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质量管理体系解读华为质量管理体系解读 目录 1.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践 4.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流程管理: IPD+CMMI 流程管理体 系第二阶段:标准量化:建立明确的质量标准 第三阶段:零缺陷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 第四阶段: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闭环:以客户为 以客户为中心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华为在 2016 年 3 月份获得了 “中 国质量奖”。 目录 1.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践 4.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华为质量体系理论基础:零缺陷 • 零缺陷意味着质量是完完全全地符合要求,而不是浪费时间去算计某个瑕 疵的可能危害能否容忍,其核心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 全员参与,每一个层级都要把事情做对。 全员参与,每一个层级都要把事情做对。 • 在公司层面需要有明确的目标牵引,在管理层要有明确的责任,在员工层 面要有全体参与的意愿和能力。 华为质量体系理论基础:零缺陷 • 公司最高层:每年轮值 CEO 都会设定质量目标,实行目标牵引。 • 轮值 CEO 设定目标的原则:如果质量没有做到业界最佳,那么就把目标 设 为业界最佳,尽快改进;如果质量已经达到业界最佳,那每年还要 以不低于 20%10 积分 | 21 页 | 1.82 MB | 13 天前3
IEA国际能源署:能效政策工具包2024智能交互式技术可实时显示建筑的能源性能,调 节住户用能行为,并基于电网讯号优化用能。 • 面向建筑领域相关从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项目, 可以建立起拥有适宜技能的人员队伍。 • 开展公众宣传活动,并在其中融入适当的行为学 理论来倡导公众实施一些低成本的节能措施,如 调节恒温器设定温度、采用智能技术等。 • 财政激励措施可以促进消费者和开发商主动投资 节能解决方案。这类措施包括绿色抵押贷款、节 能优惠贷款、税收减免、补助金等。 的那部分产品,并常常作为制定相关标识和激励 措施的依据。 • 培训和能力建设活动可以鼓励生产企业和零售商 生产和供应更多的高效节能产品。 • 消费者信息宣传活动能够帮助大众做出更加明智 的决策。这类活动如果可以构筑在行为学理论和 针对性策略的基础上,效果往往最好。 • 返利优惠、补助和其他财政激励措施可以促进消 费者选购高效电器。这些激励措施的资金可以来 自政府,或者能效责任制等相关机制。 • 针对产品销售和进口的财政或税收措施,可以鼓 其他相关法规可以保障交通能效工作所需的基础 设施就位,如标准化的电动车充电设施等。 • 开展关于共享汽车和节油驾驶的信息宣传活动, 能够帮助人们从节约能源和节省开支的角度出发, 采取明智的行动。这类活动如果可以构筑在行为 学理论和针对性策略的基础上,效果会更加显著。 • 车辆能效标识可以向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帮助 其识别出最高效、因此运行成本更低的那部分车 辆。对新车和二手车均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可以 确保所有购车者都能从中受益。30 积分 | 48 页 | 2.76 MB | 4 月前3
低空经济无人机采购投标方案和安全措施,方案经过评审,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生产设备 操作、维护维修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六、生产设备运行管理 (一)各生产单位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操作人员 上岗前必须经过设备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操作。 (二)各生产单位每年要结合实际编制生产设备保养工 作计划,明确各级保养工作的具体内容、方法、标准、时间 节点等,确保生产经营、设备保养工作有序开展。生产设备 在塑胶表面选择性沉积金属实现电子化皮肤。 4.在骨架内部灌注功能组份我们称为 UV—Hs 技术 二、技术描述 1.微珩架结构设计和力学仿真 根据无人飞机对结构和材料的性能和功能的特殊要求, 发展了一系列新的设计软件工具和理论,帮助设计人员发 现、认定和提出超轻质高强韧结构的新构型。使填充的微 细 结构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从而在满足型号要求的性能 和功 161 能的同时达到飞行器总体和部件减重的目的; 161 Cenlawed Cs mo) 8=3 p D o 在飞行器内部采用各种几何结构不同的塑胶构架,可以 得到不同的力学指标: 可以填充如下几何结构的单胞: (2)我司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编制了相 应的计算软件,在机体部件载重比、位移方向、动力特性、 164 应力等多约束条件下来直接映射出机体内部几何结构,并可 以根据仿真的结果来优化机体部件中的微单元的几何拓扑。100 积分 | 531 页 | 2.81 MB | 4 月前3
岗位价值评估工具与实施方案(40页 PPT)全球标杆 中国智慧 知识经验 - 知识经验级别 知识经验级别 判定 评判标准 专家 条件一 全面把握专业技术知识,对相关专业工作有极深的研究,其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在业内具有权威 性 条件二 具备的理论及经验,能够引领组织在相关领域内快速发展 精通 + 全部满足“精通”的条件,部分地满足“专家”的条件 精通 条件一 精通专业技术知识,在实践中拥有丰富经验 条件二 根据组织变革及发展策略的调整10 积分 | 40 页 | 3.76 MB | 13 天前3
共 4 条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