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质量管理体系解读
1.82 MB
21 页
0 下载
4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pptx | 3 |
| 概览 | ||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解读 目录 1.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践 4.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流程管理: IPD+CMMI 流程管理体 系第二阶段:标准量化:建立明确的质量标准 第三阶段:零缺陷管理: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 第四阶段: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闭环:以客户为 中心 •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过程中,借鉴了日本、德国的质量文化,建立了遵 循规则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对、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起点 2000 年,深圳,华为质量反思大会: 从客户那里换回来的坏设备的单板, 以及一趟一趟来回飞的机票,被华 为公司总裁任正非装裱在相框里, 成为那一次质量大会的“奖品”。而这 个“奖品”则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办 公桌上最重要的一个摆设,时时刺激 着每一位当事人。 第一阶段: IPD+CMM • IPD 和 CMM 是全球通用的语言体系,使得客户可以理解华为的质量体 系, 并可以接受华为的产品与服务。 • 质量管理基于业务流程。 • 比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的不同会导致产品有很大的差异,而这套体 系通过严格的业务流程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第一阶段: IPD+CMM • 质量管理活动已有效 地融入到了各主要业 务流程当中 • 质量体系架构分为: 研发质量体系、供应 链质量体系、交付质 量体系 第二阶段:建立产品质量标准 • 华为在为不同的运营商服务时,需要仔细了解每一家的标准,再将标准信 息反回到国内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环节。 • 在流程基础上,强化了产品标准对于质量的要求,通过量化指标让产品得 到客户的认可。 • 比如:基于这些年对于标准体系的建立,华为现在已经可以全球统一发布 新款手机。 • 加拿大 528 项目,根据 CSA 标准梳理出设计、测试和制造各环节产品标 准 第三阶段:全员质量管理,构建质量文化 • 华为开拓日本、韩国等市场,来自这些市场的客户的苛刻要求让华为对质 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日本客户看来,无论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 缺 陷,只要有缺陷就有改进的空间。 • 在流程和标准之外,需要一个大的质量体系,更需要一个企业质量文化的 建设。 • 2007 年 4 月,华为公司 70 多名中高级管理者召开了质量高级研讨会,以 克 劳士比“质量四项基本原则”(质量的定义、质量系统、工作标准、 质量 衡量)为蓝本确立了华为的质量原则,这就是华为质量史上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 第四阶段:以客户为中心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 • 日本的卡诺博士( Noriaki Kano )定义了三个层次的用户需求:基本型 需 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他是第一个将满意与不满意标准引 入质量管理领域的质量管理大师。 • 这就要求要基础质量零缺陷之外,要更加重视用户的体验。也正因为这个 以客户为中心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使得华为在 2016 年 3 月份获得了 “中 国质量奖”。 目录 1.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践 4.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华为质量体系理论基础:零缺陷 • 零缺陷意味着质量是完完全全地符合要求,而不是浪费时间去算计某个瑕 疵的可能危害能否容忍,其核心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 全员参与,每一个层级都要把事情做对。 • 在公司层面需要有明确的目标牵引,在管理层要有明确的责任,在员工层 面要有全体参与的意愿和能力。 华为质量体系理论基础:零缺陷 • 公司最高层:每年轮值 CEO 都会设定质量目标,实行目标牵引。 • 轮值 CEO 设定目标的原则:如果质量没有做到业界最佳,那么就把目标 设 为业界最佳,尽快改进;如果质量已经达到业界最佳,那每年还要 以不低于 20% 的速度去改进。 • 2001 年,华为引入盖洛普每年对客户进行调查,并对质量打分,这个分 数 成为第二年设定目标的基数。 华为质量体系理论基础:零缺陷 • 管理层:在不同的产品体系里每年都会对管理者做质量排名,排名靠后的 主管要问责。这一规划每年都坚定执行,促进后进的主管,让每个主管 都 尽最大的力量往前跑,让管理层真正起到带头作用。 • 员工层面:全员参与有两个层面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意愿,二是能力。 从意愿上,华为会设定考核目标,将质量作为员工考核的重要指标,同 时 也会设定很多奖项对质量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实施奖励。 从能力上,公司引进很多先进的管理方式,员工都要经过必要的培训,为 全体员工提供提高质量的方法和工具,以保证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去参与。 目录 1.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践 4.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华为质量体系应用实践:全价值链管理 • 做到零缺陷,要对全价值链管理。 • 以手机为例,有几百个器件、上千种上层物料,需要依赖整个产业链的高 质量才能成就最终产品的高质量。 华为手机摄像头胶水质量问题:摄像头企业是华为的供应商,胶水企业是 摄像头企业的供应商,上游的上游出一点点小的问题,都会造成最后产品的 问题,这就要求华为要把客户要求与期望准确传递到华为整个价值链,共同 构建质量。 华为质量体系应用实践:全价值链管理 • 华为供应链管理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是选择价值观一致的供应商,并用严格的管理对他们进行监控。 第二是优质优价,绝不以价格为竞争唯一条件。对每一个供应商都会有评 价体系,而且是合作全过程的评价。这个评分体系分为 ABCD 档,当评分 在 D 档的时候,就直接清除出供应商资源池,不会再被采用。 第三点是华为在整个产线上建立自动化的质量拦截,一共设定五层防护网: 包括元器件规格认证,元器件原材料分析,元器件单件测试,模块组件测试, 整机测试。 目录 1.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实践 4.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 在华为的大质量观形成过程中,与德国、日本企业的对标起到关键作用。 • 德国以质量标准为基础,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手段,融入产品实 现全过程,致力于建设不依赖于人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体系。 • 德国强调质量标准,特别关注规则、流程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德国有统一、 齐备的行业标准,德国发布行业标准约 90% 被欧洲及其他国家作为范本或 直 接采用。 • 德国的质量理论塑造了华为质量演进过程的前半段,是以流程、指标来严 格规范的质量体系。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 日本以精益生产理论为核心,减少浪费和提升效率,认为质量不好是一种 浪费,是高成本,强调减少浪费(包括提升质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 日本高度关注“人”的因素,把员工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强调员工自主、 主动、持续改进,调动全体员工融入日常工作的“改善”,强调纪律、执 行,持续不断地改善整个价值流。 • 这也帮助华为慢慢形成“零缺陷”质量文化以及客户导向的质量闭环。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 一个企业成为高质量的企业,华为认为根本是文化建设。 • 工具、流程、方法、人员能力,是“术”;“道”是文化。 • 文化的变革才是管理变革的根本。大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介入到公司的思想 建设、哲学建设、管理理论建设等方面,形成华为的质量文化。 • 华为质量文化,就是将“一次把事情做对”和“持续改进”有机结合起来, 在“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基础上“持续改进”。
|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 可预览页数已用完,剩余
19 页请下载阅读 -
文档评分


生态环境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