行发展战略 15 4.2 XX银行经营能力 17 4.3 XX银行数字赋能 18 5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9 5.1 夯实XX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底座 19 5.2 提升金融服务生态系统的竞争力 19 5.3 保障银行的业务安全与运营稳定 20 6 建设必要性小结 20 三、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21 1 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21 1.1 数据中心市场概况 21 1.2 数据中心市场分布 22 1.3 数据中心市场竞争 25 1.4 数据中心市场容量 26 1.5 本项目需求分析 26 2 本项目定位 27 2.1 总体定位 27 2.2 能级定位 27 3 本项目建设规模 28 3.1 测算依据 28 3.2 数据中心需求 29 3.3 配套用房需求 29 四、场址选择 30 1 选址原则 30 2 选址位置及地块情况 30 2.1 自然气候条件 33 2.2 场地现状条件 33 2.3 水文地质条件 33 2.4 城市规划条件 34 2.5 公共设施条件 35 2.6 能源价格 36 2.7 选址分析结论 36 五、工程建设方案 37 1 园区总图规划 37 1.1 规划原则 37 1.2 总平面规划 37 2 室外工程规划 43 2.1 场地土方平衡 43 2.2 室外管线规划 44 2.3 室外景观 46 3 建筑设计方案 49 3.1 设计依据 49 3.2 设计原则 49 3.3 建筑物类别 49 3.4 建筑单体 50 .6 立面及立面材质 56 .7 室内装修 57 4 结构设计方案 58 4.1 设计依据 58 4.2 建筑概况及结构形式 58 4.3 结构设计基准期及安全等级 59 4.4 荷载取值 59 4.5 抗震设防 60 4.6 结构体系选择 60 4.7 地基基础 60 5 机房工艺方案 60 5.1 机房建设等级 60 5.2 机房工艺排布 61 6 空调设计方案 61 6.1 设计依据 61 6.2 设计原则 62 6.3 设计范围 63 6.4 空调设计参数 63 6.5 数据中心空调方案 65 6.6 配套办公用房空调方案 77 6.7 余热回收方案 77 6.8 通风、防排烟系统 78 7 给排水设计方案 78 7.1 设计依据 78 7.2 设计范围 79 7.3 给水系统 79 7.4 排水系统 79 7.5 给排水管材 80 8 电气设计方案 80 8.1 设计依据 80 8.2 设计范围 82 8.3 供电方案 82 8.4 高低压配电方案 83 8.5 电气照明系统 85 8.6 防雷与接地系统 86 9 柴油发电机组方案 87 9.1 设计依据 87 9.2 设计范围 87 9.3 供电方案 88 10 不间断电源设计方案 89 10.1 设计依据 89 10.2 设计范围 89 10.3 设计方案 89 11 智能化设计方案 91 11.1 设计依据 91 11.2 设计范围 92 11.3 园区运营管理系统规划 92 11.4 园区智能化系统整体规划 96 11.5 子系统基础规划 100 12 消防专篇 119 12.1 设计依据 119 12.2 建筑消防 119 12.3 消防给水系统 120 12.4 电气消防设计 124 12.5 防排烟系统 130 13 节能专篇 131 13.1 节能措施总述 131 13.2 建筑专业节能措施 132 13.3 水专业节能措施 132 13.4 电气专业节能措施 132 13.5 空调专业节能措施 133 13.6 PUE 要求 134 六、运营管理 134 1 管理目标 134 2 管理任务 135 3 管理内容 135 七、劳动安全和卫生防护 137 1 设计原则 137 2 采用标准 137 3 主要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137 3.1 施工期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137 3.2 运营期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 138 4 安全措施 138 5 卫生方面措施 139 八、环境影响评价 140 1 环境现状 140 2 环境影响分析 140 2.1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40 2.2 运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41 九、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42 1 实施原则及步骤 142 2 项目建设阶段组织管理 142 3 项目运维阶段组织管理 143 3.1 园区关键部门设置 143 3.2 主要部门人员设置 143 3.3 机房楼运维人员设置 144 十、项目分期及实施进度计划 145 1 项目分期计划 145 2 实施进度计划 145 十一、招投标措施建议 146 1 招标依据 146 2 招标内容及范围 146 3 招标的组织形式 147 4 对投标方的要求 147 5 对招投标的建议 147 十二、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8 1 估算内容 148 2 估算编制依据 148 3 投资估算表 149 4 资金筹措方案 151 十三、效益分析 152 十四、风险分析 154 1 主要风险识别 154 2 风险程度分析 155 3 防范风险对策 155 十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56 1 结论 156 2 建议 156 附图一 园区总平面图 157 附图二 园区效果图 158 附图三 立面图 164 一、总论 1 项目名称 XX银行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项目建设单位 XX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XX银行”) 3 本报告的依据和范围 3.1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文件 (1) XX银行数据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节能评估报告咨询服务中标通知书; (2) XX银行数据中心项目需求访谈纪要; (3) XX银行提供的基础数据和相关文件等; (4) 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等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 (5)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6)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行版)》; (7) 发改投资〔2013〕586 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建设项 目财务基准收益率的通知; (8) 我院人员收集的其他相关材料等。 3.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 本可研报告主要论证下列几个方面问题: (1) 总论; (2) 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 (3)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4) 场址选择; (5) 工程建设方案; (6) 运营管理; (7) 劳动安全和卫生防护; (8) 环境影响评价; (9)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 项目实施进度; (11) 招投标措施建议; (12)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3) 效益分析; (14) 风险分析; (15) 研究结论与建议。 4 项目基本情况 4.1 项目拟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贵州省XX马场科技新城,天璇路交天玑路东北侧及天璇路交疏影路西南 侧,用地面积约 266 亩,其中北侧地块约 215 亩,南侧地块约 50亩。 4.2 建设规模 图 1.5.1 本项目数据中心园区所处位置 本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约 24.31 万平方米,分两个地块建设:北侧地块约 215亩,共 规划 7 栋数据中心(含动力中心)、1 栋 ECC、2 栋 110kV 变电站,规划建筑面积约 22.07 万平方米;南侧地块约 50 亩,共规划 1 栋配套用房,规划建筑面积约 2.24 万平 方米,共规划 1.85 万个 6kW 机柜。 4.3 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XX银行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约 62.3 亿元,本项目所需全部建设 资金由XX银行自筹解决。 5 结论 经研究,本项目建设理由充分、条件优越、规模合理、建设方式科学,是加速实现 XX数字化转型的战略举措,因此本项目可行。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 1 ☑观环境与政策导向 1.1 数字经济步入新阶段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 过 16.6%。2021 年 3 月 11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其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海 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 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数字 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这一新经济指标,到 2025 年该指标预期由 2020 年的 7.8%提升至 10%。 图 2.1.1 2015-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及增速情况 根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 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 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 重要环节,对数字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021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 实施方案》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 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引导数据中心 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对于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可再生能源丰富、气 候适宜、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潜力较大的节点,积极承接全国范围需后台加工、离线分 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要求数据 中心在布局上重点支持对海量规模数据的集中处理,支撑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 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抵近一线、高频实时交互型的业务需 求。 