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凌研究院:2025年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报告当前,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对高等教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 养提出新需求,高等教育专业设 置、教育教学、科研创新面临新 一代人工智能的冲击和挑战,学 习资源获取方式也已拓展到物理、 数字“双空间”,多重内外因素 都在呼唤高等教育变革创新,而 数字技术与传统高等教育优势的 深度融合,为问题的解决和创新 人才培养提供了诸多可能。 创新性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 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 通过搭建智能一体化服务平台,推进数字技 术与高等教育全要素、全场景、全过程的深 度融合,发挥数据要素在人才培养、科学研 究、社会服务、治理决策等多维度的赋能作 用,聚力打造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双空间” 育人的新格局,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 有力支撑。 技 术 逻 辑 转 型 的 实 现 基 础 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步入规范化、制度 化、常态化轨道,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需要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完善,更需要健全的 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探 索跨院校等学分认定与互换。构建智能化教 学环境,用海量数据建学科知识图谱和学习 者画像,实现以学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培 育智能型教师队伍,整合资源,打造 “双师 课堂”。以学生学习成效和发展为目标,结 合过程性与增值性评价,打造新型教育模式。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出现,原有的学科知识都 面临重新表征与编排,教师也面临被替代的 可能。为此,应加强教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20 积分 | 49 页 | 5.28 MB | 5 月前3
2022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基于信创体系的智慧教育从全球云原生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力量迅速崛起,相比传统 IT 产业生态, 中国在云原生领域具备以下几点优势: 28 (1)中国拥有巨大的数字经济规模,全世界最丰富的应用场景,需求牵引 技术创新。例如“618”、“双 11”等复杂场景背后,都离不开云原生技术的支 撑,其核心是中国工程师们的不断创新。相关技术经过中国工程师们的打磨优化, 在国际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中国科技公司在云原生的核心赛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开源代码贡 维度。 (4)拆分时做“垂直切分”,含业务逻辑、库表结构等前后端逻辑。 由于信创升级替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微服务架构应用本身作为分布式 应用,也要考虑信创和传统环境共存的需求。采用双注册和双订阅模式,保证在 不同环境的服务之间能够相互调用。 4.3 信创大数据技术体系 与云计算一样,大数据平台也是构成未来信创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 现“升级替代”的重要技术之一。图 4 慧能源管理系统,在线监测水、电等能源开启或关闭状态并进行远程控制,这样 就可以结合学校的作业时间表,例如教室的使用特点,设置设备控制策略,实现 教室和教学区域能源利用自动控制。这些措施将有力推动学校“谈达标、碳综合” 47 目标的实现。 ⚫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学生身体素质(校医院、体育场行为)、学 习行为(挂科、逃学、逃课)、校园轨迹(消费、夜归)等数据科学分析、挖掘,0 积分 | 89 页 | 5.83 MB | 5 月前3
国信证券-从多邻国的成功经验,探析中国本土教育企业“AI+”战略的路径异同MOOC 等产品,课程覆盖 K12、语言培训、公考等各个领域。2019 年进一步探索智能硬 件与在线教育的科技教育生态,发布智能学习产品网易有道词典笔,同年公司成 功独立分拆上市,登陆纽交所。2021 年双减政策落地后,有道退出 K9 阶段学科 培训服务业务,同时将业务整合为学习硬件与工具、素养启蒙产品、大学与职场 教育三大业务。2023 年,有道推出国内首个教育领域的垂直大模型“子曰”。 图18:有道公司成立历程 年,以数学辅导班起步,“双减”后发力智能硬件设备。创 始人张邦鑫于 2003 年设立“奥数网”,并在北京开设线下培训班,同年“学而思 教育”成立。2007 年推出"智康一对一"家教品牌并启动全国分校布局,2010 年推 出学而思网校并于纽交所上市。2011-2016 年加速线下扩张至二线城市,形成覆 盖 K12 全科、考研、留学的多品牌矩阵,2015 年创新推出"直播+录播"课程及双 师课堂模式,成为业内率先打造 师课堂模式,成为业内率先打造 OMO 模式的教育企业。2021 年"双减"政策落地后, 公司全面退出 K9 学科培训,教培业务转向素质教育的同时,发力教育科技,逐步 推出智能学习平板、学练机等智能硬件设备,并于 2023 年正式开放数学 AI 大模 型 MathGPT,完成从教培龙头向"素质教育+教育科技"双轮驱动教育公司的转型。 图24:好未来公司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投资者关系官网、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10 积分 | 36 页 | 2.48 MB | 5 月前3
艾瑞咨询:2024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场与用户洞察报告从生态力来看,产品生态促进数据协同并提高产品性能,用户生态推动消费决策与用户价值拓展。 • 教育智能硬件的家长用户以31-45岁、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中高家庭收入水平的职业白领居多, 70.4%的家长用户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增加了孩子教育智能硬件的支出。 • 学习平板、词典笔和智能手表是当前用户最常用的硬件品类,其中不同学段孩子常用的“硬件套装” 呈现明显差异:在学前阶段,早教机和点读笔是主流;在小学阶段,学习平板、词典笔和智能手表的 XR设备应用年限最短,且教育内容体系建设、行业标准统一、使用体验等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总体成熟度最低 在虚拟实训基地建设、中小学实验教 学改进等政策支持下,XR设备也受到 较大政策助益 点阵笔在江西省政策推动、教育部 “双减”典型示范案例中也受到政策 支持 学习平板一方面受教育信息化、智慧 课堂建设等政策支持,一方面又因为 内容规范、用眼健康等受到部分省市 的政策抵制,总体政策支持力度较低 点阵笔研发及教育应用年限较短,成熟度一般 等问题,增长空间有限 • 教育机器人市场渗透率 低,在具身智能、情绪 和陪伴价值影响下,可 能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增量市场 • 智能作业灯毛利为负,硬件本身无法盈利,以亏损换增长的商业模式在双减后走向失败 • 学生PC仿效Chromebook而来,消费级市场缺乏完整的应用生态和刚需场景 淘汰 品类 消费级教育智能硬件市场竞争态势 20 ©2024.8 iResearch Inc.10 积分 | 107 页 | 3.91 MB | 5 月前3
“AI+医药健康”系列报告(二):ToC端应用普惠大众,有望蓬勃发展To 个人三大方向。我们在系列报告(一)《院内场 景丰富,全流程 AI 赋能》中介绍了 AI 在医院端应用的场景,本篇报告则从 C 端需求出发、探讨 AI 将对人们日常健康管理和就诊行为带来的体验与效率双提 升。 ❑ 问诊咨询、辅助就诊、健康管理三大领域尚存大量未被满足需求:有限且分 布不均的医疗资源与持续升级的多层次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持续升级,互联 网医疗应势而生,并在疫情期间快速积累了流量(截至 、医疗辅助检测引 擎、医师能力培训系统等。2018 年启动面向医疗 AI 行业的第三方人工智能开放 平台。 平安好医生:成立于 2014 年,公司采取了“自建医疗团队+AI Doctor”双剑合 璧的战略,现拥有战略级产品“私家医生”、“一分钟诊所”、互联网医院、“药 店云”、脉诊仪及诸多可穿戴等智能设备,是国内医疗 AI 体系中走在前列的企 业。截至 2022 年年底,平安健康累计付费用户数近10 积分 | 17 页 | 2.26 MB | 5 月前3
共 5 条
- 1