图 2.1.2 全国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布局 2022 年 1 月,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数字经济 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 扩展期,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 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 稳步提升。为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 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化等成为重要路径,其中包括结合应 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全面加快金 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要求。 2022 年 2 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 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供需平衡、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对于 延展东部发展空间、助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国家战略工程将进一 步加快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数字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推进我国数字经济高 质量发展。 1.2 数据中心建设前景可观 数据资源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 万物数据化,数据量和计算量呈指数爆发,赛迪顾问数据显示,到 2030 年数据原生产 业规模量占整体经济总量的 15%,中国数据总量将超过 4YB,占全球数据量 30%。数据 资源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更多的产业通过利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电商等结构或非结 构化数据资源来提取有价值信息,而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构建大数据中心。 近年来,数据中心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 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大数据中心行业发展与创新,为数据中心行业的 发展提供了明 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其中, “新基建”、“双碳”、“东 数西算”是主要政策导向,对数据中心产业发展产生重 大影响。 “新基建”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带动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产业增长,同 时提出加快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利好产业发展。“新基建”政策明确提出加快数据中心新 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推动数据中心产业实现集约化、绿色化的 高质量发展;同时支持 5G、AI 等新兴技术发展,推动新技术应用于传统领域,产生新 的数据,带动数据中心发展。“新基建”政策出台后,产业热度攀升,吸引大量跨界企业 及资方进入市场;产业内部,头部数据中心企业积极扩展资源,通过“自建+并购”的方 式提升市场份额。在“新基建”政策带动下,市场上已经出现大量规划建设项目,仅北 上广深及周边地区规划建设数据中心机柜数量达到百万架。 在国家“双碳”政策下,数据中心作为高耗能产业,需在 2030 年实现碳中和,数据 中心绿色化转型任务紧迫。政府密集出台绿色化发展政策,落实、细化监管能耗工 作,除提出更低的 PUE 限值外,将能耗监察纳入日常工作范围。目 前北京、上海等均积极建设、推广数据中心能效在线实时监管平台,要求数据中心机 房能耗实时监测数据接入平台,北京推行差别电价政策,对 PUE 水平更高的数据中心 征收高于平均水平的电价,推动能耗不达标、绿色化水平低的数据中心进行改造升 级。此外,各主要区域市场开展能评摸查专项行动,严格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机 制,对无能评、小能评问题进行督查整改。随着“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数据中心能 耗管控、绿色升级将是一项长期工作。 市场各方正在积极探寻数据中心绿色化发展路径。政府相关部门从政策层面为数据 中心绿色化转型提供更多可能,推进碳交易权市场建设,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引导数 据中心项目落地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鼓励企业发布数据中心碳减排路 线图等;数据中心服务商积极应用节能技术、购买绿电、尝试应用可再生能源,参与 相关技术研发,如万国数据 2021 年与中广核新能源签署绿 色电力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未来 10 内年向其采购绿色电力,合计采购电量不低 于 20 亿千瓦时。阿里、腾讯、百度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启动碳减排路线规划,践行碳 中和战略,也将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碳中和。 “东数西算”工程落地实施,立足未来算力建设,统筹产业区域布局,将重新定义数 据中心产业的发展,深刻影响数据中心的功能定位及区域格局。 表 2.1.1 近 2 年数据中心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3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愿景目标纲要》 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 群,建设 E 级和 10E 级超级计算中心。 2021.5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 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 施方案》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 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 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 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引导数据中心集 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2021.7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 行动计划(2021-2023 年)》 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 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 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9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 中和工作的意见》 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 领域,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 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数据中 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效水 平。 2021.12 《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 5G 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 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有序推动以数据中心、5G 为代表的新型基 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其“一业带百 业”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2.2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 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 家能源局批复函 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 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 10 个国家数 据中心集群,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 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我国 IDC 处于持续发展期。中国 IDC 圈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2020 年中国 IDC 产 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 IDC 业务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193 页, 还有
4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